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想让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启发. 我在教学中依托“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知识的正向迁移”、“一题多解”等背景,仅用“一句话”提出问题,启发思维,激励自主探究,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明确方法;拓展思维;激发兴趣
县数学教研员在教研会上多次提到,学生在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期末统考试卷中出了一个求圆心角是90°的扇形面积的考题,而全县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做. 在教研会上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讨论,大多数老师认为是教学中变式训练不够. 我个人认为,一些思维的变式,思维的拓展,并不一定要让学生做变式练习,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只需多“一句话”给予启发,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一句话”让学生明确方法
对于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学生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基础上,老师只要出示图1,并提问:若图中圆的半径是r,阴影部分的面积你会计算吗?在学生互议的活动中会很快得出半圆的面积、90°扇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即用相应圆的面积除以2、除以4. 一个问题让学生感悟一种数学思想——化归思想,明确一个方法,既没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达到变式训练的效果.
二、“一句话”让学生拓展思维
“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教材、新大纲中的要求是验证、掌握、应用,不要求证明. 学生通过验证的操作过程,明确了问题的实质就是使三个内角拼凑到一起,操作验证后,应多说一句话:你能利用验证的思想方法和所学的知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吗?学生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和议论,很快就产生了两种证明方法(其问题的转化如图2所示).
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进行思考、讨论,一是检验了学生对验证思想方法理解的程度,二是让学生的思维方法得到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一句话”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活动的内部驱动力. 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地激发.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用“一句话”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会在课后主动去探讨,当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我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节课的小结结束语中说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在课后,很多学生就把他们的解答给我看. 我发现他们的方法还真的有很多种呢!我对他们的解答进行了相应的点评,同学中也自觉地进行交流,学生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觉得这些知识虽然是在后面要学习的,但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主动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意义就更大了.
四、“一句话”激励创新
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足课堂,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一题多解的研究,在常规的思维之后,用“一句话”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这节课的时候,学生会很快用如图2的方法给予证明. 在此基础之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作辅助线的目的是什么?能否通过其他途径达到这个效果?”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活跃了,有的埋头沉思,有的相互讨论,一会儿许多学生的手举就起来了,要求发言. 这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得出共识:转化的目的是能得到180°,并且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关,达到这个目的,除利用平角的性质外,还可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互补”的性质. 很快在学生中又出现如图3的三种转化方法.
有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适时地投下启迪学生思维的这一“石块”,并能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一句话”点拔、“一句话”启发、“一句话”引导学生的思维迁移……合理、合时地“一句话”能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思维得到启发,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得以提高. 因此,在教学准备环节中,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相关的问题,这为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明确方法;拓展思维;激发兴趣
县数学教研员在教研会上多次提到,学生在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期末统考试卷中出了一个求圆心角是90°的扇形面积的考题,而全县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做. 在教研会上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讨论,大多数老师认为是教学中变式训练不够. 我个人认为,一些思维的变式,思维的拓展,并不一定要让学生做变式练习,这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只需多“一句话”给予启发,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一句话”让学生明确方法
对于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学生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基础上,老师只要出示图1,并提问:若图中圆的半径是r,阴影部分的面积你会计算吗?在学生互议的活动中会很快得出半圆的面积、90°扇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即用相应圆的面积除以2、除以4. 一个问题让学生感悟一种数学思想——化归思想,明确一个方法,既没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达到变式训练的效果.
二、“一句话”让学生拓展思维
“三角形内角和”在新教材、新大纲中的要求是验证、掌握、应用,不要求证明. 学生通过验证的操作过程,明确了问题的实质就是使三个内角拼凑到一起,操作验证后,应多说一句话:你能利用验证的思想方法和所学的知识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吗?学生通过几分钟的思考和议论,很快就产生了两种证明方法(其问题的转化如图2所示).
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进行思考、讨论,一是检验了学生对验证思想方法理解的程度,二是让学生的思维方法得到拓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一句话”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活动的内部驱动力. 学生的兴趣需要不断地激发.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用“一句话”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会在课后主动去探讨,当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我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节课的小结结束语中说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在课后,很多学生就把他们的解答给我看. 我发现他们的方法还真的有很多种呢!我对他们的解答进行了相应的点评,同学中也自觉地进行交流,学生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我觉得这些知识虽然是在后面要学习的,但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主动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意义就更大了.
四、“一句话”激励创新
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立足课堂,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一题多解的研究,在常规的思维之后,用“一句话”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这节课的时候,学生会很快用如图2的方法给予证明. 在此基础之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作辅助线的目的是什么?能否通过其他途径达到这个效果?”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活跃了,有的埋头沉思,有的相互讨论,一会儿许多学生的手举就起来了,要求发言. 这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得出共识:转化的目的是能得到180°,并且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关,达到这个目的,除利用平角的性质外,还可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互补”的性质. 很快在学生中又出现如图3的三种转化方法.
有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能否适时地投下启迪学生思维的这一“石块”,并能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一句话”点拔、“一句话”启发、“一句话”引导学生的思维迁移……合理、合时地“一句话”能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思维得到启发,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得以提高. 因此,在教学准备环节中,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相关的问题,这为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