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般认为,中国思想史上,是庄子最早提出了“人当自由”这一哲学命题。学者们根据《逍遥游》被列为《庄子》首篇推断,“自由”(“逍遥”)或许是庄子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宋代诗人黄庭坚就曾赋诗云:“漆园(庄子曾任漆园吏,此处代指庄子)著书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遥游。后来作者逐音响,百一未必知庄周。”
那么,庄子哲学中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当然不是现实中的生杀予夺、为所欲为。从《庄子》全文看,庄子始终把自由视为人的本质,当作生命的最高准则,它是身心和谐、物我合一、没有任何羁绊负累的超然境界。自由不是你拥有一切,而是你放下一切、融入一切。
如何才能拥有超然心境,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庄子给出了一个答案,曰“无所待”。他举例说,列子御风而行,飘逸潇洒,为人所不能。但是,他没有获得最大的、绝对的自由,因为列子“泠然善也”的境界依赖清风的运行,假如没有风呢?追求绝对自由(逍遥),必须达到身心俱无所待的境界。
庄子说得很玄乎,这种“无所待”不但很难通过实践印证,甚至很难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庄子的“处方”,我们请出哲学家冯友兰来说明。冯友兰说:“推之世上一般人或必有富贵而后快,或必有名誉而后快,或必有爱情而后快。是其逍遥有待于富贵、名誉或爱情也。有所待则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故其逍遥亦为其所待所限制,而不能为绝对的。”
直白地说,要拥有自由,首先,我们不能被外界的名利、权势、富贵绑架,即“不为物役”。“曳尾涂中”的故事被认为是发生在庄子身上的真实事件,故事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庄子的自由观。名利、权势、富贵等普通人渴慕的东西,表面上可以增加生命的光彩、价值、自由,但从本质上看,它给我们的生命套上了枷锁。在谈庄子的富贵观时(见本刊2017年6月《富贵于我如浮云》一文),我们就说过,当一个人拥有了富贵,自然要时时在意处处小心地守护它,如果这富贵是别人给的,还得对赋予我们富贵的人,比如君主负责。当一个人为此所累,自然就如同巾笥而藏的龟骨,任人摆布。作为智者,谁甘心生命、自由被富贵所绑架?
其次,心不为形役,即我们的心境、精神不能被生活所驱使,受到形体的拘役。正如陶渊明所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从有限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庄子的生活非常清貧,有时甚至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但是他“以超群的智慧和定力化解现实中的种种矛盾,祛除一切形器之累”,保持了心灵的宁静、淡定、尊严和高贵。庄子的思想境界高度绝不倚赖物质生活水平的高度,正是这种不倚赖、“无所待”,成就了他的心灵自由。
其实,要做到“无所待”是很难的。但就像马丁·杜·加尔说的“自由是人类得以自豪的唯一珍贵物品”,于是,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无所待”境界,依旧成为后代许多哲人、诗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曳尾涂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①焉,曰:“愿以境内累②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③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④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庄子·秋水》)
[注] ①往先:先行前往致意。
②以境内累:把国家政事托付给你。
③巾笥(sì):用布包着,用方形竹器装着。
④曳尾涂中:在泥地中拖着尾巴。
那么,庄子哲学中的自由究竟是什么?当然不是现实中的生杀予夺、为所欲为。从《庄子》全文看,庄子始终把自由视为人的本质,当作生命的最高准则,它是身心和谐、物我合一、没有任何羁绊负累的超然境界。自由不是你拥有一切,而是你放下一切、融入一切。
如何才能拥有超然心境,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庄子给出了一个答案,曰“无所待”。他举例说,列子御风而行,飘逸潇洒,为人所不能。但是,他没有获得最大的、绝对的自由,因为列子“泠然善也”的境界依赖清风的运行,假如没有风呢?追求绝对自由(逍遥),必须达到身心俱无所待的境界。
庄子说得很玄乎,这种“无所待”不但很难通过实践印证,甚至很难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庄子的“处方”,我们请出哲学家冯友兰来说明。冯友兰说:“推之世上一般人或必有富贵而后快,或必有名誉而后快,或必有爱情而后快。是其逍遥有待于富贵、名誉或爱情也。有所待则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故其逍遥亦为其所待所限制,而不能为绝对的。”
直白地说,要拥有自由,首先,我们不能被外界的名利、权势、富贵绑架,即“不为物役”。“曳尾涂中”的故事被认为是发生在庄子身上的真实事件,故事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庄子的自由观。名利、权势、富贵等普通人渴慕的东西,表面上可以增加生命的光彩、价值、自由,但从本质上看,它给我们的生命套上了枷锁。在谈庄子的富贵观时(见本刊2017年6月《富贵于我如浮云》一文),我们就说过,当一个人拥有了富贵,自然要时时在意处处小心地守护它,如果这富贵是别人给的,还得对赋予我们富贵的人,比如君主负责。当一个人为此所累,自然就如同巾笥而藏的龟骨,任人摆布。作为智者,谁甘心生命、自由被富贵所绑架?
其次,心不为形役,即我们的心境、精神不能被生活所驱使,受到形体的拘役。正如陶渊明所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从有限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庄子的生活非常清貧,有时甚至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但是他“以超群的智慧和定力化解现实中的种种矛盾,祛除一切形器之累”,保持了心灵的宁静、淡定、尊严和高贵。庄子的思想境界高度绝不倚赖物质生活水平的高度,正是这种不倚赖、“无所待”,成就了他的心灵自由。
其实,要做到“无所待”是很难的。但就像马丁·杜·加尔说的“自由是人类得以自豪的唯一珍贵物品”,于是,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无所待”境界,依旧成为后代许多哲人、诗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曳尾涂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①焉,曰:“愿以境内累②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③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④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庄子·秋水》)
[注] ①往先:先行前往致意。
②以境内累:把国家政事托付给你。
③巾笥(sì):用布包着,用方形竹器装着。
④曳尾涂中:在泥地中拖着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