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不起故园情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郑山明抒写乡愁的系列散文描绘湘南乡村和美温馨的社会图景,叙述记忆深处独特感人的凡人琐事,表现质朴深刻的情感体验,呈现亲切淡远的牧歌情韵,可让人领略
  浓郁的乡土风情,品味乡愁的百般滋味。关键词:郑山明散文乡愁
  乡愁是中国文学最常见的母题,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心灵都离不开故乡。近年来,郑山明创作出一系列抒写乡愁的散文,结集为《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翻阅该文集,读者可领略到浓郁的湘南风情,品味到乡愁的百般滋味,触摸到中国人心中深厚的乡愁情结。
  和美温馨的乡村图景
  作者的乡愁首先源自与故乡的空间阻隔,表现为只身远游的相思与牵挂。20世纪50年代末,郑山明出生在湘南地区一个普通的小村落,在那里生活了20余年,干过各种农活,遍尝生活的酸辛。1980年他考入省内一所重点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的生活开始与故乡渐行渐远,也就是自那时起,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法割舍的牵挂。此后,无论离开多远,也无论时隔多久,故乡的影像都始终被他小心珍藏在内心深处最圣洁的地方。他曾这样形容自己的思乡之情:“站在城市灰色的高楼大厦之上,遙望关山重重的南方故园,一波一波的乡愁犹如浩浩的潇水奔流不息,在我心中汹涌激荡。”(《遥望乡愁》)在创作中,他呈现给读者一幅幅和美温馨的图画:那里生态良好,村后有上百年的栗树、枫树、樟树,遮天蔽日,老鹰、白鹭、猫头鹰等在大树顶上做窝,松鼠常溜到地面上捡食小板栗(《遥望乡愁》)。那里物产富饶,有水的地方便会有鱼虾,要是会摸一年四季都有收获(《摸鱼》);山上则有肥美的蜂蛹可供肯冒险的小孩们采食(《采蜂蛹》)。那里村落古雅,有屋檐高翘的明清建筑和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街道上从早到晚定时变换着乡亲们简单惬意的生活场景(《村街》)。那里的生活有滋有味,冬季村子里整日飘散着甜腻腻的酒糟香味(《酿酒》)。那里的日子慢条斯理,檑子、风车、纺车等有条不紊地运转,光阴就像一首妙曼的歌谣,平静舒缓而又略带忧伤地飘荡。总体来看,作者笔下的故乡既古老又鲜活,既富饶美丽又远离尘嚣,它可谓一方净土,随时可供人平息躁烦,安顿心灵。
  显然,这样的故乡既是审美化的,也是理想化的;既源于作者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也源于他对都市生活的厌弃和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可以说,它就是我们梦中的桃花源。在作者笔下,故乡的农活有时又累又脏但却充满诗意:“乡民们一边撒石灰,一边往后退,一簇簇白色的烟雾一次次在他的面前升腾,仿佛是腾云吐雾的神仙。”(《打石灰》)当年的物质生活异常艰苦但却让人感受到浪漫优美:乡民们有时连半干半稀的食物都吃不上,“他们每天的主食是稀饭,端在手上可以清晰地映照天上的流云和飞鸟”。因而,作者抒写乡愁,虽然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业余爱好,但从深层次看则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与寄托。郑山明自己曾说,乡愁是其“生命的源泉,心灵的滋养,情感的归宿,快乐的方向”(《遥望乡愁》)。
  独特感人的凡人琐事
  郑山明的乡愁常源于时常想起而又难以再见到的故人,表现为对故园物是人非的失落与怅惘。他所描叙的乡亲都是普通百姓,他们过着单调的日子,从事琐屑的劳作,在酣畅淋漓的浓醉中激扬生命,在和美闲适的茶饮中化解压力,在天南地北的神聊中丰富生活。这些人大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或是长相特别,如高长子瘦而高,麻生瘸腿麻脸等;或是性情特别,如木鱼脑壳不分对象下狠手整人,小包工头高调炫耀他的毛领大衣等;或是技艺特别,如驼子会讲稀奇古怪的故事,算珠子总是精于算计等。他们卑微地活着,经受各自特有的命运遭际:在运动中风光无限的木鱼脑壳,当上面的风向变了以后,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裁缝因将缝衣针随手插在领袖像上,被逮捕归案,定为现行反革命;外出务工的麻生遭遇车祸,死后无声无息等。他们的风光与屈辱、情爱与怨仇等常能动人心弦,令人难忘。
  作者的乡愁常源于总难忘怀而又无法重现的旧事,表现为对当年生活的怀恋与不舍。郑山明所叙之事从割草、织布等日常劳作,到照相、看电影等业余生活,再到喝茶、斗酒等人际交往等,都是些鸡毛蒜皮般的日常琐事,但往往这些琐事却有特色,有趣味,有蕴含。他所呈现的历史画面,比如黑夜里全村男女老小齐聚到村小学开会,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三根木棍支起一个脸盆放到田里点灯灭虫,烧窑师傅在临时工场用简陋工具制作砖瓦等,给人的感觉像是在播放一个个历史镜头,鲜活生动,古朴自然。他所讲述的乡村故事,比如天快黑的时候,老人守在电灯下,等着看人用火柴将灯泡点亮(《电灯》);好酒的人嫌弃东家酒杯少,喝着不过瘾,呼唤东家妇人拿根线来将酒杯捆起(《喝酒故事》)等,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民间艺人开场说书,有声有色,轻松搞笑,趣味横生。他常追求小中见大,在常见的小事中有所寄寓。在他笔下,小孩为迎候赶圩归来的大人,出门到村口路上去等,结果滑落路边山塘夭折(《赶圩》);宣传队的学生鹦鹉学舌一般喊广播,当没有听明白前一个人的喊话时,也含糊地跟着喊出来,传下去(《学生宣传队》)等。这些故事看似平淡,但却能深刻反映出特定时代某些本质性的东西,耐人寻味。
  质朴深刻的审美体验
  作者的乡愁还源于青葱岁月可以回望却无法重来,表现为对当年经验情感的珍重与回味。硕士毕业后,先后在县、市、省不同单位工作过,长期担任基层领导,阅历颇为丰富。但是,多年的磨练并没有使他适应,更没有使他爱上城市的喧嚣与官场的角斗,他的爱一直属于当年的故乡。在他笔下,那里的环境、土地、农产品、心灵都没有被污染,妇女们围坐喝茶,男人们纵情饮酒,他们“没有心机,没有造作,没有顾忌”,居家过日子邻里间总能互相帮衬,民风质朴而醇厚(《喝茶》)。阅读他的作品,读者既能感受到乡村生活每天看到的都是同样风景和同样面孔的单调与无奈,也能感受到乡民们饮茶斗酒的潇洒与自在;既能感受到“双抢”“挑煤”“抗旱”等劳作的艰苦,也能感受到乡民们身处困境的坚毅与淡然;既能感受到“文革”极“左”思潮与市场经济在乡村的巨大影响,也能感受到乡民们对家园的热爱和对亲情的坚守。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和“在场”的姿态再现当年生活场景,同时像老牛反刍一样,咀嚼、回味当年的情感经验,从容道来,如数家珍,风格自然质朴,内容引人人胜,促人深思。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郑山明“童年和少年时代经历的一些美好事物,大都已随风而逝,踪迹难寻”,他不得不慨叹时光似水,游子已老;慨叹故园衰变,归途漫漫,心中满是乡愁。《乡愁的滋味》副标题为“那年·那事·那人”,作品中也常出现“那些年”“那时候”“当年”等词语,表明作者所写的往往并不是乡愁本身,而是“那”,是对象,是过往,是彼在。在创作中,作者始终跟故乡保持着审美距离,对故乡“隔着干山万水遥望,隔着风雨云雾遥望,隔着变迁的时代遥望”(《遥望乡愁》)。这种“遥望”,我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立足成熟观照青涩,立足当下观照历史,立足都市观照乡村,立足现代化观照传统。在观照中,作者既有对故园山水的眷恋、对往昔生活的怀恋、对家人乡亲的思念以及对远去文化习俗的留恋,也有关于乡村建设发展的愁思,关于地方文化现状与未来的忧思,以及关于人生归宿与人生意义的深思等。作品主客互渗,情思(理)交融,今昔共存,给人的感觉既质朴又抒情,既亲切又深刻,既轻松又厚重。作者的乡愁经过岁月沉淀、生活发酵与思想过滤,又经过审美观照与“遥望”,犹如窖藏老酒,既醇美深厚,又温暖灵动,入口清冽,回味绵长。
  亲切淡远的牧歌情韵
  身处现代化与都市化的滚滚洪流中,郑山明独自静静地咀嚼和表现乡愁。对于故乡、乡亲以及当年的乡村生活,他总要努力表现其独有的神韵。他所展现的故园景观,从淅淅沥沥不紧不慢的春雨,到亮眼逼人暴晒整天的秋日;从蜿蜒光滑的石板路到清亮幽静的池塘,都是湘南地区常见的乡村风光。他所描叙的故园生活,包括舂米、车水等日常耕作,织布、补锅等传统手艺,恋爱、成亲等民俗礼仪等,也都散发出湘南地区特有的泥土气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乡愁的滋味》是湘南乡村一部鲜活的民俗志。在创作中,郑山明始终保有传统农民的实在与淳朴,他往往開篇就直奔主题,文字浅近,文风朴实,字里行间没有做作、卖弄的成分,也没有虚饰夸张的痕迹。翻阅他的文字,读者碰触不到媒介的阻隔,也感受不到与作品的距离,往往能自然随意地进入作品情境,在轻松舒适的浏览中触摸生命的体温,领略纯美的乡情。同时,郑山明还始终保有传统农民的热情与善良,保有当年乡村生活的有条不紊与慢条斯理,他总是以对待家人与乡亲的态度对待读者,心态淡定从容,态度平等亲近,叙事写入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如拉家常,如话乡音,给人的感觉既像是饱经沧桑的智者在跟投缘的晚辈叙说当年,又像是跟相识多年的老友相约静夜,品茶慢聊,作品节奏舒缓,旋律悠扬,意境淡远。
  郑山明曾长期在政府机关担纲文字工作,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他散文创作给人的感觉常似信手拈来,自然洒脱。其作品语言平实而显隽永,浅近而见淡远,往往在不经意间三言两语就能营造起诗的意境,自然清雅、含蕴丰富,呈现云淡风轻之美。尤其是很多写景的片段,完全就是优美的散文诗。比如,“行走在田畴山野,身影被浓雾包围着,熟悉的山山水水突然消失了,只听得见四周传来湿漉漉的人语犬吠”(《割草》);“在冬雨飘飞的季节,农作物都贮藏好了,乡民们的各种愿望和期盼也收藏起来了,家家户户围坐在火塘边,一边烤火取暖,一边惬意地看着窗外的雨丝在空中漫舞”(《下雨》);等等。从总体上看,欣赏郑山明的乡愁作品就像是在观赏一幅幅构图清简、线条自由、颜色单纯的水墨画,又像是在翻看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更像是在聆听一曲曲遥远而又切近的乡野牧歌,常令人悠然而忘现实的喧嚣,神回流逝的岁月,畅游梦中的故园。
  人类走得越远就越想找寻回家的路。郑山明从湘南那个普通小村落走出,走进都市的繁乱与现代化的喧嚣,走进仕途的荣耀与纠结。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始终没有忘记身后的小山村。他的乡愁是随身的也是遥远的,是酸涩的也是美丽的,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里既有乡野风味、生活本味,也有时代趣味、文化韵味与人生真味,能吸引广大读者反复品味。
其他文献
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贤圣;云阁兴拜伏之感,掖庭致聘远之别。凡斯缅邈,厥迹难详。今之存者,或其人冥灭。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致理。但事有否泰,人经盛衰,或弱龄而价重,或壮齿而声遒,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至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有若神明,非庸识之所能效;如负日月,岂末学之所能窥
期刊
摘要:郑山明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对故园的深情叙写所蕴含的那种鼓励人试着用超然的、非功利的眼光欣赏劳动者及其生活本身的态度,让我们领悟  到人的本质处境即“诗意地栖居”。关键词:郑山明《乡愁的滋味》技术时代诗意地栖居  《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是郑山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此书语言简洁、流畅,笔触细腻、节制。作者饱含深情的追忆,让“湘南故园”的风俗礼仪、世态人心、鸟兽虫鱼在读者
期刊
郑山明,文学硕士,研究员,现为湖南科技学院副院长。讷于言,拙于行。教过书,从过政,搞过管理。籍贯湖南永州,喝潇水长大,在潇湘流域学习、成长和工作。留恋乡土,痴迷乡情,关切乡亲,是一生不变的情怀。  易晓明(以下简称易):郑教授,非常高兴获得您惠赠的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我一口气将之读完,感觉它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熟悉的生活以及我们这代人所亲历的历史演变。在现代性语境下,回望散文
期刊
我与莫老师的专业在唐代交叉,近些年来我比较熟悉的是他的《杜甫评传》。虽然这本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出版了,但因为我近十年来才开始做一点杜甫的研究,所以一直把这部书放在案头,成为我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今天也只能谈谈关于读这本书的感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杜甫的代表作,最重要的是我的导师陈贻掀先生的《杜甫评传》和莫砺锋老师的这部《杜甫评传》。两部书各有特色,陈先生的书重在传,以传带评;莫老
期刊
阅读文化名人的生平和著作,有时感觉像是饮一杯烈酒,当时令人亢奋,过后也就消失殆尽,这通常说明你和这名人大概没有多少缘分,你们不在同一个频道。但有些名人不是这样的,读他们的人生就如同饮一杯淡淡的绿茶,滋味虽淡,却能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他们的生平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坎坷,没有叱咤风云的业绩,却凭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让每一个阅读他的人都能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已故国学大家毛子水先生,无疑就是这样可
期刊
我大概只能讲几点。第一点,对莫老师文集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莫老师七十大寿表示深深的祝福。莫老师在为人、为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说到莫老师为人、为学的两方面,各位可能接触得更多,会有更深入的体会。我在“为人”这方面其实与莫老师接触不是非常多,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记得与莫老师的最早接触应该是在2000年的苏州。当时哈佛燕京学社的一个会议上,第一次碰到莫老师,而且是住在一个房间。当时莫老师给
期刊
为学与修身  既然为学之道,其目的不在“为人”,而在“为己”,不是向外“求诸人”,而是向内“求诸己”,那么,为学的第一步,便不是所谓治学,而只能是修身。我们说儒学是“人学”,关键在此。  关于为学与修身之关系,《论语·学而》篇有三章值得注意: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
期刊
经过几年的沉寂,吴正推出他的长篇新作《东上海的前世今生》(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11月版),与他之前的作品相比,艺术风格变化之大,令人惊异,耐人寻味。  禅家有言: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是山。——难道暗合吴正的小说创作?  从本质上讲,吴正是一位诗人,一位唯美主义者,丰富的想象、空灵的思绪、发达的感官,构成他超常的艺术感觉。事实上,吴正最初是以诗歌创作登上文坛的,写下近干首诗之后,开始写小说,
期刊
自从院里通知我要以作者的身份做一个讲话,我就想假如把这个会比作一个西瓜产品的发布会,那么种瓜的王婆讲什么好呢?如果王婆讲真话的话,应该说我种的瓜又涩又苦,大家千万别买!但是这个话好像有点不得体,而且我看到在座的姜小青、倪培翔两位老总,他们是我这个产品的经销商,他们一定不同意。所以下面我就不自我谦虚了,讲另外两点意思。第一点,我是怎么会成为一个瓜农的;第二,我这个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我今年刚满70
期刊
摘要:辽金时期不同于北魏之全盘汉化,实施汉制国制并行的二元结构,提倡夷夏文化互补的华化取向,其中国理念成为近现代国家民族主义的重要渊源,核心价值观念及文化文学取向也发生新变,集聚在文坛巨擘元好问身上,遂成为一代代表人物。梳理辽宋文化圈有关观念的发展轨迹与元氏的承续升华,主要是:在不辨夏夷侧重于国家认同上,加入正统文统体用互补之文化心理要素的中国理念;将经学史论等舆论中的民生至上民命至重理念,全方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