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抗抑郁焦虑治疗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舍曲林组)、综合组(舍曲林 对症治疗)进行治疗,并对三组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疗程結束后3个月抑郁焦虑症状及消化道症状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综合组的抑郁焦虑症状及消化道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舍曲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1 病例资料    患者王某,43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于2008年3月23日入院,在外院行宫颈活检,病检结果提示:ClblⅢ级。既往史:患乙型肝炎十余年(小三阳),平素检查肝功能正常,曾有“尖锐湿疣”病史,喜欢长期间断性服用抗生素。人院后相关检查无明显异常,于3月26日行宫颈锥切术,术后恢复可,术后第6天因月经来潮回家,宫颈锥切术后病检提示慢性宫颈炎伴CINⅢ级累及腺体。
社会保障体系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险和工伤险等多个险种。产科双险种住院即孕妇(或病人)在一次住院期间既行剖宫产术又兼治合并症,同时涉及到生育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种情况属于双险种住院。我院产科在2008年收治6例双险种病人,对她们实施了程序化护理与管理,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摘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5d。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
近年来,随着手术相关条件的改善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我科应用下腹部小切口行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998-2007年本院药物性肝损伤病例2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所用药物、临床表现和转归等特点。结果引起肝损伤药物中中药占首位(23.8%),其次为免疫抑制剂(11.7%);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尿黄、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治疗后88%治愈好转,病死率为6.6%。结论致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病死率较
[摘要]目的探讨骶尾部皮样囊肿伴感染合并瘘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医院收治的士官病症为例,对皮样囊肿的发病原因、病症的外观表现、诊断的依据和方法以及手术治疗和恢复情况作详细的分析。结果该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半个月后治愈出院。结论骶尾部皮样囊肿伴感染合并瘘管的诊断上应与骶尾部感染、皮肤疖肿、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等相鉴别,应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以防复发。  [关键词]皮样囊肿;骶尾部;瘘管;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介入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量化方法。方法 对88例158个复发性肝癌结节在CT引导下行无水酒精注射治疗(PEI),计算①酒精注射量与弥散范围最大径的相关系数; ②肿块大小与酒精注射量的回归方程。结果 酒精注射量与弥散范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885,P=0.000),肿瘤结节大小与酒精注射量的回归方程,当肿瘤直径≤5cm时为Y=2.885X,当肿瘤直径>5cm时,
[摘要]目的 报告1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扩展临床诊断与治疗思路。方法 根据生化、影像等及时确诊,给予抗癫痫、降糖、纠正酮症酸中毒等治疗后症状好转。结果 取得理想疗效。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单纯抗癫痫治疗效果不佳,需要及时合并降糖、纠正酮症酸中毒,才能控制癫痫发作。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复杂部分性发作;全面强直一阵挛性发作;癫痫  [中图分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观察正常人冷加压实验前后颈总动脉内径的变化,并判断此方法评价颈总动脉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年龄(24.68±1.73)岁。应用QIMT技术和常规二维超声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冷加压负荷实验后的右侧颈总动脉,测量其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并计算内径变化范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比较病死率、两组血肿清除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16.67%,对照组死亡率为2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