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家庭内聚集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20例已知有或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作为标引患者,对其103个家庭成员进行血清抗HP-IgG检测。HP阳性标引患者家庭成员的抗HP-IgG阳性率为68.75%,抗体水平为0.64±0.38(

±s),显著地高于HP阴性标引患者的家庭成员的阳性率15.38%和抗体水平0.34±0.12(P<0.01);夫妻的抗HP-IgG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在HP阳性标引患者家庭显著地高于HP阴性标引患者家庭(P<0.01);父母抗体阳性的子女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父母抗体阴性的子女的抗体阳性率(P<0.01)。提示HP感染在家庭内有聚集现象。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应用国产吲哚青绿(ICG),测定25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49例肝硬化和17例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ICG滞留率,分别为8.57±4.24%,14.88±7.25%,32.33±17.09%和10.75±10.9%,阳性率分别32%,72.2%,93.3%和35.3%。按随机配对原则,对46例(23对)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分别用国产和日本产的ICG实验,各组肝病患者的ICG滞留率
167例小肠双重造影者的阳性检出率为47.3%,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3%。小肠的X线征象可以提示病变的良、恶性。小肠双重造影具有以下优点:(1)病变显示清晰,可观察粘膜小病变;(2)诊断较准确;(3)对某些小肠吸收功能的判断有较明确的价值;(4)在腹痛和消化道出血而胃和结肠检查均无异常者,小肠双重造影可作为寻找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5)操作快。本文对小肠双重造影时常见的误诊原因也进行了
对21例肝硬化,15例慢活肝,19例非肝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检测。结果发现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者血清L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同时发现血清LN与肝纤维化、肝内炎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变性程度呈正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血清LN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75, P<0.01)。血清LN测定不仅反应肝纤维化程度,而且独特地反映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本文报道中国农村自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感染情况。198例有上消化道症状人群中HP感染率为73.74%,373例无症状健康人群中为65.42%(P<0.05)。成年组和青少年组HP感染率分别为75.73%和54.08%(P<0.001),与两组人群中胃炎的发病率一致。组织学诊断慢性胃炎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93.58%,正常者仅6.63%(P<0.00
对40例十二指肠溃疡(DU)进行改良假饲(MSF)后的血清胰多肽(PP)、胃泌素(G)和酸分泌测定。按BAO/PAO>或≤0.3分为两个组。结果:(1)MSF后BAO/PAO≤0.3组胃酸分泌明显增多,而>0.3组无显著变化。BAO/PAO比值与酸分泌反应间无显著相关性。(2)MSF刺激后血清PP总反应与酸分泌反应间无相关性。(3)足量MSF试验后,两个亚组的血清G皆明显升高,但幅度很小。以上结果
用电子计算机对35例急性重型胰腺炎和31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逐步回归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式。结果对重型的错判率为2.9%,水肿型为6.4%。对治愈的重型胰腺炎无1例错判,对6例死亡病例1例错判。对内科治愈组,错判率为5.6%,而外科治愈组错判率为20%。提示判别式对急性重型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决策有一定价值,亦能预计其病情轻重及转归,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