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心理测验技术最早来源于弗洛伊德对心理防御机制“投射”的命名,后来荣格在此基础上对投射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本文主要从该测验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分类以及优缺点等方面对投射测验作一个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投射 投射测验
一、什么是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s)是心理学的三大测验(问卷测验、投射测验、情境测验)之一,它通过被试对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的反应分析,推断其人格特点。[1]投射测验是弗兰克1939上首先使用的,该测验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 [2]“投射”一词最早来源于弗洛伊德 ( Sigmund Freud) 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命名,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自我会把超我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压抑到潜意识中,从而否认自己有不可接受的愿望,反而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转移到他人身上,以此来减少自己的焦虑。[3] 他认为“投射”是将本属自身某种不快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投射于他人或他物,是来访者怕暴露内心欲望的一种防御机制,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4]
荣格( C a r l G·J u n g )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把心理投射解释为: 把一种存在于自身中的品质或态度潜意识地归咎于另一个人。冯· 佛兰茨对荣格的“ 投射”进行了重新归纳:“投射是一种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行为的独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倾向性,我们自己同样表现出这些独特性和行为方式,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是把我们自身的某些潜意识的东西不自觉地转移到一个外部物体上”。投射现在的涵义是指个人把自己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根据对投射理论的探讨,发现人类的深层的意识能够被激发出来,进而发展出投射测验。投射测验技术的出现对心理治疗和临床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投射测验的发展历程
投射测验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世纪 60年代—20世纪初为萌芽阶段,在该阶段投射测验刚刚起步,它的正式运用源于高尔顿的字词联想经由瓦特和克里佩林最后由荣格形成第一个标准的投射测验即字词联想法[5]。20世纪初-40年代为早期发展,这一阶段中罗夏于1921年在《心理学诊断》一书中系统提出人格投射测验理论。该测验一经介绍在美国和欧洲均得到了发展。[6]20世纪40-60年代末是流行鼎盛期,罗夏测验在美国最常用的测验中排名第二[7]到了20世纪60-80年代在争议中发展,由于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不断对投射技术提出质疑和批评乃至到80年代后他们综合了投射测验的优缺点在整合中发展 。[8]
三、投射测验的心理机制
投射的意义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个人特征投射到外界事物上,通过外界事物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9]投射作为人的一种固有的内在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的心理机制之一,它是潜意识的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是个人把内在心理内容外射给他人或外物,进而认为这些东西是对象固有属性的过程,被投射的内容往往是个人心灵深层的图式,与主体的生活经历、原型、情结、文化密切相关。投射过程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投射者个人并不能意识到。其心理机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投射源于人类心灵外显对象化需求,广义的投射可以视为把生命特征、生命意志、情感特征生命情调赋予客体对象的过程。其次投射心理通常是潜在的而且是可以诱发的,每种投射不论隐藏多深,都有一个暴露在外的钩,因此人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去利用人们的投射钩以引投射者入境。再次,投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成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中的福音,在这个完全自发的过程中投射者对投射出的内容完全是无意识的。再次,因为投射是基于个体的生命经验和感知的投射,由于个性的差异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投射。投射测验的基本假设是:个人对呈现的模棱两可的刺激的反应,可以反映出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人格特点。[10]
四、投射测验的分类
关于投射测验的分类说法不一,林达塞(G.Lindzey)将其分为五类:联想型、构造型、完成型、选择型和表露型。[11]
(一)联想技术起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荣格( Carl G· Jung ) 提出的语词联想技术,为被试者呈现一些刺激如单词,要求受测者说出这种刺激引起的联想,一般指首先引起向联想。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属于此类测验。
(二)构造技术该技术要求被试者根据一个或一组图形或文字材料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要测量被试者的组织信息的能力,从测验的结果分析被试者的深层心理。比较著名的有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和儿童统觉测验,麦克莱兰的成就测验。
(三)图画分析技术该技术要求受测者根据一定任务进行绘画, 评定者根据其作品的内容特征或形式特征进行评定,如房—树—人测验,评定者根据受测者的绘画作品分析以此推测受测者心理特点或者对心理障碍做出诊断。
(四)意象对话技术意象对话技术是由我国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根据自己多年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实践经验总结发展出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
(五)笔迹分析技术笔迹分析可以看作是投射測验的一种,它类似于罗夏墨迹测验、莫瑞的主题统觉测验,又因为笔迹分析是通过书写者自己的作品来表露心理状态及整个的人格结构,因此相比其它投射测验,笔迹测验更类似于绘人测验。
(六)完成技术该技术是给被试者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等材料要求受测者进行补充。句子填充测验是一种“半投射 ”技术,即填充的内容可能反映了被试者的潜在的态度、欲望和恐惧等。
五、投射测验及优缺点
投射测验是心理学家在探索投射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测评方式,主要用于人格测评。具体实施如下,给被试呈现一些意义模糊的非结构性刺激,让被试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表现反应,结果由主试分析从而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在投射测验中能将被试深层的意识激发出来,唤醒个体的内在世界,折射出个体的内在需求和状态。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射测验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比较真实的信息可以涉及到人的信念、价值观、动机、人格及与个体相关的独特的认知和行为风格。
第二、投射测验适合用于含蓄内敛的中国人测试可以使被试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体现真实的内部特质。
第三、投射测试具隐蔽性,受试者一般不会意识到在接受测验,就算意识到了,也会由于测试本身的模糊性而避免像问卷法那样因社会赞许效应出现虚假反应。
第四,投射测验可以作为一种跨文化测验对受试者特定的语言要求比较少,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作为一项测验同样它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投射测验本身分析解释的复杂性要求主试者有比较高的专业素养,否则通过测试得出的数据它的有效性将值得怀疑。
其次,本测验的测验成本比较高,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
最后,投射测验的信效度也是人们使用该测验的一个大障碍。
综上所述,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心理测验的工具无论是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人事选拔还是心理咨询相关领域都为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渠道,但基于的上述优劣势分析可得知该测验的使用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局限,比如还不能大规模地运用投射测验进行团体施测, 这些都限制了投射技术在人事选拔及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尽管局限性是明显的,但作为一种能够收集到真实信息的技术,在一些关键选拔中将它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信息再辅用其他的测量手段将会使整个测验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11]孔祥娜,投射测验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现状 [J]河西学院学报2007,06
[2][9]张卿华,王文英,画树投射测验法的应用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06第1页
[3]朱莉娟,投射技术研究综述[J] 人力资源管理,2010
[4]李春报等,投射测验及其在中学团体辅导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5]Walter G.Klopfer. The Short of Projective Techniques [J].Jonur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7.1 February 1971:60-65
[6]Robin L. Hojnoski. Projective Test Use Among School Psychologist [J].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Vol24,N,June 2006:145-159
[7]DorisF.Chang 童慧琪,施琪嘉.中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百年回顾[J].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005:27(2)
[8]豆桂平,投射测验的发展及前景瞻望[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10]Anne & Susanna ,1997安妮· 安娜斯塔西,苏珊娜 · 厄比纳著缨小春等译,心理测验[J]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 投射 投射测验
一、什么是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projective tests)是心理学的三大测验(问卷测验、投射测验、情境测验)之一,它通过被试对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的反应分析,推断其人格特点。[1]投射测验是弗兰克1939上首先使用的,该测验在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 [2]“投射”一词最早来源于弗洛伊德 ( Sigmund Freud) 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命名,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自我会把超我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压抑到潜意识中,从而否认自己有不可接受的愿望,反而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转移到他人身上,以此来减少自己的焦虑。[3] 他认为“投射”是将本属自身某种不快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投射于他人或他物,是来访者怕暴露内心欲望的一种防御机制,是一种人类行为的深层动力。[4]
荣格( C a r l G·J u n g )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把心理投射解释为: 把一种存在于自身中的品质或态度潜意识地归咎于另一个人。冯· 佛兰茨对荣格的“ 投射”进行了重新归纳:“投射是一种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行为的独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倾向性,我们自己同样表现出这些独特性和行为方式,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是把我们自身的某些潜意识的东西不自觉地转移到一个外部物体上”。投射现在的涵义是指个人把自己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根据对投射理论的探讨,发现人类的深层的意识能够被激发出来,进而发展出投射测验。投射测验技术的出现对心理治疗和临床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投射测验的发展历程
投射测验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世纪 60年代—20世纪初为萌芽阶段,在该阶段投射测验刚刚起步,它的正式运用源于高尔顿的字词联想经由瓦特和克里佩林最后由荣格形成第一个标准的投射测验即字词联想法[5]。20世纪初-40年代为早期发展,这一阶段中罗夏于1921年在《心理学诊断》一书中系统提出人格投射测验理论。该测验一经介绍在美国和欧洲均得到了发展。[6]20世纪40-60年代末是流行鼎盛期,罗夏测验在美国最常用的测验中排名第二[7]到了20世纪60-80年代在争议中发展,由于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不断对投射技术提出质疑和批评乃至到80年代后他们综合了投射测验的优缺点在整合中发展 。[8]
三、投射测验的心理机制
投射的意义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个人特征投射到外界事物上,通过外界事物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9]投射作为人的一种固有的内在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的心理机制之一,它是潜意识的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是个人把内在心理内容外射给他人或外物,进而认为这些东西是对象固有属性的过程,被投射的内容往往是个人心灵深层的图式,与主体的生活经历、原型、情结、文化密切相关。投射过程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投射者个人并不能意识到。其心理机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投射源于人类心灵外显对象化需求,广义的投射可以视为把生命特征、生命意志、情感特征生命情调赋予客体对象的过程。其次投射心理通常是潜在的而且是可以诱发的,每种投射不论隐藏多深,都有一个暴露在外的钩,因此人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去利用人们的投射钩以引投射者入境。再次,投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成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中的福音,在这个完全自发的过程中投射者对投射出的内容完全是无意识的。再次,因为投射是基于个体的生命经验和感知的投射,由于个性的差异并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投射。投射测验的基本假设是:个人对呈现的模棱两可的刺激的反应,可以反映出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人格特点。[10]
四、投射测验的分类
关于投射测验的分类说法不一,林达塞(G.Lindzey)将其分为五类:联想型、构造型、完成型、选择型和表露型。[11]
(一)联想技术起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荣格( Carl G· Jung ) 提出的语词联想技术,为被试者呈现一些刺激如单词,要求受测者说出这种刺激引起的联想,一般指首先引起向联想。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属于此类测验。
(二)构造技术该技术要求被试者根据一个或一组图形或文字材料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要测量被试者的组织信息的能力,从测验的结果分析被试者的深层心理。比较著名的有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和儿童统觉测验,麦克莱兰的成就测验。
(三)图画分析技术该技术要求受测者根据一定任务进行绘画, 评定者根据其作品的内容特征或形式特征进行评定,如房—树—人测验,评定者根据受测者的绘画作品分析以此推测受测者心理特点或者对心理障碍做出诊断。
(四)意象对话技术意象对话技术是由我国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根据自己多年在心理咨询领域的实践经验总结发展出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
(五)笔迹分析技术笔迹分析可以看作是投射測验的一种,它类似于罗夏墨迹测验、莫瑞的主题统觉测验,又因为笔迹分析是通过书写者自己的作品来表露心理状态及整个的人格结构,因此相比其它投射测验,笔迹测验更类似于绘人测验。
(六)完成技术该技术是给被试者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等材料要求受测者进行补充。句子填充测验是一种“半投射 ”技术,即填充的内容可能反映了被试者的潜在的态度、欲望和恐惧等。
五、投射测验及优缺点
投射测验是心理学家在探索投射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测评方式,主要用于人格测评。具体实施如下,给被试呈现一些意义模糊的非结构性刺激,让被试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表现反应,结果由主试分析从而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在投射测验中能将被试深层的意识激发出来,唤醒个体的内在世界,折射出个体的内在需求和状态。它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投射测验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比较真实的信息可以涉及到人的信念、价值观、动机、人格及与个体相关的独特的认知和行为风格。
第二、投射测验适合用于含蓄内敛的中国人测试可以使被试在较为轻松的状态下体现真实的内部特质。
第三、投射测试具隐蔽性,受试者一般不会意识到在接受测验,就算意识到了,也会由于测试本身的模糊性而避免像问卷法那样因社会赞许效应出现虚假反应。
第四,投射测验可以作为一种跨文化测验对受试者特定的语言要求比较少,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作为一项测验同样它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投射测验本身分析解释的复杂性要求主试者有比较高的专业素养,否则通过测试得出的数据它的有效性将值得怀疑。
其次,本测验的测验成本比较高,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
最后,投射测验的信效度也是人们使用该测验的一个大障碍。
综上所述,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心理测验的工具无论是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人事选拔还是心理咨询相关领域都为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渠道,但基于的上述优劣势分析可得知该测验的使用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局限,比如还不能大规模地运用投射测验进行团体施测, 这些都限制了投射技术在人事选拔及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尽管局限性是明显的,但作为一种能够收集到真实信息的技术,在一些关键选拔中将它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信息再辅用其他的测量手段将会使整个测验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11]孔祥娜,投射测验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现状 [J]河西学院学报2007,06
[2][9]张卿华,王文英,画树投射测验法的应用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06第1页
[3]朱莉娟,投射技术研究综述[J] 人力资源管理,2010
[4]李春报等,投射测验及其在中学团体辅导中的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5]Walter G.Klopfer. The Short of Projective Techniques [J].Jonur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7.1 February 1971:60-65
[6]Robin L. Hojnoski. Projective Test Use Among School Psychologist [J].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Vol24,N,June 2006:145-159
[7]DorisF.Chang 童慧琪,施琪嘉.中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百年回顾[J].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005:27(2)
[8]豆桂平,投射测验的发展及前景瞻望[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10]Anne & Susanna ,1997安妮· 安娜斯塔西,苏珊娜 · 厄比纳著缨小春等译,心理测验[J]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