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会议通知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强国内外类风湿关节炎诊疗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风湿病学科在我国的更快发展。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的“第三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将于20l1年9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大会是我国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的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已邀请国内外近二十位著名专家就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最新进展做学术报告。我们热忱欢迎您参会!积极参与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其他文献
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是介导细胞对缺氧微环境适应反应的关键性调控因子,能够调节一系列缺氧敏感因子基因的转录.已有研究发现,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微环境缺氧的事实[1]。
期刊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的凋亡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81例RA患者(其中活动期51例,缓解期30例)及8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细胞表达比例.免疫磁珠法分选出10例活动期RA患者、10例缓解期RA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B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在24、48、72、96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和Spearman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关节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关节软骨细胞,实验分为4组,加入不同因素干预.A组(对照组):不加处理因素;B组:10 ng/mlVEGF;C组:10 ng/ml白细胞介素(IL)-1β;D组:10 ng/ml VEGF+10 ng/ml IL-1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Ⅱ型胶原蛋白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增龄性退化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患者,OP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人们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女性骨质疏松,随着社会老龄化,医疗服务的改善及寿命的延长,男性骨质疏松(male osteoporosis,MOP)问题日益突出.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Ⅲ(NHANESⅢ)研究发现50岁以上成人进行股骨颈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扫描估计男
期刊
患者女,24岁.因"双膝关节肿痛2年余,伴双下肢无力1个月"于2011年8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肿痛伴轻度活动受限,后因咯血丝痰在当地医院住院,胸部X线片示双肺大量斑片样絮状模糊影,考虑肺炎,当时膝关节X线片无异常改变,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无效,住院期间出现大咯血,转入重症监护症房(ICU),行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所见考虑肺泡弥漫性出血,查抗核抗体(+),抗RNP(+),核周型抗
期刊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进展缓慢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导致口干、眼干为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涎腺核素动态显像在SS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涎腺功能损伤程度分级与SS唇腺病理学分级、自身抗体间的关系。
期刊
风湿病泛指由于免疫紊乱引起的多器官尤其是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腱、滑囊、筋膜等)病变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直性脊柱炎(AS)、干燥综合征(SS)、血管炎、皮肌炎、硬皮病、白塞病等100余种疾病。
期刊
目的 了解近2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主要死因构成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1986年1月至2011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SLE住院患者的死亡病例.采用x2检验、t检验和Kaplan-Meier 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近25年SLE的住院患者共3554例,死亡252例,女性223例,男性29例,SLE死亡患者占同期SLE住院患者的7.1%;其中女性为7.2%,男性为6.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例1:女,42岁.系"反复双下肢紫癜3年,肢体无力15d"于2010年6月23日入院.患者3年前反复出现双下肢紫癜,曾服用中药(具体成分不详),无好转,今年初当地医院用泼尼松30 mg每天治疗稍好转,逐渐减量至10 mg每天;15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左上肢肌无力,双下肢无力前曾出现刀割样疼痛,近1周出现张口困难、眼胀、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期刊
患者男,47岁,3年前出现交替排成形黄便或脂肪便,伴食欲减退.2年前出现双侧颌下区肿物,病理示双侧颌下腺慢性炎,腺泡萎缩,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双侧慢性颌下腺炎".同时胸部CT示双肺门、纵隔内多发淋巴结增大,贲门附近多枚小淋巴结;淋巴结活检病理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诊断为"左肺下叶异样影伴纵隔淋巴结肿大,良性病变性淋巴结增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