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深渊之底的海洋探险家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探险的土豪


  按照科學家的统计,海洋的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0%,仅仅只有5%的海洋世界被人类探索过。其中,海洋的最深处——那些深达数千米甚至上万米的海沟,更是无人涉足过的神秘地域。
  2019年,终于有一位探险家成功潜入了世界各大洋的最深处,征服了地球上的最后一处“探险死角”,掀起了人类深海探险的热潮。这位探险家就是美国人——维克多·维斯科沃。
  1966年,维克多·维斯科沃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从小既聪明又有活力,非常喜欢阅读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因此爱上了科学和探险。在随后的人生经历中,维斯科沃有计划地一步步为自己的探险事业铺平了道路。大学时代,维斯科沃先后在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拿到了一大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学位。离开大学后,维斯科沃加入海军担任军官,练就了野外生存本领,学会了驾驶飞机和潜艇。在军队里锻炼自己的同时,维斯科沃投资债券和股票,积攒下10亿美元的财富。
  到了32岁,维斯科沃便拥有了成为探险家的一切条件——知识、技能和金钱,他于1998年开启了自己的探险生涯。最初的探险目标是登山,短短数年里,维斯科沃先后登上了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世界七大顶峰,他又徒步跋涉,穿越过南极和北极。为了探险,维斯科沃毫不吝惜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他因遇险受伤而缝合的伤疤就多达100多处。努力换来了回报,2018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维斯科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63位完成“陆地探险大满贯”的探险家。

挑战海洋里的“深渊”


  虽然已经游遍大陆,但维斯科沃还希望自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抵达大西洋最深处的人”,所以他为自己立下了新的挑战——潜入地球五大洋的每一个最深处。

  2018年年底,维斯科沃正式开始这项挑战。第一站,维斯科沃选择了北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沟。这个海沟是大西洋最深的地方,科学家曾估计其最深处约为8700米。2018年12月,维斯科沃成功下潜到这个海沟,帮助科学家确定出海沟的精确深度——海沟的最深点位于北纬19度42分49秒、西经67度18分39秒的地方,深度为8376米。维斯科沃成为了第一位潜入北大西洋最深处的探险家。

  2019年的2月和4月,维斯科沃分别潜入了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最深的两处海沟,下潜深度均达到了7000多米,同样是人类首次到达那里。接下来,维斯科沃和他的团队来到了太平洋,开始挑战人类潜水深度的极限。2019年5月,维斯科沃5次下潜到北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其中一次抵达了海沟中“挑战者深渊”(“挑战者深渊”指马里亚纳海沟一处深约11000米的地方,那里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该深度的压力是海平面压力的1100倍)的底部,下潜深度达到了10928米。这是历史上所有人类探险家所抵达过的地球的最低点,维斯科沃在那里待了4个小时。
  2019年8月,维斯沃克完成了最后两站的潜水任务——他分别拜访了北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残骸(深约4000米)以及位于北冰洋的“莫洛伊深渊”(深约5000米)。自此,维斯科沃成为第一个攀登世界各大洲最高点并探索至地球各大洋最深处的人,首次完成了“全球探险大满贯”。

炫酷的黑科技潜艇


  能够抵达海洋的最深处,维斯科沃所倚仗的自然是优质的科技产品,那就是“极限因素”号潜水器。
  “极限因素”潜水器是维斯沃克从得克萨斯州的“特里同”(希腊语中,“特里同”是一位海神)公司专门订制的深海潜水设备,重约11.7吨。从外观上看,“极限因素”是一个由丙烯酸树脂外壳包裹的球体,但实际上,它的内部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尖端技术。在丙烯酸树脂里面,是一层90毫米厚、直径3米的球形钛合金外壳,这层钛合金球壳采用了先进的锻造技术,它没有任何焊接或缺陷,有极好的韧性。在海洋中深达万米的地方,压力是海平面压力的近千倍,“极限因素”可以在航行中不断调整外壳的形状,以适应深海压力的变化。
  钛合金球壳保护着“极限因素”的舱室,舱室可以容纳两位乘客,备有足以支持两人96小时生命活动的氧气量。“极限因素”以电能来驱动,配备了12颗高性能的锂电池、10个电动推进器、4个广角摄像机和10个2万流明的发光二极管,在紧急状态下,为了提升浮力,这些配件都可以丢掉。此外,“极限因素”还搭载了声呐系统,用于测量深海底部的地形结构。
  由于“极限因素”是专为深海环境设计的,所以维斯科沃还需要给它配备一艘运输船。每一次潜水,维斯科沃和同伴先要驾驶运输船抵达海沟所在的海面,然后维斯科沃乘坐“极限因素”从运输船垂直下潜到海平面以下。按照“特里同”公司的说法,“极限因素”下潜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千米。维斯科沃探险成功之后,“特里同”公司打算将“极限因素”商业化,售卖给政府部门或者其他亿万富翁。

海沟深处的新发现


  相比于探险带来的刺激,科学探索才是维斯科沃挑战极限最重要的动力,他也如愿以偿获得了许多新发现。
  比如,在印度洋的爪哇海沟,维斯科沃见到了一种新的生物,其形体看起来像是水母,但身体却呈现凝胶状,长相与其他物种不同,同行的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生物可能是一种被囊动物。又比如,在马里亚纳海沟,维斯科沃又见到4个外形像虾的新物种,以及一些罕见的螠虫和粉红狮子鱼。据估计,在数次潜水任务中,维斯科沃总共发现了40多种新物种,已经有一些生物标本和水质标本被送进了实验室,等待生物学家去分析。
  绘制海底地图也是科学探索任务之一,维斯科沃和同行的科学家已经通过“极限因素”潜水器对深海区的盐度、温度、环流和深度进行了测量,所有的数据全部共享给科研机构,以期在2030年绘制出全球海底地图。维斯科沃开玩笑说,自己每次潜水完毕,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打开维基百科,纠正维基百科中错误的深海信息。让维斯科沃感到担心的是,他在万米深的海沟里发现了人造塑料,这表明白色污染已经蔓延到地球的最深处了,值得警惕。
  目前,维斯科沃正在将自己所有的发现录制成科学纪录片——《深海星球》,预计这个纪录片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维斯科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有机会到深海探险,因为在海洋的最底部,还有很多东西有待人类去发现。
其他文献
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紫外线辐射最强的地区之一,有些地方据称已经数百万年从未下过雨了。在沙漠腹地,更是寸草不生,动物也不见踪影,被认为是死亡地带。  然而,2008年,美国微生物学家迈克尔·古德费洛在阿塔卡玛沙漠腹地采集了一些土壤样本。他把这些样本带回实验室之后,居然培养出了多种细菌——看似毫无生气的阿塔卡玛沙漠居然暗藏生机!  普通人可能会感叹,这个发现真神奇!但是科学家却认为,恶
期刊
常见病毒  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无时无刻不与病毒相伴,但大多数人几乎从未亲眼见过这些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这种生物的样子,病毒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更奇怪的是,对于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的生物,我们了解得越多,困惑就越多。病毒种类知多少  病毒可能是地球上最丰富和最重要的生物,它们几乎无处不在,从海洋、森林到你呼吸的空气,甚至在你体内,它们也在不停地复制和生长。病毒的数量也许远远超过天上的星
期刊
自达尔文以来,人们通常认为树木是孤独的奋斗者,为了生存,它们会与周边的其他同类争夺水分、营养物质和阳光,只有胜利者才能长得最高、长得最壮。而现在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树并不各自为战,更多的时候它们会组成联盟,共同发展。树与树的结盟  早在1983年,科学家就发现柳树、杨树的叶片被毛毛虫啃食时,它们会向邻居发送危险信号,而邻居们接收到信号,就会释放毛毛虫不喜欢的“驱虫药”,从而使毛毛虫远离它们。一些科
期刊
摘要:定制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但顾客对自己喜欢的独特产品大都愿意花比大众产品更多的钱。定制营销是根据客户的实际订单来生产的,可以避免产品滞销导致闲置加剧库存成本,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人们消费观念的成熟,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方式的转变,消费者正在步入理性消费阶段,当消费者在市场上找不到合意的商品后,就希望能借助企业为自己定制。由于消费者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制定的产品与顾客的需求更吻
期刊
胖乎乎的婴儿、喵喵叫的小猫、穿着淑女裙的凯蒂猫,还有2019年上映的电影《大侦探皮卡丘》里的皮卡丘——这只20年前就已风靡全球的黄色老鼠再次受到万人追捧,上述那些让我们看到就会微笑,由衷感叹一声“好可爱”的人事物统称为萌物,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抵抗它们的魅力,那么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大的魔力呢?萌物的标配  1943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茨总结出了萌物的特征,即“婴儿图式”:圆眼睛、胖脸颊
期刊
有一条新闻大概把很多人搞懵了。一边是科学家说,目前正有两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传播;另一边世界卫生组织却坚称,“没有证据表明病毒正在发生变化”。  那么,到底有多少种新冠病毒?科学家的这项新发现对当前的防治重要吗?  病毒总是在变异,尤其是像新型冠状病毒这种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的病毒,如大名鼎鼎的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西班牙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都属此类)。当一个人被
期刊
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保护区,您也可以称它为个人空间,它包裹着我们全身,然后给予我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例如当我们看到让我们感到很厌恶的人靠近时(无论从哪个方向),我们会有一种不好的感觉,而且随着他越来越靠近,这种感觉就愈加强烈;又或者是当我们不认识的人极度地靠近我们时,我们会警惕、紧张,等等。  相比之下,我们倒是非常欢迎自己喜欢的人靠近。一般来说,个人空间跟关系的亲密度有关:对于跟我们关
期刊
这个学校的本科生很“大胆”  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太巨大了。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的广岛、长崎进行的原子弹袭击事件以及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使得人们对于核武器或者核设施的潜在伤害有了很深的心理阴影,许多人谈“核”色变。  但有件事情说起来可能会让你感到诧异——美国里德学院的本科生居然运行了一个核反应堆!而且运行这个反应堆的本科生的专业居然与核专业无关!我们都知道核反应堆具有很强的辐射性——核
期刊
人类并不安全  智人已经至少生存20万年了,人类文明也已经持续了几千年的时间,人口越来越多,科技越来越发达。在地球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然而,我们很难奢望地球可以永远成为人类的安乐窝。仔细想一下,与地球所在的有着130亿年历史的银河系相比,人类走过的旅程实在短暂,微不足道——人类的安全其实还没来得及经历任何一次来自宇宙的挑战。恐龙的灭绝已经证明,宇宙某处的一颗小流星就
期刊
一个高中女生被遴选  1969年,当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串脚步之后,人类就开始将火星视为下一个登陆目标。近些年来,人类登陆火星的畅想变得更加热烈,美国宇航局已经在切实推行“登陆火星计划”,研究火星的一切,为未来人类移民火星做好准备。  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2033年左右,太阳的辐射强度将会达到一个较低的谷值,而火星和地球的距离也会来到几千年来最近的位置。因此,“登陆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