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硬笔字书写要诀(十九)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品、是、以”这四个字使用频率太高了!“每”的主要特点是斜中求正;“品”的三个“口”如何摆放也是有规律的,由此,我们可以掌握所有“品”字形结构的书写特点;“是”,最大的特点是收放规律;“以”,要写得疏朗,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我的这些感悟你赞同吗?快看看图示和口诀吧!
  
  斜中求正点空灵,
  收放有致中横长。
  
  横从撇中起,请比较:
  斜中求正,请比较:
  中横写长,字才饱满。
  上口略扁居中写,下口略长成并列。
  右边这些“品”字形结构的字也要照这个规律写。
  
  上下对正日部小,下部舒展横撇捺。
  
  “是”要上收下放,如果写反了就成了“大头宝宝”了。请比较:
  上放下收。
  收放是汉字结构的一个重要规律,非常普遍,大家多留心,多比较。
  
  字形宽扁右略高,遥相呼应中部虚。
  
  左右依着左右中线来写。
  遥相呼应中部虚,请比较:
  疏朗而不松散,请比较:
其他文献
同学们,大家看这组图片:  上面的三幅是传说中的佛教金刚罗汉,下面三幅是传说中的大力士。大家看过后有没有震撼的感觉呢?有没有觉得身体里的一股气流正从下往上涌动,精气神集中面部,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仿佛浑身上下充满了英雄气概呢?  这组画面用八个字概述:金刚瞠目、力士挥拳。  其实呀,这八个字经常被用来形容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颜真卿为人刚直不阿,用他坚强的灵魂铸就了书法境界的自然雄健;又因为他有
期刊
今天我们要仔细观察:春、夏、秋、冬四个字,这四个字中都有撇捺。撇捺是字的主笔画,要充分舒展。撇捺的收笔处常是字的最宽处,是不是呢?大家一起来瞧瞧吧。    撇捺舒展有收放,上下对正日居中。    三横组合有规律,俯仰长短有规律。    第一横是仰横,  第三横是覆横。  第二横最短,  第三横最长。    撇捺舒展  横收捺放,请比较:上下舒展中部收,撇尖捺尖水平线。    左窄右宽横左伸,笔画疏
期刊
结构(五) 纵向结构
期刊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史称“风流天子”。他在任期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最后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政治上,宋徽宗赵佶可谓是一位彻底失败的帝王。  但赵佶从小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展露出过人的艺术才华。成年后,他精通山水、人物、花鸟、墨竹等绘画技法,在书法方面更是无人能比。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艺术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可以说,艺术上,宋徽宗赵佶可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帝王。  “瘦金
期刊
“人”字看起来很简单,大家都会写,要是写不好,那我们就“丢人”啦。但是写好“人”字可没那么简单。王老师发现书写“人”字时,很多同学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方向;二是长短。  读 帖   (赵孟頫)(王羲之)(王羲之) (米芾)    看了这些古今名家写的“人”字,我们发现捺和撇所形成的夹角一般都是大于或等于一个直角。这就启发我们写“人”字时,要将两个笔画分别写在一个直角的两条直角边上,根据勾股定理,撇
期刊
午间微型写字课是我们学校每天都有的必修课,可有些同学却认为练字只是随便画一画,写一张交给老师就行了。  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老师一说练字,我就拿起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画了起来,两三分钟一张就写完了。练着,练着,我发现,练字要心平气静,不能心浮气躁,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丝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正确、规范,结构均匀美观。每当我浮躁的时候,总会想起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  后来我
期刊
嘻嘻、皮皮听说镇江金山寺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于是和小导游相约周六一起去金山寺游玩。  一进门,小导游指着寺旁的一座宝塔高声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然后瞧瞧嘻嘻,让嘻嘻接下句。  嘻嘻举起右手摇了摇,不好意思地说:“我对不上。”  “不,你已经用摇手的动作对出了下句。”小导游高兴地说。  “什么意思?”皮皮不解地问。  小导游说:“嘻嘻举起右手摇了摇,意思是: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皮
期刊
结构(一) 独体字  写好独体字,是写好汉字结构的基础,很重要。因为独体字不但独立成字,而且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如很多偏旁就是由独体字稍微变化而来。  独体字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形态的大、小、长、扁、斜、正都有,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抓住主笔,把握重心,恰当布局,随字赋形。
期刊
同学们,这一期我们要仔细来观察:会、南、高、清。这四个字前三个是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对正;而“清”这个字除了要注意三点水要呼应,且匀称,右半部分的“青”也注意要对正,而且上部要写紧。
期刊
回首自己学书的道路,可以说是路漫漫,几多艰辛,既有拼搏的汗水,也有丰收的喜悦,感受颇多。  受家庭的熏陶,我对书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父亲为乡邻书写春联的时候,我总是在一旁驻足观看,看到手痒之时,就拿起笔乱涂一通。父亲见我喜欢写毛笔字,就手把手教我怎样执笔,怎样起笔、收笔……每逢寒暑假,父亲就指导我临习颜真卿《勤礼碑》。随着时间的推移,《勤礼碑》早已换成其他碑帖,当然少时对书法的浓厚兴趣,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