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关注情绪开始,帮助幼儿学习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和表达情绪开始,逐渐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转移、缓解或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这是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 ; 情绪 ; 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孩子们共有的现象:(1)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表现较多,如为“小事”哭闹、生闷气、发脾气等;(2)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表现为怕苦怕累,遇到困难退缩、束手无策和依赖成人,接受不了委屈、责备、批评等;(3)自我中心,一切以自己为重,不懂关心、体贴和体谅别人。这种“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表现,已成为当前幼儿心理素质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作为教师和家长往往比较重视孩子身体的健康,而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将“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排在了首位,并将心理健康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准纳入到健康标准中。这让我看到,幼儿身心发展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也让我在重视孩子健康的同时,也要更多的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指南》中提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幼儿情绪安定愉快。同时给出具体的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随着对《指南》的深入学习,让我明白,关注心理健康,应从关注幼儿情绪开始,只要孩子们每一天都保持身心愉悦,那么她们就会一路阳光,健康成长!《指南》的颁布比《纲要》更为细致、更具操作性,无疑为广大家长、幼儿教师、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点亮了盏盏明灯,照耀彼此的成长的道路。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维护身心健康、促使其产生社会适应行为并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结合《指南》中强调的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关注幼儿的情绪,我从帮助幼儿学习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和表达情绪开始,逐渐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转移、缓解或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这是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在我带这届小班幼儿时,我就发现有些幼儿的脾气很大,比如乐乐妈妈接迟了,他就发脾气;航航想让妈妈送自己去幼儿园,可是妈妈没时间,爸爸送她就大哭大闹。在和家长的交流中也提到,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抓住不放,看到想吃的东西就非要不可,一旦不能立马满足,就会又哭又闹,大发脾气。其实控制幼儿的情绪、培养孩子的耐性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关键就在于“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在班里,我抓住孩子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挖掘,设计了心理活动《诱人的糖果》,首先通过经典实验“奖励巧克力豆”,调动幼儿各个感官“看、听、闻、说”来体验“馋”的感受,引导幼儿初步抵制糖果的诱惑;接着通过情景体验,给“娃娃家小宝贝们送糖”,培养幼儿有意识的克制“馋”的行为,再次抵制糖果的诱惑;紧接着将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通过行为练习逛“小食品商店”,来巩固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后奖励“糖果树”,引导幼儿享受延迟满足的快乐。
在大班,发现很多孩子们害怕黑夜,害怕一些小动物如蛇、蜘蛛等,不敢一个人在家等。战胜害怕,关键在于心理疏导,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为此设计了《战胜害怕》这个主题班会,通过阅读绘本《各种各样的害怕》,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害怕,了解对付害怕的方法,只要我们勇敢坚强,就能战胜害怕。同时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大胆诉说害怕的环境、进行“自己一个人睡觉不害怕”的情景体验、 “鼓励朋友” 角色表演、“抛掉害怕”心理疏导、“战胜害怕”音乐游戏等一系列体验,帮助孩子消除来自客观环境的某些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使他们愉快、轻松、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害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教师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游戏宣泄和抒发,进行自我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将会慢慢消失,行为问题将会逐渐减少,幼儿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性格变得开朗,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不是一个游戏、一个活动、一个故事就能解决的。要把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做得更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把工作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之以恒,把我们的孩子逐步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新世纪的主人。让我们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多彩绽放。
【关键词】心理健康 ; 情绪 ; 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孩子们共有的现象:(1)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表现较多,如为“小事”哭闹、生闷气、发脾气等;(2)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表现为怕苦怕累,遇到困难退缩、束手无策和依赖成人,接受不了委屈、责备、批评等;(3)自我中心,一切以自己为重,不懂关心、体贴和体谅别人。这种“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表现,已成为当前幼儿心理素质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作为教师和家长往往比较重视孩子身体的健康,而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将“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排在了首位,并将心理健康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准纳入到健康标准中。这让我看到,幼儿身心发展是幼儿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也让我在重视孩子健康的同时,也要更多的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指南》中提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幼儿情绪安定愉快。同时给出具体的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随着对《指南》的深入学习,让我明白,关注心理健康,应从关注幼儿情绪开始,只要孩子们每一天都保持身心愉悦,那么她们就会一路阳光,健康成长!《指南》的颁布比《纲要》更为细致、更具操作性,无疑为广大家长、幼儿教师、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点亮了盏盏明灯,照耀彼此的成长的道路。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维护身心健康、促使其产生社会适应行为并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结合《指南》中强调的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关注幼儿的情绪,我从帮助幼儿学习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和表达情绪开始,逐渐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转移、缓解或控制消极情绪的方法,这是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在我带这届小班幼儿时,我就发现有些幼儿的脾气很大,比如乐乐妈妈接迟了,他就发脾气;航航想让妈妈送自己去幼儿园,可是妈妈没时间,爸爸送她就大哭大闹。在和家长的交流中也提到,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抓住不放,看到想吃的东西就非要不可,一旦不能立马满足,就会又哭又闹,大发脾气。其实控制幼儿的情绪、培养孩子的耐性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关键就在于“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在班里,我抓住孩子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挖掘,设计了心理活动《诱人的糖果》,首先通过经典实验“奖励巧克力豆”,调动幼儿各个感官“看、听、闻、说”来体验“馋”的感受,引导幼儿初步抵制糖果的诱惑;接着通过情景体验,给“娃娃家小宝贝们送糖”,培养幼儿有意识的克制“馋”的行为,再次抵制糖果的诱惑;紧接着将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通过行为练习逛“小食品商店”,来巩固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最后奖励“糖果树”,引导幼儿享受延迟满足的快乐。
在大班,发现很多孩子们害怕黑夜,害怕一些小动物如蛇、蜘蛛等,不敢一个人在家等。战胜害怕,关键在于心理疏导,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为此设计了《战胜害怕》这个主题班会,通过阅读绘本《各种各样的害怕》,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害怕,了解对付害怕的方法,只要我们勇敢坚强,就能战胜害怕。同时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大胆诉说害怕的环境、进行“自己一个人睡觉不害怕”的情景体验、 “鼓励朋友” 角色表演、“抛掉害怕”心理疏导、“战胜害怕”音乐游戏等一系列体验,帮助孩子消除来自客观环境的某些恐惧心理和精神压力,使他们愉快、轻松、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害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教师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游戏宣泄和抒发,进行自我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将会慢慢消失,行为问题将会逐渐减少,幼儿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性格变得开朗,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不是一个游戏、一个活动、一个故事就能解决的。要把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做得更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把工作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之以恒,把我们的孩子逐步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新世纪的主人。让我们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多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