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它召唤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人性的自省、关于生命的思考。它的发表充分的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关键词:解构;解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哲学家雅克o德里达发起解构主义思潮。他指出:词语只是一种印迹,具有"延异"特征:是一个差异与变化无限递延的过程。杰弗里o哈特曼是"耶鲁学派"的一员,他批判性地继承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在他看来,文学作品具有天然的不确定性结构,解读者应使"本身对于文本的理解成为一种思想的漫游,尽可能延长地逗留在文本的含糊性结构之中进行多层次的反思"。他坚持语言多义性、不确定性的解构主义立场,而且不认同语言具有明确含义和稳定不变特性的传统理论观点。
哈特曼的观点认为,文学的产生由于情境化的存在而具有偶然性成分,它表达了特定人物在特定际遇下的特定情感,随着读者对文字本身多次的解读,语境和意义被不断更新、延伸,因此无论是对作者还是读者而言,文学都是开放的、多义的。"一切语言都是根深蒂固的隐喻式的,靠转义和形象发生作用;相信任何语言确实表示字面的意思都是一种错误。哲学、法律、政治理论完全和诗一样靠隐喻发生作用,因此同样是虚构的。由于隐喻基本上是'无根据的',只是一组符号代替另一组符号,所以语言在那些它自以为表现得最富有说服力的地方,最易于暴露它自己不真实的和任意的性质。'文学'是这种模棱两可情况最明显的那个领域。"换而言之,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每一个词句必须联系上下文或与全部文字相关联才能明确其意义。因此,"作为一种变动性的媒介物,语言既表现了、又超越和否定着它对于现象世界的关系,从而具有变动不居的特性。"解构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厘清既定对向的原始属性和附加属性,探寻更为广阔的语言定义和认知空间。
作为一篇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以"没有什么新闻"异军突起,一举夺得普利策大奖,并成为人人称颂的佳作,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这篇新闻稿件它突破了当时西方新闻的"零度写作",在客观世界中融入了记者个人的情感。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本身并不排斥情感,它实际上是为防止报道者的自我表现压倒报道对象的自然状态,报道者的主观情感可能会削弱报道对象自身所包含的力量。西方新闻报道在一段时间走到一个极端,即所谓"零度写作",完全以第三者的立场冷眼旁观万千世界种种,立场中立、心态平和,貌似不偏不倚,不躁不急,心平气和,结果反而很大程度丧失了新闻对读者的阅读吸引力。说到底,人究竟还是感情的动物。罗森塔尔找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营造现场效果,这种现场感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罗森塔尔在这里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在奥斯维辛的游客,这种身份定,增强了作品的现场感,它给读者讲述的就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世界,而是一个能感受到的真实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一个纯粹客观的世界里,而是一个能感知的世界。作者在场的主观印象,既给了我们一个能深切感知的客观世界,又给了我们情感缭绕的主观世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从标题到文本中的数句,皆是否定句式,如"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在奥斯维辛,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因为这里十多年来的旧事已被世人翻说了无数次,有的只是旧闻,过往的罪恶已叫奥斯维辛足够成为人们的谈资,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法西斯上演着无数的罪恶,作者用参观者的反应来一一印证, 十多年过去了,当人们面对当年的暴行,还是无法直视时,纳粹所做的一切可想而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西方人崇信上帝,或忏悔,或祈祷,但在这里,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这里是人间的炼狱,上帝的福泽并没有温暖冰冷的奥斯维辛,刽子手们也无需忏悔,上帝也不会接受他们的忏悔,上帝不宽恕。语言的原始属性在这里被肯定,赋予特定际遇下的特定情感,从文章词句表面可以找到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对那段历史深深的恐惧与憎恶,但解构主义要打破语言的既定认知,去突破、去探寻它的附加属性,一时一地的历史事件并不仅仅是文本所要表现,澄清繁杂,还原本来面目,才更该是我们解读的中心。
作者借用否定句式表达了自己出离的愤怒,仅仅是表达愤怒,固然有志同道合之人,但它背后的人性拷问才更应警醒世人。已经"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会不会就此被人们淡忘呢?今日阳光明媚的奥斯维辛是否也照亮了往日的黑暗,文中流露出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和不安的心情,正来自心理和现实的强烈反差,恰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所说"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作者用自己的笔将读者带回那个人间的炼狱场,一桩桩一件件如立眼前,如今的奥斯维辛依旧呈现历史,每天都在播着新闻,因为法西斯的罪行刻骨难忘,是教育和警醒世世代代人们的永远鲜活的题材。通过对两篇文章的混合物提取,教师的解读就不该拘泥于法西斯的战争的罪恶,文章背后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时间的人性自省才应该是重点。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我理解,"道"即"人文",即任何时候语文的学习、语言的习得都是跟人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关注人心、人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理解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战争背后人性的拷问,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法裔犹太学者扬凯列维奇说,"当有罪者通过'经济奇迹'而变得丰衣足食、脑满肠肥时,宽恕就是一种阴险的玩笑"。今天,一种绝不原谅、绝不宽恕的姿态在一个以利益共同和文化多元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显得是多么不合时宜,而"民族主义"正在一片"极端"、"愚昧"、"偏执"、"狭隘"的指责声中与所谓的"宽容"、"理性"、"人性"的口号冷眼对峙。如果我们对人性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我们相信宽恕在未来,但过于仓促轻率的宽恕将直接导致对苦难的遗忘。伽达默尔说:"文本的意义并非完全客观的、静止的凝固在文本之中,而是与人的理解不可分的,离开了人的理解,任何文本都不会有真正的意义,同时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因为这文本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奥斯维辛的历史走过了,中国的历史走过了,但这不代表历史不会重演,从文本中要看到的正是以现代眼光审视下的新的意义,拆解掉文本中具体的事、物、人,重构文本背后符合现代学生观念的价值体系,搭建结构后的再生结构,让学生去探寻民族的意义、生命的真谛。
奥斯维辛之后,再写诗就是野蛮的。"历史的真相"绝不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花枝招展地出卖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创伤。在最终的宽恕来临之前,我们还是多想一想,如何才能从"弯曲至地的头颅"挺而成为"信念支撑的头颅"?
无论如何,大屠杀的记忆所能带给我们的,无论是泪水、控诉、反思,还是更多的什么,却唯独不能成为一个仅供观赏消费并为此遮蔽真相、粉饰苦难的"文化主题公园"。
参考文献:
[1]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M].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31.
[2]德里达.论文字学[M].汪唐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7.
作者简介:苑萌萌(1988.10-),女,黑龙江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关键词:解构;解读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哲学家雅克o德里达发起解构主义思潮。他指出:词语只是一种印迹,具有"延异"特征:是一个差异与变化无限递延的过程。杰弗里o哈特曼是"耶鲁学派"的一员,他批判性地继承了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在他看来,文学作品具有天然的不确定性结构,解读者应使"本身对于文本的理解成为一种思想的漫游,尽可能延长地逗留在文本的含糊性结构之中进行多层次的反思"。他坚持语言多义性、不确定性的解构主义立场,而且不认同语言具有明确含义和稳定不变特性的传统理论观点。
哈特曼的观点认为,文学的产生由于情境化的存在而具有偶然性成分,它表达了特定人物在特定际遇下的特定情感,随着读者对文字本身多次的解读,语境和意义被不断更新、延伸,因此无论是对作者还是读者而言,文学都是开放的、多义的。"一切语言都是根深蒂固的隐喻式的,靠转义和形象发生作用;相信任何语言确实表示字面的意思都是一种错误。哲学、法律、政治理论完全和诗一样靠隐喻发生作用,因此同样是虚构的。由于隐喻基本上是'无根据的',只是一组符号代替另一组符号,所以语言在那些它自以为表现得最富有说服力的地方,最易于暴露它自己不真实的和任意的性质。'文学'是这种模棱两可情况最明显的那个领域。"换而言之,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体系,每一个词句必须联系上下文或与全部文字相关联才能明确其意义。因此,"作为一种变动性的媒介物,语言既表现了、又超越和否定着它对于现象世界的关系,从而具有变动不居的特性。"解构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厘清既定对向的原始属性和附加属性,探寻更为广阔的语言定义和认知空间。
作为一篇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以"没有什么新闻"异军突起,一举夺得普利策大奖,并成为人人称颂的佳作,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这篇新闻稿件它突破了当时西方新闻的"零度写作",在客观世界中融入了记者个人的情感。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本身并不排斥情感,它实际上是为防止报道者的自我表现压倒报道对象的自然状态,报道者的主观情感可能会削弱报道对象自身所包含的力量。西方新闻报道在一段时间走到一个极端,即所谓"零度写作",完全以第三者的立场冷眼旁观万千世界种种,立场中立、心态平和,貌似不偏不倚,不躁不急,心平气和,结果反而很大程度丧失了新闻对读者的阅读吸引力。说到底,人究竟还是感情的动物。罗森塔尔找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营造现场效果,这种现场感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罗森塔尔在这里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在奥斯维辛的游客,这种身份定,增强了作品的现场感,它给读者讲述的就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世界,而是一个能感受到的真实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一个纯粹客观的世界里,而是一个能感知的世界。作者在场的主观印象,既给了我们一个能深切感知的客观世界,又给了我们情感缭绕的主观世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从标题到文本中的数句,皆是否定句式,如"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稍用手指一指就够了"、"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在奥斯维辛,没有新东西可供报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因为这里十多年来的旧事已被世人翻说了无数次,有的只是旧闻,过往的罪恶已叫奥斯维辛足够成为人们的谈资,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法西斯上演着无数的罪恶,作者用参观者的反应来一一印证, 十多年过去了,当人们面对当年的暴行,还是无法直视时,纳粹所做的一切可想而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西方人崇信上帝,或忏悔,或祈祷,但在这里,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这里是人间的炼狱,上帝的福泽并没有温暖冰冷的奥斯维辛,刽子手们也无需忏悔,上帝也不会接受他们的忏悔,上帝不宽恕。语言的原始属性在这里被肯定,赋予特定际遇下的特定情感,从文章词句表面可以找到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对那段历史深深的恐惧与憎恶,但解构主义要打破语言的既定认知,去突破、去探寻它的附加属性,一时一地的历史事件并不仅仅是文本所要表现,澄清繁杂,还原本来面目,才更该是我们解读的中心。
作者借用否定句式表达了自己出离的愤怒,仅仅是表达愤怒,固然有志同道合之人,但它背后的人性拷问才更应警醒世人。已经"没有什么新闻"的奥斯维辛会不会就此被人们淡忘呢?今日阳光明媚的奥斯维辛是否也照亮了往日的黑暗,文中流露出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和不安的心情,正来自心理和现实的强烈反差,恰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所说"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作者用自己的笔将读者带回那个人间的炼狱场,一桩桩一件件如立眼前,如今的奥斯维辛依旧呈现历史,每天都在播着新闻,因为法西斯的罪行刻骨难忘,是教育和警醒世世代代人们的永远鲜活的题材。通过对两篇文章的混合物提取,教师的解读就不该拘泥于法西斯的战争的罪恶,文章背后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时间的人性自省才应该是重点。宋理学家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我理解,"道"即"人文",即任何时候语文的学习、语言的习得都是跟人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关注人心、人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理解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战争背后人性的拷问,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法裔犹太学者扬凯列维奇说,"当有罪者通过'经济奇迹'而变得丰衣足食、脑满肠肥时,宽恕就是一种阴险的玩笑"。今天,一种绝不原谅、绝不宽恕的姿态在一个以利益共同和文化多元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显得是多么不合时宜,而"民族主义"正在一片"极端"、"愚昧"、"偏执"、"狭隘"的指责声中与所谓的"宽容"、"理性"、"人性"的口号冷眼对峙。如果我们对人性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我们相信宽恕在未来,但过于仓促轻率的宽恕将直接导致对苦难的遗忘。伽达默尔说:"文本的意义并非完全客观的、静止的凝固在文本之中,而是与人的理解不可分的,离开了人的理解,任何文本都不会有真正的意义,同时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因为这文本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奥斯维辛的历史走过了,中国的历史走过了,但这不代表历史不会重演,从文本中要看到的正是以现代眼光审视下的新的意义,拆解掉文本中具体的事、物、人,重构文本背后符合现代学生观念的价值体系,搭建结构后的再生结构,让学生去探寻民族的意义、生命的真谛。
奥斯维辛之后,再写诗就是野蛮的。"历史的真相"绝不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花枝招展地出卖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创伤。在最终的宽恕来临之前,我们还是多想一想,如何才能从"弯曲至地的头颅"挺而成为"信念支撑的头颅"?
无论如何,大屠杀的记忆所能带给我们的,无论是泪水、控诉、反思,还是更多的什么,却唯独不能成为一个仅供观赏消费并为此遮蔽真相、粉饰苦难的"文化主题公园"。
参考文献:
[1]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M].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31.
[2]德里达.论文字学[M].汪唐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7.
作者简介:苑萌萌(1988.10-),女,黑龙江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