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喜庆的年节,大家都陷入忙碌之中。仿佛一切都是例行公事。我们能否在年节的烟火和声响中,安静下来,寻求自然中那绿色的年味呢?
绿色年味,从五味粥里漾开
最近记者得到有关信息,腊月初一,北京诸多的老字号,如厚德福酒楼等,就开始供应腊八粥了;18种原料烹制的腊八粥,由护国寺小吃店推出;腊月初八,北京西来顺、烤肉宛总店、便宜坊、都一处、新路春以及曲园酒楼、砂锅居总店、砂锅居双榆树店等处,也开始向市民推出北京风味腊八粥。一些寺庙特色配方的腊八粥,也成为功德林的特别奉献,御膳饭庄则推出富有皇家风味的“御膳腊八粥”……
“大年的绿色滋味,从腊八粥就已经开始了”,年逾八十的陈老先生告诉笔者。北京的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配料制作营养丰富,富有绿色年味,也符合科学健康的理念。陈老先生老家浙江天台山一带,春节一大早就吃五味粥,类似北方的腊八粥,一般由家中男子熬制,以白米为主料,加上芋艿、番薯、豆腐、赤豆等,五色纷呈,粥有五味,能报五福。五味粥,原料简单,搭配和谐,富有营养,也含有吉祥意义。据说,五味粥为济公活佛拣拾寺僧遗落米麦芋薯熬制而成,蕴含节俭惜物的精神。
陈老告诉记者,宋代腊八粥就已深入民间。无论是皇室官员还是百姓僧道,腊八粥殊途同归,约定俗成,一来祭祀祖先,二来辟邪,三来合家和睦,四来厉行节俭。各地腊八粥的风味不同,北京的腊八粥更为知名、最为讲究,以白米为主料,掺合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20多种辅料,从腊月初七晚上一直熬到腊月初八,清香扑鼻,甘美非常。一些制作讲究的腊八粥,则将果品雕刻成瑞狮模样,或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雕琢成仙人寿星、罗汉等形象,投入粥中,用作供养。寺庙里熬制腊八粥,施舍百姓,表示众生平等,衣食无忧,天下大同。
品尝腊八粥,已经让人感知年节的绿色风味,腊月一到,中国人就已经准备张罗节事了,绿色年味从此开始。
狂饮暴食与年节浪费
但是,与五味粥腊八粥的清淡滋味不同,年节前后人们总是用更多时间制作美食,而且狂饮暴食,吃肉饮酒,马不停蹄,各个饭局连轴转,几天下来,肚子和精神都不能休息,但不得不疲于应酬,劳心劳神。面对杯盘狼藉、醉态失度的宾客,在腰酸肚胀之余,都会感到厌烦劳累,但无可奈何。“我最害怕就是年节,陷于宴会应酬,总难以摆脱,过年真的不愉快。”在某单位工作的小郑告诉记者:平时饭局很多,年节的时候更多应接不暇,宴席之上狂饮暴食,尽管年龄不到三十,身高不上一米七,但体重超过了100千克,动作不便,小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他的身体不行,前几天去了几趟医院,“全是吃出来的病!人家邀请,不去,不合群不合情理;去了,要应付人家,喝酒吃肉,喝不下了还要喝,吃不下了还要吃,变成吃喝机器。饭局可以结交人,能拓展生活空间,人家请,我也请,就陷入圈里出不来了,多么痛苦!”他告诉记者,今年年节要撤离北京了,回老家休养去,住农村老房子,安静地看鸡看猪看狗看牛羊,尝尝乡村的绿色食品,品品老家的绿茶清泉,毛芋番薯竹笋,比酒肉强多了。”“它更富有绿色健康的滋味,是我向往的。”小郑说。
小郑对年节的浪费深恶痛绝:辗转饭局,肠胃充满,舌苔麻木,食不甘味,丰盛酒菜没喝几口没动几筷,就被弃置,“打包回家?许多人都觉得不时尚,失面子,还振振有辞:有剩有余(鱼),年年有余(鱼)!”结果价格不菲的美食佳肴全进了泔水桶。在北京,在中国,年节宴席上的菜肴浪费是多么惊人的天文数字!
过年狂饮暴食,虽尽兴尽情,但极大损害身体健康。专家经过调研发现,春节菜肴品种众多,多有荤菜,少有素食,过量油脂摄入,身体又不运动,容易造成脂肪囤积,致使肥胖;而过量酗酒,不但丧失理智,而且大大损害脏器功能;过量食盐调味品的摄入,增加了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罹患机率。专家告诫民众,年节饮食务必有节有度,膳食合理,荤素搭配。寻求绿色饮食,品出绿色年味,是一种实在而时尚的健康理念。
当今,北京和诸多城市的许多人士,多在年节之时进入素食店,品尝原汁原味的山野蔬食,或在安静茶馆里,饮茶畅谈,在清素安详而温馨的氛围中,度过年节的美好时光。这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在年节中想念乡野饮食
在通州新华联家园,一对年轻的夫妻告诉我,年节到了,他们要远离庖厨,在饭店里解决年夜饭,“当一回真正的‘上帝’,多惬意啊!”他们说。有些人干脆住在宾馆里,既时尚,又省却劳苦,乐得安闲。不过,年节时宾馆饭店的食宿价格肯定成倍上扬,几天下来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作家沱沱认为,“我反对住在宾馆饭店,虽然远离了人事纷扰,但缩小生活天地和活动空间,体会到另一种寂寞,总感受不到家的气息,同样也品尝不到绿色的年味。”
沱沱说,三口之家的年节饭食,一个下午可以搞定,就像陈老一样,做做老家的风味菜。春节全家出动,逛逛北京的庙会,穿行绿树掩映的胡同,能感受到年节独有的温馨。她说,前年春节,三口之家从大栅栏出发,沿老胡同步行到琉璃厂,进入厂甸,观赏民间艺术汇演大会串。一路上,帮残疾女孩推轮椅,走了十余里路,非常默契,结交到新朋友,感到充实和欢乐。去年一家三口又去了庙会,买了几百元的特价书,也尝到了风味独特的北京小吃,回来时,孩子举着旋转的风车和飞舞的小风筝,其乐融融。
沱沱的先生在京从事文化工作,他总是回忆老家年节时的饮食,“那绝对没有浪费!”他总希望像过去一样,用小罐子炖番薯干,加上糖,非常清口香甜;或者用小罐子竹笋炖肉、霉干菜扣肉,那最鲜美不过的了。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在北京找不到原汁原味的江南鲜笋、番薯干或霉干菜,希望让老家的人寄来一些,解年节绿色的馋。沱沱说,她喜欢乡间米粉浸糖糕和番薯干糕,朴素、纯粹,在年节时光里,体验回归村野的滋味。
烟火声光中的喧闹年昧
以前每年春节,沱沱一家都去看庙会,感知了老北京的风土民情,虽然很好,但“庙会里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还有一个,就是脏乱,比如烧烤摊小吃摊,烟雾腾腾,焦气扑鼻,卫生得不到保证。人流过去,满是垃圾。另外随着人流走,无法选择自由线路,这很不自在。”庙会中,烧烤污染是很厉害的,但是年节燃放爆竹的污染更甚。浙江的一个海滨城市从农历十二月半开始燃放爆竹,一直延续到元宵之后,每天夜里燃放爆竹,从未停息。有人喜欢特大号爆竹显示威势,爆声震耳欲聋,往往把人从睡梦中惊醒,“这是声光俱下的污染,是另一种扰民行为!”沱沱说。
上古时期人们燃烧毛竹,发出爆裂声驱逐“年兽”,后来,纸卷火药成竹筒状的爆响物统称“爆竹”,制作愈加讲究。北京与全国各地一样,春节燃放爆竹的民俗由来已久。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载,北京人燃放的爆竹有双响、炮打双灯等;鞭炮则是响鞭,有一千头鞭、五千头鞭和万头鞭等;有不带响的“花”,还有烟火花盒,灯花结合燃放,成为年节一景。但燃放手法不当,产品质量不佳,导致人身伤害及火警事故;烟雾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爆竹碎屑对环境的污染,有目共睹。专家统计,每制作500个鞭炮的纸张,需要0.3立方米的木材原料。即使废纸制作,一旦燃放之后,就无法再生利用,这也是惊人的资源浪费。
自1993年开始,北京市政府规定,在市内八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于私自燃放烟花爆竹的单位和个人,给以经济上的处罚;禁止携带烟花爆竹进入,一旦查实全部没收并处以重罚。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此规定,实施几年后,北京城八区爆竹烟花销声匿迹,爆炸伤害和火警事故得到有效抑制。但是有些市民觉得没有烟花爆竹就等于没有年味、没有传统文化,因此多年来陷入激烈的论争之中。去年起禁放烟花爆竹改为限放,体现了政府的人性化关怀。记者认为过一个没有噪音烟雾污染的年节,品尝真正的绿色年味,亲近自然,平安吉祥,是每个市民共同的美好愿望。
寻求绿色年味,感受绿色祥和
“2008年的春节,我们打算去北京的寺庙,如卧佛寺、潭柘寺、红螺寺,看看绿荫,感受宗教中清净的气息。”沱沱告诉记者,老家有风俗,年节之时走八寺,赏尽无限春色,锻炼健康身体,寄托精神信仰,寻求绿色慰安。“现在感受到的,是绿色自然宗教文化精神给人的心灵熏陶。”沱沱还想在这个春节走访北京的老胡同,尤其是绿荫中的名人故居,寻求另一种人文的踪迹。而她的朋友老黄则希望在春节里,去去近郊乡下,比如大运河岸边,或者十渡,或者爨底下村。著名的景点肯定是人满为患,而北京周边地区乡村农家乐旅游项目,成为年节休闲生活的新宠。到乡村里去,感受真正浑厚朴实的乡野气息,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年味将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淡出,但记者认为,经过数千年来的积淀,年味习俗根深蒂固,精华糟粕并存。激浊扬清,返朴归真,重归明净宁和,品味纯粹而绿色的年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智慧的选择。
绿色年味,从五味粥里漾开
最近记者得到有关信息,腊月初一,北京诸多的老字号,如厚德福酒楼等,就开始供应腊八粥了;18种原料烹制的腊八粥,由护国寺小吃店推出;腊月初八,北京西来顺、烤肉宛总店、便宜坊、都一处、新路春以及曲园酒楼、砂锅居总店、砂锅居双榆树店等处,也开始向市民推出北京风味腊八粥。一些寺庙特色配方的腊八粥,也成为功德林的特别奉献,御膳饭庄则推出富有皇家风味的“御膳腊八粥”……
“大年的绿色滋味,从腊八粥就已经开始了”,年逾八十的陈老先生告诉笔者。北京的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配料制作营养丰富,富有绿色年味,也符合科学健康的理念。陈老先生老家浙江天台山一带,春节一大早就吃五味粥,类似北方的腊八粥,一般由家中男子熬制,以白米为主料,加上芋艿、番薯、豆腐、赤豆等,五色纷呈,粥有五味,能报五福。五味粥,原料简单,搭配和谐,富有营养,也含有吉祥意义。据说,五味粥为济公活佛拣拾寺僧遗落米麦芋薯熬制而成,蕴含节俭惜物的精神。
陈老告诉记者,宋代腊八粥就已深入民间。无论是皇室官员还是百姓僧道,腊八粥殊途同归,约定俗成,一来祭祀祖先,二来辟邪,三来合家和睦,四来厉行节俭。各地腊八粥的风味不同,北京的腊八粥更为知名、最为讲究,以白米为主料,掺合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20多种辅料,从腊月初七晚上一直熬到腊月初八,清香扑鼻,甘美非常。一些制作讲究的腊八粥,则将果品雕刻成瑞狮模样,或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雕琢成仙人寿星、罗汉等形象,投入粥中,用作供养。寺庙里熬制腊八粥,施舍百姓,表示众生平等,衣食无忧,天下大同。
品尝腊八粥,已经让人感知年节的绿色风味,腊月一到,中国人就已经准备张罗节事了,绿色年味从此开始。
狂饮暴食与年节浪费
但是,与五味粥腊八粥的清淡滋味不同,年节前后人们总是用更多时间制作美食,而且狂饮暴食,吃肉饮酒,马不停蹄,各个饭局连轴转,几天下来,肚子和精神都不能休息,但不得不疲于应酬,劳心劳神。面对杯盘狼藉、醉态失度的宾客,在腰酸肚胀之余,都会感到厌烦劳累,但无可奈何。“我最害怕就是年节,陷于宴会应酬,总难以摆脱,过年真的不愉快。”在某单位工作的小郑告诉记者:平时饭局很多,年节的时候更多应接不暇,宴席之上狂饮暴食,尽管年龄不到三十,身高不上一米七,但体重超过了100千克,动作不便,小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他的身体不行,前几天去了几趟医院,“全是吃出来的病!人家邀请,不去,不合群不合情理;去了,要应付人家,喝酒吃肉,喝不下了还要喝,吃不下了还要吃,变成吃喝机器。饭局可以结交人,能拓展生活空间,人家请,我也请,就陷入圈里出不来了,多么痛苦!”他告诉记者,今年年节要撤离北京了,回老家休养去,住农村老房子,安静地看鸡看猪看狗看牛羊,尝尝乡村的绿色食品,品品老家的绿茶清泉,毛芋番薯竹笋,比酒肉强多了。”“它更富有绿色健康的滋味,是我向往的。”小郑说。
小郑对年节的浪费深恶痛绝:辗转饭局,肠胃充满,舌苔麻木,食不甘味,丰盛酒菜没喝几口没动几筷,就被弃置,“打包回家?许多人都觉得不时尚,失面子,还振振有辞:有剩有余(鱼),年年有余(鱼)!”结果价格不菲的美食佳肴全进了泔水桶。在北京,在中国,年节宴席上的菜肴浪费是多么惊人的天文数字!
过年狂饮暴食,虽尽兴尽情,但极大损害身体健康。专家经过调研发现,春节菜肴品种众多,多有荤菜,少有素食,过量油脂摄入,身体又不运动,容易造成脂肪囤积,致使肥胖;而过量酗酒,不但丧失理智,而且大大损害脏器功能;过量食盐调味品的摄入,增加了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罹患机率。专家告诫民众,年节饮食务必有节有度,膳食合理,荤素搭配。寻求绿色饮食,品出绿色年味,是一种实在而时尚的健康理念。
当今,北京和诸多城市的许多人士,多在年节之时进入素食店,品尝原汁原味的山野蔬食,或在安静茶馆里,饮茶畅谈,在清素安详而温馨的氛围中,度过年节的美好时光。这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在年节中想念乡野饮食
在通州新华联家园,一对年轻的夫妻告诉我,年节到了,他们要远离庖厨,在饭店里解决年夜饭,“当一回真正的‘上帝’,多惬意啊!”他们说。有些人干脆住在宾馆里,既时尚,又省却劳苦,乐得安闲。不过,年节时宾馆饭店的食宿价格肯定成倍上扬,几天下来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作家沱沱认为,“我反对住在宾馆饭店,虽然远离了人事纷扰,但缩小生活天地和活动空间,体会到另一种寂寞,总感受不到家的气息,同样也品尝不到绿色的年味。”
沱沱说,三口之家的年节饭食,一个下午可以搞定,就像陈老一样,做做老家的风味菜。春节全家出动,逛逛北京的庙会,穿行绿树掩映的胡同,能感受到年节独有的温馨。她说,前年春节,三口之家从大栅栏出发,沿老胡同步行到琉璃厂,进入厂甸,观赏民间艺术汇演大会串。一路上,帮残疾女孩推轮椅,走了十余里路,非常默契,结交到新朋友,感到充实和欢乐。去年一家三口又去了庙会,买了几百元的特价书,也尝到了风味独特的北京小吃,回来时,孩子举着旋转的风车和飞舞的小风筝,其乐融融。
沱沱的先生在京从事文化工作,他总是回忆老家年节时的饮食,“那绝对没有浪费!”他总希望像过去一样,用小罐子炖番薯干,加上糖,非常清口香甜;或者用小罐子竹笋炖肉、霉干菜扣肉,那最鲜美不过的了。他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在北京找不到原汁原味的江南鲜笋、番薯干或霉干菜,希望让老家的人寄来一些,解年节绿色的馋。沱沱说,她喜欢乡间米粉浸糖糕和番薯干糕,朴素、纯粹,在年节时光里,体验回归村野的滋味。
烟火声光中的喧闹年昧
以前每年春节,沱沱一家都去看庙会,感知了老北京的风土民情,虽然很好,但“庙会里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还有一个,就是脏乱,比如烧烤摊小吃摊,烟雾腾腾,焦气扑鼻,卫生得不到保证。人流过去,满是垃圾。另外随着人流走,无法选择自由线路,这很不自在。”庙会中,烧烤污染是很厉害的,但是年节燃放爆竹的污染更甚。浙江的一个海滨城市从农历十二月半开始燃放爆竹,一直延续到元宵之后,每天夜里燃放爆竹,从未停息。有人喜欢特大号爆竹显示威势,爆声震耳欲聋,往往把人从睡梦中惊醒,“这是声光俱下的污染,是另一种扰民行为!”沱沱说。
上古时期人们燃烧毛竹,发出爆裂声驱逐“年兽”,后来,纸卷火药成竹筒状的爆响物统称“爆竹”,制作愈加讲究。北京与全国各地一样,春节燃放爆竹的民俗由来已久。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载,北京人燃放的爆竹有双响、炮打双灯等;鞭炮则是响鞭,有一千头鞭、五千头鞭和万头鞭等;有不带响的“花”,还有烟火花盒,灯花结合燃放,成为年节一景。但燃放手法不当,产品质量不佳,导致人身伤害及火警事故;烟雾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爆竹碎屑对环境的污染,有目共睹。专家统计,每制作500个鞭炮的纸张,需要0.3立方米的木材原料。即使废纸制作,一旦燃放之后,就无法再生利用,这也是惊人的资源浪费。
自1993年开始,北京市政府规定,在市内八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于私自燃放烟花爆竹的单位和个人,给以经济上的处罚;禁止携带烟花爆竹进入,一旦查实全部没收并处以重罚。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此规定,实施几年后,北京城八区爆竹烟花销声匿迹,爆炸伤害和火警事故得到有效抑制。但是有些市民觉得没有烟花爆竹就等于没有年味、没有传统文化,因此多年来陷入激烈的论争之中。去年起禁放烟花爆竹改为限放,体现了政府的人性化关怀。记者认为过一个没有噪音烟雾污染的年节,品尝真正的绿色年味,亲近自然,平安吉祥,是每个市民共同的美好愿望。
寻求绿色年味,感受绿色祥和
“2008年的春节,我们打算去北京的寺庙,如卧佛寺、潭柘寺、红螺寺,看看绿荫,感受宗教中清净的气息。”沱沱告诉记者,老家有风俗,年节之时走八寺,赏尽无限春色,锻炼健康身体,寄托精神信仰,寻求绿色慰安。“现在感受到的,是绿色自然宗教文化精神给人的心灵熏陶。”沱沱还想在这个春节走访北京的老胡同,尤其是绿荫中的名人故居,寻求另一种人文的踪迹。而她的朋友老黄则希望在春节里,去去近郊乡下,比如大运河岸边,或者十渡,或者爨底下村。著名的景点肯定是人满为患,而北京周边地区乡村农家乐旅游项目,成为年节休闲生活的新宠。到乡村里去,感受真正浑厚朴实的乡野气息,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年味将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淡出,但记者认为,经过数千年来的积淀,年味习俗根深蒂固,精华糟粕并存。激浊扬清,返朴归真,重归明净宁和,品味纯粹而绿色的年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