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明镜自西来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晶宫
两位中国人及时目睹了水晶宫的芳华,并以东方视角为我们留下了难得的历史画面。1867年,清末政论家王韬赴欧洲旅行,他在自己《漫游随录》“玻璃巨室”一文中写道:“(水晶宫)地势高峻,望之巍然若冈阜……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汉。北塔凡十四级,高四十丈。窗栏槛,悉玻璃也;日光注射,一片精莹。”次年(1868),外交官张德彝赴欧洲公干,站在水晶宫门前,他感叹道:“刻下修葺一新,更增无数奇巧珍玩,一片晶莹,精彩眩目,高华名贵,璀璨可观,四方之轮蹄子不绝于门,洵大观也。”

  1851年,为了迎接首届万国博览会,英国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在伦敦海德公园建起了一幢耗费30多万块玻璃的高大建筑—水晶宫。这座通体透亮的房子宛如一粒晶莹的大雨滴从天而降,以前所未有的靓丽姿态屹立在人们眼前。白天,那剔透的玻璃在阳光下耀眼夺目,令人迷醉;夜间,水晶宫内灯火通明,宛若天街上的明灯。据说在9个月的博览会期间,水晶宫吸引了600万游客前来观赏,而当时伦敦城的城市居民总共也才230万。
  人们对水晶宫予以盛赞,除了其建筑造型与规格较为独特外,更主要的是对“玻璃”这种建筑材料如此大规模使用及使用效果的震惊。要知道彼时的中国,玻璃还是相当稀罕的玩意儿。虽然早在康熙年间,清廷就已经在造办处设立“玻璃作”,聘请西洋师傅专职生产玻璃,但直至清朝中后期,中国的玻璃仍主要是供给皇家贵族或官僚大贾的奢侈品,远远没有走向民用。追溯玻璃旅行的历史,我们发现早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一批批丝绸金帛从长安打包西行,一件件精巧的玻璃制品也在罗马的街头、埃及亚历山大港口和中亚粟特人的驼背上包装完毕,准备踏上东进之路。

玻璃,火与沙的西方故事


  成语“窗明几净”最早出现于北宋,说明当时人们对理想家居生活的要求。“窗明”,当然要装上玻璃效果最佳,但从宋代至清代中期,中国人的窗户基本都是糊纸或布纱,如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窗”篇就说:“俱钉明瓦,或以纸糊,不可用降素纱,及梅花簟,冬日欲承日,制大眼风窗,眼径尺许,中以线经其上,庶纸不为风雪所破,其制亦雅。”雅致虽然雅致,但采光性和耐用性必然大打折扣,让人不禁怀疑,古代的“窗明”是不是指不糊纸张的透亮?
  我们不妨进一步设想,如果没有玻璃,就没有灯泡,人们只能在屋内点油灯,在室外打灯笼,那么城市璀璨的夜景将不复存在;如果没有玻璃,品类繁多的光学仪器就不能顺利诞生,就不会有各种眼镜、透视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那么物理学、化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如果没有玻璃,汽车轮船的窗沿上不会有透明又挡风的所在,驾驶的乐趣要减少一半,最可怕的是飞机,将无法一飞冲天……看来,玻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还是相当深刻。
  关于玻璃的起源,专家们一般认为玻璃最早出现在埃及或两河流域。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公元23~79)在其《自然史》中追溯说:很久之前,一艘腓尼基商船在夜幕中进入地中海某港口避风躲雨,生火做饭的水手们一时找不到搭建炉灶的大块石头,就用船舱里的苏打凑合,不想在第二天早上,他们在炉灰里发现了许多闪闪发亮的小晶体,这些小晶体既不是木头、泥土,又不是金属、石块,而是“玻璃”。
  事实上,只有1500℃以上的高温才能熔化沙子、苏打、石灰,进而产生玻璃,一般生火做饭是达不到这个温度的。所以,俄罗斯科学史专家斯韦什尼科夫在《玻璃的故事》中指出,普林尼的记录是不靠谱的。斯韦什尼科夫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可能诞生于古埃及的陶瓷作坊,是陶瓷匠人为瓷器上釉时的意外收获。100多年前,人们在埃及菲弗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一颗水滴形状的绿色玻璃项珠,碳-14测定显示其年龄已超过5500岁,这一发现也将人类制造玻璃的历史定格在更加遥远的过去。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在唐代长安的东市西市中不难见到,但夜光杯大概只能是“枥多名马,家有妓乐”的富贵诗人王翰所持有了。目前出土的夜光杯一般不大,上面也少有花纹。奇妙之处在于夜光杯异常光亮,而且转动后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早期罗马匠人把一些五彩玻璃碎粒放到透明的玻璃里,这些碎粒可以把光线折射开来,所以哪怕只是借助一点微弱的烛光,夜光杯也能流溢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如此迷醉的光学现象不仅仅具有观赏美的价值,各种“神性”或“灵性”也被赋予了夜光杯。传说这种杯子会发出一股特殊的、柔和的香气,有人还相信杯子可以解除毒性,等等。
  罗马皇帝尼禄(54~68年在位)曾经花费70个塔兰特银币购置一个玻璃夜光杯,据说这笔钱在当时可以买进300名强壮的年轻奴隶。在遥远的东方,大汉帝国的丝绸虽然也很昂贵,但与玻璃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了。据吴方浪等学者统计计算,汉武帝时期的长安,40匹绢的价格才能换得一个“汉生口”(即成年奴隶或战俘),据此推算,罗马的一个夜光杯价格相当于长安1.2万匹绢的价格,如果再加上数万里的运输费用和商队的合理价格,大汉帝国大概没几人能买得起尼禄的夜光杯吧?
  如此昂贵的价格意味着玻璃技术须严格保密,意味着玻璃成品多为杯盘碗盏等方便携带和运输的小物件,意味着玻璃成为商队长途贩运的核心产品。近些年来,国内先后出土不少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玻璃珠,如1974年甘肃平凉庙庄出土的数枚大小不一的战国时期的玻璃珠,2011年安徽当涂县陶庄战国墓出土的一颗“蜻蜓眼”,这些玻璃珠均为镶嵌技术所制,器形纹饰与同时期地中海地区完全一致,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玻璃旅行的方向和线路。

玻璃之路,由西向东的商道传奇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自此,勾连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历史商道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应当注意的是,东西方的交流是双向的,從西方的视野观察,这条商道上最具代表性的是来自中国的丝绸、茶艺和瓷器等,其中以丝绸最为著名;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自西而来的则是玻璃(琉璃)、宝石和皮毛等,其中以玻璃制品最为贵重。因而,对古代中国而言,丝绸之路应当是“玻璃之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进驻中原,陆上丝绸之路也在风云变幻中更加通畅。源自西亚、中亚的玻璃和掌握玻璃制造的匠人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原。据《魏书·大月氏传》记载:“世宗时(424~452),其国人(大月氏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徹。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这是西方玻璃和玻璃技术旅行至我国的最早记录。《北史》记载的大月氏商人或许也是善于经商的粟特人。
  到了隋代,中国北方玻璃制造的技术似乎仍掌握在中亚移民的手中。《隋书·何稠传》记载:“(何)稠博览古图,多识旧物。波斯尝献金绵锦袍,组织殊丽。上命稠为之。稠锦既成,逾所献者,上甚悦。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寻加员外散骑侍郎。”何稠是中亚粟特人的移民后代,粟特人在汉代文献中也称“康居”,他们生活在中亚泽拉夫善河流域。泽拉夫善河流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中枢,在陆路交流的鼎盛时代,东西方的货物、文化、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精明的粟特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很快成长为“习旁行书,善商贾,好利……利所在无不至”的古代优秀商帮。流淌着粟特人血液的何稠在父辈熏陶之下,自然精通商道上的多种技艺和知识,这其中就包括制造玻璃。
  有趣的是,玻璃制品经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中国南方几乎与到达北方的时间一致。在过去50多年中,广西合浦、广东徐闻等地的西汉、东汉墓中就出土了数量不少的玻璃珠和一些深腹玻璃小杯、浅腹玻璃盘等文物。这些玻璃器皿的器壁相对较厚,体现了早期西方的模塑技术。此外,玻璃样品化学成分中均有钾、碱等成分,史美光、何欧里等专家据此推断出这批玻璃的旅行线路:从意大利或地中海东部港口起航,经红海口岸后,用货船运送到索马里海岸,然后到达印度,再经印度南部港口阿里卡梅杜港运往中国。

  关于这条海上玻璃之路,《汉书·地理志》中描绘得很详细,这是由广西合浦向南向西至中亚的海道:“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厓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即玻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
  当然,聪明的中国人从来都不是被动的接受,在“玻璃之路”的交流交往中,中国人很快学会并掌握了玻璃制作的方法和技术。三国吴国的万震(220~280)在《南州异物志》中记录道:“玻璃本质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冶之。自然灰如黄灰,生南海滨,亦可浣衣,用之不须淋,但投之中,滑如苔石,不得此灰不可释。”葛洪(290~370)《抱朴子·内篇》也曾讲过当时进口的中东玻璃碗及其在国内仿制的情况:“作水晶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有得其法以作之者。”

西洋镜,一片明镜自西来


  在玻璃家族中,平面镜子出现时间较晚。在中文中,“镜”字部首为“金”,意味着镜子最早为金属范畴。在漫长的时光里,中国人主要用铜作镜子。《旧唐书·魏征传》中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跛足道人“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能在镜子上“錾”字,足以说明其材质不可能是玻璃,最有可能的还是铜。
  16世纪中叶,意大利人通过把锡熔化倒在一块平滑大理石上,然后注入一些水银,再把一块玻璃放上去的方式造出了平面的镜子,但这个工艺相对复杂也造價不菲。据说法国女王玛丽·德·美第奇(1573~1642)结婚时,威尼斯共和国就向她呈上一面小小的玻璃镜子作为礼物,这个仅有书本大小的镜子在当时的售价竟高达15万法郎。为了保守镜子制作的秘密,威尼斯人将所有玻璃技师迁到一个名为“木兰诺”的小岛上,并将小岛严密封锁,以确保整个欧洲的豪门望族都只能到木兰诺来订购镜子。为了打破玻璃技术的垄断,法国人暗中花巨资资助两位木兰诺技师逃到法国,之后玻璃镜子开始在欧洲大陆流传。从中不难看出,玻璃镜子的早期旅行充满诡谲与阴谋。
  在德国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邪恶王后拥有一个“魔镜”,只要对镜子说“镜子镜子挂在墙,谁是世界最漂亮”,镜子就可以映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从时间上看,收入《白雪公主》的《格林童话》出版于1812年,那时玻璃镜子还只是极少数人手中的珍玩,那透亮镜面映照出来的世界如此真实,这或许是让人们称其为“魔镜”的原因。随着玻璃镜子技术的揭秘和成熟,“西洋镜”也开始旅行到了中国。清代前期的文献里,关于镜子的记录就多了起来。
清代黄缎平金百蝠纹镜子(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学者王士稹(1634~1711)在《池北偶谈》记载说:康熙年间,荷兰进贡的物品中就有两面照身大镜子。据说那个时候一块不足两平方尺的玻璃镜面价值300多两银子,在当时,这个价格完全能在京城购置一处四合院。除了学者,文学家也不时提及镜子,《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就借刘姥姥的视角描述了大观园里的镜子:“刘姥姥掀帘进去……只见他亲家母也从外面迎了进来。刘姥姥诧异,忙问道:‘你想是见我这几日没家去,亏你找我来。那一位姑娘带你进来的?’他亲家只是笑,不还言。刘姥姥笑道:‘你好没见世面,见这园里的花好,你就没死活戴了一头。’他亲家也不答。便心下忽然想起:‘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呢罢。’”刘姥姥见到的富贵人家的“穿衣镜”应该不是铜镜,而是时兴的玻璃镜子。

  对镜子感兴趣的人还有很多,乾隆皇帝就是其一。他不仅对玻璃镜情有独钟,而且还乐于探寻玻璃镜面制作和成像的原理。在《镜喻》一诗中他写道:“青铜摩以旃,照形已无遗。近代泰西法,玻瓈更新奇。然均籍人工,水银涂抹资。其末涂水银,素片玻璃辉。可以施窗棂,外物了然窥。”可惜的是,乾隆皇帝对镜子的关注始终限于个人兴趣,没有能将镜子的科学探索延续并推广,这也使玻璃技术没有能在清代大力发展。
其他文献
2013年1月26日14时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一隅,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战略重型运输机(简称“大运”)滑向起飞线,稍停片刻,开大车,起步,加速,抬前轮,主起落架离地,飞机完美起飞。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15时整,“大运”稳稳地降落到跑道上,减速,停稳。至此,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成功完成首飞。  大型运输机,一般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军用运输机。运输机按用途可分为战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出生季节与其日后患过敏症的风险存在关联,这一机制可被用于研究出生季节与其他健康指标和性格的关系。研究人员对生于英国怀特岛人群的DNA样本进行了表观遗传扫描后,发现了一些特殊的表观遗传印记,特别是可影响染色体表达的“DNA甲基化”。这些印记与出生季节相关,甚至在出生18年后依然存在。这些与季节相关的遗传印记与季节性过敏症存在关联。例如,在秋天出生的人比在春天出生的人患湿疹的
为何独有唐诗流传最多最广  其实,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诗,如六朝诗、宋诗、元诗、明诗、清诗等,也不乏名家和佳作。但今天社会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名句,十之八九都来自唐诗。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朝代中,唯有唐代的诗歌流传数量最多、影响最为广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专家认为,其原因是唐诗的口语化、格律化、短小化。在唐之前,中国也有许多著名诗人,如屈原、曹植、阮籍、陆机、陶潜、谢灵运、鲍照等,
英国和挪威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食用约20克坚果,能降低罹患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风险。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全球29项已发表的研究报告,涉及近82万人,涵盖了榛子、核桃和花生等多种坚果。结果发现,尽管不同人群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食用坚果与大部分人的多种疾病风险下降存在联系。平均每天食用20克左右的坚果,能将一个人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近30%,癌症风险降低约15%。此外,这种饮食方式也可能与呼吸道疾病和 
从史前时代开始,每年春天和秋天,人類就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长途飞行是纵其一生的神秘本能,可以穿过海洋、森林、平原、沙漠、山岭,绵延数千甚至上万千米。因此,候鸟的迁徙有一股撼动人心的自然魄力。    尽管没有两种候鸟会采取一模一样的迁徙途径,甚至还有不少候鸟进行
一只信鸽,即使你把它带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它也能把信带回家。在鸽子头顶和脖子上绕几匝线圈,以小电池供电,鸽子头部就会产生一个均匀的附加磁场,干扰它接收地磁场。当电流顺时针方向流动时,在阴天放飞的鸽子就会向四面八方乱飞。这表明:鸽子是靠地磁导航的,那么鸽子又是如何靠地磁导航呢?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把鸽子看作是电阻为1000欧的半导体,它在地球磁场中振翅飞行時,翅膀切割磁感线运动,因而在两翅之间产生
2016年4月26日是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纪念日。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千米普里皮亚季镇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逾8吨强辐射物质泄漏,6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遭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核辐射侵害。几十年后辐射危害是否减少?  30年后的今天,切尔诺贝利核污染的影响远未结束。一个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核污染还
一种鸟的艺术气质,来源于其安静时的神态和对危险情境的个体反应。  在沈阳的后花园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东方白鹳展现的是它们的机警。东方白鹳见到人时,颈部前伸,腿、脚则蹬到尾羽后,尾羽扇状展开,初级飞羽也散开,于是上下交错,呼啦啦滑翔起来,姿态轻快而优美。  东方白鹳在安静时常成对或成小群漫步在水边或草地与沼泽地上,步履如仙云一般轻盈,时停时走时啄食。停时,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或草地上,颈部缩成漂
“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古代周制八寸为一咫,十寸为一尺,两者很接近。尺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尺本义为十寸。最初的年代里,男子手掌伸展,拇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谓之“尺”。咫是古代长度单位,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女子手掌伸展,拇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则谓之“咫”。所以,尺比咫长。
超导被誉为是物理学中的一颗“明珠”,吸引了无数科学家为之不懈探索。然而,超导态产生需要相当低的临界温度,所以很难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温超导材料相继问世,超导临界温度也不断提高。中国科学家在铁基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已经走在世界超导技术研究的最前沿,特别是中国研制成功的世界上首根百米级铁基超导长线,加快了超导走进实际生活的步伐。面对渐行渐近的超导技术,有多少美好的愿景值得我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