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外媒体报道的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研究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w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成都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海外媒体关于成都的新闻报道,通过对文本大数据的解析,量化分析海外媒体对成都城市形象报道的基本框架。针对塑造成都动态化、国际化、立体化的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市的国际传播力,本文提出打造魅力文化名片、强化经贸领域议题设置、聚焦主场活动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成都;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媒体报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7-0055-04
  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表现,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发展乃至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主要城市纷纷致力于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形象,着力提升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能力。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在经济贸易、科技创新、文化服务等多方面的发展均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以成都作为典型案例研究我国城市形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一定现实积极意义。
  根据《成都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成都市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主线,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如今成都的城市发展稳步向前,辐射影响力已自区域扩大至国家层面并进一步迈向国际舞台。在全球化背景下,成都的城市形象仍不夠全面立体,城市国际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本文以成都为例,根据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海外媒体关于成都报道的文本大数据,量化分析海外媒体对成都城市形象宣传报道的基本框架,评估成都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的有益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针对城市形象研究的文献简述
  城市形象是指全方位、全局性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也是一种主观的文化评价。具体而言,城市形象包括一座城市的外在环境,如建筑、街道、交通、绿化等,以及内在人文气息,如文化、习俗、精神、品格等。目前,学者对城市形象的研究主要围绕媒体传播、城市文化、建筑设计及公共空间、节事活动等角度展开。树立全面客观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向好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树立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城市形象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地考察是人们获得城市形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由于时间精力和空间地域的限制,人们很难通过实地走访体验的方式了解数量众多的城市。在此情况下,媒体报道作为非私人的、影响范围最广、辐射人数最多的传播手段,成为大众对城市形象形成基础认知的主要方式。同时,传媒自身又具有强大的社会协调与环境监测功能,对城市形象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在城市这样一个多元的信息系统中,从城市形象传播的独特方式与传媒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来说,城市与传媒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媒体报道下的城市形象传播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动态化。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媒体传播城市形象应保持动态发展的眼光和视角,注重客观记录并真实表现城市的空间变化和历史变迁;第二,国际化。城市形象的传播已不局限于一地一国,因此媒体传播城市形象应保持开放的国际视野,注重体现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第三,立体化。城市形象是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因此媒体传播城市形象应注重全方位、多维度视角,以避免片面和偏颇。
  二、研究方法概述
  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发现,基于媒体报道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主要通过如下方法开展:一是内容分析法,即针对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语义分析,提取报道框架和话语特征,主要采用质性观察方法;二是大数据统计法,即从报道量、机构、行业等数量统计入手,宏观描述城市的国际形象,主要采用量性观察方法;三是文本量化结合分析法,即采集大数据文本,汇总分析数据,同时进行提炼和总结,深入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信息含义。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三种方法均有研究者采用,且以前两种方法居多。本研究认为,第三种分析方法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量化信息,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可以更加科学地了解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加准确地勾勒出媒体报道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特征。
  基于此,本文以成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内容与数据量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尝试从海量文本中提取高频词汇,实现高频文本内容挖掘,并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和主题聚类分析,总结海外媒体报道成都的框架特征,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塑造成都国际化城市形象的策略和建议。
  三、基于高频词汇关系图谱的成都形象国际传播研究
  本文选取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全文中“Chengdu”出现次数不少于3次的海外媒体英文报道文本作为分析对象,从中提取出现频率较高的核心词汇。以高频词汇为基础,厘清词语之间的聚类关系和相关关系,最终通过对词语的深入解读,再回归文本分析,总结出海外媒体报道成都的五个重要特征。
  (一)海外媒体报道中的成都是四川形象、中国形象的重要代表
  在海外媒体对成都的报道中,“Chengdu”“Sichuan”“China”“Chinese”四个词汇出现频次较高,这说明在有关成都的海外媒体报道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出现了“四川”“中国”“中国(人)的”等词汇。返回文本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海外媒体报道在提及成都时,一般均会使用“中国成都”“四川成都”等字样,成都作为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形象与四川形象乃至中国形象紧密相关。   (二)海外媒体对成都的创新创业投入的关注度较多
  在海外媒体对成都的报道中,“Technology”“Industry”“Company”“New”等词汇出现频次较高。近年来,成都不断推动以“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战略,激发和提升科技创新、企业创新的动力、活力和潜力。多方面创新举措与成果已经得到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来看,海外媒体对成都创新创业的关注度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其一是对“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的报道,内容涉及参会企业、访问人数以及交易总额等;其二是对成都高新区的报道,内容涉及成都高新区举办的“金熊猫创新创业全球大赛”以及多家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等,报道多聚焦于互联网、大数据、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先进科技创新领域。此外,关于成都将发射“人造月亮”的新闻也得到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三)成都特色化的文化服务、商贸购物是海外媒体报道的焦点之一
  部分海外媒体报道中出现“Service”“Food”“People”“Panda”等词汇的频次较高。成都历来以其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吸引中外目光,这座城市所特有的美景、美食、艺术、音乐以及深受人们喜爱的国宝大熊猫等均是海外媒体报道的焦点和热点。2019年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召开,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辐射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在此目标下,成都大力推动商业购物、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发展升级,从海外媒体报道来看,除集中于成都传统文化特色之外,同时也对部分国际化商业品牌打入成都消费市场给予了一定关注。
  (四)重大活动特别是国际性体育赛事报道量较大
  部分海外媒体报道中出现“Event”“Team”“Table tennis”“Tennis”等词汇的频次较高,内容涉及近年来成都举办的重大活动,其中以国际性体育赛事为主。特别是对即将在成都举办的2022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下简称“世乒赛”)的报道量最大,在海外媒体关于成都重大赛事活动的新闻报道中,“世乒赛”的报道量所占比例超过40%。其它受到关注的体育比赛还包括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9年成都网球公开赛、2019年“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2019年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等。
  (五)海外媒体关注成都的国际化发展
  部分海外媒体报道中出现“International”“World”“Global”“Opened”等词汇的频次较高,说明成都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方面赢得了海外媒体的关注。从文本分析来看,关于成都国际化的报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跨国人才引进与商业投资,例如,“成都天府人才行动”海外招聘会、格罗方德、西门子等跨国企业进驻成都等;其二是举办国际会议、会展以及重大体育赛事等活动,在成都举办的“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全球旅游电子商务大会”“熊猫亚洲美食节”以及即将举办的世乒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遍布商业、文化、体育等多领域的国际性重大活动吸引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对提升成都国际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成都市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规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成都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城市之一,愈发成为海外媒体青睐的报道对象。通过对海外媒体新闻报道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涉及成都的外媒报道一方面,初步体现出近年来成都城市发展的蓬勃态势;另一方面,也描绘了成都独具一格的城市文化生活特色。但总体来看,海外媒体对成都的报道仍然呈现散点化、碎片化的特征,未能完全体现媒体报道城市形象的动态化、国际化、立体化特征,不利于国际受众对成都形成全方位的了解和认知。
  因此,结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海外媒体报道为参考,塑造成都动态化、国际化、立体化的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市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的策略和建议。
  (一)扎稳落脚点,将成都故事与中国故事紧密结合
  從海外媒体对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报道对比来看,涉京、涉沪报道虽各有侧重,但共同点都在于将一座城市的宣传报道与国家发展的宣传报道相结合。总体来看,北京作为首都,海外媒体对北京的报道多将北京视为中国的代名词,涉京报道也多为涉华报道,涉沪报道则更多地围绕上海作为国家经济、金融、国际贸易中心展开。城市的建设发展与国家、区域的宏观发展密不可分,塑造城市形象必然与塑造国家形象、区域形象紧密关联。近年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已愈加广泛地传至世界各地。在此背景下,成都应紧扣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站在国家形象建设与传播的大平台之上,讲述成都故事、传播成都声音,将成都故事与中国故事紧密结合,打造反映中国发展特点、具有中华文化魅力的代表性城市形象。
  (二)深耕独特性,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名片
  一座城市的魅力根源于其独特性,独特性是吸引人们亲临一地观光旅行乃至长久居住的重要原因,也是吸引媒体关注的聚焦点之一。中国的城市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独树一帜、不可替代的东方之美,而成都正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城市。从以往海外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闲适、温柔、包容的城市格调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是成都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应当成为成都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的主打名片。因此,成都应进一步开发城市文化资源,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在国际传播中打造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城市名片与城市品牌。
  (三)强化经贸领域议题设置,大力宣传城市发展潜力
  近年来,成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但现阶段海外媒体对成都经济发展的报道仍相对片面,报道内容局限于投融资、商业合作等微观领域的企业经济活动,鲜有针对成都整体经济发展的宏观性报道。针对创新创业方面,同样是以单体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报道量较大,而对于成都市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整体推进情况的报道量较少。对此,成都应侧重引导海外媒体对其经贸领域的报道,一方面,继续深挖微观话题,从企业投资与创新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将话题延伸扩展至城市发展建设的更高层次;另一方面,注重对城市经济宏观发展的议题设置,如宏观政策、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全面动态反映城市发展大方向,凸显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经济中心、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的重要地位。
  (四)聚焦主场活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举办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场活动是城市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机会,近年来成都作为主办城市所举办的国际会议、会展以及国际性体育赛事愈发增多,海外媒体对成都作为国际化文体活动举办地的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因此,成都应积极申办重要国际活动,并把握好举办国际盛会的有利机会,在成功举办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展示城市魅力,将海外媒体对国际活动的报道热度引导延伸至对活动举办地的关注度,增强成都在国际传播中的软实力。
  (五)加强社会新闻舆论引导
  研究分析发现,海外媒体在社会新闻报道方面,除正面宣传之外,还包括部分突发性社会事件的负面报道,体现出外媒的猎奇炒作心理。例如,成都游乐场滑梯事故、女童不慎掉入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熊猫参观区等,海外媒体对此类突发性事件均有报道。因此,成都应加大对负面社会新闻的响应力度,积极回应关切、妥善处理争议,同时积极引导媒体加强对社会正能量新闻的报道力度,向世界展示成都和谐、温馨、幸福的城市情感基调。
  
  参考文献:
  [1] 王大可,张云帆,李本乾.基于效果评估的城市形象全球传播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以上海为典型案例的考察[J].新媒体与社会,2017(4):42.
  [2] 蒲实.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N].人民日报,2003-01-10(009).
  [3] 沈斌,王荣,刘亚奇.基于海外媒体报道的上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研究[J].国际传播,2019(4):24.
  [4] 吴榕.影像文本中的成都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
  [5] 聂艳梅.中国城市形象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0-10-09
  作者简介:李东,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建设规划、文化和产业分析、宏观战略咨询、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能源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王希扬,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辑,硕士,主要从事媒体传播格局与竞争分析、电视节目编排策略与考核评估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日益显现。通过短视频传播中国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李子柒的民间美食短视频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为我国的文化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对我国民间饮食文化推向世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文化; 短视频;饮食文化; 对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0月,来我院行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开颅血肿清除术组(A组)与微创穿刺引流术组(B组)。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27.27%)高于B组患者治愈率(25.00%),两组比较结果无差异(P>0.05)。A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B组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体温是人体基本生命体征之一,是能够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红外体温测量仪基于其非接触、测量时间短、靈敏度高等特点得到了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红外体温测量仪技术的相关专利进行检索、统计,从专利申请数量、地域分布、专利当前状态,分析了该技术的专利申请态势,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温;测量;红外;专利;申请态势  Abstract: Body temperature is one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行冠脉介入术(PCI)患者术后护理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接收的190例行PCI的患者,依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112,医护一体化管理)与对照组(n=78,普通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血肿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肿发生率、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CI患者的术后护理中,积
期刊
摘要 我国青少年超重甚至肥胖症的高发生率是当前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并给出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的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提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超重发生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存在变化,城市青少年儿童的超重检出率高于农村,男生的超重检出率高于女生。学校卫生监管系统应加强干预力度,尤其注意城市中男生的超重情况给予指导和有效防控。  关键词 青少年;超重;肥胖症  我国青少年超重的发生
期刊
摘 要:山阳面花是一项被列入山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工艺。但如今山阳面花不但不能给村民带来足够收益,还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风险。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具有便捷性、交互性等特点,把新媒体时代线上、线下传播相融合就可以为山阳面花的发展及乡村振兴寻找新的契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对山阳面花的危机现状、发展路径、山阳县经济振兴与面花这一民间工艺如何利用新媒体环境保护传承做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2019年12月在我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抗击疫情取得重大胜利。乡镇卫生院作为这次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疫情防控中,在阻断疫情传播、保障居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和总结我国乡镇卫生院抗击疫情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对基层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 乡镇卫生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关于国家形象的议题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讨论。在以往,我们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所熟知,往往来自于主流媒体,尤其是纸媒、电视新闻等。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快速进入了短视频时代,对国家形象的认识也不再停留于主流媒体的叙述,个人自发性分享短视频资讯使我们对国家形象的认识和塑造有了新的路径。本文以YouTube上李
期刊
摘 要:在资本助推与新媒体技术的协同作用下,娱乐开始逐渐越界于娱乐之上,超越其核心限度,逐渐渗透在社会各个层度,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思想的重要因素。网络直播,作为泛娱乐化视阈下新兴的一种娱乐方式,依附网络文化开始高速、蓬勃兴起与发展。大学生作为网络直播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状态与价值观取向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在直播中得以体现。因此,本文从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的现状以及其对于当下网络直播中存在的各种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式CBL教学查房在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以来我院神经内科两个科室实习的临床护理实习生100人,按照同期随机对照原则将学生分到两个科室,观察组采用问题导向式CBL方式开展教学查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查房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出科考核成绩、护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