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纳西,普米,怒和傈僳四民族补体B因子多态性的检测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因子(factorB,Bf)为一种多态性分子,至今已发现20种以上的同种异型,其中最多见的为Bf*S和Bf*F两型,SO7、F1少见,其余为罕见型[1,2]。至今在世界范围内进行Bf多态性的研究发现Bf表型分布与基因频率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
其他文献
采用两步一多重多聚酶链式反应对24例无亲缘关系的DMD患者(其中包括4例女性患者)的DNA进行基因缺失检测。结果表明,检出的缺失型患者占受检患者总数的46%,缺失高发区在外显子
采用染色体涂染技术,用3号染色体特异的探针,检测了食管细胞系EC8712核型的改变,发现EC8712细胞的一对3号染色体有一条明显变短。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比较,染色体涂染技术可
反相高效液相快速检测苯丙氨酸和酪氧酸宋力,徐凤铎,任立英,单忠敏定量测定血浆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是诊断高苯丙氨酸血病(hyperphenylalaninemia,HPA)的基础,也是监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
应用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调查了成都地区203名无血缘关系汉族青年男女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表现型。结果A占92.12%,AM5占4.93%,AB占1.97%,AB2占0.98%,由此求得PLG基因频率为:PL
卵巢癌临床表现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刘永钅昌△程玉英△孙俊宁邵淑丽郭素堂王鹤皋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90%以上来自上皮组织[1],来自性索间质及生殖细胞的较少,其恶性程度亦有
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与DNA单链构象多态(SSCP)技术,分析6例已知或未知突变点的苯丙酮尿症患者的PAH基因外显子7区域。结果表明,R243Q(位于外显子7)突变基因PCR产物的单链
炎症性肠病患者淋巴毒素α基因AspHI多态分布夏冰JBACrusiusASPena炎症性肠病(IBD)是肠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隆病(CD).其病因至今仍不明,但一般认为与免疫有关。淋巴毒素α(LTα)是淋巴细胞被
用琼脂糖凝胶高压电泳及免疫固定技术对我国东北及内蒙地区蒙、达、鄂温、满4个民族的补体B因子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这4个民族的Bf基因频率均以S为最高,从高到低的
家族性热性惊厥遗传特点分析戚豫张建慧林庆邹丽萍吴希如热性惊厥(febrileconvulsions,FC)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为5%~6%,有明显的遗传倾向[1,2],但其遗传方式尚无定论。曾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基因遗传和母系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