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刘世锦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新)成立大会暨中国经济学70年演进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节选):
今天我想提出五个关于中国下一步发展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但中国经济下一步要顺利发展,这些问题无法回避,而且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研究得有深度、有味道,在经济学的演进与发展中一定会做出贡献。
中国经济为什么减速,正处在什么样的增长阶段
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过去八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在回调。这样一个经济增长的减缓到底应该怎么看?
这两天讨论经济形势,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经济就是由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最近两年还能保持在6%以上,因为我们到2020年有“两个翻番”的任务要实现。2020年以后,增长速度进入中速平台以后就是5%到6%,也许是5%左右。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样一个变化是符合规律的。从经验上来看,当年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是我们现在在理论上需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变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当然潜在增长率是有定义的。
为什么潜在增长率会下降?
第一,可以利用的技术在减少。
第二,很可能也是我提出的概念,就是一些重要需求的历史峰值相继出现,比如说房地产、基建、汽车和技术等一些重要的需求,包括我们现在的钢铁、煤炭、建材等等都出现了历史需求峰值。
第三,人口劳动力数量结构的变化。如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就业人数从2018年开始都出现总量减少的趋势。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这个理论模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坦率地说还不大清楚,但是我以为很有讨论的价值,而且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比如说最近我们都在谈稳增长的问题。稳增长首先得有一个基准,稳什么样的增长?稳到什么水平?有些人心中稳增长还得回到7%、8%,甚至更高一点,就是过去高速增长的轨道上,可能吗?比如再过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成了5%到6%,甚至到了5%,中国经济是不是就是有问题了?这都需要有一个理论框架来做解释。
中国进入高收入阶段面临的瓶颈和主要挑战
中国人均GDP去年已经到了9600多美元,将近1万美元,和当前世界银行确定的12600美元的水平已经差得不多了,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是这一步要跨上去很难,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二战以后大量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但是最后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的只有13个经济体。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国家甚多,但是真正进入高收入阶段的相当少,原因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到了最后这一段就跨不过去了,而落入现在有些人讲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当然,“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一个问题也有争议。
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下一步的增长潜力在什么地方?最近我做了一点研究,我提出了中国进入中速增长以后“中速平台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人用的一个词,我认为有着五大增长来源:
中国经济效率低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一些基础部门,中国现在五大基础性成本——能源、物流、通信、土地、融资普遍是高的,有统计数据显示比美国高了一倍以上。跟美国相比较,美国的土地比较宽裕,所以价格也相对较低。但是其他的要素之所以价格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这些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缺少充分竞争,从而导致效率低、成本高。
最近有一个说法,中国还有10 亿人没坐过飞机,还有5 亿人没蹲上马桶,让这些人坐上飞机、蹲上马桶将会产生巨大的需求。更重要的在于,这些人之所以穷、收入低,是因为人力资本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发挥,包括机会不均等。
我特别强调中国下一步的增长重点是服务业中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
中国过去也有不少的创新,但是基本上是一种适应性的创新。前沿性创新就是走到全球创新最前面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无人区。
这些新的增长来源潜力比较大,但是要把这些增长抓在手里有很高的体制条件,很可能是看得见、抓不住。
但这些动能都面临着难题。比如第一点是老体制相关的利益难以打破,存在行政性垄断,什么事和利益挂在一起以后,这个事的难度就大了。第二点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缩小的力度不够大。还有一点就是城乡之间的要素难以自由流动,最近我一直呼吁不要把城里人下鄉看成洪水猛兽,但是这个争议也很大。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宅基地能不能流转,这些问题难度相当大。所以我们现在打破到高收入阶段的瓶颈有哪些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
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在经济转型中是否具有对冲功能?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从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来讲,比较接近的是美国和欧洲。这些超大型国家里面,过去的发展不平衡往往被看成是一个缺点,但是后来发现它也是一个优点。比如说电视机、电脑等开始由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先购买,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就后买,这使生产厂家销售周期可以拉得很长,这是一个优点。
此外,我们发现从中国转型来讲,有些地区转得比较快,有些地区转得比较慢,甚至是失败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还可以,因为它发生了一个“对冲”的功能。这在比较小的经济体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过去几年,东北相对比较困难,企业缺少竞争力,人口流出严重,特别到了天冷的时候,东北人开始南下,人才流出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做个假设,假如东北某个省是一个独立经济体,独立运转、发行货币、单独借债,你想想它现在发展到什么情况了?增长率下降、效率很低,内部是通胀,外边的货币要贬值,这正是很多所谓的失败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发生的故事。中国如果都是这些地区的话就麻烦了。但我国幅员辽阔,东南沿海地区是另外一种情景。所以它最后是“对冲”了,这是很多小的经济体所不具有的,这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前沿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短板是什么
中国过去的创新主要是适应性的创新,但是最近几年我们前沿性的创新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我们和世界前沿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有些领域已经是所谓的并跑甚至是领跑。华为任正非讲过华为已经进入无人区,就是前边没人了,我们在最前边,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情况。
中国在这些领域中间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此外,中国的产业配套条件在世界上也是排在前边的。
但是我们有没有短板呢?最近搞了一个中国五大发展理念指标的国际比较,会发现创新维度的指标中国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中国有一个最大的短板跟高校有关系,高水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水平相对比较差。如果中国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级研究成果的产生土壤,中国的创新走不远,一定程度以后就没有后劲了。但是要形成这样的环境,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一定要形成有利于自由探索的环境。这个任务很重,短板要补上,必要性非常迫切,难度也非常大。所以理论上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成为创新性国家,但是这确实不是戴帽子、贴标签就可以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而且是前沿的创新型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我们思考。
坚持不懈对外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何在
中国的对外开放到底对内对外有什么意义?中國对外开放的政策相当稳定,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这是中国能够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在我们继续坚持并且要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里边有一个问题,我估计同学们也会问到这个问题,中国还缺资金吗?还要引进外资吗?广义上来讲中国已经不缺资金,而且中国这几年对外投资增长很快,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因为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资金背后的技术。当然,我们要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营销渠道、供应链品牌等这样一些东西我们还是需要的,这些跟资金连在一起,资金不进来,这些东西进不来。
另外,中国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些行业有一个特点,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技术转让具有不可编码的知识比较多。过去搞工业的时候,技术怎么引进?买一台设备就行了,设备里面什么技术都有。现在搞服务业,不再是买设备,而是“买”一种技能、一种技巧、一种方法,这些怎么才能引入中国呢?可能就需要更加深度地对外开放。最近中美贸易谈判有一个词叫“结构性问题”,推动结构性改革。国内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以为这两个是有共同之处的。当然不是外国说了搞供给侧改革,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但是当外部有压力,内部按照既定的方针往前推进,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这就是新形势下通过开放推动或者倒逼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需要第二次入世,我们要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国内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市场经济,这样对内可以适应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外才能赢得主动。
对外到底有什么意义,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当一个经济体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特别是内部联系的密度和外部联系的密度差不多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现象:一个国家所谓的内部问题,包括它的对外开放问题,会成为更大范围或者全球性的一个内部问题。中国现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增量是30%左右,总量占到15%,中国和美国合起来,两大经济体占到全球整个GDP产出的40%。现在中美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空间。
这个前景可能有点过于乐观,而且这样一个目标实现很不容易,这路很难走。但是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可走吗?似乎其他的路也没有多少选择。所以现在我们还是面临着一个比较困难的局面,但是对全球化的前景,我们还是应该要有信心。
今天我想提出五个关于中国下一步发展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但中国经济下一步要顺利发展,这些问题无法回避,而且如果能把这些问题研究得有深度、有味道,在经济学的演进与发展中一定会做出贡献。
中国经济为什么减速,正处在什么样的增长阶段
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过去八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在回调。这样一个经济增长的减缓到底应该怎么看?
这两天讨论经济形势,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经济就是由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最近两年还能保持在6%以上,因为我们到2020年有“两个翻番”的任务要实现。2020年以后,增长速度进入中速平台以后就是5%到6%,也许是5%左右。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这样一个变化是符合规律的。从经验上来看,当年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这是我们现在在理论上需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变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当然潜在增长率是有定义的。
为什么潜在增长率会下降?
第一,可以利用的技术在减少。
第二,很可能也是我提出的概念,就是一些重要需求的历史峰值相继出现,比如说房地产、基建、汽车和技术等一些重要的需求,包括我们现在的钢铁、煤炭、建材等等都出现了历史需求峰值。
第三,人口劳动力数量结构的变化。如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就业人数从2018年开始都出现总量减少的趋势。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这个理论模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坦率地说还不大清楚,但是我以为很有讨论的价值,而且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比如说最近我们都在谈稳增长的问题。稳增长首先得有一个基准,稳什么样的增长?稳到什么水平?有些人心中稳增长还得回到7%、8%,甚至更高一点,就是过去高速增长的轨道上,可能吗?比如再过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成了5%到6%,甚至到了5%,中国经济是不是就是有问题了?这都需要有一个理论框架来做解释。
中国进入高收入阶段面临的瓶颈和主要挑战
中国人均GDP去年已经到了9600多美元,将近1万美元,和当前世界银行确定的12600美元的水平已经差得不多了,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是这一步要跨上去很难,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二战以后大量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但是最后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的只有13个经济体。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国家甚多,但是真正进入高收入阶段的相当少,原因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到了最后这一段就跨不过去了,而落入现在有些人讲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当然,“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一个问题也有争议。
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下一步的增长潜力在什么地方?最近我做了一点研究,我提出了中国进入中速增长以后“中速平台的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人用的一个词,我认为有着五大增长来源:
中国经济效率低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一些基础部门,中国现在五大基础性成本——能源、物流、通信、土地、融资普遍是高的,有统计数据显示比美国高了一倍以上。跟美国相比较,美国的土地比较宽裕,所以价格也相对较低。但是其他的要素之所以价格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这些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缺少充分竞争,从而导致效率低、成本高。
最近有一个说法,中国还有10 亿人没坐过飞机,还有5 亿人没蹲上马桶,让这些人坐上飞机、蹲上马桶将会产生巨大的需求。更重要的在于,这些人之所以穷、收入低,是因为人力资本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发挥,包括机会不均等。
我特别强调中国下一步的增长重点是服务业中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
中国过去也有不少的创新,但是基本上是一种适应性的创新。前沿性创新就是走到全球创新最前面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无人区。
这些新的增长来源潜力比较大,但是要把这些增长抓在手里有很高的体制条件,很可能是看得见、抓不住。
但这些动能都面临着难题。比如第一点是老体制相关的利益难以打破,存在行政性垄断,什么事和利益挂在一起以后,这个事的难度就大了。第二点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缩小的力度不够大。还有一点就是城乡之间的要素难以自由流动,最近我一直呼吁不要把城里人下鄉看成洪水猛兽,但是这个争议也很大。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宅基地能不能流转,这些问题难度相当大。所以我们现在打破到高收入阶段的瓶颈有哪些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
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在经济转型中是否具有对冲功能?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从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来讲,比较接近的是美国和欧洲。这些超大型国家里面,过去的发展不平衡往往被看成是一个缺点,但是后来发现它也是一个优点。比如说电视机、电脑等开始由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先购买,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就后买,这使生产厂家销售周期可以拉得很长,这是一个优点。
此外,我们发现从中国转型来讲,有些地区转得比较快,有些地区转得比较慢,甚至是失败的。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还可以,因为它发生了一个“对冲”的功能。这在比较小的经济体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过去几年,东北相对比较困难,企业缺少竞争力,人口流出严重,特别到了天冷的时候,东北人开始南下,人才流出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做个假设,假如东北某个省是一个独立经济体,独立运转、发行货币、单独借债,你想想它现在发展到什么情况了?增长率下降、效率很低,内部是通胀,外边的货币要贬值,这正是很多所谓的失败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发生的故事。中国如果都是这些地区的话就麻烦了。但我国幅员辽阔,东南沿海地区是另外一种情景。所以它最后是“对冲”了,这是很多小的经济体所不具有的,这也是我国经济转型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前沿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短板是什么
中国过去的创新主要是适应性的创新,但是最近几年我们前沿性的创新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我们和世界前沿的差距越来越小,在有些领域已经是所谓的并跑甚至是领跑。华为任正非讲过华为已经进入无人区,就是前边没人了,我们在最前边,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情况。
中国在这些领域中间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此外,中国的产业配套条件在世界上也是排在前边的。
但是我们有没有短板呢?最近搞了一个中国五大发展理念指标的国际比较,会发现创新维度的指标中国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中国有一个最大的短板跟高校有关系,高水平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的水平相对比较差。如果中国没有一个诺贝尔奖级研究成果的产生土壤,中国的创新走不远,一定程度以后就没有后劲了。但是要形成这样的环境,有一个问题要解决:一定要形成有利于自由探索的环境。这个任务很重,短板要补上,必要性非常迫切,难度也非常大。所以理论上有一个问题,我们要成为创新性国家,但是这确实不是戴帽子、贴标签就可以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而且是前沿的创新型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我们思考。
坚持不懈对外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何在
中国的对外开放到底对内对外有什么意义?中國对外开放的政策相当稳定,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这是中国能够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现在我们继续坚持并且要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这里边有一个问题,我估计同学们也会问到这个问题,中国还缺资金吗?还要引进外资吗?广义上来讲中国已经不缺资金,而且中国这几年对外投资增长很快,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因为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资金,而是资金背后的技术。当然,我们要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营销渠道、供应链品牌等这样一些东西我们还是需要的,这些跟资金连在一起,资金不进来,这些东西进不来。
另外,中国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点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些行业有一个特点,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讲,技术转让具有不可编码的知识比较多。过去搞工业的时候,技术怎么引进?买一台设备就行了,设备里面什么技术都有。现在搞服务业,不再是买设备,而是“买”一种技能、一种技巧、一种方法,这些怎么才能引入中国呢?可能就需要更加深度地对外开放。最近中美贸易谈判有一个词叫“结构性问题”,推动结构性改革。国内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以为这两个是有共同之处的。当然不是外国说了搞供给侧改革,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但是当外部有压力,内部按照既定的方针往前推进,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这就是新形势下通过开放推动或者倒逼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需要第二次入世,我们要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国内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市场经济,这样对内可以适应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外才能赢得主动。
对外到底有什么意义,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当一个经济体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特别是内部联系的密度和外部联系的密度差不多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现象:一个国家所谓的内部问题,包括它的对外开放问题,会成为更大范围或者全球性的一个内部问题。中国现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增量是30%左右,总量占到15%,中国和美国合起来,两大经济体占到全球整个GDP产出的40%。现在中美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空间。
这个前景可能有点过于乐观,而且这样一个目标实现很不容易,这路很难走。但是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可走吗?似乎其他的路也没有多少选择。所以现在我们还是面临着一个比较困难的局面,但是对全球化的前景,我们还是应该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