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陡型泥石流沟特征研究

来源 :泥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l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震区分布着大量的窄陡型泥石流沟,在强降雨作用下易形成突发性泥石流灾害.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169条泥石流沟地形参数统计分析,从窄陡型泥石流沟的“窄”、“陡”基本特征出发,重点研究流通区沟道宽度、流通区及形成区沟床平均纵比降,获得窄陡泥石流沟具体参数为:形成区和流通区平均纵比降大于250‰;流通区最大宽度不超过40 m且流通区最小宽度不超过10 m,当不满足这两个宽度条件时,若其流通区平均宽度小于20 m,也确定为窄陡型沟道;在此基础上总结窄陡型泥石流沟降雨特征及物源特征,可为泥石流类型认识及窄陡型泥石流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在回顾流速垂线分布对抛石漂距影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在其影响规律方面研究的不足.基于抛石沉降理论,引入沉降附加历时,给出了沉降附加历时的精确解及几乎可等同的近似解,建立了平均沉速的计算式.特例分析表明,附加历时所占比例随粒径水深比呈现线性增大规律,当粒径水深比大于0.01时,忽略附加历时会造成较大误差.分析了漂移速度简化解存在的不足,建立了漂距简化解的无量纲表达式,实例分析指出,漂距随流速垂线分布不均匀系数呈线性增加,而垂线分布形式影响甚微.最后基于流速垂线分布的漂距简化解,应用数值分析对漂距计算
侵蚀基准面变化是河床演变的重要边界条件,直接影响鄱阳湖流域的水文地貌变化.分析鄱阳湖湖口河床最低点高程后发现近期鄱阳湖流域侵蚀基准面呈下降趋势,且主要受三峡大坝工程的影响.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与三维激光扫描仪对鄱阳湖星子镇沙岭岸滩剖面开展水陆一体化的地形地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侵蚀基准面下降引起枯季水位迅速消落、枯期提前以及入江通道湖床冲刷;岸滩高程超过一级阶地时,高程值越大,沉积物粒径越细;湖口泥沙出湖速率增加,加大泥沙的输出量,从而改变了鄱阳湖的泥沙收支平衡.
为了探讨河湖岸线利用的适宜性,及其和防洪、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生活保障、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联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不同城镇类型的生态-生活-生产准则和14项评价指标为基础,计算各层次各指标权重,建立了河湖岸线功能评估模型.模型应用到长江干流南京段的三段具有代表性的岸线,通过对相关岸线指标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评估计算,其结果和规划建议的新建滨江风光带和港城协同发展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可为岸线利用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研究河流枯水位及极低水位变化对河流安全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枯水位变化趋势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长江中游河段枯水位出现累计性下降,其中以荆江河段最为显著.2019年宜昌以下长江干流段更是出现三峡水库蓄水以来最为严重的极低水位情况.成因分析表明,枯水位累积性下降主要与枯水河槽冲刷有关,而极低水位出现主要是受枯水河槽冲刷和支流来水减少影响.其中,沙市站极低水位是枯水河槽严重冲刷下切所致;螺山站、汉口站的极低水位是枯水河
了解淤地坝次降雨条件下泥沙淤积特征是研究淤地坝泥沙输移过程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室内模拟降雨实验,利用桥沟小流域模型,对次降雨情况下运移的泥沙粒径与淤积深度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在淤积体前缘最末端,淤积深度最高,淤积体上倾斜度为0°,淤积深度随沟道比降沿程减少.在坝前无淤积体位置向上游沿程砂粒占比增高,粉粒占比减少,砂粒占比先增大后减少最后趋于50%左右,粉粒占比先减少后增大最后趋于50%左右.在坝前淤积体未发育位置,颗粒向上游沿程分选结果趋势明显,沿程粒径变大,在淤积体发育完全位置,颗粒沿程分选结果趋势不明
河口海岸地区,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特性对泥沙输移起着重要作用.影响黏性泥沙絮凝的因素很多,其中水体剪切和温度是两个重要因素.利用一种温度和紊流同时可控的泥沙沉降观测实验装置,以高岭土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紊动和温度联合作用下对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弱紊动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岭土浓度变化越快;强紊动条件下,温度对浓度变化的影响不明显.絮团粒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紊动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同剪切率条件下,絮团沉降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条件下,絮团沉降速度随紊动强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粉砂介于黏土与细砂之间,其运动特性独特.开展粉砂运动特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泥沙运动基础理论,提升混合泥沙运动数值模拟的精度.基于环形水槽实验,研究了底床粉砂含量对粉砂-砂混合床面冲刷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底床粉砂含量在36%~ 60%之间时,粉砂-砂底床抗冲刷能力增强,且呈现出较好的相似性,当水流流速位于区间0.27~0.41 m/s时相似性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与底床泥沙的混合效应以及底部切应力的分布有密切关系.上述发现可为粉砂质海岸泥沙运动、海床演变、保护利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淮河中游洪涝灾害的主要问题是中游河道泄洪能力偏小、洪泽湖顶托阻水及出湖通道不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如何扩大中游洪水出路、充分发挥行蓄洪区功能、优化行蓄洪区布局、改善淮河与洪泽湖的关系等重大工程与关键技术问题,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采用大型实体模型试验、一维、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原型资料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淮河流域水沙特性、河床湖床演变、河相关系、挟沙能力、造床流量等河道湖泊演变基本规律,优化了淮河干流河道整治及行蓄洪区调整工程方案,提供了行蓄洪区优化调度方案及冯铁营引河论
围绕如何描述挟沙水流湍流特性和确定湍流模式这一工程设计所关心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合理实用的挟沙水流湍流特性表达式.通过湍流理论分析和挟沙水流湍流特性试验,构建了与浑水含沙浓度相关的一种非牛顿切应力型湍流模式——幂律湍流模式,进而求解雷诺方程得到挟沙水流的流速分布,回归分析挟沙水流湍流特性试验数据,率定流速分布表达式参数,从而确定挟沙水流幂律湍流模式参数.
入渗条件下颗粒堆积体稳定性研究对认识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其防治具有科学意义.为研究不同堆积条件下,入渗条件对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开展斜槽试验模拟堆积体起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堆积体高度与颗粒粒径之比越大,堆积体结构越不稳定;入渗条件下的堆积体结构稳定性明显降低;随坡角增加,渗流强度逐渐增加.数据拟合得到无水与渗流状态下的堆积体临界稳定状态表达式,其拟合度分别为99.89%与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