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鬆散 預算困難 資訊不準 監控不足 集團人資管理四大難題 如何破解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業集團規模的不斷增大,涉及的產業逐漸增多及複雜化,必然產生集團總部對成員企業的人力資源、財務、資產、戰略、業務等如何進行管理的問題。對企業集團各層級人力資源管理如何定位,建立怎樣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如何發揮集團整體人力資源的最大效用,將靈活性和統一性有機結合,成為各企業集團研究的核心。
  集團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四大難題
  人才管理鬆散。
  目前,企業集團普遍尋求差異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由於過分強調下屬企業的差異性,下屬企業人力資源政策體系呈現「百花齊放」,形成不了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平台,企業集團的人力資源政策不能上下貫通,人力資源各功能模組協同不夠,總部對下屬企業員工管理缺乏有效監控手段和調配能力,無法做到人力資源的整體優化配置,集團內企業間人才難以流動,人才閒置、浪費現象嚴重,難以有效掌握全集團人才的總量、分佈和流向,整體人才管理效率和效益普遍偏低。
  人力預算管理困難。
  在很多企業集團,下屬單位在大多數情況下按照各自的方式來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不管是招聘、幹部任免、人員選用、薪酬制度與標準,或是資訊平台的管理,都自成體系,集團總部無法清楚地了解各層面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也沒有辦法對整體的人力資源發展進行規劃,在預算編制上缺乏有效流程和數字化資訊支撐,不能有效促成經營績效分析,也無法提升預算管理效率,轟轟烈烈的人力預算流於形式。
  人力資源資訊準確性不高。
  很多企業集團缺乏共享的人力資源資訊平台與傳遞機制,「資訊孤島」現象嚴重,集團總部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下屬單位的機構、職位、編制、薪酬等方面的總體情況,甚至出現下屬單位虛報人頭領空餉、人員超編沒控制、人員離職不辦手續等現象。特別是當很多企業集團的下屬單位分散在不同地域,總部如何及時掌握下級單位的人力資源資訊,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難點。
  集團監控力度及有效性不足。
  「大部分企業集團發展源頭往往是以一塊產業起家,在實現了原始的資本積累後,或縱向一體化,或橫向一體化,企業快速集團化。下屬單位經營層大都是集團的核心業務骨幹,往往也會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的管理經驗與思路,從意願上不會願執行集團總部的政策。集團總部人力資源專業人員往往對下屬單位業務模組的熟悉程度欠缺,制定的人力資源制度和政策本身難以讓對方信服,可能是不適用的、站不住腳的,甚至是沒有辦法推行的,往往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企業集團是一個基於總體的戰略目標、以一定的組織形式、由不同下屬企業按照一定的管理和業務流程形成的經濟組織。集團企業的各種管理控制活動,實質上是資訊的搜集、整理、篩選與傳遞的過程。資訊、流程的不通暢,人與事的分離必然導致集團化人力資源管理的諸多難題和障礙。
  四大難題如何破解
  集團人力資源管理難題主要的成因有三:流程不集成、資訊不集成、人與事的不集成。那應該如何破解呢?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實踐表明,除了要夯實基礎內功,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建立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外,更要適應時代特徵和發展要求,依託現代化的資訊技術,構建一套基於戰略、組織和流程的集團化人力資源管理資訊平台,使集團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暢通、高效、有效。
  第一,傳統的人事管理要向戰略人力資源管理轉型,創新集團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在集團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定位上,基於集團管控模式、下屬企業管理成熟度與人力資源專業素質狀況,明確集團總部對下屬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差異化管理模式與功能定位,直管型、監管型與顧問型結合,切合企業實際的差異化管理模式與功能定位,避免「一刀切」政策的僵化與「差異性有餘而規範性、系統性不足」所帶來的諸多問題與弊端。在組織架構模式上,集團總部應建立「共享服務模式」的人力資源管理架構,聚焦在三大核心職能,即人力資源運營共享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支持中心與人力資源客戶經理團隊,這種架構有利於人力資源人員專業化分工和發展,提升人力資源管理運作效率,充分體現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戰略價值。
  第二,構建集團人力資源管理資訊平台。諸多專案實踐中,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系統已經證明,現代資訊技術可以為企業集團提供集成的、一體化的人力資源管理資訊平台。它能夠實現資訊集成、流程集成、人員集成,是傳統手工加電腦的方式所無法實現的。
其他文献
最近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台灣2015上半年出口連續6個月衰退,預估下半年狀況也不樂觀,主計處於8月中旬下修全年預期經濟成長率為1.56%。在全球股市動盪、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台灣針對此一警訊,當務之急應是如何提振經濟動能和民眾信心,大家一起努力突破困境。但打開電視新聞頻道,媒體名嘴七嘴八舌說的卻是「大陸紅色產業鏈崛起,打壓台灣經濟發展」、「大陸發展晶片、面板,毀掉台灣科技產業」等似是而非、自欺欺人
期刊
2015年,台商很辛苦——賺勞務錢的時代過去了,在大陸比便宜一定死。如何發揮台灣企業精緻和服務的特質,在製造中融入服務元素,除產品外,為客戶提供更高的附加價值,利用台灣優勢進行產業升級,台商轉型探索的腳步從未減慢半分;  2016年,台商很期待——隨著大陸「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兩大分別對內、對外「頂層設計」戰略的逐步清晰,台商可以嫁接和利用的商機正在逐漸凸顯。  成長與永續,回顧與展望,新的
期刊
從目前的種種跡象看,台灣2016年1月16日的大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似乎是「躺著選都能贏了」,正如陳水扁2000年當選與馬英九2008年當選一樣——並不是他們有過人能力,而是因為「對手做的太爛」。蔡英文如今面臨的局面與陳、馬當年如出一撤,不是蔡英文有何能力,而是蔡英文遇到一個「競爭力很弱」的對手。  緊接的問題是,假定蔡英文能如願當選,「這樣一群人贏了之後,能為台灣做什麼?」台灣的經濟會比現在好嗎
期刊
從6月15日股災發生以來,至9月22日,正好百日。雖然這場股災是否結束,目前還沒有定論,但這場股災給中國股市帶來的嚴重後果卻是不容置疑的。它帶給中國股市的危害甚至遠遠超過了2008年的大熊市。因此,在股災百日到來之際,對本輪股災進行總結與反思是很有必要的。  解析:  應該說,造成本輪股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股災之前的那輪牛市本來就是人造牛市,是沒有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撐的,這本身就為股災的發生埋
期刊
近日正式公佈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於國企中的「僵屍企業」,可能意味著「大限已到」。  解析:  「僵屍企業」?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於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於倒閉的負債企業。跟那些因為「問題資產」陷入困境、但往往能很快起死回生的企業相比,「僵屍企業」的特點是「吸血」的長期性、依賴性,一旦放棄對僵屍企業的救助,社會局面可能更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主持召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
期刊
最近一段時間,台灣媒體對所謂「紅色供應鏈」情有獨鐘,連篇累牘地進行渲染,不管其出發點為何,都帶有扭曲「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味道。代工「一哥」郭台銘公開站出來說,根本沒有什麼「紅色供應鏈」、「綠色供應鏈」,只有「是否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郭台銘的話可謂是「擊中要害」,一語點破台灣經濟「不斷沉淪」的根源。  「紅色供應鏈」一詞最早始於2013年9月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報導,內容指出:「中國大陸電子企業
期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陸共有21座大型主題公園開園,另有20座主題公園正在修建,可以說,主題樂園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但是,主題公園數量雖多,卻被冠上了「一年興、兩年旺、三年平、四年下、五年關」的魔咒。主題公園要怎樣才能破解5年宿命論?在外來主題公園的強力介入下,本土主題公園要如何「樂」起來?  2015年,隨著武漢萬達電影樂園、安吉凱蒂貓樂園的相繼開業,大陸的主題樂園引發了又一輪開業潮。上海迪士尼樂園
期刊
輕模式、小而美的高流轉業態已成為餐飲市場的中流砥柱,大眾餐飲拉動行業穩步回升,而「她經濟」在餐飲行業也有了新的詮釋。創客們開始轉向以女性為主的「輕奢經濟」,用現代時尚、衛生、連鎖的經營模式,引領一種新風潮。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和零點研究諮詢集團2015年上半年曾聯合發佈的《互聯網思維對餐飲業的影響》報告顯示,火鍋、麵包甜點、自助餐、速食等輕模式、小而美的高流轉業態已成為餐飲市場的中流砥柱,大眾餐飲
期刊
當下,「互聯網+」和O2O的盛行,催生出各種生活應用,與健康密切相關的移動醫療領域亦隨之升溫。作為一種新型模式和工具,移動醫療將改變人們傳統的監測、看病、保健的醫療方式,並逐步形成一條新的產業鏈。  「互聯網+」的風口已然吹向醫療領域,一些人不禁發問,互聯網這「小蘿莉」遇上傳統的「醫療大叔」,是擦出不一樣的愛之花火呢,還是反而催促了醫患糾紛升級?商業大佬們頻頻闊綽燒錢,是否代表著移動醫療的光明前景
期刊
第五次兩岸銀行監理合作平台會議9月14日在台灣南投埔里登場,儘管兩岸服貿協議卡關,但大陸銀監會仍釋出對台開放利多。會中雙方達成三項共識,其中大陸銀監會承諾,將全力協助台資銀行赴福建自貿區設立分支機構,並將積極研究評估福建自貿區對台灣地區金融業者的相關開放創新措施,對條件已成熟的項目將儘速落實,並為台資銀行進軍自貿區開啟大門;同時大陸也正在研究,放寬台資銀行赴大陸設立分行的限制,讓台資銀行在大陸佈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