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润贴敷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多次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或激素药膏引起的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毳毛增生、皮肤萎缩、干燥、脱屑等,常发生于面部。

其他文献
喜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水疱性与脓疱性皮肤病的彩色图谱与概要).该书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靳培英教授主编.靳教授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医术高明,患者至上,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十大名医之一.靳教授从医五十余载,特别对大疱性及脓疱性皮肤病有很深的造诣,本书是她丰富临床经验
期刊
患者女,63岁.反复头面部丘疹、坏死伴发热2年.2年前无诱因于面部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丘疹、丘疹.部分丘疹中央坏死或上附鳞屑.伴发热,无明显溃疡、渗出、瘙痒、疼痛和畏寒等不适.皮疹成批出现,反复发作,数目逐次增多.外用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可控制,坏死的丘疹消退后,有萎缩、凹陷、结痂或瘢痕.半月前,停用皮康王1周后,于面部又成批出现类似皮疹,下唇明显坏死,自觉疼痛,并于枕后新起类似皮疹.伴发热,以
期刊
编者按 作者报道的病例很有意思,但缺乏足够的证据,①该患者被仙人掌扎伤3年后才出现"刺"样皮损,时间太长;②刺样皮损与原来扎伤的部位不符,3年前患者双手指、手掌多处被仙人掌刺伤,3年后在背部、上臂部有"刺"样的东西,且反复有新"刺"在其他部位出现,即使植物细胞可以在人体内生存,难道会在体内转移生长?
期刊
目的 检测头孢曲松低敏的淋球菌中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模式,探讨其是否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有关.方法 将11株头孢曲松低敏和2株头孢曲松敏感的淋球菌penA基因全基因测序,通过BLASTn与BLASTx分析,研究penA基因的碱基插入和置换情况及PBP2中氨基酸插入和置换模式.结果 13株淋球菌的penA基因中有多个碱基置换或插入,PBP2中共发现5种模式的氨基酸插入或置换模式,没有
颜面再发性皮炎是见于面部的复发性鳞屑红斑性皮炎,多见于20~40岁女性.本病发病原因不明,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化妆品皮炎或季节性接触性皮炎,与日光照射、温热和尘埃等刺激有关[1].我们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对常州地区129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作问卷调查和斑贴试验检测,以期探讨其致病因素和潜在规律,供临床预防、治疗借鉴。
期刊
患者男,43岁.2007年6月10日患者颈项和前臂曝光部位皮肤经强烈日晒后出现风团,伴明显瘙痒,未出现系统症状.昼起夜消,未经治疗,6月18日到我院就诊.患者自述3年来,日晒后曝光部位皮肤反复起疹,无明显季节倾向,避光后可消退。
期刊
患者男,42岁.因全身皮肤红斑鳞屑10年,结节、肿瘤8年于2004年8月就诊.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一鱼鳞病样斑片,无自觉症状.1个月后,胸背部皮肤出现片状淡红斑,微痒,并逐渐扩展至头面部、颈、四肢,呈弥漫性,红斑上有细小糠状鳞屑.在当地医院多次按湿疹治疗无明显好转。
期刊
目的 探讨T、B、NK细胞亚型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30例健康献血者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构成比,并计算CD4+/CD8+比值,分析其与病情、病程和抗组胺治疗之间的关系.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CD8+T细胞构成比27.20%±8.22%低于正常人对照组29.9%±3.74%(P<0.05),CD4+/CD8+比
期刊
患者女,32岁.以左上肢群集性水疱、血疱、大疱,疼痛7天,头面、躯干部水疱3天为主诉于2007年10月8日入院.7天前无明显诱因左上肢出现群集性绿豆大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部分疱液为血性,伴疼痛,左手背、左肘部水疱渐融合成大疱,胀痛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