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人物命运 书写文化差异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华裔美国文学创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名家新作迭出,新作家不断涌现。华裔女作家李翊云(Yiyun Li),便是新世纪以来美国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迄今为止,李翊云共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2005)、《金童玉女》(Gold Boy, Emerald Girl, 2010),和两部长篇小说《漂泊者》(The Vagrants, 2009) 、《比孤独更温暖》(Kinder Than Solitude, 2014?)。
  这些作品一经出版,便频频摘得美国文坛各项大奖,受到读者的喜爱。美国评论界对她的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创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被称作“华裔美国文学的后起之秀”,是下一个谭恩美和哈·金,其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更是被誉为“与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如出一辙”。
  2007年,曾执导《喜福会》与《雪花与秘扇》的著名华裔导演王颖(Wayne Wang),将李翊云的短篇小说《千年敬祈》与《内布拉斯加公主》(The Princess of Nebraska)搬上了大荧幕,作家本人亲自负责剧本的改编。导演王颖更是凭借影片《千年敬祈》获得2007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贝壳大奖。
  目前,李翊云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语系任教,主讲“创意写作”。同时担任纽约文学杂志《公共空间》(A Public Space)的编辑。她的作品已经被译成了20余种文字在欧洲、亚洲及其他一些国家出版。2013年,李翊云曾担任第五届“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
  屡获文坛大奖的青年作家
  李翊云1972年出生于北京,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现在的生命科学学院)。1996年毕业后赴美,在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获得硕士学位后,于2002年转入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室学习,获M.F.A.学位。
  2003年,李翊云正式登上美国文坛,开始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等文艺名刊上陆续发表英语短篇小说。美国文学季刊《葛底斯堡评论》(The Gettysburg Review) 夏季号发表了她的散文《那与我何干?》(What Has That to Do with Me?),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 秋季号发表她的短篇小说《不朽》(Immortality)。2004年, 李翊云荣获《巴黎评论》年度新人奖。
  2005年,李翊云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先后赢得了爱尔兰的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美国笔会海明威奖(The Hemingway Foundation/PEN Award)、怀丁作家奖(Whiting Writers’ Award )、英国《卫报》新人奖(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加州新人图书奖(California Book Award for First Fiction)等多项大奖。2010年,长篇小说《漂泊者》获“加州图书奖”金质奖章(Gold Medal of California Book Award)。 2011年,短篇小说集《金童玉女》入围“美国杰出短篇小说奖”(Story Prize)决选名单。
  2007年,时年33岁的李翊云入选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评出的“美国最杰出的21位青年小说家”;2010年,李翊云上榜《纽约客》“20位最值得关注的年轻作家”;同年,她成为旨在表彰社会各领域杰出人才的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Genius” Grant)的获得者,赢得50万美金的奖金。鉴于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2014年,李翊云被授予“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本杰明·H·丹克斯奖”(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s Benjamin H. Danks Award)。而李翊云的作品也多次被《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集》和《欧·亨利奖获奖短篇小说选集》收录。
  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李翊云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收录了《多余》(Extra)、《不朽》、《儿子》(Son)、《内布拉斯加公主》等十篇故事,以中美两国为背景。涉及的人物广泛多样,有国营企业的下岗女工,股票市场中失意的退休数学教师,内蒙插队知青的后代,有被毕业分配回老家教书的英语老师,有出国留学、在美定居、不愿让母亲知道自己是同志身份的儿子,有通过假结婚移民美国的医生,有农村莽汉,有“文革”中遭迫害的一家子等等。
  第二部短篇小说集《金童玉女》则收录了一部中篇小说《仁慈》(Kindness),和《牢笼》(Prison)、《像他那样的男人》(A Man Like Him)、《老房着火》(House Fire)等八个短篇。这些故事主要以中国为背景。涵盖了单身/独身、相亲、婚外情、同性恋、代孕、失败的人际关系等多个题材,失落、悲伤的情绪似乎弥漫着整部选集,命运、孤独与创伤这三大主题也从她的上一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延续至今。
  这些故事几乎反映了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而这些主人公均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小人物,都是历史急剧变动中的失败者和被淘汰者。可以说,李翊云的作品中没有英雄,每个人都是普通的、渺小的,不管是努力追求,还是无奈地听天由命,他们都无法逃脱共同的悲剧——对自己的命运无力掌控。   然而,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却充满了人性,不乏希望。尽管《老房着火》中的范太太所说的“那就欢迎你来到不幸与绝望的国度”,似乎一语道破这些故事中人的不幸和悲哀,李翊云笔下的这些小人物还是给读者呈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譬如《牢笼》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美籍华人宜兰是一位濒临绝望的母亲,16岁的独生女儿突遇车祸而亡,她与丈夫的世界瞬间分崩离析,人生一片灰暗。为了活下去,夫妇两人决定回国找一位代孕母亲,再要一个孩子。她与代孕母亲——农村女子芙桑——本是冷漠的交易关系,可随着两人逐渐渗透彼此的生活,她们开始将自己心底的创伤展示给对方,而两个女主人公之间也因此形成了一种温暖的、亲人般的关系。
  书写不同的人生世界
  作为一个生长于中国,青年时代到美国求学而后定居的新移民作家,李翊云有着天然的优势。她可以同时从局内人与局外人两种角度去审视中国和美国,自由地游走于中美文化之间。
  李翊云短篇故事中的人物有两大类: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需要指出的是,作家笔下的华裔美国人不同于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华裔,而多是近年移民美国的华人,例如《内布拉斯加公主》中去美国读研究生的女主人公萨莎;《千年敬祈》中在美国留学,而后定居并在图书馆工作的女儿;《牢笼》中为了女儿的教育和前途,举家移民美国的宜兰夫妇等。这或许与作家本人的经历有关,显然,李翊云更熟悉这些新移民和新移民家庭的题材,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把握和刻画这类人物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中的困惑、挣扎与取舍。
  李翊云笔下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方面,故事是灰暗的,压抑的,每一个人物都面临着无法挣脱的这样或那样的道德困境。在历史的车轮与无情的命运的双重作用下,这些普通的人物表现出了令人绝望的无力感,人生唯剩下绵绵不绝的孤独而已。
  而另一方面,世界也是明亮的、包容的、充满希望的。尽管她作品中的人物同样会陷入生活的各种困境,但最终总会有希望,总会找到出路。譬如《内布拉斯加公主》中的主人公萨莎。她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留学,几个月后却发现自己因之前与杨——一名北京的京剧演员——的一段短暂恋情而意外怀孕了。她不得不暂时中断学业前往芝加哥堕胎。在充满节日氛围的市中心,萨莎碰巧赶上了一年一度的感恩节游行。看着人群中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看着欢快的小朋友们骑坐在父亲的肩上,萨莎开始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在故事的结尾她意识到,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充满了希望和梦想,或许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在这样一个“不同”的国家开启新的生活。
  李翊云笔下的人物同样告诉读者,讲一门新的语言便代表着一个新的身份,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人生。《千年敬祈》中,在美国工作的女儿从小沉默寡言,不善于与人交流,也因此导致自己的婚姻破裂,生活如一潭死水。但她一旦用流畅的英文与美国朋友交谈,整个人便瞬间鲜活了起来。在来美探亲的父亲眼中,声音愉悦、讲英文的女儿“完全像个陌生人”。作家李翊云本人也有类似的感悟,她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自己从未用中文创作过任何作品,也是到了美国之后,才开始尝试用英语创作,成为了一位作家。
  十年之间,新移民作家李翊云经历了一场完美的蜕变。读者在惊叹她的才华的同时也不得不钦佩她的努力。四部作品,每一部都赢得了美国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极高的评价。对于一位新进的青年作家而言,这份殊荣实属难得。李翊云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尤其擅长讲中国故事。需要读者留意的是,她的创作也在不断变化,她今后的作品或许会越来越美国化,但无论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度,李翊云关注并想要呈现的仍然是那些人性共通的地方。
其他文献
Ⅰ美国当代作家多克特罗(E. L. Doctorow,1931.1.31-2015.7.21)是一位反传统、解构和颠覆既定思维模式、主张变革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他以对后工业时期资本主义新发展的洞察,以作家的良心和对受剥削、受压迫劳动群众的深刻同情,在小说创作中批评资本主义制度,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追求社会公正,主张重构现实和历史。多克特罗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小说开始转向变速时,开始他的小说创
中国古人本来很富于幽默感,在谈话和文章当中轻松有意思的玩笑层出不穷。但是每到专制严酷、社会紧张的时候,这样的传统就因为转入地下而显得中断了。至于正统的官僚和文人学士,则往往不苟言笑,一本正经,头脑僵硬,面肌固定。尽管外人看他们也颇幽默,但是决非其本意——现在讲幽默传统的时候,只好姑且将他们束之高阁,以待另案处理。  从孔夫子的“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到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再到清朝嘉、
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这是鲁迅一生颇为自信与自诩的事情。对这一点,不仅鲁迅的友人颇为赞赏,即使鲁迅的论敌也不能不承认。数十年来,鲁迅研究界的专家们也在这一课题研究上做足了功夫,发表了许多有卓见的成果。甚至可以说,由于在这一课题研究中集聚了一批通贯古今的大学者如任访秋、王瑶等等,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在鲁迅研究的学术史上一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最近出版的杨义先生的《鲁迅文化血脉还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
你喜欢“星星”吗?连国家领导人都提及关于韩剧为什么吸引中国电视剧观众问题,显然需要整体考察荧屏世界的大势走向。尽管电视剧行业受到观影者日趋高龄和开机率下降,以及日渐明显的网络媒体的影响,收看人众发生变化,但电视剧行业依然红火。  2014年来自境外的《纸牌屋》《来自星星的你》等电视剧爆红,并被媒体热议,人们将其中的政治性隐喻或者形象表现作为生活现实的对照,乃至于引发对峙性意见,对“都教授”的爱戴产
当代诗歌批评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偏向学术阐发与理论建构的学院型诗歌批评,另一种是坚持直面现场、贴近创作实际的诗人型诗歌批评。二者各有优劣,前者可能更具诗学厚度和理论系统性,但往往存在当下性不足、论述隔靴搔痒等毛病;后者在理论阐释上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缜密性,但体现着浓烈的当代意识和突出的现实针对性。相比之下,我更看重后者,即那种直面现场的诗歌批评,这种诗歌批评,保留着批评者对中国当代诗歌敏锐的直观
陈剑晖的散文研究专著《诗性想象——百年散文理论体系与文化话语建构》于2014年7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散文是中国文学中的大文类,但是由于纷繁的创作状况及传统理论的认识局限,界定和言说散文显得困难重重。散文的理论建构也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与蓬勃的诗歌、小说乃至戏剧理论相比,散文理论建设可以说是贫乏萎靡,乏善可陈。以致有学者感慨说:“散文理论是世界性的贫困(孙绍振)”。《诗性想象》却迎难而上,针
1901年到1911年,即清末最后十年,是民变频繁爆发的时期,也是清王朝实行新政的时期。共处于同一时间段的民变高潮和清末新政究竟有何种内在的因果关联呢?美国学者蒲乐安(Roxann Prazniak)的《骆驼王的故事——清末民变研究》就力图探究这一极具深意的问题。  经历了庚子国变的清王朝蹒跚地迈进了20世纪的大门。在庚子国变中,清王朝对义和团的承认,可以被视为封建统治者与农民(主要是华北农民)的
林语堂好发惊人之论。胡适逝世后,他撰文追悼,说到胡适的“高风亮节”以及最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方”,竟然是“不在乎青年之崇拜”。乍一看,他似乎是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其实,取如此偏锋评价胡适,正是林语堂阅世的丰富,看人的老道。俗语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有了名,往往也就有了名人之累,想把名头永远保持下去的心思,也就随之而生。于是,讨好青年,迎合青年,以求得一茬又一茬青年的不断崇拜,永远不至于落到时
寇克让先生的新著《书法没有秘密》出版了,嘱老同学、老朋友谈谈感想。我不懂书法,却乐承雅命,因为该书的写作目的,正在于普及书法知识,因此由一个门外汉谈谈阅读感受,并不跑题。除此之外,我还觉得,即使完全撇开书法不谈,这也是一本生动有趣、值得推荐的好书。  就从生动有趣说起。  我几乎是一口气将《书法没有秘密》读完的,读完后还经常找一些有意思的段落重读一下。这在我最近的阅读记忆中,并不多见。必须承认,是
2012年11月25日,我在外地出差,早晨,我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节目,忽然间,屏幕上只见一架舰载机从空中呼啸而来,绕着辽宁号航空母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进入“下滑道”,迅速下滑……  500米……300米……100米……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舰载机的两个主轮在触到航母甲板的同时,机腹下的尾钩牢牢地钩住了甲板上的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