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刘亮程是1990年代末期出现的重要散文作家。他是真正的农民作家。他是一个在大西北土生土居土长的人,作为一个农民,他“常常扛着一把铁锨”,“与虫共眠”,饲养牲畜以岁月;作为一个作家,他是整个村庄“唯一的旁观者”,“和那些偶尔路过村庄,看到几个生活场景便激动不已,大肆抒怀的人相比”,他“看到的是一大段岁月”,而这岁月在他的眼中又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以对乡村的真切体验,用绵密厚实的细节堆积了一座文学的“村庄”。《一个人村庄》文集收录了《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多篇出色的散文,这些散文则以通脱而又富有灵气的语言表达、简单的叙事传达出深远而厚重的哲思。其中,作者常用寒冷、时间、荒芜来表现人的孤独,而逐渐荒芜的家乡则慢慢成为了他的灵魂上的领地,精神上的家园。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个人的村庄》中的哲学之思致。
关键词:一个人的村庄;哲学;孤独感;时间;寒冷乡土;遗失;灵魂领地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一、孤独的哲学
刘亮程描写的“孤独”,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同样也是一种生存状态。“一个人在暗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一村庄人在暗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这是一大片原野上的事情。”這种没完没了的孤独令人感到恐慌,“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这种孤独主要反映于对寒冷的深切认识、乡村封闭所带来的心灵隔离、时间变迁带来的荒芜。
1.对寒冷的深切认识
刘亮程的文字总是显出一种对寒冷的敏感,他对黑夜、冬天的寒冷几乎是抱有一种清醒而刺骨的认识。因为刘亮程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更经历了一个不幸丧父的童年,他对于寒冷的孤独感夹杂着对生命的渴求,对死亡的探讨。“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中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的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在他笔下,寒冷是一个人的,是静默的,是那些年老的生命需要苦熬度过的,也是成熟的灵魂用来收集,整理,“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出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这种寒冷所带来的是一个鲜活生命独自迈向人生终结的孤独感,但却不是全然的畏惧,而是在清醒认知之后的接纳,柔化,心怀悲悯。
李陀曾评价道:“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好像重得要脱手。”虽然作者总是用最精准的文字来向我们展现寒冷的孤独,简单却沉重,悲悯而深邃;但我以为,深刻地感受人生的寒风吹彻,方可珍惜现世里的点点温暖。
2.乡村封闭所带来的心灵隔离与精神干枯
刘亮程生活的地方是风沙弥漫的新疆,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外在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观感。他笔下的乡村没有生机勃勃的气息,对于人事的描写十分简易,偶有描写,即便出现了,大多是佐证的材料,并不具备其该有的生命力。这便显示出乡村所独具的封闭性,也就是费孝通所言的“地方性”。对作者来说,乡村的生活是单调的、日复一日的,每个人都在按照一成不变的轨迹生活,默默地处理一个人的事情,默默地处理整个乡村的事情。区域上的封闭使得人们的心灵逐渐与外界隔离,他们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圈子,与不变的熟人打一辈子交道。这种封闭带来的心灵隔离是孤独的,并且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个人的无理可依的空茫,而是群体心灵上的孤独与精神干枯。它指明了生存环境的单调与荒凉,更指向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我投生到僻远荒凉的黄沙梁,来得如此匆忙,就是为了从头到尾看完一村人浸长一生的寂寞演出”,作者发现了这种心灵的隔离与精神干枯,他才更想要渴望他的声音中“有朝一日爆炸出驴鸣”。
3.时间变迁带来的荒芜
“时间”在刘亮程笔下经常出现,这是乡村的时间,也是刘氏的时间,既是自然形态的,也是感性化了的。诸如“一生”、“一辈子”、“多年前”、“多少年后”等描述时间的词语经常出现在他的文章中。他把时间巨大、漫长、不动声色地改变乡村一切的特质写出来了。在巨大的时间下,人变得渺小,不论你是否愿意,时间使一切事物有了变迁,给人与村庄带来了荒芜。“一代又一代人熟透在时间里,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谁是最后的收获者呢?谁目睹了生命的大荒芜——这个孤独的收获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金黄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此消彼长、乡村的日渐荒芜让作者这个生存在此处的“旁观者”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是一种见证者的孤独,是对无限的时间下有限生命个体、事物逐渐被消磨、侵蚀的独自观看。
二、乡土遗失下的哲思
乡土与农村有着复杂的关系,物质上,地域地貌、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方面,乡土等同于农村;但在精神想象、文化审美上,乡土又超越了仅仅一群人聚集的地方,乡土不仅是一块地理空间,同时含有历史信息、文化传统、心理指向、情感投射等丰厚意味。以写散文著称的刘亮程,他笔下的“村庄”,是对乡土文明价值的思考与表达。20世纪90年代的乡土散文中,写作者无一例外地呼喊着“寻找失落的乡村记忆”、“乡土文明的挽歌”等宣言,当故乡的面貌遭到破坏,随时间变得衰败、荒芜,对往事的铺陈便如记忆般涌出。然而,记忆中的场景、人物、事件等一一浮现时,已经是一种虚空的幻想,因为家园本身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模样,它在“遗失”。当作者走出乡村,被社会所浸染,他明白那些不符合当代现实需求的人事风物,失去了在现实中功利性或非功利性功能,遗失是一种必然趋势。
古往今来,许多远近闻名的作家在年轻时,纷纷选择背井离乡,此后,记忆中的乡土面貌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遗失。然而正是这种存在状态的改变和消逝,证明了它的存在,它不再以一种现实状态存在,而是以一种精神状态继续存在。余华先生说:“毫无疑问,离开成就了我。”在家园生活时,我们往往不能够体味到其存在的精神内核,随着离开,故土荒芜,遗失家园时,现实中的乡土便以另一种方式构筑了个人的灵魂领地。
当刘亮程背井离乡,单枪匹马地去闯荡生活,家乡变成了故乡,昔日的黄沙梁没有变成想象中的样子,而是荒芜。这比繁荣更强大,它更深远地浸透在生活中、灵魂中。就像史铁生的地坛,永远成为了灵魂的领地。
当家园荒芜,他发现,所有踏上回家的路都是虚途,因为那个现实存在的实体早已遗失了。但这份遗失却带来对乡土深刻的思考,“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那些永远匆匆忙忙走来路上的人,他们走到自己的归宿了吗”他在遗失中寻找回归,最终,遗失的乡土成为他精神上回归的处所,帮他构筑了自己的灵魂领地,“当我死去,我已经全部的归属你”。
综上,家园的遗失促成的是精神上的“回归”。回家,真的那么重要么?黑尔塞说“它领你回家。每条通道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回家,像是一种精神召唤,一个灵魂归宿。自然的个体尽管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最终却都要归入永恒的入口,回家,我们殊途同归。尽管现实中的家园荒芜,可那块灵魂领地的入口却一直为他敞开。
根据张振金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中指出,八十年代以来的地域文化或乡土散文呈现出新特点的具体表现,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的村庄》更偏向于“吸收现代文化、哲学思想,观照地域文化和乡村市井生活,以生命体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阐发深途、鲜活的寓意哲思,作品富有思辨色彩和独特境界,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他以独到的见解将乡村哲学融于诗意的语言,给当代浮躁的社会带来了别样的哲思。
参考文献:
[1]《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 春风文艺出版社.
[2]从话语回到故乡——论1990年代乡土散文的话语类型 李保森.
[3]《灵魂的领地》周鸿 周敏慧 名作欣赏杂志社 2009年.
[4]《寒风吹彻中的现世温暖》刘亮程 2017年.
[5]《中国当代散文史》张振金.
关键词:一个人的村庄;哲学;孤独感;时间;寒冷乡土;遗失;灵魂领地
指导老师:缪军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2
一、孤独的哲学
刘亮程描写的“孤独”,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同样也是一种生存状态。“一个人在暗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一村庄人在暗处处理着自己的事情。这是一大片原野上的事情。”這种没完没了的孤独令人感到恐慌,“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这种孤独主要反映于对寒冷的深切认识、乡村封闭所带来的心灵隔离、时间变迁带来的荒芜。
1.对寒冷的深切认识
刘亮程的文字总是显出一种对寒冷的敏感,他对黑夜、冬天的寒冷几乎是抱有一种清醒而刺骨的认识。因为刘亮程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更经历了一个不幸丧父的童年,他对于寒冷的孤独感夹杂着对生命的渴求,对死亡的探讨。“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中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的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在他笔下,寒冷是一个人的,是静默的,是那些年老的生命需要苦熬度过的,也是成熟的灵魂用来收集,整理,“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出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这种寒冷所带来的是一个鲜活生命独自迈向人生终结的孤独感,但却不是全然的畏惧,而是在清醒认知之后的接纳,柔化,心怀悲悯。
李陀曾评价道:“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好像重得要脱手。”虽然作者总是用最精准的文字来向我们展现寒冷的孤独,简单却沉重,悲悯而深邃;但我以为,深刻地感受人生的寒风吹彻,方可珍惜现世里的点点温暖。
2.乡村封闭所带来的心灵隔离与精神干枯
刘亮程生活的地方是风沙弥漫的新疆,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外在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观感。他笔下的乡村没有生机勃勃的气息,对于人事的描写十分简易,偶有描写,即便出现了,大多是佐证的材料,并不具备其该有的生命力。这便显示出乡村所独具的封闭性,也就是费孝通所言的“地方性”。对作者来说,乡村的生活是单调的、日复一日的,每个人都在按照一成不变的轨迹生活,默默地处理一个人的事情,默默地处理整个乡村的事情。区域上的封闭使得人们的心灵逐渐与外界隔离,他们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圈子,与不变的熟人打一辈子交道。这种封闭带来的心灵隔离是孤独的,并且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孤独,个人的无理可依的空茫,而是群体心灵上的孤独与精神干枯。它指明了生存环境的单调与荒凉,更指向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我投生到僻远荒凉的黄沙梁,来得如此匆忙,就是为了从头到尾看完一村人浸长一生的寂寞演出”,作者发现了这种心灵的隔离与精神干枯,他才更想要渴望他的声音中“有朝一日爆炸出驴鸣”。
3.时间变迁带来的荒芜
“时间”在刘亮程笔下经常出现,这是乡村的时间,也是刘氏的时间,既是自然形态的,也是感性化了的。诸如“一生”、“一辈子”、“多年前”、“多少年后”等描述时间的词语经常出现在他的文章中。他把时间巨大、漫长、不动声色地改变乡村一切的特质写出来了。在巨大的时间下,人变得渺小,不论你是否愿意,时间使一切事物有了变迁,给人与村庄带来了荒芜。“一代又一代人熟透在时间里,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谁是最后的收获者呢?谁目睹了生命的大荒芜——这个孤独的收获者,在时间深处的无边金黄中,农夫一样挥舞着镰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此消彼长、乡村的日渐荒芜让作者这个生存在此处的“旁观者”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是一种见证者的孤独,是对无限的时间下有限生命个体、事物逐渐被消磨、侵蚀的独自观看。
二、乡土遗失下的哲思
乡土与农村有着复杂的关系,物质上,地域地貌、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等方面,乡土等同于农村;但在精神想象、文化审美上,乡土又超越了仅仅一群人聚集的地方,乡土不仅是一块地理空间,同时含有历史信息、文化传统、心理指向、情感投射等丰厚意味。以写散文著称的刘亮程,他笔下的“村庄”,是对乡土文明价值的思考与表达。20世纪90年代的乡土散文中,写作者无一例外地呼喊着“寻找失落的乡村记忆”、“乡土文明的挽歌”等宣言,当故乡的面貌遭到破坏,随时间变得衰败、荒芜,对往事的铺陈便如记忆般涌出。然而,记忆中的场景、人物、事件等一一浮现时,已经是一种虚空的幻想,因为家园本身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模样,它在“遗失”。当作者走出乡村,被社会所浸染,他明白那些不符合当代现实需求的人事风物,失去了在现实中功利性或非功利性功能,遗失是一种必然趋势。
古往今来,许多远近闻名的作家在年轻时,纷纷选择背井离乡,此后,记忆中的乡土面貌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遗失。然而正是这种存在状态的改变和消逝,证明了它的存在,它不再以一种现实状态存在,而是以一种精神状态继续存在。余华先生说:“毫无疑问,离开成就了我。”在家园生活时,我们往往不能够体味到其存在的精神内核,随着离开,故土荒芜,遗失家园时,现实中的乡土便以另一种方式构筑了个人的灵魂领地。
当刘亮程背井离乡,单枪匹马地去闯荡生活,家乡变成了故乡,昔日的黄沙梁没有变成想象中的样子,而是荒芜。这比繁荣更强大,它更深远地浸透在生活中、灵魂中。就像史铁生的地坛,永远成为了灵魂的领地。
当家园荒芜,他发现,所有踏上回家的路都是虚途,因为那个现实存在的实体早已遗失了。但这份遗失却带来对乡土深刻的思考,“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那些永远匆匆忙忙走来路上的人,他们走到自己的归宿了吗”他在遗失中寻找回归,最终,遗失的乡土成为他精神上回归的处所,帮他构筑了自己的灵魂领地,“当我死去,我已经全部的归属你”。
综上,家园的遗失促成的是精神上的“回归”。回家,真的那么重要么?黑尔塞说“它领你回家。每条通道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回家,像是一种精神召唤,一个灵魂归宿。自然的个体尽管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最终却都要归入永恒的入口,回家,我们殊途同归。尽管现实中的家园荒芜,可那块灵魂领地的入口却一直为他敞开。
根据张振金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中指出,八十年代以来的地域文化或乡土散文呈现出新特点的具体表现,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的村庄》更偏向于“吸收现代文化、哲学思想,观照地域文化和乡村市井生活,以生命体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阐发深途、鲜活的寓意哲思,作品富有思辨色彩和独特境界,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他以独到的见解将乡村哲学融于诗意的语言,给当代浮躁的社会带来了别样的哲思。
参考文献:
[1]《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 春风文艺出版社.
[2]从话语回到故乡——论1990年代乡土散文的话语类型 李保森.
[3]《灵魂的领地》周鸿 周敏慧 名作欣赏杂志社 2009年.
[4]《寒风吹彻中的现世温暖》刘亮程 2017年.
[5]《中国当代散文史》张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