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儿,笑起来很美;她是班上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在年级上出类拔萃;她是所有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和乖孩子,是所有孩子崇拜的榜样;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样的描述,可能会让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赞叹不已。是啊,“天之骄子”的她,怎能不让人从心底里生出喜爱之情呢?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有充分的理由将她视若珍宝。但是,四年级下学期的一件小事却让我察觉出这个孩子成长中的误区。
那是一个临近期末的下午,六点钟,刚给学困生补完课,我拖着疲累的身躯回到办公室,发现桌面上折着一个小小的信封,上面写着:孙老师(收)。打开了信,没有落款,全文的语法、文笔无可挑剔,显见出自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之手,可信的内容却使人不那么愉快。
敬爱的孙老师:
您好!
这封信以一个故事开头: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记者会上被提问:“你小时候的学习怎么样?”令记者大吃一惊的是,布什竟然说:“成绩差得很,就因为我有独立思想,所以我当上了总统。我从不死记硬背!”记者又好奇地问:“你们班学习好的同学都干了什么工作?”“他们都去大学当教授了。”填鸭式教育只会让学生形成统一的想法、统一的思维和生硬的一套理论。郑××、王××(我们班成绩最差的两名孩子)就是“布什第二”,可以干大事儿。他们很聪明,思维独特、敏捷,请您以适合的、独特的方式教育他们。希拉里以立体的方式读书,从不死记硬背每一个字。由此可见,学习只用记重点,零碎的知识不用记,不用强硬地进行规定!
孙老师您平时很爱我们,我们的事儿您都很上心。请您稍微改一下您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学得更加愉快、轻松。
——您的学生
认真读完整封信后,我心里五味杂陈。我认出了她的字迹,这个班中最优秀的同学。我感到震惊,怎么可能呢?她是如此优秀!接着,一股无名火蔓延我的全身。老师每天精疲力竭地工作,还不是希望你们有一个好成绩,你们怎可以如此质疑?我的第一想法是把信在班上公开,借助全班的舆论力量批评她……
渐渐的,我冷静下来,开始细细思索:真的要这么做吗?姑且不论信的内容,如果罔顾她的请求会不会产生相反的甚至是更糟糕的教育效果?我不愿让自己的言行划伤孩子幼小的心灵。最后,我决定还是不把信公开,保护她的自尊。
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个优秀的孩子如此离经叛道?细细回想自己一整天的言行举止,又把信反复地读了几遍,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到信中郑××和王××的名字,我灵光一现——问题会不会是在这两个同学身上?
第二天一早,我在课间休息时把这两个同学分别叫到了身旁,装作不经意地询问他们:“最近有没有想对老师说的话?”他们的回答均是没有,这让我判断他们并没有参与这次行动。我接着小心地“套话”说:“现在我们玩一个游戏,让我考考你的记忆力。你能在5分钟以内把我昨天跟你说的话复述出来吗?”两个孩子当然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其中,郑××说了一句:“老师,你昨天好像在上课时说了一句再也不管我的话。”一听到这话,我马上回忆了起来,昨天复习课上郑同学一直开小差,在提醒了三次无效后,火冒三丈的我终于忍不住说了这句气话。我立刻微笑着问他:“那你现在还难过吗?”郑同学低头沉思了几秒钟:“不难过,我知道老师是为我好,而且我知道,老师是不可能不管我的。”听到这话,我忍不住轻轻把孩子揽到怀中,并在他耳边悄声说:“老师为说过这句话向你道歉,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当然,我同时也在全班调查了一下最近的作业并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孩子们表示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教学容量,很多孩子还得意非凡地在午休时向我展示他们已经完成的作业。这说明,作业多,对于大多数同学是不存在的,而这个孩子似乎已完全受到所谓名人事例的误导,认为“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念是可以抛弃的。问题到现在已经大致明晰了——郑同学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个孩子作为“正义使者”勇敢地站了出来,顺便小小抒发了一下自己对学习的独特见解,当然她更害怕我的批评,所以像做贼一样忐忑……
第二天,趁课间休息时,我把这个孩子叫到身旁,和她说道:“老师要交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你愿意完成吗?”她听了之后很高兴,表示很乐意。于是我告诉她:“你知道期末老师很累,所以我想找个小助手,从今天开始,由你负责你同桌(她信中提到的王××)的学习,让他在期末取得一个好成绩,你愿意帮老师分担吗?”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然后问我:“那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从今天开始,你负责他的每本作业本的改错,每复习完一单元就帮他听写,监督他背每篇需要背诵的课文……”小家伙听了有些头晕,但还是表示愿意一试。就这样过了两三天,我不动声色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开始时,孩子很积极,像个小老师似的认真履行起自己的职责来。可是过了三天,她开始不耐烦起来,改错盯得也没有那么认真了,一周过后,她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答应过我的事情。于是,我把她叫到身旁问道:“怎么样?你这个小老师的学生进步了吗?”听到这话,她的脸立刻变得像个红苹果似的,说话也支支吾吾起来。我装作没有注意到,微笑着问道:“怎么,学生罢工了?”她瞄瞄我,看我不像生气的样子,胆子也慢慢放大,“老师,你不知道,他实在是太懒了!改错从来不会主动完成。”“可是我觉得他挺聪明的呀。”“聪明有什么用?学习不勤奋,再聪明也白搭。”说到这里,她好像意识到什么,赶紧闭上嘴巴。我笑了笑,“那你想想,一个他已经让你受不了,44个他会让你怎么样?”她郁闷地咬住嘴唇,顿了顿说:“我想我会崩溃吧。”“可是,我没有崩溃啊!”说到这儿,她若有所悟。
第二天,我召开了一个队会,主题是“成功的秘诀”。这次队会以名人的成功为开场白,我请同学们讲述他们所知的名人成功的事例,有同学讲爱因斯坦,有同学讲华罗庚,还有的同学讲了童第周……我接着请他们思考:这些名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孩子们都回答:勤奋。我提出了质疑:“可是比尔·盖茨在上哈佛时退学了,但他却成立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同学们还认为他是靠勤奋才成功而不是靠聪明才智吗?”有个同学应声而起,“老师,比尔·盖茨为什么读到哈佛才退学?如果他不努力,他到得了哈佛吗?”他一句话说完,班级立刻沸腾了,我趁势总结:“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严格要求自己,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暑假童子军的80公里徒步行军,时间是一个星期,他穿了一双崭新的高筒靴,显然新鞋不大合脚,每天约13公里的徒步行军,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尽了苦头。第一天晚上,他的脚后跟磨破了皮,脚趾上起了水泡。他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脚红肿得非常厉害,开裂的皮肤还流了血。同伴们都劝他停止前进,他却摇摇头,只是向随队医生要点药棉和纱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继续上路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一个途中站检查,当领队发现他的脚发炎得非常严重,下令医治,才中止了这次行军。盖茨的母亲从西雅图赶来,看到他双脚溃烂的样子时,难过地哭了,直埋怨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停止行军。盖茨却淡淡地说他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是靠着这股子的坚强,盖茨争取到了哈佛的入学通知书,更是靠着勤奋成为了世界首富。”最后,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给这次班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班会结束后,我暗暗观察那个孩子,她脸上不以为然的神情早已被叹服、愧疚所取代,我不知道她是如何思考的,我相信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孩,而我所做的两件不无关联的事儿无疑对她触动不少,如此,我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过了两天就是教师节,我的桌上第一次出现了她的卡片,打开一看,上面如是写着,“节日快乐,孙老师!您太辛苦了!但我希望您能永远严格要求我们。”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孙扬佼)
王晓春点评
这个小女孩给老师写的信,内容肯定是有问题的。她的认识走了极端,而心态则有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好高骛远、吹大牛的嫌疑。孙老师对她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做法也比较柔和、不粗暴。这类毛病在青少年中很常见,我原来一直以为这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造成的,最近读了点脑科学的书,才明白这与孩子的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很大关系。
……青少年在其追求理想的行为中多少有点虚伪,常常言行不一,说得出却做不到,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David Elkind(1978)把这种特点称之为“青少年的虚伪性”,不过认为这种虚伪与思想不成熟有关,而不是一种人格缺陷。从人脑的发展情况看,“青少年的虚伪性与额叶发展进程与覆盖额叶的髓磷脂有关”。(《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大卫·苏泽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4月第一版61页)“对付青少年虚伪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深入了解现实世界与社会环境,向他们揭示真实的人情世态,说明他们的行为可带来的种种结果,这样有助于青少年懂得既要说好话,更要做好事,从而言行一致。”(同上书63页)
我一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去碰钉子,而不是靠说教。说教不是没有用,只不过不如体验,说教多了,还会引起学生反感,有反效果。作为成年人,教师应该有这个自信和度量,明知道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可能会失败,做不到,也让他去试一试,告诉他:“我觉得这事你怕是做不到。”等他碰了钉子,再和他一起讨论失败的原因,而不要轻易责备他“吹牛”。孙老师教育这位优秀生,采用的就是“体验法”,给她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她做,她发现干实事并不那么容易,她碰了钉子,狂妄之气就会减少。
不过我觉得孙老师处理这个案例,教育学生确有成绩,提高自身素质却没什么进展。实际上这个学生的观点虽然偏激,却包含着某些“真理的颗粒”,对这一点,孙老师注意不够。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证明,小时候成绩不好的孩子,有些人长大了很有出息,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与后来的发展并不都那么一致,这是有道理的。因此,作为教师,虽然应该重视学习成绩,但不应把它看得过重,否则就是应试主义了。这个小女孩断定那两个成绩差的学生是“布什第二”,固然显得轻率,但反过来,你也不能保证这二位将来的发展一定比同班成绩好的学生差,那么看也是轻率的。学生的未来决定于很多因素,单凭眼前考试分数来预测不行。我感觉孙老师有某种程度的应试主义理念,证据是她不经意间说的一句真心话:“老师每天精疲力竭地工作,还不是希望你们有一个好成绩。”这句话有问题,教师努力工作,应该是为了每个学生的成长,学习成绩只是成长的一部分,而且未必是主要部分。所以我若是孙老师,我不但会对她进行体验教育,帮她获得自知之明,而且会对她说,你信中说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不全面。有些杰出人物当初学习成绩是不好,但是也有许多杰出人物小时候成绩很棒,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一个因素,不要把它绝对化了。总之,当孩子看问题片面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用另一种片面置换他们的片面。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读孙老师的这个文,很是为孙老师能注意呵护孩子的心灵而感动。在内心认定孩子出现了问题,孙老师没有急着批评孩子,或是直接找孩子来谈话,而采用了相对较为复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想,这是孙老师知道,有时简单直接的方式代表的是强势粗暴,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因而,在文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为解决问题而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的老师。
为了这件事,孙老师找来所涉及的孩子,侧面调查情况,并积极进行反思;为了帮孩子认识到问题,策划了让提意见的孩子当小老师的活动。在水到渠成之后,孙老师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过程的细致,考虑的周全,让人很是敬佩。也只有将教育真正放在心上,将孩子放在心头的教师,才能做到这样。
但并不是说孙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绝对正确的。个人认为孙老师对于这个案例的处理存在一些失误。失误之处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在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而在于对所出现问题的认识。
当孙老师接到孩子的信后,第一反应是孩子不理解自己,给自己的工作挑刺来了,所以才会“五味杂陈”“一股无名火”蔓延全身。这是我们很多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都会出现的近乎“本能”的反应。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孙老师的思维便呈现出直线型的趋势——孩子提意见,便是孩子挑刺,孩子挑刺,我便需要找到相应的反制措施,我找到了反制措施,就证明了我的一贯正确……在孙老师看来,这时已经不再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而演变成了师生之间的较量了。
这样,才会出现后面的处理方式和过程。当找来郑××、王××来了解情况时,郑××叙述了一个细节:“老师,你昨天好像在上课时说了一句再也不管我的话。”而当孩子回答“不难过”时,孙老师便按照自己的直线思维来为自己打掩护,认为自己并没有对孩子造成伤害,那么旁观孩子提意见便是挑刺。其实,在一贯“绝对正确”的老师面前,作为四年级已有了一定察言观色能力的孩子,又有几个孩子敢于当面说自己“很受伤”?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正确”,孙老师想到了让提意见的孩子“岗位体验”一下,让她尝尝当老师的滋味。而在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执行不下去时,孙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教育——“那你想想,一个他已经让你受不了,44个他会让你怎么样?”孙老师这儿的教育,与孩子所提的意见一致吗?粗看区别不大,但细细分析便知其中有着很大的区别。孙老师所要孩子明白的,是按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的压力之大,而孩子所希望的,并不是加大教师的工作压力,而是改进教育方式——孩子所希望的,是老师能够以更合适、独特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老师所回答的,是类似于“我的压力很大,所以别再挑刺”。这样的回答,与孩子的期望一致吗?这样让孩子“换位思考”,只是让孩子做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已。 我一直在想,如果一开始时,孙老师在从老师的角度看过问题之后,再让自己换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会不会对事情有着更全面的认识呢?会不会有着“我的教学过程中还有不足,我眼中所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分数’,我还可以有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励孩子,让他有更好的表现”等思考呢?如果思考到这些,孙老师后面的处理会有所变化的。比如,写封信给提醒自己的孩子,向孩子表达谢意,感谢她提醒自己,并顺便解释一下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也不妨邀请孩子当一下自己的小助手,在帮助自己多关照一下那两个学生的同时,体验一下自己的处境。而写完这封信后,再去思考自己还可以有着什么样的改变。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适合眼前的孩子们。
(安徽芜湖县湾镇第二小学 庄华涛)
走出小聪明,修炼大智慧
1978年9月,我那时读高二。一天,到食堂吃饭,看到食堂门口张贴着几张大白纸,上面有78年的数学高考试题和解答。一问,知道这是廖升堂老师做出来,张贴在这里供同学们学习的。尽管似懂非懂,但我还是发现有一个地方有笔误,一个是“±2”的答案写成了“2”。怎么办呢?廖老师没有教过我们,而且又是我们学校师生公认的数学权威……想过一阵,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给廖老师说了自己的发现。廖老师查看过以后,把“2”改成了“±2”。高中学习阶段,廖老师一直没有教我,但他从此以后开始关心我,见面总要问问,并说学习上有困难可以找他。廖老师后来调入中师,我也考进了中师,他仍然没有教我,但我在学校的言行举止他都在关心提醒;这种关心还延续到毕业以后,比如关心我的毕业分配,给我牵线介绍女朋友……
我感恩廖老师对我生活的关心帮助,但更感恩廖老师对我质疑的鼓励。廖老师让我知道,有根据地质疑和批评不仅不会吃亏,而且可能得到更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使我更愿意坚持质疑和批评,同时也理解与接受别人的质疑和批评。这么多年,也多次有善意的朋友提醒自己收敛,我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但廖老师对我的帮助扎下了根。可以这样说,如果我在质疑的勇气上有所坚持和保留,并由此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的话,这首先要归功于廖老师对我的关心和鼓励。
有了这样的经历,看孙扬佼老师在《成长中的误区》中的处理方法就会带有不同的视角。教师要尊重那些敢于批评自己的学生,善意理解他们的批评,鼓励他们“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带着这样的眼光审视,就觉得孙老师的处理不是那么妥当,有很多东西需要讨论了。
谢谢孙老师如此完整地把学生的信转过来。我读到这封信,内心充满喜悦和感动(当然不排除“事不关己,关己则乱”的可能)。就事论事,我体会到的是这位同学关心弱势同学的处境,希望老师教得更好的美好愿望和动机。多么善良的学生呀!引经据典,视野开阔,知识面丰富,多么爱学和能干的学生呀!能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的同学,对同学充满信任,“郑××、王××(我们班成绩最差的两名孩子)就是‘布什第二’,可以干大事儿。他们很聪明,思维独特、敏捷”;看问题不偏颇,“学习只用记重点,零碎的知识不用记”;理解老师,关心老师,“孙老师您平时很爱我们,我们的事儿您都很上心。请您稍微改一下您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学得更加愉快、轻松。”多么懂事和有自己见解的学生呀!这是一个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的行为,老师为什么不去好好鼓励一番?为什么只是盯着“误区”呢?就算有“误区”,也可以先鼓励和欣赏合理的、值得肯定的地方呀?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辅仁大学的校长陈垣先生曾经为启功写“上课须知”,其中有一条是“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学生的优点视而不见呢?
必须承认,学习是需要勤奋的,教师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勤奋学习”教育的,如果学生懒散,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学习任务听之任之,教师的教育和帮助是一种负责任。但凡事有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希望你们有一个好成绩”;老师自己在“每天精疲力竭地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勤奋到每天“精疲力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了“促进小(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工作标准(这就是写信小女孩表达的愿望),教师应该执行这样的要求和标准。
没有肯定学生的合理行为和合理表达,而是片面强调要勤奋,后续的教育行为也就值得商榷了。我曾经和老师们讨论过这样的故事:
某语文老师,经常批评某同学作文字迹潦草。一天,这位同学拿着老师批注评语的作文来到老师面前:“老师,您的评语写了一些什么,我看不明白,我想请您说一说,我以后好改进。”老师对学生的真实用意产生了怀疑,于是拿出纸烟:“某同学,我请你抽烟!”学生忙着摆手:“老师,我不能抽。学校规定,学生不许抽烟。”老师说:“你也知道,有些事情,老师可以做而学生不能做?”……
对于这位语文老师的作为,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他很有教学机智,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和教育了学生。但我认为,这不是教学的机智,只能说是一种“小聪明”。
聪明和智慧的不同,我以为就在“小”与“大”上:小聪明是只管眼前,眼前把学生按平了,不吃亏,维护了自己的权威;智慧是有大格局、大境界,能放眼长远,考虑几年、若干年以后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此的美好回忆。从这种意义上,我越来越怀想廖升堂老师当初的教育智慧。见贤思齐,我期望自己能用自己的言行薪火相传,也期望老师们走出“小聪明”,寻找“大智慧”,并让自己的教育实践更加具有教育智慧。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那是一个临近期末的下午,六点钟,刚给学困生补完课,我拖着疲累的身躯回到办公室,发现桌面上折着一个小小的信封,上面写着:孙老师(收)。打开了信,没有落款,全文的语法、文笔无可挑剔,显见出自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之手,可信的内容却使人不那么愉快。
敬爱的孙老师:
您好!
这封信以一个故事开头: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记者会上被提问:“你小时候的学习怎么样?”令记者大吃一惊的是,布什竟然说:“成绩差得很,就因为我有独立思想,所以我当上了总统。我从不死记硬背!”记者又好奇地问:“你们班学习好的同学都干了什么工作?”“他们都去大学当教授了。”填鸭式教育只会让学生形成统一的想法、统一的思维和生硬的一套理论。郑××、王××(我们班成绩最差的两名孩子)就是“布什第二”,可以干大事儿。他们很聪明,思维独特、敏捷,请您以适合的、独特的方式教育他们。希拉里以立体的方式读书,从不死记硬背每一个字。由此可见,学习只用记重点,零碎的知识不用记,不用强硬地进行规定!
孙老师您平时很爱我们,我们的事儿您都很上心。请您稍微改一下您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学得更加愉快、轻松。
——您的学生
认真读完整封信后,我心里五味杂陈。我认出了她的字迹,这个班中最优秀的同学。我感到震惊,怎么可能呢?她是如此优秀!接着,一股无名火蔓延我的全身。老师每天精疲力竭地工作,还不是希望你们有一个好成绩,你们怎可以如此质疑?我的第一想法是把信在班上公开,借助全班的舆论力量批评她……
渐渐的,我冷静下来,开始细细思索:真的要这么做吗?姑且不论信的内容,如果罔顾她的请求会不会产生相反的甚至是更糟糕的教育效果?我不愿让自己的言行划伤孩子幼小的心灵。最后,我决定还是不把信公开,保护她的自尊。
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个优秀的孩子如此离经叛道?细细回想自己一整天的言行举止,又把信反复地读了几遍,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到信中郑××和王××的名字,我灵光一现——问题会不会是在这两个同学身上?
第二天一早,我在课间休息时把这两个同学分别叫到了身旁,装作不经意地询问他们:“最近有没有想对老师说的话?”他们的回答均是没有,这让我判断他们并没有参与这次行动。我接着小心地“套话”说:“现在我们玩一个游戏,让我考考你的记忆力。你能在5分钟以内把我昨天跟你说的话复述出来吗?”两个孩子当然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其中,郑××说了一句:“老师,你昨天好像在上课时说了一句再也不管我的话。”一听到这话,我马上回忆了起来,昨天复习课上郑同学一直开小差,在提醒了三次无效后,火冒三丈的我终于忍不住说了这句气话。我立刻微笑着问他:“那你现在还难过吗?”郑同学低头沉思了几秒钟:“不难过,我知道老师是为我好,而且我知道,老师是不可能不管我的。”听到这话,我忍不住轻轻把孩子揽到怀中,并在他耳边悄声说:“老师为说过这句话向你道歉,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当然,我同时也在全班调查了一下最近的作业并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孩子们表示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教学容量,很多孩子还得意非凡地在午休时向我展示他们已经完成的作业。这说明,作业多,对于大多数同学是不存在的,而这个孩子似乎已完全受到所谓名人事例的误导,认为“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念是可以抛弃的。问题到现在已经大致明晰了——郑同学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个孩子作为“正义使者”勇敢地站了出来,顺便小小抒发了一下自己对学习的独特见解,当然她更害怕我的批评,所以像做贼一样忐忑……
第二天,趁课间休息时,我把这个孩子叫到身旁,和她说道:“老师要交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你愿意完成吗?”她听了之后很高兴,表示很乐意。于是我告诉她:“你知道期末老师很累,所以我想找个小助手,从今天开始,由你负责你同桌(她信中提到的王××)的学习,让他在期末取得一个好成绩,你愿意帮老师分担吗?”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然后问我:“那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从今天开始,你负责他的每本作业本的改错,每复习完一单元就帮他听写,监督他背每篇需要背诵的课文……”小家伙听了有些头晕,但还是表示愿意一试。就这样过了两三天,我不动声色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开始时,孩子很积极,像个小老师似的认真履行起自己的职责来。可是过了三天,她开始不耐烦起来,改错盯得也没有那么认真了,一周过后,她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答应过我的事情。于是,我把她叫到身旁问道:“怎么样?你这个小老师的学生进步了吗?”听到这话,她的脸立刻变得像个红苹果似的,说话也支支吾吾起来。我装作没有注意到,微笑着问道:“怎么,学生罢工了?”她瞄瞄我,看我不像生气的样子,胆子也慢慢放大,“老师,你不知道,他实在是太懒了!改错从来不会主动完成。”“可是我觉得他挺聪明的呀。”“聪明有什么用?学习不勤奋,再聪明也白搭。”说到这里,她好像意识到什么,赶紧闭上嘴巴。我笑了笑,“那你想想,一个他已经让你受不了,44个他会让你怎么样?”她郁闷地咬住嘴唇,顿了顿说:“我想我会崩溃吧。”“可是,我没有崩溃啊!”说到这儿,她若有所悟。
第二天,我召开了一个队会,主题是“成功的秘诀”。这次队会以名人的成功为开场白,我请同学们讲述他们所知的名人成功的事例,有同学讲爱因斯坦,有同学讲华罗庚,还有的同学讲了童第周……我接着请他们思考:这些名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孩子们都回答:勤奋。我提出了质疑:“可是比尔·盖茨在上哈佛时退学了,但他却成立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同学们还认为他是靠勤奋才成功而不是靠聪明才智吗?”有个同学应声而起,“老师,比尔·盖茨为什么读到哈佛才退学?如果他不努力,他到得了哈佛吗?”他一句话说完,班级立刻沸腾了,我趁势总结:“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严格要求自己,有一次他参加一个暑假童子军的80公里徒步行军,时间是一个星期,他穿了一双崭新的高筒靴,显然新鞋不大合脚,每天约13公里的徒步行军,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尽了苦头。第一天晚上,他的脚后跟磨破了皮,脚趾上起了水泡。他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第二天晚上,他的脚红肿得非常厉害,开裂的皮肤还流了血。同伴们都劝他停止前进,他却摇摇头,只是向随队医生要点药棉和纱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继续上路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一个途中站检查,当领队发现他的脚发炎得非常严重,下令医治,才中止了这次行军。盖茨的母亲从西雅图赶来,看到他双脚溃烂的样子时,难过地哭了,直埋怨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停止行军。盖茨却淡淡地说他没有到达目的地。就是靠着这股子的坚强,盖茨争取到了哈佛的入学通知书,更是靠着勤奋成为了世界首富。”最后,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给这次班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班会结束后,我暗暗观察那个孩子,她脸上不以为然的神情早已被叹服、愧疚所取代,我不知道她是如何思考的,我相信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孩,而我所做的两件不无关联的事儿无疑对她触动不少,如此,我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过了两天就是教师节,我的桌上第一次出现了她的卡片,打开一看,上面如是写着,“节日快乐,孙老师!您太辛苦了!但我希望您能永远严格要求我们。”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孙扬佼)
王晓春点评
这个小女孩给老师写的信,内容肯定是有问题的。她的认识走了极端,而心态则有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好高骛远、吹大牛的嫌疑。孙老师对她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做法也比较柔和、不粗暴。这类毛病在青少年中很常见,我原来一直以为这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造成的,最近读了点脑科学的书,才明白这与孩子的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很大关系。
……青少年在其追求理想的行为中多少有点虚伪,常常言行不一,说得出却做不到,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David Elkind(1978)把这种特点称之为“青少年的虚伪性”,不过认为这种虚伪与思想不成熟有关,而不是一种人格缺陷。从人脑的发展情况看,“青少年的虚伪性与额叶发展进程与覆盖额叶的髓磷脂有关”。(《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大卫·苏泽等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4月第一版61页)“对付青少年虚伪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深入了解现实世界与社会环境,向他们揭示真实的人情世态,说明他们的行为可带来的种种结果,这样有助于青少年懂得既要说好话,更要做好事,从而言行一致。”(同上书63页)
我一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去碰钉子,而不是靠说教。说教不是没有用,只不过不如体验,说教多了,还会引起学生反感,有反效果。作为成年人,教师应该有这个自信和度量,明知道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可能会失败,做不到,也让他去试一试,告诉他:“我觉得这事你怕是做不到。”等他碰了钉子,再和他一起讨论失败的原因,而不要轻易责备他“吹牛”。孙老师教育这位优秀生,采用的就是“体验法”,给她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她做,她发现干实事并不那么容易,她碰了钉子,狂妄之气就会减少。
不过我觉得孙老师处理这个案例,教育学生确有成绩,提高自身素质却没什么进展。实际上这个学生的观点虽然偏激,却包含着某些“真理的颗粒”,对这一点,孙老师注意不够。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证明,小时候成绩不好的孩子,有些人长大了很有出息,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与后来的发展并不都那么一致,这是有道理的。因此,作为教师,虽然应该重视学习成绩,但不应把它看得过重,否则就是应试主义了。这个小女孩断定那两个成绩差的学生是“布什第二”,固然显得轻率,但反过来,你也不能保证这二位将来的发展一定比同班成绩好的学生差,那么看也是轻率的。学生的未来决定于很多因素,单凭眼前考试分数来预测不行。我感觉孙老师有某种程度的应试主义理念,证据是她不经意间说的一句真心话:“老师每天精疲力竭地工作,还不是希望你们有一个好成绩。”这句话有问题,教师努力工作,应该是为了每个学生的成长,学习成绩只是成长的一部分,而且未必是主要部分。所以我若是孙老师,我不但会对她进行体验教育,帮她获得自知之明,而且会对她说,你信中说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不全面。有些杰出人物当初学习成绩是不好,但是也有许多杰出人物小时候成绩很棒,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一个因素,不要把它绝对化了。总之,当孩子看问题片面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用另一种片面置换他们的片面。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读孙老师的这个文,很是为孙老师能注意呵护孩子的心灵而感动。在内心认定孩子出现了问题,孙老师没有急着批评孩子,或是直接找孩子来谈话,而采用了相对较为复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想,这是孙老师知道,有时简单直接的方式代表的是强势粗暴,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因而,在文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为解决问题而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的老师。
为了这件事,孙老师找来所涉及的孩子,侧面调查情况,并积极进行反思;为了帮孩子认识到问题,策划了让提意见的孩子当小老师的活动。在水到渠成之后,孙老师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过程的细致,考虑的周全,让人很是敬佩。也只有将教育真正放在心上,将孩子放在心头的教师,才能做到这样。
但并不是说孙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绝对正确的。个人认为孙老师对于这个案例的处理存在一些失误。失误之处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在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而在于对所出现问题的认识。
当孙老师接到孩子的信后,第一反应是孩子不理解自己,给自己的工作挑刺来了,所以才会“五味杂陈”“一股无名火”蔓延全身。这是我们很多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时都会出现的近乎“本能”的反应。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孙老师的思维便呈现出直线型的趋势——孩子提意见,便是孩子挑刺,孩子挑刺,我便需要找到相应的反制措施,我找到了反制措施,就证明了我的一贯正确……在孙老师看来,这时已经不再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而演变成了师生之间的较量了。
这样,才会出现后面的处理方式和过程。当找来郑××、王××来了解情况时,郑××叙述了一个细节:“老师,你昨天好像在上课时说了一句再也不管我的话。”而当孩子回答“不难过”时,孙老师便按照自己的直线思维来为自己打掩护,认为自己并没有对孩子造成伤害,那么旁观孩子提意见便是挑刺。其实,在一贯“绝对正确”的老师面前,作为四年级已有了一定察言观色能力的孩子,又有几个孩子敢于当面说自己“很受伤”?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正确”,孙老师想到了让提意见的孩子“岗位体验”一下,让她尝尝当老师的滋味。而在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执行不下去时,孙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教育——“那你想想,一个他已经让你受不了,44个他会让你怎么样?”孙老师这儿的教育,与孩子所提的意见一致吗?粗看区别不大,但细细分析便知其中有着很大的区别。孙老师所要孩子明白的,是按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的压力之大,而孩子所希望的,并不是加大教师的工作压力,而是改进教育方式——孩子所希望的,是老师能够以更合适、独特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老师所回答的,是类似于“我的压力很大,所以别再挑刺”。这样的回答,与孩子的期望一致吗?这样让孩子“换位思考”,只是让孩子做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已。 我一直在想,如果一开始时,孙老师在从老师的角度看过问题之后,再让自己换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会不会对事情有着更全面的认识呢?会不会有着“我的教学过程中还有不足,我眼中所看到的只是孩子的‘分数’,我还可以有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励孩子,让他有更好的表现”等思考呢?如果思考到这些,孙老师后面的处理会有所变化的。比如,写封信给提醒自己的孩子,向孩子表达谢意,感谢她提醒自己,并顺便解释一下自己这样做的原因,也不妨邀请孩子当一下自己的小助手,在帮助自己多关照一下那两个学生的同时,体验一下自己的处境。而写完这封信后,再去思考自己还可以有着什么样的改变。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适合眼前的孩子们。
(安徽芜湖县湾镇第二小学 庄华涛)
走出小聪明,修炼大智慧
1978年9月,我那时读高二。一天,到食堂吃饭,看到食堂门口张贴着几张大白纸,上面有78年的数学高考试题和解答。一问,知道这是廖升堂老师做出来,张贴在这里供同学们学习的。尽管似懂非懂,但我还是发现有一个地方有笔误,一个是“±2”的答案写成了“2”。怎么办呢?廖老师没有教过我们,而且又是我们学校师生公认的数学权威……想过一阵,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给廖老师说了自己的发现。廖老师查看过以后,把“2”改成了“±2”。高中学习阶段,廖老师一直没有教我,但他从此以后开始关心我,见面总要问问,并说学习上有困难可以找他。廖老师后来调入中师,我也考进了中师,他仍然没有教我,但我在学校的言行举止他都在关心提醒;这种关心还延续到毕业以后,比如关心我的毕业分配,给我牵线介绍女朋友……
我感恩廖老师对我生活的关心帮助,但更感恩廖老师对我质疑的鼓励。廖老师让我知道,有根据地质疑和批评不仅不会吃亏,而且可能得到更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使我更愿意坚持质疑和批评,同时也理解与接受别人的质疑和批评。这么多年,也多次有善意的朋友提醒自己收敛,我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但廖老师对我的帮助扎下了根。可以这样说,如果我在质疑的勇气上有所坚持和保留,并由此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的话,这首先要归功于廖老师对我的关心和鼓励。
有了这样的经历,看孙扬佼老师在《成长中的误区》中的处理方法就会带有不同的视角。教师要尊重那些敢于批评自己的学生,善意理解他们的批评,鼓励他们“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带着这样的眼光审视,就觉得孙老师的处理不是那么妥当,有很多东西需要讨论了。
谢谢孙老师如此完整地把学生的信转过来。我读到这封信,内心充满喜悦和感动(当然不排除“事不关己,关己则乱”的可能)。就事论事,我体会到的是这位同学关心弱势同学的处境,希望老师教得更好的美好愿望和动机。多么善良的学生呀!引经据典,视野开阔,知识面丰富,多么爱学和能干的学生呀!能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的同学,对同学充满信任,“郑××、王××(我们班成绩最差的两名孩子)就是‘布什第二’,可以干大事儿。他们很聪明,思维独特、敏捷”;看问题不偏颇,“学习只用记重点,零碎的知识不用记”;理解老师,关心老师,“孙老师您平时很爱我们,我们的事儿您都很上心。请您稍微改一下您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学得更加愉快、轻松。”多么懂事和有自己见解的学生呀!这是一个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的行为,老师为什么不去好好鼓励一番?为什么只是盯着“误区”呢?就算有“误区”,也可以先鼓励和欣赏合理的、值得肯定的地方呀?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辅仁大学的校长陈垣先生曾经为启功写“上课须知”,其中有一条是“以鼓励夸奖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学生的优点视而不见呢?
必须承认,学习是需要勤奋的,教师是应该对学生进行“勤奋学习”教育的,如果学生懒散,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学习任务听之任之,教师的教育和帮助是一种负责任。但凡事有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希望你们有一个好成绩”;老师自己在“每天精疲力竭地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勤奋到每天“精疲力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了“促进小(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工作标准(这就是写信小女孩表达的愿望),教师应该执行这样的要求和标准。
没有肯定学生的合理行为和合理表达,而是片面强调要勤奋,后续的教育行为也就值得商榷了。我曾经和老师们讨论过这样的故事:
某语文老师,经常批评某同学作文字迹潦草。一天,这位同学拿着老师批注评语的作文来到老师面前:“老师,您的评语写了一些什么,我看不明白,我想请您说一说,我以后好改进。”老师对学生的真实用意产生了怀疑,于是拿出纸烟:“某同学,我请你抽烟!”学生忙着摆手:“老师,我不能抽。学校规定,学生不许抽烟。”老师说:“你也知道,有些事情,老师可以做而学生不能做?”……
对于这位语文老师的作为,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他很有教学机智,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和教育了学生。但我认为,这不是教学的机智,只能说是一种“小聪明”。
聪明和智慧的不同,我以为就在“小”与“大”上:小聪明是只管眼前,眼前把学生按平了,不吃亏,维护了自己的权威;智慧是有大格局、大境界,能放眼长远,考虑几年、若干年以后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此的美好回忆。从这种意义上,我越来越怀想廖升堂老师当初的教育智慧。见贤思齐,我期望自己能用自己的言行薪火相传,也期望老师们走出“小聪明”,寻找“大智慧”,并让自己的教育实践更加具有教育智慧。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