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内涵与现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ao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和学生思想整治工作等,文章系统解读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基本现状,为教育管理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 教育管理 管理制度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3B42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1-01
  1.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内涵
  1.1管理和管理制度
  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自古以来早已存在。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为了实现管理的职能和组织的目的,就需要是管理固定下来,成为一种能够长期有效的规定,也就是管理的制度化。管理制度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任何组织管理中,制度都是一个核心问题。制度的意义在于:制度是从非个人角度关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度是理性化的社会演进历史与逻辑预设的统一体。
  1.2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作为一个体系,在层次、序列、职能上都有多样性。狭义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特指为规范教学活动过程、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系统的管理方法;广义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为高等教育功能发挥和高等教育目的实现服务的所有规章制度法律规定等,它是一个随时代和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更新的系统。可以说,教学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主体部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即是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实现的,而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本身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高等教育不断变化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2.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由许多具体制度所组成。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既有所有制度具有的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2.1整体性
  学校教育管理制度具有结构性特点,具有内在统一的思想灵魂,是完整意义的制度统一体。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构建需要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以便形成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整体,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改革同样需要全面视角才能实现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需要高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实现整个学校甚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2动态性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是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进的,同时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边相互交流的过程,在管理中不仅人物、时空等在不断变化,其中包含的信息、能量等也在不断流转、相互转换,因此要根据管理对象和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管理制度,以保证教育管理标的顺利实现。
  2.3学术性
  高校是社会的学术组织,是通过学术研究产生思想文化和科技成果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社会组织。教学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主体部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等教育管理必须围绕这一基本前提,管理者必须具备和保持专业的管理眼光和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和较强的管理专业意识、而不能固步自封、仅凭经验照章办事。在管理中研究和总结教育的规律,并逐渐固定为教育管理制度,使教育管理制度实现和透漏着学术精祌,从而显示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
  2.4导向性
  教育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管理活动,目的是为教育服务,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要体现和维护主导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学校办学宗旨为管理宗旨,以学校育人思想为管理思想,有效配合高校教育措施的实施和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提高高等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的终身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5民主性
  高等教育本身是人的活动,体现人的精神追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民主源于高等教育的主体需要在民主氛围下开展追求科学的精神活动。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也 是教育管理的对象。民主性是高等教育管理充满活力的源头,要求在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中实行民主化。因此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对象,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主体,高等教育管理制度要体现对待师生的平等性,尊重他们的教育管理决策权,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6服务性
  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但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有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的活生生的人,只讲管理不讲服务很容易挫伤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教育管理是管理,更是服务,是服务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工作,这个过程中手段是管理,目标是教育,通过对各种资源的调配和管理达到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目标。
  3.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各高校在办学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状态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性认识的提高,高校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人性化,教育管理思想、方式、方法等仍存在较多问题。
  3.1管理制度缺乏人性关怀
  目前一些高校教育除了管理制度不健全外,突出表现为制度建设滞后于管理的改革,如学籍管理制度、教学计划管理、教育评价等制度建设缺乏人性关怀,过分地强调教育活动的集中控制而忽视了有针对性的柔性管理,忽视管理对象的个体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不注重“激励”,而只注重“约束”,强调的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增强管理制度的弹性是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步骤和内容。
  3.2教育行政化
  我国有悠久的“政府办学”的传统,现行的高等教育其实是以政府行政行为为主的纵向约束机制,是以集中管理为基础的,而服从是集中管理的结果。其突出表现是教育行政化。以行政手段管理高等教育,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高校无法拥有自主办学的权力和独立作出决策的权力,且行政编制体制不能实现人才的正常流动,不能形成灵活合理的人事体制和人员淘汰机制。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在政府管理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憧憬,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希望和目标。
  3.3学生权益保护不够
  权利和义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和要素,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始终,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管理规定,大多数内容是学校的管理权和学生应履行的义务,而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却较少提及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在学生权利、义务的规定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关于学生申诉委员会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部门组织的成员界定,以及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利益关系的平衡等方面要尤其重视,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定,以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其他文献
5月9日上午,中央宣传部、国家林业局等在北京召开“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启动电视电话会议。中宣部副部长高俊良,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在会上分别讲话
【摘要】职业学校教师职业伦理是职业学校教育专业伦理的一环,尚未进入教师职业现场的师范生,其专业伦理的建设通常在入职之后才被关注,教师专业伦理的培养应该贯穿师范生职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其专业伦理的发展水平在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进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 师范生 专业伦理 建构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几周,俄罗斯西北部锯材厂针叶锯材原木的供应持续上涨。大量原木被运往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Archangelsk)地区的制材厂。
武义县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8823株,其中不乏令人叫绝的奇树。在该县桐琴镇仙溪村有一棵经历了风风雨雨三百余年的苦槠树,历经沧桑变化不但依然挺拔,而且树心中还长出了一株香樟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60-02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实践和近两年参与《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研究中,我深深体会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生动直观的将原生态的教学信息再现于
高职教育在经历长时间扩张之后,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体系。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要实现稳定、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依据高职院校
【摘要】影视专业教学模式中日趋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该专业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评价理念,通过改变教學理念,摒弃传统单纯的学科教育方式,将人才培养作为教学主体。在以往的影视专业教学中,十分的注重理论式教学,而在多元化评论体系下,影视专业教学更为注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在评价体系的影响下不断改变课程结构,使其更符合当前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所需。对此,本文针对多元化评价体系下影视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展开探讨。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人数的急剧扩大,研究生生源的构成情况呈现多元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状况、新特点。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肩负导学和树人两大职责,不仅是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指掌握基础知识,也指基本能力的培养,核心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石。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学生提问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62-01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摘要: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根基和核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入手,从利用新课导语、挖掘文本内涵、结合写作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  【分类号】G633.3  社会责任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义务和职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