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光芒四射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一书记述了“万世之师”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教育家孔子的思想言论。《论语》中的许多言论越千年而不衰,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曾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读经典活动中,细读《论语》,发现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现代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一、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体现: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对症下药。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着重培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的人才。他满意地对人说过:“在德行方面的高材生,有颜渊。在言语方面的高材生,有子贡。在政事方面的高材生,有冉有、子路。在文学方面的高材生,有子游。”
  俗话说“十个指头不一般齐”,人更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孔子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应像孔子那样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客观地评价他们,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二、启发诱导 ,小组合作休息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反对记问之学,认为只会死记硬背不会提问的学生不值得教,要教,一定要有内心冲动,问题提出来,才加以点拨,启之发之,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这是孔子自述其教学方法,必须受教者先发生困难,有求知的动机,然后去启发他。这样,教学效果自然好些。2006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启发式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原则与基本方法,是不是基于孔子的这个原则和方法呢?孔子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的滥觞。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大家的志向,子路“率尔而对”,旁若无人,毫不谦让,脱口而出。孔子的哂笑之中有哪些深意呢?孔子一撇嘴,露出嘲笑之意,学生都看在眼里,所以一个赛一个谦虚,从大国变小国,从小国变小相,一直到什么官也不当。
  子路讲的是“不挨打”,属于“强兵”,是最大的硬道理;冉有讲的是“不挨饿”,属于“富国”,也是硬道理。他们没有讲到“礼”。公西华讲的是“礼”,精神文明建设是软道理。曾皙的道理更软,干脆是享受生活:享受和平,享受富裕,享受文明。它们是建筑在前三位的理想基础之上的:和平是靠子路之志,富裕是靠冉有之志,文明是靠公西华之志。没有和平、富裕和文明,曾皙就逍遥不起来。
  曾皙的回答本来是随口一说,但孔子听了,却另有想法。他把四子之志,看成互相补充。他欣赏曾晳之志,主要是因为,前三位讲治国,最后要落实到个人幸福,这是目标性的东西。但他欣赏曾晳之志,并不否定子路等人,因为过程也很重要。他笑子路不谦虚,但对冉有和公西华也有保留。因为他们再怎么谦虚,也都是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大国是国,小国也是国;大官是官,小官也是官。过分谦虚和不谦虚,都无改于事实。曾皙为什么问孔子,因为他并不明白孔子为什么夸他。其实,他们每个人都只是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合起来才全面。这就是我们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三、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要做一个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必须要加上自己创造性的见解和发明。具备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能力以后,才可以做老师。我们今天承认,教师是从事复杂性、创造性劳动的人,并写进教师法,看来也是缘于孔子的见解,并且孔子的这一见解与世界其他文明文化对教师的劳动的见解是相通相同的。在已知中发现创造未知——新的东西,这样的人可以做导师。《礼记·学记》中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孔子认为,老师不能光给学生灌输死记硬背的东西,而是要启发他们,让他们学会开动脑筋,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如果学生不能主动提问,可以悱愤启发诱悟。看来,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就其方法上说,与孔子相去甚远,孔子的方法是启发创造性地教学。
  四、学思并重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讲学与思的关系,学像吃饭,思像消化,一样不能少。光吃饭,不消化,不行;光消化,不吃饭,也根本不可能。这一道理至今不过时。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在这一章中,他又说思不如学,其实这并不是说思不重要了,而是反对空想。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学到了东西,再通过思考来消化与掌握,就会有所进步;没有学习作为思考的材料,思考就会变成胡思乱想,毫无益处。这是孔子通过自己的经验,作出的深刻总结。
  学问学问,一方面是学,一方面是问。学,眼界要宽,精神要专,这是“博学”和“笃志”。问,一是问别人,二是问自己。“思”,就是自己问自己。问和思,最大忌讳,就是不着边际。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思考不读书是空想家,这两种人都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上述之言,仅就《论语》与我们从事的教学工作而论。孔子的思想,从启发我们生存智能的角度来看,我们可将其理解为做人、做事、做学问三个方面。做人,要走正道,要做一个有理想人格、有道德修养、仁民爱物、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做事,要勤勤恳恳、忠于职守、敬业乐群、不谋私利。做学问,要打好基础,要耐得住寂寞,不求速效,不计近功,不务虚名。这些正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应该学习与奉行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也是对学生一生影响最大的教育阶段。因此,在小学教育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教育,为学生的长远学习和长远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如何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完善小学教育体系,实现小学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制度;现代化  小学是学生接受
摘 要:语文是一门以情感为主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把语文生活化,把抽象的东西转化成具体形象的事物。通过阅读、想象故事情节,把语文引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语文不再是死板的教学,而是转变成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活动,给小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的思维可以自由发挥,通过平时的阅读学习可以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加强对句子的理解,这样孩子们在写作中就可以合理的
摘 要:“功能引导”教学方法是以设备(部件)的功能为主线,以环环相扣的问题探讨为驱动,围绕功能需求,逐步引导学生分析设备(部件)的模块(结构)组成。在功能模块的认知过程中,淡化理论分析,通过类比、动画、简易教具等形象直观的方法手段理解工作原理;最后通过操作体验(应用分析)强化知识的理解,反馈教学效果。  关键词:功能;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传统的针对设备的结构原理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功能——结构——
据大学生实际创业就业形势来看,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待提升,而大学生在校期间,辅导员对大学生有着深刻影响.鉴于此,下文针对高职辅导员工作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用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40分钟焕发无限生机,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展示强大的活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
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意识,根据学习的效果,分析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存在的困难因素,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普遍感到难学,有一种“害怕”的感觉,不知道怎样来进行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初、高中的物理知识在衔接上出现了过大“落差”。  初中物理以“现象”居多,且大多“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与日常现象、生活常识联系比较密切。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多是直观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有进行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而高中物理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拓展,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的联
《档案著录规则》、《中国档案分类法》、和《中国档案主题词表》已于1985年、1987年、1988年颁布实施.三十年来,档案著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档案检索工作向现代化信息化
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对侗族勾林文化的形成基础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就其内容特征做出分析.研究显示:经济活动的需要、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运动本能和顺应自然生活节律的需
摘 要: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知识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因而教师千方百计的讲解,较难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于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欠佳。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成为我们初中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教学领域改革频仍,素质教育应运而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