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课堂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nnnnnx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课堂,或者说对于教育,我们一直试图更加科学而清晰地进行剖析,希望从而能够更为精准地把握,更为高效地推进。
  但是,个人认为,在未来,首先要改变的,正是从根本上对概念的界定方式。也就是说,从我们熟悉的用“概念”区别事物的形式,更换为以“概念组”区别事物的形式,从而把一个物体不仅放在某个背景下形成概念,同时注意这一个概念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个概念与另一相反概念之间的互补、互存关系。
  在课堂上,早就有主体之争。有人说教师第一,有人说学生第一,事实上,对立的双方实为一体。没有学生,根本不会存在老师;没有老师,也不会出现学生。
  同理,无论是教师、学生,或课内、课外,还是父母、孩子,光明、黑暗……这些彼此对立的概念,双方实为一体。
  由此我们在未来课堂上,首先需要打破自己脑海里的概念壁垒:这些关系之间,是一种流动的、时常转换的关系。
  工业革命造成的天堑,形成了行业壁垒、信息壁垒、精神壁垒……这些都是不利于教育的。
  未来课堂上,有了这种打破壁垒的意识,才可以梳理未来课堂中的人:父母、教师、儿童,或者说学生。
  在未来课堂上,我们必须首先强调一种儿童精神。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的:“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而不仅是肉体上的存在,才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也正是儿童的精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有可能把人类引向更高级的文明。”
  儿童这个词,是从文艺复兴的欧洲开始。希腊文明被誉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象征希腊古典文明的拉丁语中,“儿童”一词意味着“自由者”。
  可以说,儿童精神也是由此诞生。儿童精神是一种极其细微、却又极其长久、极其精妙的精神力量。从西方的各种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自由”这个核心基本已经指代了儿童精神。比如林格伦创造的长袜子皮皮的形象,正是把儿童从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可是,我们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地之上,从我们的视角看去,自由就真的能够概括儿童精神吗?甚至,自由真的就是一个褒义词吗?
  我认为,是遠远不够的。
  在中国古代,儿童是缺位的,的确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里没有儿童精神的萌芽。
  恰恰相反,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因为迥异于现代西方文明,才从另一个侧面为儿童精神进行了补充。
  我想把我理解的中国儿童精神,定义为三个词:自由,自律,自新。这是递进关系的三个词。
  自由是基础。这个似乎不用解释。但我想说的是,因为我们如今仍然处于一个相对缺乏自由的地方,所以我们特别渴望自由。这是没错的。
  只是,我们不应该把自由作为褒义词来思考,而应该回到原意上。就像理想、信仰,这一类的词,它们都不是褒义词,而是中性词。伊斯兰国的发起者、追随者,是最有理想、最有信仰的一群人了,他们也很自由,但是,结果呢?
  从身边来说,那些把个体自由鼓吹到极致的人,一般来说都是聪明的,都是能够在自由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的人,他们的生命也不乏精彩,尤其会比他们周边的人要好那么几分。但是,这些人之中有太多人天资出众,终其一生,最后不过是混得一口好饭好菜。这样的人生,于人无害、于己也无利,辜负了造物主的一番恩宠。也就是钱理群先生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曼德拉说过:“善良的心灵和精明的头脑,往往是个不可思议的组合。”为什么说不可思议呢?正是指这样的人太少了。绝大多数聪明人,最先懂得的是将个体的利益最大化。而绝大多数善良的行为,却导致结果与此相反。
  自律是手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玉不琢,不成器。
  从这一点上必须强调:有自由,才能有自律。规矩从外部而来,就是压制,规矩从内心建立,就是自律。
  只有个体的自由,就必然出现群体的堕落。比如2016年世界许多闹剧今后一定会为后人哂笑。
  有了个体的自律,就必然实现群体的自由。我相信在这一点上,如果我们能够努力,会成为东方文明对人类新的贡献。
  当然,后者从未实现过。但正是还未来到,才可以称之为“未来”。
  自新是目的。
  自新,从现有词义来说,是自强不息,日有新得,所谓改过自新。
  除此之外,我想加一点:自我创新。
  我认为,创造,每个人创造自己所能够创造的,是人的使命。
  创造是生命的本质。
  如果以自由、自律、自新这三个词为标准,引领以“人是一个同心圆”的方向,培养既有格局
  之大,又有人性之深的一代新人,
  那么,就要在课堂上精雕细琢。
  新教育在理想课堂的探索上,有过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这六大纬度对课堂进行解析。
  第二阶段,在六大纬度的基础上,从新的侧面提出三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从未来课堂来看,六纬度仍然可以作为课堂自评的标杆之一,三境界却显然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突破。
  叶圣陶先生曾用“教为不教”精确提炼出教师教书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也就意味着,课堂应该是自我教育的开始。云南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学者吴松先生明确提出过“学为创造”。
  我认为,未来课堂即理想课堂的目标,应该朝向创造,以完整创造幸福。即:第一重境界为形成基础知识的认知建构;第二重境界为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第三重境界为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第四重境界为运用知识知行合一的创造。
  以未来课堂的四重境界关照课堂,我们必须注意三个关键词:平等,开放,设问。
  平等是指课堂上的关系。尽管我们很多教师和父母自身都是在不平等的环境下成长,但是,我们仍然要将平等定位为关系的根本。教育如莲——在现实的淤泥中,必须绽放理想的花朵,这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人人即环境。他人即命运。
  开放是指课堂有起点,无终点,师生是面向未知进行探索的学习共同体,乃至生命共同体,而目的地是幸福,这幸福蕴含在求知的过程之中。由此形成从课堂的知识出发抵达生活,从生活的问题出发抵达课堂,这样的循环就是生命和知识的循环。
  设问是指课堂上要注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疑问、追问、叩问和寻问。
  这四大问,也正好和未来课堂的四重境界相关。
  疑问指向基础知识,追问指向知识的来处,叩问指向知识与自我的关系,寻问指向知识的去处。
  理想只能引领现在,行动才能创造未来。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美好未来,必将因为我们的行动而来!
  (作者单位:新教育研究院新父母研究所、《教育·读写生活》杂志社)
其他文献
结合文作者给出的全球地震目录,重点考察1832~1994年间全球强震(Ms≥7.5)的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全球强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可能关联。结果表明,1832年以来的全球强震分布与现代
1945年7月,为加强党对绥远地区的领导,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决定,将塞北区行署改为绥蒙政府,任命乌兰夫为主席。8月.乌兰夫奉中共中央派遣,恋恋不舍地离开延安.率领大
本刊讯 8月27日至8月31日,作为“2005·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首届奇石文化旅游节”参展内容的“阿拉善历史档案展”,经过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取得了圆满成功,先后接待全国各
王若飞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等重要职务。他曾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参加1945年国共两党的重庆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论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关系的探究,确立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图书馆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途径,使得各图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学者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论文从教学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影响、相关因素等方面对2000年以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三个新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实际上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数学情境为学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