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病因,患者流血量、出血时间、症状,以便更好地诊断治疗。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的围绝经期49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0例,子宫病变15例,生殖系统炎症8例,非妇科因素6例。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围绝经期出血的主要原因。对围绝经期阴道出血应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围绝经期;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成熟及排卵,因而常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僅危害患者的健康,也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进一步加重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1]。我们对2010-2012年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出血49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及临床诊治水平。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49例患者年龄为40-55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长短,最短者为6小时,最长者达2年。
1.2 临床表现
4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其中19例为少量,28例为间断如月经量出血,量多时有血块排出,出血多者致极重度贫血2例,重度贫血2例,接触性出血者3例。
1.3 诊断方法
首先行妇科检查,在阴道窥器下肉眼观察阴道及宫颈,白带较多者做白带涂片检查,必要时行TCT,然后行彩超检查,了解子宫附件有无器质性病变,部分患者行宫颈活检、诊断性刮宫及手术标本病理检查[2]。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见表1
3 讨论
3.1 围绝经期出血的病因
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生理转折时期,也是诸多疾病的好发时期,阴道流血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病变可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任何部位,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其病变可源于功能失调,也可源于结构异常(器质问题)。其性质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可源于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问题,也可源于药物等医源性因素[3]。本资料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20例,其次是子宫病变15例,生殖系统炎症8例,非妇科因素6例。
3.2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诊断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应“先定位,后定性”,即先确定出血的部位,然后确定出血的原因[4]。定位方法:首先应全面详细的询问病史,出血开始及持续时间、频率、出血量和方式,注意患者是否有外源性激素或出血药物的使用史,应排除临近器官引起的出血,认真细致地体格检查(全身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定性方法: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及组织活检。一直以来,分段诊刮被认为是子宫异常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是明确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手段。
3.3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止血治疗,止血后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应周密计划,制定合理方案,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做严密观察,以免性激素应用不当而引起出血。对于良性肿瘤、宫颈息肉和恶性肿瘤等导致的出血,则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参考文献:
[1] 乐杰 主编.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
[2] 余翠萍. 绝经期阴道出血5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1,18(6):858-859.
[3] 梁海燕,凌斌.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所致阴道流血[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28(10):724-728.
[4] 林仲秋,王丽娟.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诊断思路和程序[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28(10):754-758.
【关键词】围绝经期;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围绝经期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成熟及排卵,因而常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僅危害患者的健康,也给患者带来精神负担,进一步加重绝经期综合症的症状[1]。我们对2010-2012年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出血49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及临床诊治水平。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49例患者年龄为40-55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长短,最短者为6小时,最长者达2年。
1.2 临床表现
4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其中19例为少量,28例为间断如月经量出血,量多时有血块排出,出血多者致极重度贫血2例,重度贫血2例,接触性出血者3例。
1.3 诊断方法
首先行妇科检查,在阴道窥器下肉眼观察阴道及宫颈,白带较多者做白带涂片检查,必要时行TCT,然后行彩超检查,了解子宫附件有无器质性病变,部分患者行宫颈活检、诊断性刮宫及手术标本病理检查[2]。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见表1
3 讨论
3.1 围绝经期出血的病因
围绝经期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生理转折时期,也是诸多疾病的好发时期,阴道流血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病变可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的任何部位,阴道、宫颈、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其病变可源于功能失调,也可源于结构异常(器质问题)。其性质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恶性,可源于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问题,也可源于药物等医源性因素[3]。本资料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20例,其次是子宫病变15例,生殖系统炎症8例,非妇科因素6例。
3.2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诊断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应“先定位,后定性”,即先确定出血的部位,然后确定出血的原因[4]。定位方法:首先应全面详细的询问病史,出血开始及持续时间、频率、出血量和方式,注意患者是否有外源性激素或出血药物的使用史,应排除临近器官引起的出血,认真细致地体格检查(全身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定性方法: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及组织活检。一直以来,分段诊刮被认为是子宫异常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是明确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手段。
3.3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止血治疗,止血后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应周密计划,制定合理方案,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做严密观察,以免性激素应用不当而引起出血。对于良性肿瘤、宫颈息肉和恶性肿瘤等导致的出血,则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参考文献:
[1] 乐杰 主编.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
[2] 余翠萍. 绝经期阴道出血5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 2011,18(6):858-859.
[3] 梁海燕,凌斌.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所致阴道流血[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28(10):724-728.
[4] 林仲秋,王丽娟.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诊断思路和程序[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28(10):75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