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有效德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德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为此,本文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有效德育进行了尝试探索,提出了个人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育教育 有效渗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有效德育,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加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有效德育、完成德育目标,成为我们历史老师探究的重要课题。本人在此谈谈个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德育教育属于情感教育,它所涉及的是学生的情感领域,因此,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提高情感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新课标中也只是提出了一些概括性的目标和原则,至于如何具体落实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详细的规划和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体会,结合历史的学科特点,从而制定出详细的单元计划和课堂计划,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二、充分利用史实,加强诚信教育
  例如: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成员、慈禧下令屠杀义和团、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等,都是很好的历史范例,通过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人类及社会都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如果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失去了诚信,那么社会秩序将会处于混乱状态,社会安全也失去了基本的保障。至于那些讲诚信、负责任的历史人物,不管最终的遭遇如何,他们的名声必将名垂千古,受到后人的尊重与爱戴;相反,那些背信弃义、不讲诚信的小人,最终的丑行必然受到人们的唾骂,遗臭万年。此外,教师还可以经常采用一些表示诚信的名言警句,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等词语,来深化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利用历史知识,培养法制观念
  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趋势已经逐年上升,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之一,应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利用历史教材中与法制知识相关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如英国为了限制王室权利而颁布的《权利法案》,让学生充分感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四、加强行为训练,提高道德素养
  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明白历史教学是一门以知识教育为主的学科,其道德行为的教育指向并不是社会的道德行为实践,而是一种以知识认知为主要特点、以模仿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临界状态的预备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所渗透的道德教育训练,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识别能力,主要是通过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道德行为环境,来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如:司马迁惨受腐刑却矢志撰写史书的场景、邓世昌以死殉国的壮举等,都是非常好的道德教育素材。二是准确揭示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动机。让学生明确历史人物的高尚动机,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如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谢绝想要帮他逃走的朋友,大义凛然,以血酬国。三是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培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历史榜样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并正确指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与他们交流交际的能力。
  五、利用乡土历史,增强德育效果
  历史学科中的乡土教学,不仅拓展了文本知识,而且加深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奠定了基础。利用地方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尽量将与本课历史知识相关的乡土知识加以穿插利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素。
  总之,学校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我国,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要求我们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方向、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及发展健全的人格,与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对学生实施高效德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巧玲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04):36-38。
  [2]姚希良 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1):25-27。
  [3]姚希良 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09):65-66。
  [4]杨林 关于初中历史德育教育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9-21。
  [5]龚云端 万晓东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0,(27):78-80。
  [6]陈明红 如何加强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11-13。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的课程理念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方式上的变革:自主、合作与探究。它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进取活动,学习应联系一定的环境。在某种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巩固原有的知识,发散思维,审视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关键词:合作交流 自主 探索 引导  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难得的艺术。要想做好这
期刊
教改轰轰烈烈的进行中,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首要任务。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必须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整个课堂教学,而往往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要“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合理分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集体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开展思维激发教学,激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先教后学 主动探索  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串讲加解释”的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
期刊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只要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何愁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管理出效益。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探究:  第一,在时间管理上,要探索教与学的科学比例。到底是“教”需要时间长,还是“学”需要时间长?实践证明,课堂上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学 新型 措施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那么,新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觉得,新课堂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继承和创新的课堂,是教和学统一的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问题探索和知识的魅力,能够充分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有方法性的知识才是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因此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并且能够最终达成学生终身体意识目标的基础。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此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课改蓬勃的开展的同时,我们看到了诸多的进步,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体育与健康的教授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出
期刊
摘 要:在语文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只有突破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充分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能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 高效课堂 构建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不断创新,使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教学方法也变化多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在变化多彩的教学中感到迷茫、困惑,并且能更有效地得到知识、提高
期刊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每当接手一些新班级,尤其是在我们团场学校,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过或极少使用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
期刊
一个班有着良好的班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臭架子。要让学生真正感到在这个班集体里面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与他们是平等的,那班主任首先应表明这一观点,告诉学生在这群体中,老师只不过是领头雁而已。  第二,班主任做个标准的天平。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
期刊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我们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上,并且把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时数学学科的教学,谈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丰富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