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动物园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逃的豹子、迁徙的大象、伤人的老虎……接二连三的新闻让大众开始高度关注野生动物,也让中国形形色色的动物园揭开神秘面纱。
  位于南京的红山森林动物园是全国知名的网红动物园,40元的门票多年未变。2011年,在园长沈志军的坚持下,园内取消了动物表演。2014年,又取消了销售供游客投喂动物用的饲料。他们尝试各种“丰容”(enrichment,是指圈养环境中丰富野生动物生活的一种技术工作,以达到提升动物生活趣味、满足其心理需求、让动物展示出更多自然行为的目的),大大提升了动物的幸福感。
  最近,纪录片《开园啦萌友》面世,五集短片分别从动物的生老病死和饲养救助入手,向我们徐徐展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人类的观念变化可以为野生动物带来什么。

好的动物园需要良心


  人类饲养动物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史前,但“动物园”的历史并不漫长,其原型是17世纪欧洲贵族的私人后花园。后来随着18、19世纪博物学兴起,人类开始深入地研究动物,并试图模仿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现代意义上的动物园就这样出现了。在今天,动物园已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好的动物园不仅承载着游乐园的功能,还是研究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机构。
  动物园设计师张恩权的文章《动物园的发展历史》介绍:“1993年,世界动物园组织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保存委员会联合制定了《世界动物园保护策略》。在这一纲领性文件指导下,全世界的动物园成了进行科学研究、供大众欣赏并进行科普和宣传教育的场所。”
  2008年调到红山动物园任园长时,沈志军只有37岁,原本学习园林的他,最初抱着和大部分人差不多的态度,认为动物保护就是让物种能够存活。直到他看见长期圈养的动物一个个目光涣散、不敢和人对视的样子,才意识到自己应该为动物做点什么。
  沈志军回忆说:“我很大一部分的改变缘于我的孩子。我调到动物园的时候他刚满10岁,我跟他炫耀说今后每个周末我都可以带他到动物园去玩。他却跟我说,‘我都这么大了,还去动物园干吗?’我开始思考动物园到底怎么了,对一个孩子都失去了吸引力。”
  一转眼,沈志军在红山动物园干了13年,他从一个对动物一无所知的园林人转变为“百兽之王”。“我们的工作用我儿子的话来说就是用爱发电,”沈志军介绍,“这个行业很多时候都是憑良心,动物园怎么对待动物并没有成熟的规范。很多时候我们好不容易建立了一套比较正确的保护动物的方式,游客却会说,某某动物园怎么就有表演(而你们就没有)呢,会让人有无力感。”即便如此,沈志军也从来没想过恢复动物表演。“我觉得要做一个好的动物园,就应该用行动来说话。”沈志军说,“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公众,而不是迎合。”
  科普作家、动物园爱好者花蚀在《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一书中,将红山动物园称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好的公立动物园”。“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所有展区中,有两个尤为精彩,一个是獐麂坡,一个是亚洲灵长区。这两个展区的建造方式完全不同,但都导向了同一个结果:给动物营造自然的环境,展现自然行为。”
  至于什么是好的动物园,花蚀提出的标准与沈志军等人不谋而合。“好的动物园不仅会让游客获得愉悦和知识,还会最终让人将所有收获和感悟体现于日常行为的改善;这种行为的改变会减小对环境的压力,从而让人类和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都能更长久地存活在地球上。”

保护动物也是人类的自我实现


  纪录片《开园啦萌友》的拍摄正是缘于红山动物园遭遇的“困境”。2021年初,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发表了以红山动物园为故事主角的《孤独矗立的动物园》,作者走访动物园之后用了“孤独矗立”来形容它的状态,打动了很多人。但在制片人赖章萍看来,如果不通过影像,人们很难建立对动物生存环境的认识,更看不到动物们得到精细照顾后展现的从容与自信。
  最初,导演张凯茵对这个项目有些犹豫,呈现动物的故事是巨大的挑战,“动物不会配合你”。何况,由于安全问题,整个拍摄过程都是隔着笼子进行的,但又要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更是对拍摄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但真正进入拍摄后,红山的动物展现出的天然风貌令团队感到惊喜和震撼。那里的动物自信、优美,特殊设计的场馆让人们学会平视甚至仰视动物,让动物拥有安全感,从而展现出在野外生活才有的天性。
  《开园啦萌友》想做的不仅是输出一种“保护动物”的价值观。在展现人类的付出时,他们也在讲述动物的“回馈”。动物保护从来不是人类单向的付出,在与动物和自然的相处中,人们更能获得万物有灵且美的启示。

  1998年,副园长李梅荣进入红山动物园。他回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饲养鹦鹉,我见过鹦鹉努力地从嗉囊吐出半消化的食糜喂给一只生病的同伴,也见过猩猩分娩后,将婴儿的头整个含在嘴里用力吸,用这种办法清理婴儿口腔里的黏液和羊水,一口一口吃掉胎衣。动物也有友爱、怜悯、悲伤、思念,动物的母爱一点也不亚于人类。”他还认为,中国是个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丰富是指种类丰富,数量上不一定丰富。从业25年来,李梅荣直观地感受到珍稀动物在持续减少。
  为了更好地传递动物保护的理念,《开园啦萌友》摄制组选择了并不“完美”的拍摄对象:让相当于人类90岁高龄的马来熊“老马”、三条腿的豹子“越越”、叛逃家族的细尾獴“无名氏”、怀孕的前任狼后“啡啡”等远离公众视线甚至存在残缺和遗憾的动物做纪录片的主角。   五集纪录片涉及不同的动物保护主题:动物养老、本土动物保护、疾病治疗、物种延续等,但核心的主题则是爱与尊重。饲养员彭培拉把对自己家中老人的情感投射到“老马”身上,从动物的晚年看到了老人的困境,将对动物的关爱上升为对生命的尊重。有网友评价这部纪录片:“没有把动物美颜化和萌化,它们的不完美因爱而变得完美。”

不应让野生动物“信任”人类


  现状总是有喜有忧,李梅荣说:“中国动物园行业较之国际一些优秀同行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动物园的主管部门并不明确。不同省份,动物园主管部门可能不一样,即使一个省内,主管部门也可能不同。动物园在城市功能定位上也不明确。动物园是公益性的还是营利性的机构没有统一的认识。”
  沈志军认为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研究,由于中国的动物研究基础薄弱,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不多,缺乏健康动物身体的各种指标和参数。为此,红山动物园与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让一些饲养员回到动物的野外栖息地研究学习。“中国人是很勤奋的,也是很好学的。只要树立了理念,应该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陈月龙是《开园啦萌友》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这位1988年出生的北京小伙已是资深的野生动物救助专家。镜头里的陈月龙梳着小辫,一副生人莫近的样子,却温柔地抱着刚出生的狗獾宝宝喂奶。片子借陈月龙同事之口讲出他的日常:“生活里几乎只有动物,最常说的话是,有这个时间留给动物不好吗?”“比起我入行的时候,公众保护动物的意识大大提升了。我们这里救助的动物很多都是普通人发现后送来的。”陈月龙说。
  与动物园的其他场馆不同,在救护中心,野生动物没有名字,有名字意味着人格化,而这里的工作重心是救助野生动物,并将它们放归自然。饲养员需要十分小心地接触动物,不能与它们产生感情。有时候谈到自己救助过的动物,陈月龙会用惋惜的口吻说:“可惜了,它开始信任人类了,可能只能养在动物园了。”
  陳月龙需要不断面对死亡,“我所做的就是尽可能救活它们,每天来我们这里有大量的动物,没有一只是没有问题的。”除此之外,饲养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可能模拟野外的环境,教会动物们生存技能。
  就拿喂食这件事来说,陈月龙和同事会把动物分为两组,不能放归的就尽可能精心饲养,让它们恢复健康,可以放归的则不能喂得太饱。除此之外,还需要以各种方式为动物营造类似于野外的生存环境,让它们依靠天性努力找到食物。
  另一方面,陈月龙也发现人们对身边的动物感到陌生,“如果他们不了解身边的动物,又怎么谈得上真正地保护它们呢?”红山动物园经常会举行具有仪式感的野生动物放归活动,如果动物没有恋恋不舍,而是很快逃开,则证明救助是成功的。当一个孩子亲眼看见自己身边的野生动物被救助并放归,他的心里就可能种下一颗保护动物的种子。
其他文献
渌江,是一条河的名字。  一位诗人说,河流是一座城市的幸运。诚哉斯言。傍水而筑,逐水而居,以水定城,因水兴邦,是华夏文明延绵不绝的简朴自然之理。  醴陵是幸运的。因为,醴陵有渌江。  渌江,发源于江西杨歧山千拉岭南麓,穿越崇山峻岭,穿越田园和城郭,一路滔滔进入湘东,在醴陵市渌口镇汇入湘江,与发源于湘赣边界的浏阳河、洣水、耒水,合称湘东“小四水”。渌江连接着江西萍乡、湘东醴陵的城镇和村庄,沿岸土地肥
期刊
《中国医生》上映3天,票房便突破了3亿元。在广州的首映礼上,钟南山院士说:“印象最深的是两位主角,特别是袁泉。”袁泉饰演的医生文婷,面容疲惫而憔悴,眼神却始终坚定平静。观众评价袁泉是“有眼技”的演员,无论是《春天狂想曲》里的周小玫、《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中国机长》中的毕男、《中国医生》中的文婷,还是话剧舞台上的简·爱、云之凡,袁泉的每个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戏外,她却与明星完全不沾边。“演员
期刊
我走上写作道路,与小学、中学遇到的两位语文老师有密切关系。直到现在,他们在我心目中,都是身上发光的人。他们虽然只是普通的语文老师,但依然让我印象深刻,这在于他们身上,有着属于教书先生的风采,让人仰望。  近年来,深圳、廣州等一线城市的中学,吸引了不少哈佛、北大、清华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前来任教,前不久,河北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因为跳槽去广州某中小学教书成为新闻。在我看来,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是自带风采的人
期刊
当时,农村节能很受重视,不断推广各种节能灶。那些年,原是县里干部的父亲已回家当农民。他是读书人,手又灵巧,就自己动手打节能灶。父亲按新介绍的灶型,打了一款牛尾灶,引得村上的人都来学习。原理大致是两锅串联,共一孔灶眼烧柴。第一口锅煮饭,第二口锅炒菜,烟囱装在灶尾。用牛尾灶做饭炒菜,需主妇事先盘算清楚,手疾眼快,行云流水。  我那时除了上山砍柴,别的农活也干,插秧、薅苗、锄草、刨草皮、捉棉鈴虫、收稻子
期刊
如今的浙江金华东阳市卢宅村,已被修缮至古城模样.一座铭刻“方岳重臣”的石牌坊立于路旁,青石路面的“卢宅老街”向前延伸,两旁都是翘角飞檐的白墙屋舍,一派江南风情.rn这些
期刊
宏伟的科学图谱不是一笔一画就能绘成,傲人的科学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优秀的科学人才不是一招一式就能练就。老一辈科学家呕心沥血地开荒拓土、创下基业,而今,中国要作为科技强国树立于世界之林,还需汇聚更多来自科学“新大侠”的磅礴力量。江山代有才人出  中国科研人代代接力的良好态势正在展现。  今年6月,一则短视频在网上走红:92岁的周恒院士骑着自行车从办公室回家。网友们惊讶于“周先生如此年轻”,甚至
专栏作家,阅读爱好者,媒体编辑,光明网、红星新闻等多家媒体特约评论员。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回望来路,盱衡未来,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人的底气:究竟是怎样的精神之基,建
期刊
《万物皆有光》是韩浩月最新出版的文化评论随笔集。在内容上,作者把观照普通人的精神处境当成了评论重点。如同作者强调的那样,自己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员,而解读普罗大众,何尝不是走向自己的一种途径?  韩浩月對李子柒的解读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李子柒不是文化英雄,只是一个“理想化乡村生活”的镜像,这不是对她的否定,而是对她存在价值的真实把握。  在韩浩月看来,朋友圈里纷纷晒十八岁的照片,是临时凑起来的“舞会”,
在电影之外的现实中,在众多不曾被看见的故事里,还有更多的“时代医者”背负着生命中最厚重的托付,演绎着天地间最真切的情谊,与时间赛跑,为患者拼命。在抗癌之路上,医者与病患萍水相逢,却紧紧相依,一张张被汗水浸湿的脸庞镌刻着带领患者与癌细胞一战到底的決心。正是医者守护生命的坚定信念,为患者在缝隙中找到希望之光,也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注入不断向前的原动力。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在艰
期刊
“我们要让大家吃小米都吃出文化味。”推广当地特色土产红小米,打造文创包装,将特色根雕砖雕引入直播间……在河北赤城县驻村3年,河北大学教师高佳树见证了产业深度调研和文化内涵赋能如何为椴木沟村“点石成金”。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4.78万名教师赴一线开展实践帮扶,3923支队伍、3.33万名大学生赴贫困县支教、支农、支医。106所直属和地方高校结合学科优势,共同参与组建高校扶贫联盟。  如果说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