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气溶胶柱含量变化的数值研究

来源 :气候与环境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近年来最新评估的1o×1o人为SO2排放资料,利用三维区域欧拉型硫化物输送模式,研究了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人为硫酸盐柱含量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尤其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成为东亚乃至全球硫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之一.东亚地区人类活动不仅使污染地区硫酸盐含量显著增加,而且使近海无源区的海域污染加重,人为硫酸盐柱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柱含量中心位置明显偏北,其中污染地区柱含量逐月变化呈双峰结构,分别出现在9月和5月,9月最大.该地区硫酸盐集中在4 km以下的大气中,浓度随高度减少.近海海域柱含量秋冬大、春夏小,反映了来自大陆的输送情况.青藏高原地区柱含量变化呈单峰结构,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冬季浓度随高度减小,夏季周边污染物向高原中低空输送,300 m左右浓度最大;同时,夏季高原上空维持稳定上升气流,形成物质输送通道,各高度层硫酸盐浓度比冬季大1个量级.
其他文献
独立以来,中亚、外高地区的安全形势经历了“无序”、相对稳定、多边不定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里海石油之争、尚未彻底平息的热点冲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极端恐怖主义、周边
地球的外核处于地球2900-5100km深度之间,处于液态.而从5100-6371km处的内核为固态.
长链不饱和酮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第四纪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物.其不饱和指数UK37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1~1000a)定量刻划海水表层温度的灵敏变化,因而成为恢复古海水表层温
利用积云动力-起电二维轴对称模式,模拟分析了雷暴不同发展阶段在云中上升气流速度最大区播撒金属丝对雷暴云电结构的总体影响.通过与未播撒模拟结果相比较,发现各种降水粒子
对石英基片欧拉角为(o°,124°γ)系列传播方向上传播的表面声波波动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发现在欧拉角为(0°,124°,50°)传播方向上存在着传播性能较好的表面准纵
以我国南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旱地阶段为例,在通过自动连续测量揭示NO排放的时间变异规律性基础上,讨论了NO排放不连续测量结果矫正及最佳观测时间选择.根据自动连续测量结果,NO排放表现出日间极大值型和夜间极大值型2种规律性日变化形式.前者发生在温度比较适宜,但植物生长较弱的情况下,此日变化形式直接与温度有关;后者发生在植物旺盛生长的情况下,且主要取决于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而与温度没有直接关系
辽北张强地区晚侏罗世以来经历了4期主要构造运动:燕山早中、晚中、晚期和喜马拉雅晚期,通过声发射(AE)法测得相应4期的最大主应力值分别为106.2MPa、87.3MPa、57.1MPa及33.4
塔里木盆地中部在早奥陶世属被极浅水覆盖的克拉通地区,以发育大量的潮间带、潮上带和潮下带沉积物为特征,岩性为各类白云岩、灰岩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发育沉积水体的多旋回
1引言海冰在全球气候的变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气候模拟中,海冰预报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对气候的中、长期预测.海冰的成长和消融受诸多物理过程控制,其中海冰的热力过程是
本文对6年春运期江苏附近几个经圈和纬圈850hPa温度格点序列,分别计算15-25天带通滤波.结果表明110°E和35°N剖面的低频波与江苏连阴雨(雪)天气过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