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早学早进步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建文(前排正中)入伍后自觉接受雷锋精神教育,接过雷锋的枪,决心走雷锋成长的道路

  雷锋班经常参加全军及沈阳军区学习雷锋交流会。1968年10月,我代表雷锋班参加了国庆观礼,幸福地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两次亲切接见,还被评为“沈阳军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
  雷锋班是培养干部的熔炉和学校,1969年,我被晋升为汽车连指导员。任指导员7年间,仅雷锋班就有五任班长提为干部。后来有的调到其他部队,有的转业到了地方,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播人。
  邓小平在向雷锋题词时指出:“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他的题词指出了学习雷锋是不受年代限制的长期任务,人人都应学习一辈子,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辈子。
  20多年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学习雷锋,早学早进步,不学是错误。是党的培养、老班长雷锋精神的鼓舞,才使我由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人民军队的团级干部。这些年,我始终没忘记共产党的恩情,没忘记老班长雷锋对我的鼓舞,没忘记学习宣传雷锋的责任。
  1987年年底征兵工作开始后,我的儿子曲宗胜已到了当兵的年龄。我打破了让儿子早点工作早挣钱,早点结婚早得福的世俗偏见,决心送子参军,让他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当我把想法写信告诉给部队后,立即收到回电,让我亲自送去,如愿以偿,我把儿子送到了我老部队所在地——离抚顺市很远的一个山沟里。团党委让我在300名新兵面前介绍了学雷锋的事。后来,团党委把我儿子送进了雷锋班。
  雷锋虽然离开我们56年了,但雷锋的名字却流传至今,雷锋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代呼唤雷锋,时代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的生命将在我们一代代人身上延续,雷锋的热血将在我们一代代人身上奔流。雷锋这位永生的战士,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其他文献
早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界就开始研制一种不用人驾驶,而用无线电操纵的小型飞机,用于轰炸。不过,1917年,美国人皮特·库柏和埃尔默·斯佩里率先发明了自动陀螺稳定器,这种装置可以让飞机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依旧平稳地向前飞行。美国海军成功运用这项技术把教练机改造为无线电控制的不载人飞行器,即无人机。就在美军想把它运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上时,战争就结束了。  由于受技术所限,1935年之前的
俗语中的“太岁头上动土”,贬义是自不量力,胆大妄为;褒义则是敢想敢为,不避凶祸。那么,太岁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中国典籍中,太岁是木星的别名,又称之为太岁神。古人认为太岁经行的方向为凶方,掘土兴建要避开太岁的方位,否则会有灾难。汉代王充在《论衡·难岁篇》中说:“徙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曰岁下,负太岁名曰岁破,故皆凶也。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徒,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于是,太岁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兰考县卧拐秧歌这一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其本身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价值与民俗价值,如何与科技相结合,将地域民俗中的文化元素合理的加以运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体验探析,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被加以传承、设计价值得以实现、产品获得创新是我们所需要探索的。  关键词:卧拐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地域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
唐宋及以前,对教师业务的考核主要在“教学量”上,明代则开始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挂钩。  “學官考课法”是朱元璋推出的教师考核制度,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颁行。该考核办法的中心是,“以九年之内科举取中生员名数为则,定拟升降”。据《明会典》,府学教授有9名学生在乡试中举,州学学正有6名学生中举,县学教谕有3名学生中举,方算称职,可获升迁资格。  平时对教师也有考核。如在月考中,学生3个月无长进,教师
1948年,朱德警卫员戴成富在太原军区结婚  曾追随毛泽东、朱德南征北战的戴成富,12岁时在贵州松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亲身经历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冲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可谓身经百战。但今他记忆犹新的要数在朱德身边担任警卫员的日子。第一次因无知而“挂彩”  戴成富是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区)人,1933年冬天,年仅12岁的
古代帝王的圣旨中,结尾处一般写有“钦此”二字,这是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的一种成形的套语。那么,“钦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钦”,意为敬;“钦此”,即钦定此文,或此事或此内容是皇上决定的。这样,使圣旨更具有权威性。但是,“钦此”二字出现在圣旨上,并不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有的。  据《汉书》记载,汉代圣旨结尾是“制日:可”。即圣旨上直接说事,
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口罩在国外的出现,是在1897年,要比我国晚600多年。不过,这在口罩的使用价值上是一个转折,口罩开始应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却是一个德国人的“发明”,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33-1905)。  在1860年到1872年间,李希霍芬曾在亚洲许多地方旅行,并在中国做了7次远征。 1873年,李希霍芬回国,先后出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等职。他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了一部5卷鸿篇巨制
剧作大师曹禺,在“文革”时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身心遭受了严重摧残。“文革”结束后,虽然恢复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职务,但这对他是另外一种摧毁。他的女儿万方回忆说:“我爸爸八十岁的时候,常常念叨‘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我亲眼看到爸爸的晚年被一种痛苦持续不断地困扰,他想重新获得写《雷雨》时候的力量,但是他已经被异化了,他已经不是他,已经回不到原来那个曹禺了。他不知道怎么写好了,老觉得,这么写对吗?
摘要:课堂游戏活动对于美国初中生的汉语课堂非常重要。本文以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Gentry Middle School中文1B课堂为例,观察线上和线下两种类型的课堂游戏活动的实施效果。以具体案例为导向,从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角度反思在这两种类型活动中有何不足,如何改进,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课堂游戏活动;教学反思;美国;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