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梯形有关概念教材编写及二次开发研究(五)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梯形有关概念的二次开发设计进行教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根据二次开发设计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显著地好于按教材进行的教学,可使学生学习梯形的有关概念变得简单、容易,学生感到学习轻松快乐,掌握得更好。最后提出了实现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融合及探究活动应以促进学生积极动脑为主的建议。
  [关键词]二次开发;教学实验;梯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0-0014-03
  一、问题的提出
  前面的研究中,针对国内现有各版本教材在梯形的有关概念编写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二次开发设计。为了验证二次開发设计的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对比实验。下面就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二、实验方法
  1.样本的选择与分布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某校两位教师所教的四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从每人所教两个班中各抽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班(称为实验1班和实验2班),其他班作为对照班(称为对照1班和对照2班),人数分布见表1。
  2.实验的实施
  (1)教材的选择
  实验班采用研究(三)中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设计进行教学;对照班用青岛版教材(参见研究(一)的图6、图7、图12)进行教学。由于青岛版教材没有列举梯子中的梯形,也没有明确界定上下底,但为了便于进行比较研究,对照班进行教学时也展现梯子中有梯形图形的图片,只是不从梯子的结构分析有关概念,仍按照教材上的思路从教材中的其他梯形图形中提炼有关概念;同时,不仅按教材设计明确标出上下底,而且也明确指出:两底中短的是上底,长的是下底。
  (2)教学效果测试与问卷调查
  教学于2019年4月25日在实验班与对照班平行进行。为研究当时的教学效果及其长效性,我们安排了问卷调查和测试。
  问卷调查在教学后的课间进行。问卷有两个问题:一是对学习梯形有关概念难易程度的调查;二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的调查。感受的调查是从六组词语中各选择一个词语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每组词语有表达快乐和不快乐的一对反义词及一个中性词组成,且为避免先人为主的因素影响学生的选择而造成信息失真,各组中的词语采取“中性——快乐——不快乐”三类词语的循环排列,使每类词语出现的先后顺序机会均等。
  测试安排两次,均为两个题目。第一次测试是课堂练习的形式,题目1是描述梯形的概念;题目2是标出图1中梯形的上下底和腰,并作出它们的高。第二次测试的目的是追踪考察教学效果的长效性,安排在学生升入五年级开学后的2019年9月6日下午的自习时间进行,题目1与第一次测试的相同,题目2改为将图1中的图形均顺时针旋转180。,为的是和第一次测试基本保持相同的难度。
  问卷调查与测试完成后,及时进行阅卷与简单统计,再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做出显著性检验。
  三、研究结果
  1.问卷调查的结果
  (1)难易程度的调查结果
  学生对知识难易程度的评价能反映其对知识的接受、理解与掌握程度。问卷中对难易程度的调查分为七级:很难、难、较难、一般、较容易、容易、很容易。这一问题收回的调查问卷100%有效,结果见表2。实验班有54.46%、32.14%和7.14%的学生认为很容易、容易和较容易,三项共计93.74%;而对照班分别有5.45%、10.00%和19.09%的学生认为很容易、容易和较容易,三项共计34.54%。将回答很难、难、较难的三项合计,实验班仅为3.57%,而对照班为25.46%。经X2检验,X2= 110.6678
其他文献
[摘要]比较研究现行教材中关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及三边关系探索活动,得出大部分教材没有揭示三角形稳定性探索活动的表现形式或实质,且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索活动的设计有的不完备,思维含量都较低;指出了探索活动大都存在机械式的操作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问题;提出了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动脑进行探究比机械式的操作探究更为重要的观点。  [关键词]三角形;稳定性;三边关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班级班风和学风的形成、纪律的养成、习惯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班主任也非常辛苦,若没有吃苦耐劳的决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认真扎实的作风,将无法胜任班主任工作。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富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事业。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学生问题千变万化,班级管理千辛万苦,需要班主任扑下身子,潜心
[摘 要]教材不仅是教学教具,也是教师钻研学问、追求知识本质的媒介。不同版本的教材设计有所差异,各有优势,教师要善于求同存异,取精用弘,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版本;对比;结构;体系;简算;异同;构架;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0038-01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最根本凭据,那么怎样吃透教材呢?本文
我市为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之一,因经费紧缺、工学矛盾等困难和问题,乡村教师培训一直处于既“走不出去”也“请不进来”的困境,致使全市乡村教师存在专业发展滞后、校长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今年《教育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成长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高质量开展乡村教师全员培训,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加强县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县级教师发展
[摘 要]“综合与实践”是引导学生进行高效能的数学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摆一摆,想一想”为例进行课例探究,通过层层递进和形式丰富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知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位;位值;有效探究;数学思维  “综合与实践”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
[摘 要]教师需要建立必要的教学序列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概念构建的认知规律,基于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设计教学,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分阶段 概念教学 有序性 平行四边形 思维规律 内涵 表象 认知序列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4  综观目前的数学教学,不少教师认为概念教学不如计算与应
[摘 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中的特有章节,旨在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形成“学策略、懂策略、用策略”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解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唤醒学生的策略意识,注重策略的有效运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策略的优势和形成过程,更好地掌握策略的内涵,从而灵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策略意识;解题能力;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
[摘要]生本位课堂提了很多年,但很多时候只被当作一句空头口号。以“圆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只要事先探明学情,做好预设,那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则退居幕后运筹帷幄,实现生本位课堂。  [关键词]生本位;圆的认识;活动;自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9-0072-02  德意志先哲海德格尔曾说:“教师,他得
[摘要]“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对这两个方面的把握应该遵循“深浅之道”:教学内容的深浅选择应遵循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的本质;教学路径应遵循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深”“浅”之间进行转化,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呈现由“浅”而及于“深”,又因“深”而归于“浅”的教学。  [关键词]教什么;怎么教;深浅之道  [中图分类号]G62
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不可或缺。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单位里,我们都无法避免与人互动,而良好的互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沟通之上,否则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绪都无法准确地传达给交流的对象。“我真的无法理解他的想法。”“你为什么就不懂我?”“小李每天在忙什么?神神秘秘的。”诸如此类的想法都可归因在“自我揭露”与“他人回馈”不足而导致的无效沟通上。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瑟夫·鲁夫特(J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