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鼻腔鼻窦肠型腺癌二例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m1984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于鼻腔及鼻窦的肠型腺癌(SNS-ITAC)是一种发生于鼻腔、鼻窦内的恶性腺样肿瘤,局部侵袭性较强,常累及筛窦、鼻腔及上颌窦。本文报道2例原发性SNS-ITAC,镜下观察2例患者肿瘤组织学形态均呈乳头状生长,部分呈小管-腺管样生长,肿瘤细胞核呈长杆状,假复层或复层排列,胞质嗜酸性,可见少量杯状细胞,细胞轻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具有肠型腺癌相似的分化和细胞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CDX-2、CK20、CK7、Villin阳性,SATB2少数细胞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30%,均符合SNS-ITAC。原发性SNS-ITAC是一种罕见肿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依据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治疗伴上斜肌亢进(SOOA)的A型斜视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因A型斜视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行双眼上斜肌腱缝线延长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21例(排除单眼SOOA的A型斜视、Brown综合征和Helveston综合征),其中A型外斜视19例,A型内斜视2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14±9)岁。对手术前后A征的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疾病,持续性溢泪、溢脓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内镜技术在眼科广泛应用,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日臻成熟,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主要手术方法。但在其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存在手术指征把握不准、手术操作不规范、手术并发症较多等问题,亟须形成治疗共识。因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提高En-DCR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中华眼科杂志,20
期刊
近年我国眼视光行业已经由从单纯验光配镜向基层眼保健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需求也随之增加。通过对我国不同城市验光配镜中心的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调研,发现我国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存在涉及人员广、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为解决我国视光师紧缺的现状,提出应结合我国现有眼视光教育体制的特点,以规范发展眼视光继续教育的模式及内容为核心,提高我国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加具有视光师技能
期刊
目的分析不同病程甲状腺相关眼病(TAO)视盘及黄斑区血管密度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6至9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36例TAO患者及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名。其中TAO临床活动性评分≥3分的12例患者为TAO活动期组,患有甲状腺相关眼病视神经病变(DON)且病程≤6个月的12例患者为DON急性期组,患有DON且病程>6个月的12例患者为DON慢性期组,健康
1例因在美容院行自体脂肪右额部皮肤下填充时右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2个月患者就诊眼科,经神经内科CT、MRI检查和眼科自发荧光眼底检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B超检查、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检查,诊断为右眼动脉阻塞,虽经溶栓、抗炎、按摩、扩血管治疗,但右眼视力仍为无光感。(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68-870)
期刊
3例因眼球突出患者就诊眼科,2例是青少年小梁状骨化纤维瘤,均表现为眼球突出逐渐加重,眼球运动正常。影像学检查均表现为骨壁包绕软组织密度占位病变,显微镜下可见瘤组织内有骨小梁结构。1例是沙瘤样骨化纤维瘤,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睑肿胀,眼球外转、上转受限。影像学检查示左眼眶上壁骨质变薄膨隆,骨壳形成,包绕不规则软组织影,显微镜下可见类似骨小体的小骨块结构。3例均行手术切除。(中华眼科杂志,2020,56:
期刊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组织增生类疾病(LPD)眶下神经增粗(IONE)和额神经增粗(FNE)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眶科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眼眶LPD 222例和炎性假瘤9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LPD患者包括淋巴瘤(含不典型淋巴增生)91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LH)
1例出生后发现左眼瞳孔区部分变白2个月患儿就诊眼科。左眼10:00方位虹膜表面白色纤维机化条索自瞳孔缘向鼻侧延伸至虹膜根部,局部稍隆起,瞳孔呈针尖状。散大瞳孔后瞳孔略微开大,呈斜椭圆形,长轴位于10:00至4:00方位轴向,约0.3 mm×1.0 mm,诊断为左眼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予以左眼散大瞳孔联合右眼遮盖治疗,未予以手术治疗,治疗期间患眼视力逐渐提高,定期随访观察。(中华眼科杂志,2020
期刊
期刊
随着眼外伤救治技术进步和经验不断积累,我国濒危眼外伤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既往需要摘除的眼外伤无光感眼,约30%可以获得解剖修复并恢复光感以上视力。探查性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解剖结构修复理念的提出、形成和不断推广,已使相当数量的眼外伤无光感眼得到挽救。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在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救治过程中仍需对Ⅰ期合理处理和Ⅱ期适时眼内解剖修复进行规范化。为了进一步明确并规范复杂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救治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