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对于一些实验,本应该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做,去体验,但由于教师只重视对知识本身的讲解,对科学知识获得的相关过程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淡化处理,使得学生极易形成科学课学习的障碍,进而对科学课学习失去信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只有人们预料到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某一目标,或者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这一目标时,他才会真正去实施这一行为。所以,科学课课堂需要体验,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结合体验,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由此看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科学课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体验中“触摸”最近发展区
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决定学生的投入程度,决定了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的学习效果。据调查,在学习上优秀的学生,如能顺利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的自我效能感就越强,就更能顺利设计并完成科学实验并能以此为依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等;相反,如果上课不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成绩比较差,在科学课学习过程中经历较多失败的学生,其科学课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低。所以教师应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科学课学习目标,使其“跳一跳,够得着”,循序渐进地提高认知水平。
如在《电流的测量》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又便于他们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我在教学时安排了这样几个“跳一跳,够得着”的教学环节: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感知电流的单位“安”;了解电流大小的测量工具——电流表;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这样,把科学课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教给学生,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成功;同时,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一目了然,学习的方向性更加明确,在体验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强,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在体验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知识可以教授,可是“体验”是不能传递的。而在体验中思考更是需要学生的灵动思维,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完成个性化的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巴尔扎克说过:“会思考才会学习。”在科学课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科学课教学的根本所在。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旨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与点拨,开启学生的思维,舒展学生的灵性,让他们在积极开放的思维状态中领悟科学的思想,从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如在教学《惯性》一课时,我将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放在讲台上,杯口盖一张硬塑料片,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这时问学生:当木棒快速打出硬塑料片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之后我猛然敲击塑料片,塑料片飞出去,鸡蛋却安然落在水杯中,学生目睹此景,惊呆了。这时,我趁热打铁:大家有什么疑问?学生有了共同的问题:为什么塑料片飞出去了,鸡蛋却安然落在水杯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被猛然调动,学生就带着问题,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惯性”概念,并思考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从而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自己的认可。
在体验中交流展示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一些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是很少举手的,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回答错误。针对于此,笔者采取的措施是,他们即使不举手,也指名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自信。 在教学《空气》一课时,为了让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为了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空气具有流动性的前提下,如何取一定体积的空气?我让一位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答案竟然很好:只要取一个集气瓶,瓶内就有空气。我给了这位学生肯定的表扬;接着我问:瓶内氧气所占空气比例是否与外面相同?那位学生很激动:相同。声音也很响亮。我知道,此时这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被激活了,下面的教学就可想而知了……可见多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对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有益的。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多一些鼓励。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激励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科学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减少学生的失败体验。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都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多一些归因。学生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学生如何面对成败会影响科学课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适当的努力,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方法不当等因素,以减小失败对自我效能感造成的不利影响。
3.适当的扶助。帮助学生并不是“越俎代庖”,全部帮到底,也不是“无缘无故”帮助学生,而是要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合适的帮助,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科学课教学中,只要让学生亲历科学体验的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教学,感触最近发展区,在体验中交流展示,以疑促思,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只有人们预料到通过自己的行为能够达到某一目标,或者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这一目标时,他才会真正去实施这一行为。所以,科学课课堂需要体验,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结合体验,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由此看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科学课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体验中“触摸”最近发展区
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决定学生的投入程度,决定了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的学习效果。据调查,在学习上优秀的学生,如能顺利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他的自我效能感就越强,就更能顺利设计并完成科学实验并能以此为依托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等;相反,如果上课不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成绩比较差,在科学课学习过程中经历较多失败的学生,其科学课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就低。所以教师应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科学课学习目标,使其“跳一跳,够得着”,循序渐进地提高认知水平。
如在《电流的测量》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又便于他们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我在教学时安排了这样几个“跳一跳,够得着”的教学环节: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形成原因;感知电流的单位“安”;了解电流大小的测量工具——电流表;学会用电流表测电流。这样,把科学课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教给学生,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成功;同时,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一目了然,学习的方向性更加明确,在体验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强,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在体验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知识可以教授,可是“体验”是不能传递的。而在体验中思考更是需要学生的灵动思维,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完成个性化的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巴尔扎克说过:“会思考才会学习。”在科学课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科学课教学的根本所在。在体验中进行思考,旨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与点拨,开启学生的思维,舒展学生的灵性,让他们在积极开放的思维状态中领悟科学的思想,从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如在教学《惯性》一课时,我将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放在讲台上,杯口盖一张硬塑料片,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这时问学生:当木棒快速打出硬塑料片时,会产生什么现象?之后我猛然敲击塑料片,塑料片飞出去,鸡蛋却安然落在水杯中,学生目睹此景,惊呆了。这时,我趁热打铁:大家有什么疑问?学生有了共同的问题:为什么塑料片飞出去了,鸡蛋却安然落在水杯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被猛然调动,学生就带着问题,在愉悦的情境中理解“惯性”概念,并思考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从而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自己的认可。
在体验中交流展示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一些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是很少举手的,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回答错误。针对于此,笔者采取的措施是,他们即使不举手,也指名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自信。 在教学《空气》一课时,为了让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为了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空气具有流动性的前提下,如何取一定体积的空气?我让一位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答案竟然很好:只要取一个集气瓶,瓶内就有空气。我给了这位学生肯定的表扬;接着我问:瓶内氧气所占空气比例是否与外面相同?那位学生很激动:相同。声音也很响亮。我知道,此时这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被激活了,下面的教学就可想而知了……可见多给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对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有益的。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多一些鼓励。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激励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科学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减少学生的失败体验。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都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多一些归因。学生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学生如何面对成败会影响科学课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适当的努力,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方法不当等因素,以减小失败对自我效能感造成的不利影响。
3.适当的扶助。帮助学生并不是“越俎代庖”,全部帮到底,也不是“无缘无故”帮助学生,而是要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合适的帮助,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科学课教学中,只要让学生亲历科学体验的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教学,感触最近发展区,在体验中交流展示,以疑促思,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