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桃源问津图》考鉴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z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中晚期,“桃源图”盛行。辽宁省博物馆藏文徵明款《桃源问津图》是文徵明名下两幅传世的“桃源图”作品之一。本文通过比对法对该卷进行鉴定,以作品内容为主,着重从笔墨造型入手,分析山、水、树、人物、建筑画法,再结合文徵明的款识、印鉴进行探讨,最后梳理流传与著录,结论为《桃源问津图》是托文徵明名的伪作,且创作粗糙。
  一、《桃源问津图》的基本信息
  文徵明(1470—1559)款《桃源问津图》,长卷,纸本设色,纵32.88、长548.3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画真伪存疑,徐邦达《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中记载此画存有异议。
  卷末有自题款“嘉靖甲寅(1554)二月既望,徵明识。时年八十有五”,钤盖“徵”“明”二朱文方印,后有高士奇三则题跋和张照观款。全卷共出现了高士奇、高氏家族、毕泷、张照、清内府以及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前身)的收藏印。另有一枚“王祖槐印”白文方印,王祖槐其人待考。
  本卷根据陶渊明《桃花源记》文本内容进行创作,忠实于故事情节,以人物活动为线,画面布局连续。可分为四段,与记文内容相合(图1)。
  第一段画面的故事情节是“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便舍船,从口入”,画卷开始处有两棵松树,溪水蜿蜒,夹岸桃花林中无杂树,小船停留在溪水中,渔人形象则被安排在山洞口处,作携桨欲进之态,一段连绵山脉暗示了渔人在山洞中将会行走的路程。
  第二段描绘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以山体遮挡住了桃花源中的部分景象,而屋舍与桑竹交相掩映。渔人被安排在和人交谈,所反映的情节是“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此段包括渔人在内共有九个人物形象,出现在掩映的山体之前的有两个,一个是田间种作者,一个是水上行船者,这是渔人已经见到过的;和人交谈时候的渔人形象与入洞口时相比,少了斗笠,但船桨依旧握在手中,此处的其他六人姿态各异,有一人闻讯而来,有一人对着另一人指着渔人解释,和渔人在一起的三人中,一人与渔人面对面交谈,另两人一老一少在手把手传递着什么。第二、三段间以竹林相联系。
  第三段对应的情节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以两座屋舍为主要空间安排人物,分别从侧面和正面反映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好奇与热情。这部分人物最多,包括渔人在内共有十三人。左侧屋舍的门户正对着阅览者,可以看到渔人与其他三人端坐其中,席地交谈,地上摆放着食物与酒水,船桨放在渔人身后;外间围门附近共有六人,门外稍远的一人也朝向著渔人所在的厅堂,门口处有三个妇人和两个孩子,其中的两个妇人与一个孩子正探头向里张望;左右两间屋舍间有一座小桥,有两人手捧着食物正要送过桥去;右侧屋舍里植树的种类和数量甚多,有一妇人倚门而望。
  第四段以重山复岭作结,有一人身着红衣,在其间执杖而行,应是对应“南阳刘子骥”复寻桃花源的情节。
  二、文徵明及其青绿山水
  此画自题作于1554年,此时文徵明已是八十五岁高龄。从弘治八年(1495)到嘉靖元年(1522),文徵明在26岁至53岁之间先后九次赴应天乡试,但一无所成。嘉靖二年(1523),文徵明受林俊的看重和李充嗣的举荐,得以赴京参加礼部考试,随后即被授予了翰林院待诏。然而,九试应天的年华、姗姗来迟的机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一连串不完美带来的后续连锁反应,如身份问题、生存环境问题、为官模式问题等,使文徵明与仕途难以完美契合。嘉靖五年(1526),文徵明居官三年考满而未赴吏部,在第三次上疏乞归后致仕还吴,随后便是数十年的市隐生活。1554年他的生存状态应是从容自适的,在书画创作方面,这正是他风格成熟、技艺最圆融的阶段。
  文徵明的青绿山水画是小青绿,标准本可分为三期,早期是四十多岁前,这阶段的作品是《剑浦春云图》(1509),画意高古简淡,留白多,勾勒用笔轻,线条断续,皴擦轻;中期是四十多岁至六十五岁许,已形成个人风格,作品有《惠山茶会图》(1518)、《江南春图》(1530)、《东园图》(1530)、《兰亭序图》(1532)、《浒溪草堂图》(1535),内容表现文人生活,并体现江南一带风光。画意静谧雅致,设色清雅淡洁,以赭石打底,浅绛与青绿调和和谐,下笔认真,松树、丛竹与茅草屋顶的建筑这些元素都在其中出现过;晚期是六十五岁之后,设色更多样,出现了以青绿为主色调或以赭色为主色调的作品,前者如《沧谿图》(1544),后者如《兰亭修禊图》(1542),墨笔勾勒细致,线条造型下笔流利自如,多用披麻皴,虬曲中寓舒展,干笔侧擦使用不多,画面清丽端庄中寓古拙。
  三、画面分析
  从形态上来看,文徵明青绿山水画中的山石多为江南山石,山形圆转,质地松润,晚期作品中可以上海博物馆的《真赏斋图》(1549)为典型参考。《桃源问津图》中的山石因轮廓线条和皴笔僵硬、杂乱而不够圆润,更显方折、瘪硬之态(图2)。此外,文徵明真迹中的赭石和青绿敷色与山石轮廓的勾勒线条、山面的皴笔之间十分干净,互不干扰(图3),勾勒线条稳健劲润,皴法为干笔细皴,流畅自然,设色与笔墨协调,不会有《桃源问津图》中出现的笔墨刷涂之感或笔墨杂乱而明暗凹凸交代不清。真迹中的笔法虽然写意,但并不随意粗率,在将山石造型准确、生动地传达之外,具备朗润、典雅的文人趣味(图4)。
  点苔作伪不易,《桃源问津图》在点苔方面有很明显的问题:其一,与文徵明常用的胡椒点不同,此画点苔为圆点;其二,文徵明点苔有疏密和墨色深浅的变化,苔点在点与点之间、一簇与一簇之间有收放、呼吸之感,苔点生动自然、充满变化,位置经营写实、传神。而《桃源问津图》中,全卷的点苔大小、墨色基本相同,且不仅在山体各部位都有所分布,从全卷来看也基本分布均匀,具有一定的程式化意味。另外,在描绘水纹和堤岸时,此画中的笔触都相当随意,水面形势无从体会,堤岸线条无力、浮躁,勾勒不成形。   从树木方面来看,标准本中松树多直干,勾勒松树树干的线条行笔稳健而不轻浮,树皮表面鳞片的曲线落笔圆转、凝练。《桃源问津图》中,勾勒松树树干用笔直板、滞涩,描绘鳞片的线条也十分凌乱草率,树干质感不佳(图5),勾勒树枝的线条也十分粗糙,树枝形态怪异别扭,几乎全卷所有松树的姿态都僵硬、不舒展。不同于标准本中的松针是托着向上的攒聚状,《桃源问津图》中的松针360°发散呈团状(图6),丛竹竹竿线条欠佳,显杂乱之态,杂笔多。很多竹叶层次不显,墨色浓的竹叶笔意不佳,显呆板。有的竹叶更以秃笔随意画就,软弱下耷,甚至不成竹叶形。标准本中的远景树以横点点成,偏向于湿墨,有明显的浓淡层次,树干一笔画就,线条挺直,所以树干挺立,树的整体姿态都向上挺拔。而《桃源问津图》中远景树树干线条不干净,笔力软弱不均,树冠以淡墨干笔反复细擦,造型差,笔法凌乱(图7)。此外还有不少粗糙、随意、杂乱的树的形象,不仅十分迥异于文徵明的画风,也很不成法度。
  在建筑方面,从笔墨线条来看,无论是茅草屋顶的建筑还是瓦顶的建筑,在整幅画中的描绘都充满了草率。屋顶、台阶、大小木构,下笔极其随意,败笔、杂笔、错笔不胜枚举,线条软弱、歪曲交杂,甚至还有随意涂改,使建筑形象十分脏乱(图8)。不谈建筑是否如标准本中的精准、工致,有的甚至都不成形,水准奇差。刻画人物的线条杂乱、板滞、粗糙,人物姿态僵硬干瘪,表情僵硬,除了在笔墨造型方面有问题外,一些人物的安排也令人生疑,比如为何将人物安排面对墙角,还有所画人物不是儿童但身材却比正常成人小了很多,比例失调,这很明显是创作失误。
  四、款识与印鉴
  文徵明八十岁后的作品在落款时会署有年龄,体现在两卷《真赏斋图》(上博本与国博本)中,其中年龄都另起一行再落,成一列内容,《桃源问津图》在这点上不同。与同样楷书落款的作品对比,该卷落款顿笔明显,结体不佳,笔法笔意都与标准本有很大差距(表1)。如“嘉”“靖”二字歪斜,结体不稳,笔画顿滞显笨,不比文徵明真迹所写流利舒展。“靖”字中“立”的两点、“月”的左撇与文徵明用笔习惯也明显不同。“二”字倾斜不平稳,第一横过长,第二横又收得急,章法笔意俱不佳。“徵”字结体不佳,双人旁的两撇下笔重,竖笔软,中间的“山”过大,竖折笔画为分开写成,“王”字和右边文字旁下笔快速草率,几乎都是败笔。“识”字问题也很大,结体不佳,左中右依次向右下落;笔画不如真迹流利,尤其表现在最后的弯钩上。“时”“年”“十”“有”与真迹在笔意上的差别不再赘述,书风远比不上文徵明清润雅正。
  此画钤盖“徵”“明”二朱文方印,标准本中有《江南春图》《真赏斋图》(国博本)钤此二朱文方印,将三者进行比对(表2)可以发现,《桃源问津图》所钤印的“徵”字的笔画设计与另两枚完全不同,如双人旁的开口、山字头的朝向、文字旁的笔画,差别一目了然。“明”字的左边不如另两枚圆润,右边又比另两枚饱满。所以本卷所钤印章与另两枚不同。
  五、流传与著录
  此卷仅有高士奇(1645—1704)三则跋文,其中两则是长鉴赏跋,第一则为行书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诗歌是就桃花源的文学意象进行的创作;另一则长跋文为楷书,书于二月廿八日,记述了“余昔于长安市上获文太史此卷”,可知此卷是高士奇从市场购得。二月廿八日,高士奇还有一段楷书小跋的七言诗,当是其反复观摩后就桃花源故事再次有感而发。
  本卷共出现高士奇鉴藏印十三枚,高士奇之孙高岱有两枚印迹留下,为朱文方印“旷庵”与白文长方印“臣岱私印”。高士奇曾孙高涵留“高文恪公曾孙涵珍藏”白文方印的印迹。
  在高士奇的题跋后面,有张照(1691—1745)的行书观款“康熙癸巳(1713)五月张照观”,钤盖有“张照之印”白文方印、“泾南”朱文方印。毕泷(1733—1797)的“静寄轩图书印”白文长方印钤印在后隔水处。有清内府的诸收藏印共十二枚,为“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养心殿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宣统鉴赏”与“无逸斋精鉴玺”。“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朱文方印钤盖在张照观款后面。
  因此,此畫的流传可梳理如下,在高士奇从市场购入之前流传不清,高士奇购得后在高氏家族中递藏,后依次经张照、毕泷收藏,不久即入清内府。经溥仪带至长春,最后入辽博。
  著录见于《石渠宝笈》续编(“文徵明桃源问津图卷”)、徐邦达《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1963)、江兆申《文徵明与苏州画坛》(1977)、《辽宁省博物馆藏画集》续集(1980)、德国出版《中国明清绘画展览图录》(1985)、日本富山《中国辽宁省文物展》图录(1989)。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自题中等手卷”中有“明文待诏《桃源图》一卷”,但“自跋四次”,与本卷有所出入,待考。
  六、结论
  从画面分析来看,《桃源问津图》笔墨较差,不少用笔随意草率,出现很多杂乱败笔;从款字分析来看,书法面貌与文徵明其他落款有很大的出入,笔意书风更达不到文徵明的水准;从印鉴来看,与文徵明其他作品上所钤的不同。此画又在高士奇之前流传不清,并未见于清之前的著录。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本卷《桃源问津图》是托文徵明名的伪作,且创作粗糙。
其他文献
201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名称:晚清祁寯藻书学思想与书法创作研究(青年项目),课题编号:YS19244  摘要:祁寯藻为晚清重臣,山西寿阳人,为官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治学上亦有多人追随。他的书法上追晋唐,格调古雅,具有很高的水平。现从祁寯藻留存下来的《观我斋日记》,论述其书学思想,他在楷书创作上的实践完全得益于对唐人书法的重视。  关键词:祁寯藻;观我斋日记;书学;思想  祁寯藻
期刊
基金项目: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项目“山西小型佛教石窟及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  摘要:千佛寺摩崖位于山西朔州,也是目前在朔州所发现的最大摩崖石刻。本文仅对摩崖造像的调查进行简报。  关键词:朔州;千佛寺;摩崖  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喇叭乡榆树洼村西南三公里的洪涛山的崖壁上,相传千佛寺为北魏所建,但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现存千佛寺为新中国成立后所建,而摩崖刻石位于千
期刊
2021年9月9日,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了一条消息“莫兰迪?高级灰?宋韵审美才是王道|展览”,凡尔赛式的标题加上封面器物隽永内敛的宋韵美感,以及点开链接后映入眼帘精致大方的内文,一时间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单篇帖子的阅读量就达到了2.5万。而自9月14日展览正式开幕以来,更是吸粉无数。那么,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展览,能够如此吸睛?故事还要从有着“龙泉青瓷三杰”之誉的“在山堂
期刊
摘要:任何一位书法家书风的形成,都是众多因素促成的,而生平经历对书风的形成始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李邕在唐代文名显赫,也因文而被荐入仕。了解李邕的生平经历对研究其书学主张、书风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李邕生平不做累述,只就其文人和仕人的身份与其书法作品风貌的关系稍作浅析。  关键词:豁达;文名显赫;沉着痛快  一、文人的李邕与其书法  李邕(675—747),字泰和,祖籍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官至
期刊
明清以来私家收藏之风大兴,钤印的做法在前代的积累之后成为常态。不少藏家都有自己固定的鉴藏印,在书画上的钤盖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与其身份改变有关,或与其经历有关,或与某种特定作品形制相关。统计现存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欧美的宋代繪画、部分元明时期绘画,可知南宋夏圭《山庄暮雪图》上所钤的七方耿昭忠印为其在宋元团扇和册页上最为常用的成组出现的印章,并且耿嘉祚的一方“会侯珍藏”印也常伴随这七方印出现
期刊
摘要:20世纪初期,随着清王朝的瓦解,宫廷藏品大量流入民间,此时的收藏市场极其活跃,名家云集,如海派藏家吴湖帆、张葱玉等人。但论及刘海粟,后人大多注重其书画创作、艺术教育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却鲜少关注到他也是一位精于鉴别的书画收藏家,而他在书画创作上的造诣与收藏、鉴赏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刘海粟;收藏;刘海粟美术馆  一、 收藏缘起  刘海粟189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祖上为书香门第,其父刘家凤经
期刊
摘要:丹寨苗族蜡染是苗族人民勤劳智慧的艺术结晶。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苗家人一方面希望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能够被完整保留,另一方面也希望传统的蜡染文化能得到大众的认可。通过到丹寨县的实地调研,我们对丹寨苗族蜡染纹样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了其自然纹样和几何纹样的内涵,期望能够为丹寨苗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探索出崭新的道路,让苗文化的“活载体”走进大众视野,发挥其珍贵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丹寨苗族蜡染;蜡
期刊
仇英(约1498—约1552),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史载其“所出微,尝执事丹青”,说明他出身不高,可能当过画工。目前,仇英存世的绘画作品以设色工笔绘画为主,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玉洞仙源图》轴(图1)、天津博物馆所藏《桃源仙境图》轴(图2)等都是其代表作品,而纸本水墨绘画则较为少见。仇英的水墨绘画有两种面目,其一为南宋院体风格的粗笔水墨绘画,其二为兼工带写的设色细笔绘画。现存的粗笔绘画作
期刊
清朝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关于这一时期瓷器的生产、流通及鉴赏等方面,古代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著录,主要载录于清宫档案、官方史志和私人文集之中。近现代以来,大量的文献资料、丰富的考古材料,再加上规模庞大的公私藏品,为清代瓷器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在此介绍三件私人收藏的清代瓷器,以求各位方家共同鉴赏和研究。  一、清康熙款青花釉里红“仕女图”胆瓶  “仕女图”为清康熙时期瓷器中较为流行的
期刊
摘要:贵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在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贵州省岑巩县的“思州石砚制作技艺”入选。思州石砚是中国历史上开发与利用较早的八大石砚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从思州石砚的悠久历史出发,陈述其制作过程,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它的艺术特点及艺术价值,希望能够进一步凸显贵州非遗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思州;石砚;艺术价值  思州,始名于唐,开府于明,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