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肝癌组织中整合形式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NA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ww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斑点杂交法检查34只启东鸭肝癌的血清、癌灶和癌旁中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NA(DHBV·DNA),其中18份血清、22只癌灶及26只癌旁组织DHBV·DNA阳性。22只病毒DNA阳性的癌灶组织的Southern blot分析发现,13只为整合形式,另9只为整合兼游离形式的DHBV·DNA。14只癌旁同时做Southern blot分析,5只为整合、4只为游离和4只为整合兼游离形式的病毒DNA,另一只DHBV·DNA阴性。比较每份标本的癌灶和癌旁的杂交图谱发现,11份是不同的,另3份是相同的。维多利亚蓝染色证实,34份肝癌标本中13只癌灶和21只癌旁组织中有DHBV抗原。这些结果表明鸭肝癌同DHBV密切相关,病毒DNA整合在癌细胞的基因中,具有转化宿主细胞作用。

其他文献
作者用凝胶过滤和ConA亲和层析技术分离和提取了24例胆固醇结石病人和16例正常人胆囊胆汁蛋白,测定了它们的成核活性,发现胆固醇结石病人和正常人胆囊胆汁中同时存在抗—促成核活性蛋白。胆固醇结石病人胆汁蛋白的抗—促成核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以促成核活性增加更显著。胆囊胆汁中的促—抗成核蛋白的活性呈正相关关系。正常情况下促—抗成核蛋白活性均较低处于稳定状态,胆固醇结石病人胆汁中促—抗成核蛋白活性均较高
作者对50例拟诊肝胆胰疾病患者作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检查。42例经腹腔动脉插管,其中23例同时作了普通血管造影(CA),23例同时作了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另外8例仅作肠系膜上动脉插管。结果表明IADSA对肝内门静脉分支显示良好,优于CA。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者优于经腹腔动脉途径者。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者动脉内注入扩张剂及使用稀释造影剂有利于门静脉显示。
期刊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经胃镜检查的125例胃疾病和10例正常人血清幽门弯曲菌(CP)抗体IgG进行测定,同时与组织培养法(CPC)和尿素酶试验(CPUT)作一比较。结果显示,ELISA法检出率为67.4%,高于CPC法(54.8%)(0.010.05)。该法为非创伤性检查,具有敏感、特异(特异性为80%)的特点,可用于人群普查。
用同种异体新生鼠肝制成肝细胞悬液、培养肝细胞及肝细胞质液三种制剂,在D-氨基半乳糖诱导Wistar大鼠暴发型肝衰竭(FHF)2天时,行腹腔注射。治疗结果表明:新生鼠肝细胞悬液及培养肝细胞组2周存活率均为50%(6/12和5/10),肝细胞质液组为36.4%(4/11),生理盐水组为15.5%(2/13)。治疗后3天,对照组胆红素明显高于各治疗组(P<0.01),而各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别。1周时,各治
期刊
本文对实验性大鼠肝癌不同阶段血浆、红细胞和肝组织中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进行动态观察。血和肝组织中硒和GSH-Px活性在诱癌第7周后开始下降,此后持续降低。癌组织硒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红细胞和肝组织硒含量与GSH-Px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低硒不仅是癌症的晚期结果,而且可能参与癌变的早期过程;血硒降低不是硒在癌组织积聚的结果,而是整个内环境硒的缺
期刊
本文报道48例正常人血清淀粉酶同工酶(Isoamglaoe, IA)的正常参考范围,并观察了18例急性胰腺炎I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胰腺型淀粉酶同工酶(PIA)的P3对诊断该病的敏感度为88.9%,P3的出现并结合P%>67%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可靠指标。文内指出急性胰腺炎患者于起病后第2~5天是检测P3的最佳时间。急性腮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梗阻、胰腺癌患者均未出现P3,表明P3对急性胰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