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师组织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真正践行者和探索者,他们对于教改工作的关注程度与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长久以来,高校行政化管理色彩制约着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打破这种局面、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改事业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需要在整体战略、基层组织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上做出调整与变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师;组织重构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面对高校教学改革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真正践行者和探索者,已经成为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唯有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实际参与教改的意愿和能力,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取得真正效果。
  一、束缚与困境——教师在教改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改动力不足,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教育教学改革举步维艰。究其原因,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管理意志”是不可回避的障碍,同时单一的指标化评价和利益追求也是重要诱因。通过相关文献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笔者就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困境与“管理意志”作如下梳理:
  1.基层教学组织功能弱化使得教改缺乏约束和监督机制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是沿袭苏联模式的教研室体制。它承担着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组织和质量检查等重要职责,并在师资培养、教学研究等工作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层次化及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教研室功能逐渐弱化。有学者将教研室功能弱化现象概括为“有教无研”、“有室无聚”、“有职无权”和“有群无主”[1],这种功能弱化就使教研室不能发挥其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导作用。
  基层教学体制功能弱化还体现在教学研究的失范,教学改革和研讨活动流于形式,教研室并没有发挥其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核心作用。此外,教师教学任务分配方式大多实行个人任务包干,缺乏团队合作与创新性。这些均为当前国内高校基层教学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使教师更加注重功利而非教学过程,教学工作地位被严重冲击
  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教师的评价指标中教学绩效评价权重过小,使得真正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学校各类绩效评估中失去应有的权利。每阶段的业绩考核仅在教学工作量(具体来说就是课时量)、发表文章的数量和级别上有所规定性,但是教学应该达到的水准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单一的指标化使教学效果的评价处于“有指标而无标准”的状态。同时,在评价体系中,以学生与同行为主的第三方评价指标单一且片面,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成为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参照点。
  3.现行教学组织方式使得教师游离于教学与学生之外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行政班级制度,这种班级制度虽有利于学生的管理,但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规模的日益扩展,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又忽略了教师对教学过程自主性的认同,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为了追求良好的绩效,教师往往为了赶进程而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形中在教师和学生间形成了“玻璃墙”,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
  4.教学改革的逻辑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效度不高
  教学改革涉及几个基本问题,即“为谁(什么)改”、“谁来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这些问题包含着教学改革的动因、主体、内容、过程和效果等方面。当前的教改逻辑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教改命题不是出自教师或教学过程之中。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也使教学改革变成一个背离学生的教改过程,使得“为谁改”的问题逐渐被边缘化,最终会导致教改主体与目标的缺失。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单一教学改革有名无实,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仅是简单的调整教学是不可能有所进展的,而在调整变革的过程中,对于本源问题的把握尤为重要,因此回归教学本质、把握教育规律成为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二、探索与变革——分而治之,构建教师组织体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基本问题。重构教师组织体系也应该回到师生关系的逻辑起点上。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的探索过程,本文用课程教师、专业导师和课外导师三种组织形式予以重构,以期创新教师组织制度。
  1.推行教学任务约定制度,构建课程教师教学团队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促进教学和教改工作的关键,只有教师热心于教学,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教学改革才能落到实处。教学任务约定作为一项教学改革制度,重点围绕如何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如何保障教师教改的利益,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使得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乐等相关问题,按照“小班教学,团队授课,教师自主,师生互动”教学组织原则进行制度设计。
  教学约定制度就是以合约的方式,由管理者与教师共同约定教学与教学改革的全程职责与目标,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始终处于一种自主改革和有效改革之中。教学任务约定涉及教改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与监督等四个层面,并从管理层面使教师的教改得到学校的认可和保障。
  实践证明,教学任务约定制度,使教师获得教学改革的支持力量,推动教学任务约定工作取得成效,并实现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个性化。特别是教学任务约定制度形成了课程教学团队,使得基层教学组织制度得以创新,以课程教学团队替代现行的教研室制度,成为学院下设基层教学组织权威单位。课程教学团队统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改革方案,有序推进课程形态与模式的改革,有效组织课程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成为本科教育教学的基础研究载体。
  2.以学生的专业素养教育为主线,构建专业导师队伍
  专业导师是指为大学生配备专业性的指导教师。在我校的创新实验学院,学生从大二开始在全校相关学科下选择具备博导资格的指导教师,这些导师的基本职责是:为学生设计贯通化、个性化、研究型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选修课程;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创新实验项目及毕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后续个性化专业教育阶段学业并成为学生研究生阶段导师。
  但是,导师制使得导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博弈:如,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导师可以完成硕博的前期学习指导,但要承受长期跟随的风险与利益;导师有一个初步评价为优秀的学生,可以规避硕士、博士阶段招生风险,但也承受质量风险。正是这种利益博弈促使学生必须在清楚认识自身条件与爱好的条件下及早进行学业规划,从而实现个性、全面的发展。
  专业导师制是着眼于学生学业绩效的组织机制,其保障机制有两条,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教师和学生都会因为长期的培养关系形成有效的合作。二是为保障导师参与的积极性,采取课时补贴、科研训练以及论文等工作量津贴的方式予以激励,充分保障导师工作绩效。
  3.践行书院制思想,推进学生课外导师组织体系建设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综合化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这种制度需要打破现行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体系,构建学生课程之外的导师制度。通过近年来的探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在原有学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行了“三导”制,有效构建了学生专业学习之外的教育与指导教师队伍。“三导”包括学业导师、文化素养导师和学生事务导师。
  三支导师队伍发挥各自优势,合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学业导师需在全校内相近学科选拔,要求有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负责学生学科教育与学业规划、跟踪培养、学科视野与学术精神培育等工作。文化素养导师按年级配置,主要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明习惯、口才与语言表达能力、社交礼仪与交往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文明、高雅、健康的行为方式。学生事务导师则要求由辅导员和学生助理组成,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事务管理。
  三支导师队伍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又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均有积极推动作用。
  三、反思与突破——重在强化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重构教师组织体系,不仅仅是组织问题,更是一个体制改革与管理关系重构的系统工程。
  1.在体制上把局部突破与整体结构有效协同起来
  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整体设计教学管理体制,使教师能够成为教学体制中的主体。某一学院或者某种类型的教育改革往往因操作性难度影响改革的最终成效。学校要破除管理层级,实现行政权力与教学学术权力的有效分离,教学与教学改革要由教师做主,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权。在现有的大学管理体制下,以集中资源、试点先行的方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也是有效的。
  2.重构基层教学组织制度,建立以学院为重心的二级管理体制
  把教师、教学管理的权限放在学院,打破专业实体设置,以课程教学团队替代现行的教研室制度,学院以研究所或学科中心为实体,建立课程团队或课程教学中心,必将成为学院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载体。通过这样的调整,学科、课程成为基层教学科研单位,专业则成为课程资源的配置方式。
  3.建立与研究生生源质量协同发展的导师评价制度
  作为研究生导师,有其必须的条件和要求,科研项目的支持必不可少,但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是其最重要的原动力。要推进导师制,就要使导师成为优秀学生的聚集中心。因此,要建立一个正向机制,把学生的综合绩效纳入导师评价体系,让学生培养质量成为导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4.打破院、系、专业学生管理体制,建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导向的学生事务管理新体制
  现行的学生管理依然是与教学班级相对应的、以管理和约束为主体的管理体制。不论是香港高校的全人教育理念下的书院制,还是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下寄宿制倡导的都是学生的志趣和学生综合素养,即在书院制中,给学生提供与学校办学特色相辅相成的课程及特色的活动计划,使学生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背景,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位以及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建立以书院为单元的、有鲜明文化理念设计的,集中住宿的,融素质养成、自主参与、课外实践与创新等多元化的自我教育环境和机制是解决学生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的主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步社民.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J]. 教育发展研究,2010(17):69-70.
  [责任编辑:周 杨]
  
  征订启事
  
  本刊主要读者对象:教务处及各(院)系教学管理人员、业务课教师等。
  请广大读者尽快到当地邮局办理2012年本刊订阅手续。本刊邮发代号:2-467;定价每期8元,月刊,全年每份12期共96元。
  教务处可直接向编辑部集体订阅本刊。凡订阅全年30份以上者,免收邮挂费,并享受订价优惠(30份以上的每份84元,50份以上的每份72元)。希望教务处协助做好本校的集体组织订阅工作,争取使本刊覆盖到各(院)系,让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一线业务课教师能够及时分享本刊这一教改交流平台上的信息。订刊联系电话:(010)58581673。联系人:张秀芹。
  编辑部账号:户名:高等教育出版社;账号:02000041090046161—04,北京工行东四支行。转账或汇款时务必注明:《中国大学教学》期刊费及发票抬头。
其他文献
本文对各种洗舱程序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新型化学品船洗舱装置选型设计和管系设计的方法。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关键。加强人才培养特色工程、师资力量提高工程、教学质量监控工程、实践基地创设工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工程     一、人才培养特色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特色就是活力,特色就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打造独立学院自己的特色品牌。  1.专业设置上要体现特色。教育部明确规定:“独立学院的
本文概述了70800吨自卸散货船典型甲板舱室复合岩棉板的布置,门,窗的设计和卫生单元的运用。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低年级学生抱怨说“数学没有语文好学,我不喜欢数学,数学课让我好烦哦!”学生从低年级就对数学课产生了厌学感。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当听到学生说这种话
摘 要: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由普通公民亲身参与司法审判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有效体现司法民主、司法公正等价值一项法律制度。本文从概述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出发,对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诠释和说明,进而探索解决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以期该制度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制度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第一,人民陪审员制度有利于实现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制
摘要:文章通过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与实践动因的阐述,提出了基于主体间合作地位不同和专业培养目标不同的实践路径,对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教学模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践路径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互促进、办学资源与社会资
新加坡自推行“居者有其屋”制度以来,成功解决了外来人口与城市低收入人口的住房问题,民众拥屋率几近100%,其成功之处主要在于政府主导、部门专管及一系列有效的制度推动了组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力支持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工委、南开大学定于2010年6月12—13日在南开大学共同举办“2010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层论坛。  本次论坛将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精神的学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交流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在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中取得的成果
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于2011年7月14~15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这是我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的一次高水平展示和交流。  数学文化课程的特色是“文理交融”和“素质教育”,其精髓是传授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与数学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2008年,南开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