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既具有公共性,也具有私人性,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校高等教育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出现,高校对于学生的资助政策,一方面具有其公益性质,另一方面具有经济效益,本文着重探讨高校资助政策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高校资助 产业化 投资 经济效应
一、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1994年高校招生并轨后,高等教育成为非义务教育,交费上学逐渐被社会所接受。高校的贫困生也大量增加,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比例达10%-20%,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达到30%以上。为了保证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逐步形成"奖、贷、勤、助、补、减(免)"多元化资助体系。
然而,资助体系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目的,反而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其弊端:无偿的资助模式不仅助长了贫困生的依赖心理,而且,由于资助工作缺乏有效的操作程序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公平,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初衷,更有甚者,高校自身管理的失误,使得资助成了高效教育者不正当的收入来源。
教育的产业性是教育的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构成教育市场,交换的商品是教育服务,这与传统意义上服务企业的性质完全一样。尽管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受益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但这种复杂关系并不影响教育的产业性质。因此从产业分类学上把教育看作产业是不成问题的。无论从社会或家庭对教育消费需求的愿望来看,还是从缓解我国教育经费的角度来看,高校教育的产业化呈现出一种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赋予高校对学生的资助行为具有更多的经济含义。
二、教育投资的相关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1962)采用经济增长要素分析法,对同一时期内各经济投入要素对美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进行分解。经过计算1929-1957年美国实际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93%,在剔除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等要素的贡献之外,得出教育投入使经济增长 0.67%。贝克尔(2007)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严格而又清晰地推导了教育投资对个人收益的影响,指出教育投资的回报具有长期性,而教育回报的长期性也使教育投资的优越性愈加突出,即教育能在未来经济的许多领域都能发挥作用,教育投资对个人的收益增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资助的经济含义
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应该是"谁受益,谁付钱"。这不仅涉及到教育成本的分摊,即对学生的资助也是高校承担的一项成本;同时,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成员,可以享受资助政策的优惠,从而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教育活动的成功实施,让高校获得了自身价值,即品牌效应。
3.1 教育成本分担
纳税人、大学、企业、家庭和学生本人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那么,"高等教育的成本通常要由家长、学生、纳税人和大学四个方面来分担"。由于家长、学生、企业、大学从高等教育中获得的利益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按照获益多少来区分高等教育的成本。
高校本身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这是因为从形式上,高校通过收取学费、接受社会捐助等方式获得资金,从而展开教育活动,维持高校的基本生存;并且,通过教育活动的成功进行,高校可从中获得优秀的教师、知名的品牌、外界的声誉等无形资产。高校作为教育的受益者,有义务付出相应的成本。资助政策可以看作是高校的一项教育成本分担。
3.2 教育公平竞争
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1985)曾给教育机会平等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机会平等意味着机会的效益均等,意味着每个学生可以在一定教育条件下公平竞争。
借助学校的资助,很多经济上有困难的大学生可以进入高校这一资源丰富、有职业保障的学习和研究平台,充分享受高校提供的软硬件,即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与那些物质上相对充分的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起跑线上,每个学生的分数都为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教育公平竞争所起的作用,而资助政策让这种效果得以放大。
3.3 教育品牌效应
在我国,各大高校之间,几乎每年都要定期展开教育品牌的评比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高校的自由竞争,促使高校加强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水平,树立品牌意识。若高校在资助政策的实行方面能够落到实处,无疑可以达到一种很好的品牌效应。
资助政策的成功落实,使得到该项政策优惠的大学生确实利用好了这一"免费午餐",是评价高校资助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反之,受到影响的不仅是教育的声誉和高校本身的健康发展,同时招致拷问和摇撼的还有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的天职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良知。
四、高校资助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发挥
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产业,具备了经济社会的基本元素--成本和收益。以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作为主要高校学生资助手段,不能只是一种显示高校资金能力大小的参照,高校更多的是应该让资助政策成为一种杠杆,积极发挥出其不可小视的经济效应。
4.1 教育成本的有效控制
高校不惜花费重资把资助作为一项政策项目,除了在预期有所回报,也承担者相当大的风险。所以,有效控制教育成本显得十分重要。高校应该做到资助得当,使资助充分发挥其基本效用。
就是说高校要在充分了解接受资助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实行相对应的资助范围和力度,资助资格的审核不可只是走形式。这要求资助申请过程,资助结果回馈,对不良资助行为的处理等活动必须依照相关规定有章可循。
4.2 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
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还处于很不平衡的阶段, 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很难实现。有关平等与效率关系的任何一种简单化的选择虽可能有一时之效, 但从长远看都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因而要从小范围做起,而后准备条件,逐步实现较大范围乃至全国的机会平等。高校的资助政策,让有追求的青年们聚在了一起,促进高校学生的自由竞争,这就能够很好的协调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4.3 投资效用的发挥
也可以这样说,高校资助就是一项投资,因为上文提到过,无论短期长期内,高校都可以从中获得或大或小、无形或有形的收益。比如,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在10年、20年功成名就后回到母校探视,由于"知恩图报"理念的感知,将部分资产捐献给了自己的母校,这样一来,高校获得的这些捐款正是若干年前资助政策的投资效用。
既然是一项投资,高校要对未来的预期收益做好评估,这样,在成本的控制上--资助力度的把握上可以结合高校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当然,对未来的预期必须是合理的,否则将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寻求多种不同的投资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进行和完善。
五、结论
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有的投资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那种依靠物力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资本投资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和社会在逐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个人和家庭的投资也在转向高等教育,因此,重视教育投资,完善资本的投资结构,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
产业化让教育凸显出其经济内涵,高校教育提供了一项特殊服务。高校资助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政策,在其公益性的基础上,也具备了经济效益。控制好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争创优秀教育品牌,这样,高校的资助政策既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又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民选.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7(6)
[2]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李霞.浅析高校资产管理问题.[J]榆林学院学报,2010(01)
关键词:高校资助 产业化 投资 经济效应
一、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1994年高校招生并轨后,高等教育成为非义务教育,交费上学逐渐被社会所接受。高校的贫困生也大量增加,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比例达10%-20%,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达到30%以上。为了保证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逐步形成"奖、贷、勤、助、补、减(免)"多元化资助体系。
然而,资助体系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目的,反而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其弊端:无偿的资助模式不仅助长了贫困生的依赖心理,而且,由于资助工作缺乏有效的操作程序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不公平,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初衷,更有甚者,高校自身管理的失误,使得资助成了高效教育者不正当的收入来源。
教育的产业性是教育的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是指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构成教育市场,交换的商品是教育服务,这与传统意义上服务企业的性质完全一样。尽管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受益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但这种复杂关系并不影响教育的产业性质。因此从产业分类学上把教育看作产业是不成问题的。无论从社会或家庭对教育消费需求的愿望来看,还是从缓解我国教育经费的角度来看,高校教育的产业化呈现出一种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赋予高校对学生的资助行为具有更多的经济含义。
二、教育投资的相关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1962)采用经济增长要素分析法,对同一时期内各经济投入要素对美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进行分解。经过计算1929-1957年美国实际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93%,在剔除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等要素的贡献之外,得出教育投入使经济增长 0.67%。贝克尔(2007)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严格而又清晰地推导了教育投资对个人收益的影响,指出教育投资的回报具有长期性,而教育回报的长期性也使教育投资的优越性愈加突出,即教育能在未来经济的许多领域都能发挥作用,教育投资对个人的收益增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资助的经济含义
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应该是"谁受益,谁付钱"。这不仅涉及到教育成本的分摊,即对学生的资助也是高校承担的一项成本;同时,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成员,可以享受资助政策的优惠,从而获得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教育活动的成功实施,让高校获得了自身价值,即品牌效应。
3.1 教育成本分担
纳税人、大学、企业、家庭和学生本人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那么,"高等教育的成本通常要由家长、学生、纳税人和大学四个方面来分担"。由于家长、学生、企业、大学从高等教育中获得的利益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按照获益多少来区分高等教育的成本。
高校本身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这是因为从形式上,高校通过收取学费、接受社会捐助等方式获得资金,从而展开教育活动,维持高校的基本生存;并且,通过教育活动的成功进行,高校可从中获得优秀的教师、知名的品牌、外界的声誉等无形资产。高校作为教育的受益者,有义务付出相应的成本。资助政策可以看作是高校的一项教育成本分担。
3.2 教育公平竞争
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1985)曾给教育机会平等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机会平等意味着机会的效益均等,意味着每个学生可以在一定教育条件下公平竞争。
借助学校的资助,很多经济上有困难的大学生可以进入高校这一资源丰富、有职业保障的学习和研究平台,充分享受高校提供的软硬件,即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与那些物质上相对充分的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在起跑线上,每个学生的分数都为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教育公平竞争所起的作用,而资助政策让这种效果得以放大。
3.3 教育品牌效应
在我国,各大高校之间,几乎每年都要定期展开教育品牌的评比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高校的自由竞争,促使高校加强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水平,树立品牌意识。若高校在资助政策的实行方面能够落到实处,无疑可以达到一种很好的品牌效应。
资助政策的成功落实,使得到该项政策优惠的大学生确实利用好了这一"免费午餐",是评价高校资助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反之,受到影响的不仅是教育的声誉和高校本身的健康发展,同时招致拷问和摇撼的还有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的天职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良知。
四、高校资助政策的经济效应的发挥
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产业,具备了经济社会的基本元素--成本和收益。以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作为主要高校学生资助手段,不能只是一种显示高校资金能力大小的参照,高校更多的是应该让资助政策成为一种杠杆,积极发挥出其不可小视的经济效应。
4.1 教育成本的有效控制
高校不惜花费重资把资助作为一项政策项目,除了在预期有所回报,也承担者相当大的风险。所以,有效控制教育成本显得十分重要。高校应该做到资助得当,使资助充分发挥其基本效用。
就是说高校要在充分了解接受资助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实行相对应的资助范围和力度,资助资格的审核不可只是走形式。这要求资助申请过程,资助结果回馈,对不良资助行为的处理等活动必须依照相关规定有章可循。
4.2 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
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还处于很不平衡的阶段, 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很难实现。有关平等与效率关系的任何一种简单化的选择虽可能有一时之效, 但从长远看都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
因而要从小范围做起,而后准备条件,逐步实现较大范围乃至全国的机会平等。高校的资助政策,让有追求的青年们聚在了一起,促进高校学生的自由竞争,这就能够很好的协调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4.3 投资效用的发挥
也可以这样说,高校资助就是一项投资,因为上文提到过,无论短期长期内,高校都可以从中获得或大或小、无形或有形的收益。比如,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在10年、20年功成名就后回到母校探视,由于"知恩图报"理念的感知,将部分资产捐献给了自己的母校,这样一来,高校获得的这些捐款正是若干年前资助政策的投资效用。
既然是一项投资,高校要对未来的预期收益做好评估,这样,在成本的控制上--资助力度的把握上可以结合高校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当然,对未来的预期必须是合理的,否则将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寻求多种不同的投资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进行和完善。
五、结论
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有的投资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那种依靠物力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资本投资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和社会在逐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个人和家庭的投资也在转向高等教育,因此,重视教育投资,完善资本的投资结构,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
产业化让教育凸显出其经济内涵,高校教育提供了一项特殊服务。高校资助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政策,在其公益性的基础上,也具备了经济效益。控制好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争创优秀教育品牌,这样,高校的资助政策既有利于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又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民选.美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7(6)
[2]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李霞.浅析高校资产管理问题.[J]榆林学院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