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茵事件”聚焦
25岁的广州女生魏茵,4月中旬离家独行川藏后失踪。魏茵失踪后,其生死牵动各方,家属报案四处寻人,媒体相继报道,网友、志愿者们纷纷提供线索帮助寻找。警方于6月30日电话告知家属称魏茵已经遇害。
如果我只看过高木直子的《一个人旅行》、听过袁泉的《一个人旅行》,一定会认为单身女孩独自旅行是件“小清新”到只用穿着白色长裙和红色帆布鞋,带着最爱的小熊玩具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可在现实生活中,今年7月初,25岁只身走川藏的女孩魏茵却在迪庆遇害,凶手劫财行凶。当然,你可以认为,只身旅行的女生有很多,她们多数人最终都安全地回到了家, 魏茵只是其中的一个极端事例,但魏茵以生命为代价是不是应该唤起更多女孩的安全意识?不仅仅是女性,男性同样应该敲响警钟。
斯人已去,出于对死者和家人尊重,我们这里本不应该对她评头论足,但为了更多的女儿能够回到家与父母团聚,我们必须要说一说。看报道说,当得知魏茵遇害时,周围人的第一反应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人怎么会出事?”这是一个“自以为是、想当然”的错误,“我曾经走过哪里哪里,之前都这样……” 总有一些年轻人极力将自己走过的路作为谈资,尽可让自己表现得阅历丰富,可惜这种表现本身就是一种幼稚。什么叫“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什么叫山外有山?认清自己,不要以为自己去过几个地方,碰到几次险情就成为了冒险家。魏茵生前说:“太爱旅行,不想被困在工作上”,不少学生会受到一些驴友文章和摄影作品的影响,对别人生活状态产生向往,总爱把追求自由、追求行走挂在嘴边,但在追求的同时是否意识到你所谓的自由是在挥霍父母血汗钱的基础之上?你有什么资格去追求?出发前是不是应该为你的家人多考虑一些?
不少女孩开始单独旅行的初衷是刚刚结束一段恋情,她们或是想静心,或是期待艳遇。其实刻意单独出行完全没有必要,不是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吗?即使你在集体中,也很容易知道独自一人的状态。而对于那些以“艳遇”为旅行目的的女孩来说,这和夜店找一夜情有什么区别?都是只爱陌生人,何必出来那么老远呢,卫生状况还难说。
古人早就教育我们“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陌生人时刻戒备、保持警觉没有错。好人、坏人总在一线之间,在犯罪环境成熟时,坏人就是被诱惑的好人。让魏茵搭车的凶手,或许在见到魏茵时只是单纯地想带这个外乡人走一段,但在见到魏茵背着大包,并不断掏出相机拍照时,见财起意,所以财不外露是保证安全的一大重点。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如果你生长在落后的地区,看着身后坐着的人穿着价格不菲的衣服,包里背着电脑,时不时掏出几千块钱的手机,还拿着长枪短跑乱照一气,你会怎么想?如果你仅仅是出于好奇地问问,你身上这些东西多少钱,却得知价值几万块,自己很久很久才能赚到这些钱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你的生活状态或许会让对方励志,但有些时候,这更是一种不良刺激。
小时候,老师给我们灌输的世界观是用生命保护国家财产,长大后才知道有另一种价值观是生命高于一切。只听闻7-11便利店在入职培训的时候就告诉员工,当你在工作时不幸遭遇抢劫,歹徒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被抢走什么东西都不重要,还有保险公司,你的命如果被抢走,一切都换不回来。所以在魏茵遭遇不幸的时候,如果她没有与凶手反抗,而是把钱财全部交给凶手,并苦苦哀求他,甚至把能想到的所有贫苦家庭故事安到自己身上,博取同情的话,或许结局就不是这样。对于临时起意的犯罪分子来说,他此时激动、慌张,如果你能令他冷静下来,你便有生存的希望。
如果魏茵在下卡车搭上凶手的摩托车之前,多问问到目的地要多久,要经过哪个乡镇;再将车牌号以及自己所在位置和车牌号随时汇报给家里人;在越走越荒凉,第六感感到不妙时,放下自尊及时喊停……有太多的可能能够唤回魏茵的生命,但为时已晚。人们总是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对于独行者来说,这不是一句空谈,一个人上路,学会放弃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的念头,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挑战。
25岁的广州女生魏茵,4月中旬离家独行川藏后失踪。魏茵失踪后,其生死牵动各方,家属报案四处寻人,媒体相继报道,网友、志愿者们纷纷提供线索帮助寻找。警方于6月30日电话告知家属称魏茵已经遇害。
如果我只看过高木直子的《一个人旅行》、听过袁泉的《一个人旅行》,一定会认为单身女孩独自旅行是件“小清新”到只用穿着白色长裙和红色帆布鞋,带着最爱的小熊玩具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可在现实生活中,今年7月初,25岁只身走川藏的女孩魏茵却在迪庆遇害,凶手劫财行凶。当然,你可以认为,只身旅行的女生有很多,她们多数人最终都安全地回到了家, 魏茵只是其中的一个极端事例,但魏茵以生命为代价是不是应该唤起更多女孩的安全意识?不仅仅是女性,男性同样应该敲响警钟。
斯人已去,出于对死者和家人尊重,我们这里本不应该对她评头论足,但为了更多的女儿能够回到家与父母团聚,我们必须要说一说。看报道说,当得知魏茵遇害时,周围人的第一反应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人怎么会出事?”这是一个“自以为是、想当然”的错误,“我曾经走过哪里哪里,之前都这样……” 总有一些年轻人极力将自己走过的路作为谈资,尽可让自己表现得阅历丰富,可惜这种表现本身就是一种幼稚。什么叫“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什么叫山外有山?认清自己,不要以为自己去过几个地方,碰到几次险情就成为了冒险家。魏茵生前说:“太爱旅行,不想被困在工作上”,不少学生会受到一些驴友文章和摄影作品的影响,对别人生活状态产生向往,总爱把追求自由、追求行走挂在嘴边,但在追求的同时是否意识到你所谓的自由是在挥霍父母血汗钱的基础之上?你有什么资格去追求?出发前是不是应该为你的家人多考虑一些?
不少女孩开始单独旅行的初衷是刚刚结束一段恋情,她们或是想静心,或是期待艳遇。其实刻意单独出行完全没有必要,不是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吗?即使你在集体中,也很容易知道独自一人的状态。而对于那些以“艳遇”为旅行目的的女孩来说,这和夜店找一夜情有什么区别?都是只爱陌生人,何必出来那么老远呢,卫生状况还难说。
古人早就教育我们“防人之心不可无”,面对陌生人时刻戒备、保持警觉没有错。好人、坏人总在一线之间,在犯罪环境成熟时,坏人就是被诱惑的好人。让魏茵搭车的凶手,或许在见到魏茵时只是单纯地想带这个外乡人走一段,但在见到魏茵背着大包,并不断掏出相机拍照时,见财起意,所以财不外露是保证安全的一大重点。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如果你生长在落后的地区,看着身后坐着的人穿着价格不菲的衣服,包里背着电脑,时不时掏出几千块钱的手机,还拿着长枪短跑乱照一气,你会怎么想?如果你仅仅是出于好奇地问问,你身上这些东西多少钱,却得知价值几万块,自己很久很久才能赚到这些钱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你的生活状态或许会让对方励志,但有些时候,这更是一种不良刺激。
小时候,老师给我们灌输的世界观是用生命保护国家财产,长大后才知道有另一种价值观是生命高于一切。只听闻7-11便利店在入职培训的时候就告诉员工,当你在工作时不幸遭遇抢劫,歹徒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被抢走什么东西都不重要,还有保险公司,你的命如果被抢走,一切都换不回来。所以在魏茵遭遇不幸的时候,如果她没有与凶手反抗,而是把钱财全部交给凶手,并苦苦哀求他,甚至把能想到的所有贫苦家庭故事安到自己身上,博取同情的话,或许结局就不是这样。对于临时起意的犯罪分子来说,他此时激动、慌张,如果你能令他冷静下来,你便有生存的希望。
如果魏茵在下卡车搭上凶手的摩托车之前,多问问到目的地要多久,要经过哪个乡镇;再将车牌号以及自己所在位置和车牌号随时汇报给家里人;在越走越荒凉,第六感感到不妙时,放下自尊及时喊停……有太多的可能能够唤回魏茵的生命,但为时已晚。人们总是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对于独行者来说,这不是一句空谈,一个人上路,学会放弃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的念头,才是对自己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