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物理教学新模式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6399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已颁布多年,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成为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校教研组针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式,结合自己学校的条件以及对教学实践的体会,大胆的提出“预习—展示”型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真正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实实在在的落实探究教学的理念,通过近两年的尝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预习—展示”型教学模式又称为“双课堂”的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一半教学形式在课下,进行有指导性的“预习”,一半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展示”,通过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和形式,把课内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一节物理课分为课内、课外去进行。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让学生课外(有一定价值的探究实验设置在课堂上)在“预习提示”的指导下自学,即“先学而后教”。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在展示和交流中反馈学生预习的成果。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内容编著的特点为例,谈谈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实施过程。
  
  一、预习
  
  在每节课前首先制定“预习提示”,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总体上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
  1.“非实验性”内容的预习指导。教材中的“想想议议”主要以思考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性的指导,有的思考题附加一定的指导性提示,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正常的进行阅读;有的阅读指导中附加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深化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教材中的“科学世界”和“STS”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可让学生归纳总结其介绍的内容,或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供思考,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2.“实验性”内容的预习指导。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探究”和“演示”等,可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自制仪器或鼓励学习小组借用仪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去实验、探究。有时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换成可利用身边物品去观察和探究的实验,而课本上的实验变换成猜想、解释与讨论性的实验,这样整合教材,提高教材的可预习性。
  对于一些典型的实验探究问题,我们从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及收集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论证、交流合作等要素给予一定的宏观预习性的提示和指导,确保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按正确的思路去实验探究。
  有时选择一些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在课堂上预习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这样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与思考,真正把科学探究落到实处。
  3.相关练习性的指导。教材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原则上由学生预习时完成,这是有难度的,但若对不同难度的试题进行相应的提示,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有的练习题来自生活,鼓励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走向社会甚至网络去调查、去了解,提高了学生对“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认识。有时在“预习提示”中还补充一定数量的针对性练习,可作为预习反馈。
  对于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疑惑,或有什么新的发现,建议学生记录下来供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预习提示”中还让学生对预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发表自己的感想和学习心得,从一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关注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展示
  
  课堂展示学生预习的情况,让学生展示其学习历程,教学时尽可能的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实验探究的展示。一般课堂教学伊始,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预习你学习了哪些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这些物理知识?不完整时由小组内学生或其他小组补充。
  这种教学思路,一改过去的教学常规,突出了学生对预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现“STS”的思想。然后按预习提示的问题逐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解答其疑惑的问题,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对于教材中的各种实验,大多让学生来展示,讲解其实验方案,演示其过程,总结实验结论。在展示和互动中,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通过探究的“切磋”、学具制作技巧的“展示”,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激发了学生对探究的再次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是组织者、合作者,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对于“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练习题和补充的针对性练习,我们大多采用学生作业展示或师生讨论的方式来完成,当堂处理练习。课前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太多,这样一节课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因此,教学设计时,必须简化教,必须放弃“包办”,将原来教的内容“下放”给学生,让学生预习,教师根据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设计教,随堂的点拨,有些内容让学生间互教互学,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了些合作,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这样就落实了物理新课程的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上马头中学)
其他文献
当今的学生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且心情十分迫切,让孩子学美术就是为了当画家、艺术家,一味地让学生掌握绘画知识、技能,巴不得十天半个月就把孩子逼成画家。致使学生体验不到绘画的快乐,失去了学习兴趣。这个问题反映了当今一些家长,甚至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美术教育认识的误区。  美术教育的功能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绘画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形象思维,这种功能已经被现在教育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把“实践与综合应用”专门作为一个模块,贯穿在各个学段中.尤其是近几年的中考,很注重这方面的考查,学生往往缺乏应用数学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向生活回归,向应用贴近,是我们教学新课程应予突出的又一重要方面。  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注重于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力图使数学知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的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则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以下五个角度出发,探讨
期刊
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探究性教学的关键环节。然而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课堂问题的优化设计,只有把课堂知识形成良好的问题呈现,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才能把知识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去。那么如何使课堂问题设计更加有效呢?    一、课堂教学的问题要精心设计、目的明确、具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
期刊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它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其中“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对“范画”教学的认识和体验有以下几方面:    一、步骤范画     是启发指导学生最形象具体的作画方法步骤图,在教学中占的比例较重。现行美术课本中,“步骤图”限于篇幅安排,印得很少,加之画面太小某些地方印刷的又不够清晰,给学生
期刊
职业高级中学属于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同时又因为其受教育的对象多为高中、中专学龄段的青少年,这决定了他们在学校中所受的不仅是专业技术教育,还应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普通的文化教育,三者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当代职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产业化的蓬勃发展,各县市高等院校都降
期刊
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期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那么,我们如何做好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呢,下面是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建议。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研,纵向发展的过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
期刊
新一轮的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我也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摸索前进,在新大纲颁布以后,我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时刻都在想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但能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对于培养人才及养成
期刊
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索质。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其美育 被抹杀了,其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  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突破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开拓几块挑战应试、超越应试的“实验田”。    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