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广股份:警惕商誉减值潮来袭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_cs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雅润完成业绩承诺后净利旋即变脸,官司缠身背后迷雾重重。
  收购过后连续精准完成业绩承诺,过了“保护期”利润迅速变脸,之后又迅速将收购的资产低价转手,省广股份(002400.SZ)一连串的操作让投资者感到太多蹊跷。
  日前,省广股份宣布以不到3亿元的价格将当初近6亿元收购的上海雅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雅润”)转让,这家刚完成业绩承诺就迅速巨额亏损的子公司由一家刚成立1个月的投资公司接手。
  省广股份之所以能够取得不菲的业绩,靠的就是多年来不断的并购。据不完全统计,公司花在收购上的资金超过35亿元,而公司的原有业务基本止步不前。而且,买来的公司业绩变脸并非首次,对于商誉超过23亿元的省广股份来说,哪一家公司会是下一个上海雅润呢?
  转让子公司流失国有资产?
  2017年的12月中旬,省广股份发布转让上海雅润进展公告,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申凯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申凯投资”)以2.73亿元摘下上海雅润100%股权。不到3个月,省广股份就迅速甩掉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就在一年前,上海雅润还是省广股份的盈利源泉之一。2013年11月,省广股份公告称,计划以5.7亿元收购上海雅润,其中,75%即4.28亿元用股份支付,1.42亿元以现金支付,配套融资1.9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收购费用和上海雅润的运营资金安排。
  原股东承诺,上海雅润2013-2016年扣非后的净利润不低于5720万元、6500万元、7500万元和8400万元。省广股份的年报显示,上海雅润2014-2016年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6617万元、7571万元、8443万元。与承诺的业绩误差不超过百万元,可谓精准完成。
  虽然上海雅润2013年业绩并未并表,但公司表示上海雅润的业绩承诺都顺利完成了。2014-2016年,上海雅润的扣非净利润占到了省广股份的15%左右,显然收购而来的上海雅润为省广股份的业绩增厚不菲。可在完成承诺业绩后,上海雅润净利润立刻变脸。
  2017年上半年,上海雅润实现收入8725万元,净利润为亏损2808万元,根据2017年9月底的转让公告,截至2017年7月31日,上海雅润的亏损进一步扩大至7576万元。
  彼时的收购书显示,上海雅润与数十家电视频道签有合作协议,既有东方卫视这样的一线资源,更多的是集中二、三线城市电视广告资源。难道是2016年到期后,上海雅润与电视台的协议集中到期不再续签?
  上一年净利润上亿元,转眼7个月时间就亏损了7576万元,如此反差不禁让人质疑在上海雅润的业绩承诺上,省广股份是否欺瞒了投资者?省广股份的回应是上海雅润仍以二三线地区电视广告销售业务为主,其业务受到新媒体较大冲击,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可上海雅润签约了数十家电视媒体,新媒体的冲击并非新鲜事,为何过了业绩承诺期上海雅润就不堪一击了?
  更加奇怪的是,根据省广股份的转让公告,截至2017年7月底,上海雅润的总资产为10.91亿元,净资产为2.7亿元。可在半年报时,上海雅润总资产相差不大,净资产为5.18亿元,相差近乎一倍。
  根据省广股份的收购书和年报,2013-2016年,上海雅润的净资产分别为3.03亿元、3.7亿元、4.44亿元和5.46亿元,随着盈利的增加公司净资产在不断增加。即使2017年前7个月上海雅润出现亏损,但也不足以使公司净资产近乎减半。
  省广股份在互动平台也表示上海雅润并未分红,那么上海雅润的净资产去哪儿了?如果说转让时上海雅润的资产表是经过审计的,那么,每年的业绩承诺同样需要审计,是谁欺骗了投资者?
  上海雅润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是否造假投资者难得真相,可一家资产过10亿元、净利润近亿元的公司四处惹官司,账户没有现金可供执行又该如何解释呢?法院强调不得转让,省广股份漠视法院指令的转让是否有效呢?
  麻烦缠身的上海雅润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信息显示,2016年12月9日,原告天视体育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状告上海雅润合同纠纷一案,在2016年3月24日已经做出民事调解,但上海雅润并未执行;因此,原告向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天津二中院”)申請执行,涉及3098万元以及相关利息、费用。
  “本案在执行中,查询了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车辆、银行账户及工商信息,暂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天津二中院在公告中表示,故本案应终结执行,待发现可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执行。
  根据省广股份2016年年报,上海雅润全年实现营收10.2亿元,净利润1.02亿元。一家净资产超过5亿元、收入破10亿元、净利润上亿元的公司银行账户上会没有3000余万元现金可供执行?上海雅润逾10亿元的收入去哪儿了?
  2017年10月31日,天津二中院发布限高令,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对35家被执行人提出遵守3项规定至履行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之日止:1.禁止抵押、转让、赠送他人财产或为他人提供担保;2.禁止年度分红;3.每月定时向本院申报财务状况,并随时接受审计。
  违反规定的将给予相应的惩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这35家被执行人中,上海雅润名列第27位。显然,按照天津二中院发出的限高令,上海雅润属于“受限资产”,股权转让是难以成行的。
  可就是在法院明文面前,省广股份还是将上海雅润转让了。那么,法律的裁决还有意义吗,转让还有效吗?
  不仅是合同纠纷,上海雅润还成了欠税大户。上海税务局网站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上海雅润合计欠缴企业所得税3406万元。此外,由于合同纠纷,在深圳福田法院、福州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都有上海雅润的身影。
  根据工商信息,接手上海雅润的申凯投资成立于2017年11月7日,由两名自然人出资3000万元成立。就是说,省广股份宣布转让上海雅润时,申凯投资还未成立,那么申凯投资背后究竟是谁,为何甘愿接手这块烫手的山芋呢?   上海雅润不是省广股份首次买来的资产,也不是第一个业绩变脸的子公司。凭借一连串的并购,省广股份实现了破百亿的收入,净利润也是节节攀升,可如今并購来的资产正是公司业绩变脸的“罪魁祸首”。
  商誉减值来袭
  在2017年三季报时,省广股份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在6112万元至1.83亿元,同比下降70%-90%,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收购资产业绩变脸以及商誉减值。
  除了亏损近8000万元的上海雅润外,上海恺达广告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恺达”)是另一个减值大户。2014年11月,省广股份以2.52亿收购上海恺达85%股份,后者承诺2014-2017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3600万元、4200万元和4830万元。
  2014-2016年,上海恺达分别实现净利润4322万元、4699万元和2297万元。扣非后,上海恺达完成了2014年和2015年的承诺净利润,但2016年扣非净利润只有1792万元,并没有达到4200万元的最低要求,甚至不到承诺业绩的一半。
  这种状况在2017年并没有好转,2017上半年,上海恺达的收入为8676万元,净利润只有1.45万元。上一年同期公司收入为2.64亿元,净利润787万元,上海恺达几乎没有净利润了。
  上海恺达2.52亿元的收购金额并不算多,可省广股份为此确认的商誉高达2.05亿元,付出的代价可谓不低,可不过两年公司业绩就可能要变脸了,都没能坚持到承诺期结束。
  在2017年三季报中,省广股份确认了1.1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的1012万元增长了近10倍,公司的解释是商誉减值和应收账款增加导致的计提增加。省广股份应收账款增加并不明显,因此商誉减值是主要来源。
  对此,省广股份或许并不陌生。2011年3月,上市公司以1.1亿元获得重庆年度广告传媒公司(下称“年度广告”)51%的股权,后者原股东承诺2011-2013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100万元、3200万元和4400万元,而实际净利润分别为2022万元、2249万元和331万元。2014-2016年,年度广告的净利润分别为466万元、-2548万元、-3281万元,是上海雅润业绩变脸前的最大亏损源。2011年收购时,省广股份确认年度广告的商誉7412万元,2013年商誉减值4313万元。
  即使没有上海雅润同样逾2亿元商誉的减值影响,上海恺达一家商誉就超过2亿元。因此,对于省广股份来说,仅仅是1亿元左右的商誉减值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面对账面上23.46亿元的商誉,或许省广股份也难以知晓下一个需要计提的是哪一家子公司。
其他文献
财政部报告要求化解风险,矛头对准隐性债务,给城投融资“前门”也明确打开,但短期内可能增加市场对城投债资质的担忧,城投债估值面临波动。  2017年12月23日,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其中关于重点问题的整改情况中,公布了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情况的报告》(下称“财政部报告”)。  财政部报告
期刊
经过两年的努力,香港创业板于1999年11月推出,到2000年11月底,已有49家上市公司,其中六成是高科技股,市值已达85亿美元,最高峰时为130亿美元。台湾和内地的很多企业也看好香港创业
当货币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同时,目前利率双轨制模式下金融市场的“疼痛感”远远高于以往,市场盲目乐观反而容易招致更强的监管措施并放大波动。  以一个相对传统的角度来看,债券价格决定于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投资者不断获得新的信息,这影响了其对于经济的判断,也改变了市场对债券的定价。  但事实上,真正影响债券市场的是我们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而非对经济的。在历史中的大多数时段,经济下滑与货币政策的宽松
期刊
依靠单光子来表示量子态和多轨光学网络来进行幺正变换,我们针对普适的、可编程的量子状态区分给出了一套方案,能对两个未知三维量子态给出最优化的明确分辨.
后增长时代龙头起舞,市场份额的提升将会是一个持续性的逻辑。  地产股龙头起舞。  2018年新年伊始,A股与港股上市房地产股联袂大幅上涨,“地产股将迎戴维斯双击”的逻辑越来越被投资者认可。  而其最核心的逻辑之一就是行业集中度的大幅提升——市场集中度快速向优质龙头公司集中、龙头公司经营管理优势凸显、“大象起舞”成现实。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认为,未来的房地产行业酷似白酒:整体低速的后增长时
期刊
针对BCS理论研究纳米量级金属粒子超导态下行为时遇到的困难,运用静态路径近似方法,着重处理有限温度下哈特利平均场近似的统计热涨落,得出了金属纳米粒子超导态下的统计力学
每到年末,保壳都会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戏码,上市公司总是乐此不疲。  主营多肽药物的双成药业(002693.SZ)已经连续发生亏损,临近2017年末之际,公司突击卖子扭亏,规避ST意图明显。  这次出售的资产由上市公司两年之前对外收购而来,卖价和买价足足相差2.45亿元的真金白银。这笔巨大损失究竟是管理层决策失误所致,还是背后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双成药业的疑点不止出售资产,还有存货暴增、连年大投
期刊
核心逻辑一——集中度大幅提升  市场集中度快速向优质龙头公司集中、龙头公司经营管理优势凸显、大象起舞成现实、行业仍有较好的发展机遇:过去中国房地产的增量逻辑思考为多,一旦行业增速下行,市场悲观情绪较浓,甚至不分优劣的一致看空;但随着行业发展的渐趋成熟,龙头公司的经营管理优势凸显,市占率持续提升,TOP10超25%;TOP100市占率55%,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地价的上涨,中小房企参与的门槛越来越高
期刊
目前ERP系统广泛运用,企业信息化迅速发展,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变化,比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等,但也给企业内部控制产生新挑战,给企业带来内部控制新问题。比如企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