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现状,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循证护理调查问卷,对成都地区实习的2013届护理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循证护理知晓程度、了解途径、解决护理问题的依据、获取信息的能力及面临的困难、影响实施的因素及学习意愿共七个方面。结果:护生循证护理知识缺乏,循证实践能力普遍较低,但学习意愿较强。结论:学校及护理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模式,提高护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运用循证思维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循证护理;认知;分析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 ,EBN)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其基本含义是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并运用证据,对护理对象实施最佳护理。它为现代高级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其科学性、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广[1],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成都地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完成毕业实习的2013届护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自5所不同高等医学院校。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循证护理调查表,对实习结束后的护生进行问卷发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为95%。
2 结果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知晓程度、了解途径、解决护理问题的依据、获取信息的能力、面临的困难、影响实施的因素及学习意愿方面的情况请见表1~3。
3 讨论
3.1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实践现状不尽人意 表1显示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循证护理知识相对缺乏,个别护生甚至一无所知。虽然大多数护生通过课堂教学知晓了循证护理这一概念,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及应用方法却模糊不清,这与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滞后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够有关,也反映出目前高校的循证护理教育更多还是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表2显示个别护生从未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过资料,而对能够进行资料查阅的同学中有89.4%的护生并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和使用证据,表明护生在获取、处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3显示71.2%的护生认为缺乏相关知识及方法指导是影响循证护理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提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护生在学习方法和实践技能上的指导。89.4%的护生对循护理知识感兴趣,表明护生的学习意愿普遍较强,对接受护理领域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态度积极。
3.2 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建议及措施
3.2.1 提高护理教师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能力 护理教师是循证护理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循证意识和循证素质是实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然而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的护理教师循证知识匮乏,对网络、数据库、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等常见的循证护理基础方法与手段知之甚少,这将直接影响循证护理教育理念的渗透,致使循证护理教育工作滞后。因此应加强循证护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继续教育丰富教师的循证知识,提高开展循证教学的基本能力。
3.2.2 增设循证护理教育的相关课程 目前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中几乎未系统引入循证护理学理论,也未重视护生循证实践技能的培养。多数学生对循证护理的知晓是来自于有限课堂上教师只言片语的介绍。因此,把循证护理引入护理教学中,构建以培养护生循证能力和循证思维的循证护理教学体系[2],才能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培养护生的循证护理意识和能力。通过调整护理专业课程结构,修订教材与教学计划,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循证护理知识,理解循证护理精髓,树立循证科学理念。通过开设专业英语、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社会医学、护理科研等课程,让护生掌握循证实践方法。
3.2.3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高校护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思维有关的活动,教会学生新的思维方法,将老师的讲解和个人的思考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拓展思维的空间。教师通过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布置学习任务,引导护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期刊、杂志、专著、图书馆、互联网和专业文献数据库等途径获得问题的答案,然后再返回到课堂进行交流,指导他们从检索得到的文献中提取所需知识,用收获到的临床依据来解决问题。这种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 “以循证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护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使护生由过去被动的只听、只看变成了今天主动的去寻、去钻,同时还赋予了他们一种终生学习与探索医学未知领域的能力。
3.2.4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中除了要增加循证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培养护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循证护理的实际运用。特别是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教师应鼓励护生参与各种临床实践活动,通过分析案例、组织临床见习、参观、社区访视等实践机会,让护生尽早接触患者,提供实践循证护理的氛围,指导护生将所学的专业英语、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社会医学、护理科研等知识运用于护理实践中,以增强护生的文献检索及阅读、评价能力和科研能力。
4 小結
循证护理及其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护理的工作模式,循证护理的迅速崛起及其对临床护理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促使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地位,这样才能提高护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运用科学思维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文,李春芳. 循证护理与评判性思维[J].全科护理,2011,9(2):345-347.
[2] 马国平,牟英君,张艳,等.构建循证护理教学体系的探索[J].护理研究,2012,26(9)96-97.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循证护理;认知;分析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 ,EBN)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其基本含义是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并运用证据,对护理对象实施最佳护理。它为现代高级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其科学性、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广[1],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成都地区7家三级甲等医院完成毕业实习的2013届护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自5所不同高等医学院校。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循证护理调查表,对实习结束后的护生进行问卷发放。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8份,有效率为95%。
2 结果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知晓程度、了解途径、解决护理问题的依据、获取信息的能力、面临的困难、影响实施的因素及学习意愿方面的情况请见表1~3。
3 讨论
3.1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实践现状不尽人意 表1显示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循证护理知识相对缺乏,个别护生甚至一无所知。虽然大多数护生通过课堂教学知晓了循证护理这一概念,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及应用方法却模糊不清,这与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滞后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不够有关,也反映出目前高校的循证护理教育更多还是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表2显示个别护生从未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过资料,而对能够进行资料查阅的同学中有89.4%的护生并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和使用证据,表明护生在获取、处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3显示71.2%的护生认为缺乏相关知识及方法指导是影响循证护理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提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护生在学习方法和实践技能上的指导。89.4%的护生对循护理知识感兴趣,表明护生的学习意愿普遍较强,对接受护理领域中的新知识、新理念态度积极。
3.2 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建议及措施
3.2.1 提高护理教师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能力 护理教师是循证护理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循证意识和循证素质是实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然而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的护理教师循证知识匮乏,对网络、数据库、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等常见的循证护理基础方法与手段知之甚少,这将直接影响循证护理教育理念的渗透,致使循证护理教育工作滞后。因此应加强循证护理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继续教育丰富教师的循证知识,提高开展循证教学的基本能力。
3.2.2 增设循证护理教育的相关课程 目前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中几乎未系统引入循证护理学理论,也未重视护生循证实践技能的培养。多数学生对循证护理的知晓是来自于有限课堂上教师只言片语的介绍。因此,把循证护理引入护理教学中,构建以培养护生循证能力和循证思维的循证护理教学体系[2],才能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培养护生的循证护理意识和能力。通过调整护理专业课程结构,修订教材与教学计划,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循证护理知识,理解循证护理精髓,树立循证科学理念。通过开设专业英语、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社会医学、护理科研等课程,让护生掌握循证实践方法。
3.2.3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高校护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启发式、学导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思维有关的活动,教会学生新的思维方法,将老师的讲解和个人的思考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拓展思维的空间。教师通过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布置学习任务,引导护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期刊、杂志、专著、图书馆、互联网和专业文献数据库等途径获得问题的答案,然后再返回到课堂进行交流,指导他们从检索得到的文献中提取所需知识,用收获到的临床依据来解决问题。这种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 “以循证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护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使护生由过去被动的只听、只看变成了今天主动的去寻、去钻,同时还赋予了他们一种终生学习与探索医学未知领域的能力。
3.2.4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中除了要增加循证护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培养护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让学生参与循证护理的实际运用。特别是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教师应鼓励护生参与各种临床实践活动,通过分析案例、组织临床见习、参观、社区访视等实践机会,让护生尽早接触患者,提供实践循证护理的氛围,指导护生将所学的专业英语、统计学、流行病学、文献检索、社会医学、护理科研等知识运用于护理实践中,以增强护生的文献检索及阅读、评价能力和科研能力。
4 小結
循证护理及其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护理的工作模式,循证护理的迅速崛起及其对临床护理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促使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地位,这样才能提高护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运用科学思维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文,李春芳. 循证护理与评判性思维[J].全科护理,2011,9(2):345-347.
[2] 马国平,牟英君,张艳,等.构建循证护理教学体系的探索[J].护理研究,2012,26(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