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字及“万物”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里,物字极常用。辩证唯物主义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哲学,物理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一切人文和社会科学离不开物质生活问题,物质、物体、物理、唯物……这些词中的物字含义很抽象。很多人不知道,上古的物字指义并非抽象的,是指生物,或只指动物,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物》甚至说甲骨文的物字只是牛名。请看现在物字的偏旁,那确实是牛字。
  直到现代,汉语中用物字表示动物的语言现象还存在着。如中央电视台1995年一个节目里有位鄂伦春老猎人说:“前边有个物,我端枪瞄准它。”严复翻译达尔文的书,用语如“物竞天择”“物种起源”,也是以古义使用物字。
  历代古文不须详举,只以两条天文学史文献为例。张衡《灵宪》讲恒星:“六扰既畜,而狼鱼鳖罔有不具。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这物是动物。《后汉书》刘昭注引杜预《长历》:“天行不息,日月星辰各运其舍,皆动物也。物动则不一,虽行度大量可得而限,累日为月,以新故相序,不得不有毫毛之差,此自然理也。”那时人们掌握的天体运动周期数据很少,总算不准,于是杜预就说那都是动物,动物行走不会绝对齐同。“物动则不一”,这物当然是活的动物。甚至还有人说“天为大物”。
  汉代字书《说文》有:“牛为大物。”若按广义理解,比牛大的物多的是,如关山云月,宫室舟车,所以,这个物就只是指动物的。不了解这一点,解读某些上古文献就会困难不通。
  《易传》之言如“天地万物”“物生然后可养”“物不可以终壮”……那物便是生物,是由天地合德化育而生的,与水土风云之类的无生命者无关。风云属天,水土归地。易学专家和业余爱好者们,请特别注意:易之言天生万物,指的可是生物,特别是动物!不要拿现代哲学去随便套,说成是什么老天爷创造抽象的物质。那是向西方宗教观念硬靠,全非中国传统。
  《管子·水地》有:“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前人(至迟自唐人尹知章作《管子注》始)皆以广义的语义解此“万物”,于是现代中国哲学史的书都说:“这句话的意思与古希腊哲人泰利斯的水本原论一样。”错了!泰利斯说的是包括天体地球的宇宙万物,他的观点是:一切都是由水构成的。而管子所指的只是动物,“万物”是一切动物。此篇一开头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这地就是土。管子要说的是:一切动物由水和土两种元素构成。而泰利斯的本原只有一种,是水不是土。论者避开土不说,硬靠古希腊,是偏心否?土是骨肉构架,水是血液流通的精质载体。动物,特别是人,精神和遗传是由水承载的。“宗室”二字的意思就是祖上遗传信息的承置体,用现在的话说是基因。相应的“根苑”二字则是“根蔓”的通假,指肢体本末。尹知章说“苑”是囿,错了。弄明白这些,再辨识出121字的衍文(那些文字偏离主题去讲什么“玉”,很易识别)就会发现,这近千字的水地篇是难得的逻辑清晰思想深刻的好文章。其文仅以纯物质的水和土解说生命现象,毫不涉及任何神秘主义,更与神创论无关;他把哲学史上的大命题——形神关系用纯物理的说法解释,建立了一个生物学基本原理的物理模型;所涉基本概念是骨肉器质、特征遗传和精神思维,正是现代动物学的核心前沿。水地篇明确地提出了一项生命科学的完备假说,完全符合科学规范,是上古中国科学思想史的极宝贵的精华。但若如前人误解“万物”的词义,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
  《尚书·吕刑》有“绝地天通”一语,前辈学者多解为上古神话:“很早很早以前,有从地面登天的梯路,神和人都可以上下来往。黄帝(或即颛顼)命重和黎切断了通天之路。”
  《史记·历书》讲述此事,以神、人与“物”三者并举:“黄帝……有天地神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少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灾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使复旧常,无相侵扰。”
  这段话里把神、人和动物一起看做三种生命形态。神不是创世的主宰的主,只是智能高于人类的生命,大半是人中的圣王死后精魂升天而为神,却还受黄帝设官统治。《尚书》里还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话,那是把人看做高等动物,此所谓“万物”不是连石头木头一起说的。
  在古文献中常见把神和人都看做一种物(动物)的语词,如“天生神物”“鬼物”,把美女叫“尤物”,至今还用的“人物”“怪物”……这些物原非抽象的“物体”,而是动物。
  到了《淮南子》,其中的“精神训”篇则说,人死后“精神者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返其根,我尚何存”?他连人死后有个体精魂也否定了。人的精神融化在混一的宇宙中。人一死,自我就消失了,完成其向宇宙总体复归的壮举。
  至于除了人以外的其它动物,当然是智能低于人类的生命形态,但却是最一般的物。
  物字的抽象化也是很早的事,所以才造成历代书生的误解,近现代则尤其严重。前面说到易学话语的“万物”,有的明确是指动物,但也有广义化的。先把动物扩展到植物,如《黄帝内经》说:春三月“万物以荣”。晋人张华作书,名为《博物志》,那就把无机物也都包括了。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把世界万有看做是活的有机的存在,同时又没有人格化创世主的观念,是有来由的。在思维发展史上,得出抽象的“万物”概念之先,前导的概念是动物。
  从先秦到司马迁,世家史官传述“绝地天通”那段神话时,不敢说天上没有神灵,但却与西方的宗教意识全然不同,决不把神看做至高无上的事物。民(人)与神之“异”也只在其“业”而已。神能帮人办好事,主要是保证风调雨顺,少生疫病。而人类则用动物(牺牲,牛羊之类)祭享神灵,以作报偿。这种神是有物质需求的。可是,神们不可以随便地擅离职守,从天上下来捣乱。人是动物,神也是动物,不过是比人更高一等的动物,是灵中之灵而已。
  这种神话所反映的世界观有很清楚的实在逻辑性,是人本主义。不了解上古物字的原义,就不可能由此透视中国先民的思想发展史。寻根者,舍此文化之大根,夫复何求?
  
  [附言]关于物与牛名的问题
  
  王国维说:“物亦牛名”,两名怎么合用?笔者作过猜测,未成定论,说出来供讨论。
  甲骨文造字之初可能不统一,一名两字或多字。牛字和勿字是一个名,读音一样,读若木。不仅这二字,还有“牧”和“牡”,后来又有“牟”。牡指公牛,其土旁原为雄性生殖器之象,与祖字初文“且”一样,但不能读为祖,那已用于人类了;牧的偏旁“攵”会意是执物之手,此象执鞭,会意不形声;牟字则是按下边的牛读音的。古人要区别它们,只用音调不同,平上去入长短之类。《史记·历书》有“牛者冒也”,是与“子者滋也”“春者蠢也”……一串话同列而出的。这种式样的话是董仲舒之流的公羊春秋学家的特征风格,没有逻辑性,不属于文字训诂之学。董生的《春秋繁露》多有此类语句,后儒很少用这种话语说理。韩愈学样说:“行而宜之之谓义”并未得义字正解,是不妥的。司马迁曾从师于董仲舒,学了他的坏毛病。但这些话语却给我们留下了古音韵的有用信息。牛原读若冒,古音即同于木,象牛鸣。类似的羊字古音可能读若咩[mie]。而物字,按古无轻唇音(辅音f和v)的规则,也应读若木,其义可能是强调家养,而牛包括野牛。与作牛名的勿同时,还有作否定词的勿,字形也一样。为了区别,后即给作牛名的勿加上牛偏旁,成了现仍通用的物字。但若好多字都读若木,又皆指牛,总有麻烦。后来牛改读若丑,按古无舌上音(辅音zh、ch、sh)的规则,及《史记》“丑者纽也”之言,丑读若纽,即今牛字读音。这一转换意味着十二地支与生肖挂上钩了。
其他文献
四川卫视一个讨论川菜的节目中(2002年8月12日),主持人向魏明伦先生请教何为“宫保鸡丁”,魏说:“宫保是四川总督丁宝桢的官称。宫保是总督的别称。”此说有误。 关于“宫保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必须要实现全面的转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
The solid phase extration disks method for analyzing radiostontium wa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his method uses thin membranes consisting of small functional
日式居酒屋最耐人寻味的不是串烧或刺身,而是清清白白、简简单单的豆腐。今人寻常可见的豆腐,一度是日本江户初时贵族、武士阶层的奢侈食材,逐渐流行于世后,还有文人为其著书
东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东师”)图书馆藏有自明万历年间至民国时期的《说文解字》33种,其中刻本23种(含珍贵批校本3种),抄本1种,石印本2种,铅印本1种,民国时期影印本5种。本
在《水电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实施细则》的上网电量和售电量计算中,引出了有效电量的概念,并明确水电项目的发电量要按有效电量计算。而实际上设计与实际是有差别的,不可能用有
由暨南大学中文系和香港大学语言学系主办,香港理工大学双语学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协办的“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