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guofengd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每一个孩子打好生命的底色,不仅让他们能获得知识的力量、技能的发展,还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东城教育人共同的愿望。
  为此,东城区教育系统于2016年10月22日启动了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这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就青少年健康问题强调的“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
  五大举措为学生的健康护航
  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从五个方面制定了举措,相互配合、统一协调,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成长质量,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
  在营养餐质量方面,加强对学生、家长及教师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提升学校食堂质量,改善外送餐质量和现有送餐模式,建设学生配餐综合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管理规范、安全放心、营养丰富的营养餐。
  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增加体育课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天一节体育课;引进资源,丰富和充实体育锻炼内容;创新手段,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机制;家校配合,让学生把“体育作业”带回家,动员家长、学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
  在拓展运动场地方面,要内部挖潜,深度利用学校资源;教体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取得政府支持,综合利用区内资源。
  在防控近视、肥胖方面,分级警示,开展近视、肥胖分类指导;关口前移,让防近控肥走进幼儿园,从而有效控制一年级新生入学体检视力不良及超重肥胖检出率的上升趋势。
  在培育心理健康方面,为中小学、幼儿园各学科教师开办培训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学区顾问对学校的培训指导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加大心理课程建设及心理辅导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课题研究;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推进心理健康与体质健康的互相促进。
  快速落实让学生受益
  从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启动至今,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一批有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项目纷纷落实——
  平均每天一节体育课,确保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体育课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保障了体育课的运动量和锻炼效果;对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开展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员监测,准确把握了全区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在体育家庭作业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增加了学生校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东城区“十三五”时期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东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现状及干预研究》,将预防近视的关口前移至幼儿园,防近视、控肥胖分级警示管理机制已建立并充分发挥作用;青少年体育综合项目活动中心和学生配餐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稳步推进。
  65中学、史家小学分校等9所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跆拳道、游泳等特色运动项目课程,让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项运动技能,成为首批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体育项目特色学校。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冰雪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为了让学生能更加便捷地学习一门新的体育技能、体验不一样的冰雪运动项目,东城区在11中学、65中学等五所学校建设了仿真冰场,学生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受冰上运动的独特魅力。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新世界商场浩泰冰上运动中心等11家单位挂牌成为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体育活动基地,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丰富的体育资源。
  中小学探索健康成长新路径
  随着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的推进,各学校纷纷响应,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启动了学校层级的“健康·成长2020”工程,在促进学生健康水平提升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比如,府学优质教育资源带采用移动App方式实现对大规模家庭体育锻炼的量化管理,学生每一次体育锻炼均有过程控制和监管的动态GIF图;“家庭体育锻炼平台”的使用对于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将课后体育锻炼常态化,形成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体质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学校举办的体育节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让资源带一至六年级所有班级全部参加,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趣味体育活动、体育知识竞赛、运动项目竞技等多样的比赛形式,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和竞赛成功的乐趣,把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紧密结合起来。
  有的学校以优质体育课程的建设和普及性推广为途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前门小学结合学校地域特点和课程开发优势,将冰雪课程纳入到百年老校的继承创新中。冰雪课程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坚持普及课程和提高课程相结合的方法,让前门小学的学生感受冰雪项目带来的速度与激情。2017年6月,前门小学和东城区其他6所中小學成为北京市首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通过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的实施,到2020年,东城区学生营养餐服务水平和营养餐质量将明显改善,学生运动场地将有效拓展,学校体育运动设施设备将逐步完善,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东城区始终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起正式实施,北京市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在校园亮相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实施等活动正在各学校如火如荼进行。  评析: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从具体形象、行为参与逐渐发展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在学校推广垃圾分类教育的深层意义,超越分类本身,而更在于提升学生的生态环境素养,让学生逐渐领悟垃圾分类的深层次的环保价值,从而内化为学生的终身道德自觉。因此,学
现象: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教育部近期要求:“清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无关活动,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创设清静的教书育人环境。”  评析:当前,中小学教师承受着很大的负担,确实应该给教师减负。但是,我们要正确认识减负。  首先,减负是方向,但不能什么负担都减。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除了课堂教学,教师通常还有制定教学计划、备课、批改作业、评价学生、辅导学生、组织活动、管理班级、家校沟通、参加
五一小学自2009年提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开始,始终在实施“幸福素养教育”的道路上努力探索,不懈研究。作为一所有着红色基因传承和厚重文化积淀的学校,五一小学在60余年办学历程中,为孩子们幸福成长奠基的思想一脉相承始终没变,“朴素、沉静、创新、本真”的教育文化底色始终没变。“幸福素养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恰恰是对这一教育思想的再凝练与再提升,是对学校教育文化内涵与小学教育本质规律的一种深
相较于小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在十几年的成长中有更多的收获,已经对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形成了稚嫩却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下,中学的毕业教育主要以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的方式呈现,这些仪式背后存在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给学生展示自己十几年积累和成长的平台,让他们带着感恩和
金顶街二小在石景山区原本不属于一流学校,教学条件简陋,骨干教师匮乏。成为九中集团成员校以来,我们逐渐确立了依托集团化发展的策略,即“借助集团资源,立足自身基础,谋求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在文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集团化背景下的有益实践。  集团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集团以“固本鼎新,和合共生”为核心价值观。学校吸纳集团文化的精髓,依托集团文化建设专项课题,量身打造了“金色童年教育”
作为一所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丰台二中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高中本部、初中部、附属实验小学的教育集团,也是丰台镇教育集群的龙头校。全校73个班,近3000名学生,300多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11人,市、区骨干教师近50人。  1962年9月1日,年轻的刘光校长带领二十几位比她还年轻的老师,在丰草河畔建立北京十二中分校。当时,学校以日伪时期留下的一排平房作为校舍。为了把学校办好,师生凭着不服输的拼劲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设计了以“链接与赋能:新时代教师的全专业发展”为主题的24场工作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人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组成24个学习共同体,围绕相应主题进行体验式学习、多视角对话交流,达成深度理解,获得成就体验,并对大家共同建构的成果进行总结、提炼与升华。本期,我们选取“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实践”工作坊、“基于《教师培训标准》的整本书阅读
管莊学区的发展定位是:以提高学校内涵品质为核心,以教师队伍能力提升为根本,促进各校优质、均衡、协同发展,为地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1.有序落实四项改革  两年来,按照朝阳区义务教育学区化综合改革的总体构想,管庄学区有序落实了四项工作。  构建“共商共治”的学区运行机制。“共商共治”即“非行政,重综合”,由属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和教委牵头领导,各校校长、书记、督导片组组长为成员组
不忘本来,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东城教育综合改革的成功探索  近几年,东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重大飞跃。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十八大以来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部署,明确了东城区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跨界融通,教育供给侧的深刻变革,让优质品牌学校发挥“种子”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全覆盖,在机制建设上统筹破冰,全面提升了均衡服务力、持续创新力和核心競争力,形成了七个“新”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在教授《去年的树》一课时,根据学校“尊重·合作”的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抓住空白点练说写,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尊重·合作”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上多说、多写。  与文本对话,在读说结合中训练对话的写作形式。读是说的基础,说是写的前提,要提高写作能力,课中探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