油茶果壳中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水酶法提取油茶壳中茶皂素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添加量、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水酶法提取茶皂素的影响规律;然后,筛选三个显著性影响因素酶添加量、温度、浸提时间,根据中心组合试验(Box-Behnken)设计原理,以茶皂素提取率为响应值,优化茶皂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料液比1 ∶20,酶添加量2mg,温度60℃,浸提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茶皂素的提取率为1.40%.
其他文献
电解水制氢因工艺简单、氢气纯度高等优点成为了科研及产业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研究了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制氢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并与碱性电解和质子交换膜(PEM)电解进行对比,进而以1000 Nm3/h电解水制氢装置为例,分析了当前高温SOEC电解制氢的成本,研究了电价与固定投资对成本的影响,并预测了其未来应用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在高温SOEC电解所需能耗与水蒸气等预热均采用电能的条件下,其电解效率高于碱性和PEM电解.考虑利用火电厂电力和高温蒸汽进行电解水制氢整个过程,碱性电解能量利用效率仅
期刊
为开发具有自催化功能的有机储氢材料,利用Ni具备催化加氢的特性设计了Ni2+/6-(吡啶-4-基)异喹啉配位化合物.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 Ni2+/6-(吡啶-4-基)异喹啉配位化合物并能够实现自催化吸放氢.吸氢后产物的物相分析表明其吸放氢机理在于金属镍还原产生的催化效果.对分解后Ni颗粒的表征表明,配位Ni2+分解还原后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粒径,解释了其吸氢动力学相比单独制备的金属镍催化剂有了极大改善.
采用不同类型CYMEL?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交联剂,假塑性丙烯酸乳液、聚酯丙烯酸聚氨酯分散体做主体树脂,研制了用于轮毂漆中涂的水性铝粉漆.探讨了氨基类型、氨基用量、烘烤条件等对漆膜耐酸/碱性、重涂性、耐水/耐湿热性、耐盐雾性、流平性、耐溶剂性、不粘着性等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氨基类型不同,性能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异.在满足轮毂漆性能的前提下,按照自身性能要求选用适合的氨基树脂.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一项高效且低碳的综合能源利用技术.尽管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已提出并发展近二十年,但分布式能源系统依旧面临总体效率低、运行时间短以及经济性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天然气电能互补分布式高效制冷系统,针对该系统进行了热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提高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另一方面极大提高一次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气电互补的高效制冷系统的一次能源综合利用率为2.20,要远高于分布式能源系统(0.75)和热电联产系统(0.8).
采用N235从某铀矿的高压浸出液中萃取回收铀.研究确定了合适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剂组成为5%N235+95%磺化煤油溶液,接触相比O/A为3∶2,萃取两相混合时间2 min,负载有机相操作容量为3.8g/L,4级逆流萃取,铀的萃取率达到99%以上;负载有机相100g/L碳酸钠溶液3级逆流反萃取,铀反萃取率达到99%以上;制备的重铀酸钠产品达到行业一级品标准.
本研究通过在传统ZSM-5沸石分子筛的基础上引入有机硅烷季铵盐作为介孔导向模板剂制备了四种新型多级孔ZSM-5沸石分子筛.利用XRD、N2吸附脱附、SEM、TEM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十四烷基双氨基甲酸酯基有机硅烷季铵盐作为介孔模板剂,所制得的ZSM-5-L2新型多孔级分子筛表面结晶度较好,SEM图为椭圆形颗粒,晶体表面密集粗糙,具有有序的介孔孔道,介孔孔道占总孔容的比例相对于其他样品更大,且介孔孔道约为4.0 nm左右,满足企业对材料改性及提升性能的需求.
以MCM-41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WO3,自制催化剂WO3/MCM-41,并采用XRD、SEM、EDX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于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考察了其性能,通过正交试验探讨30%H2O2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较优负载率为40%,优化合成条件为:w(催化剂)=8.2%(基于环己酮质量)、环己酮:30%H2O2=100 ∶500、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115℃,在此条件下,己二酸收率为62.1%.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产物收率依旧达到59.8%
分别对饱和C5和C6组分采用吸附分离和异构化组合采用先后顺序的工艺方案进行了介绍;并以某企业300 kt/a异构化装置C5和C6组分进料为例,从产品性质、主要设备规格、能耗和经济性等方面对几种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先吸附分离后异构化的加工方案的而辛烷值要略低于先异构化后吸附分离的加工方案:组合工艺的收益主要取决于辛烷值的增值,设置脱异戊烷塔可降低装置投资但显著增加能耗,采用先吸附分离后异构化的加工方案经济性要优于先异构化后吸附分离的加工方案并且具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
以宜宾廉价易得的楠竹为原料,利用20%的硝酸-乙醇法提取的竹纤维素,经活化处理后溶于LiCl/DMAc体系,并采用相转化法制得竹纤维素膜.对竹纤维素膜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的表征并进行了竹纤维素膜的热学性能和堆肥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成膜前后,由纤维素Ⅰ型变成纤维素Ⅱ型,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略有下降,易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