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一样的黄昏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这个时辰,当最后一缕夕阳照到门框上我就回来了,赶着牛车回来,吆着羊群回来,背着柴禾回来。父亲、母亲、弟弟、妹妹都在院子里,黄狗芦花鸡还没回窝休息,全是一样的黄昏。一样简单的晚饭使劳累一天的家人聚在一起——面條、馍馍、白菜——我永远能赶上的一顿晚饭,总是吃到很晚。父亲靠着背椅,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儿女们蹲在土块和木头上,吃空的碗放在地上,没有收拾。一家人静静待着,天渐渐黑了,谁也看不见谁了,还静静待着。油灯在屋子里,没人去点着,也没人说一句话。
  另外一个黄昏,夕阳在很远处,被阴云拦住,没有照到门框上。天又低又沉,满院子的风,很大的树枝和叶子飘过天空。院门一开一合,啪啪响着。顶门的木棍倒在地上。一家人一动不动坐在院子,天眼看要黑。我们等这个时辰,它到了我们还在等,黑黑地等,像在等家里的一个人。好像一家人都在,又好像有一个没回来。风呜呜地刮,很大的树枝和叶子,接连不断地飘过头顶。风给你开门,给你关门。
  很多年前,我们都在的时候,我们开始了等候。那时我们似乎已经知道,日后能够等候我们的,依旧是静坐在那些永远一样的黄昏里,一动不动的我们自己。
其他文献
在我们这里,迎春花开还算不上到了春天,只有海棠花开的时候,春天才是真的到了。  据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这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也就是说,木本海棠分为四种。这其中垂丝海棠的花型最美,花色最为艳丽。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往往喜欢把一些花木人格化,赋予它们一些人文内容。比如说梅花,赞其不畏严寒的品格; 说荷花,推崇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说牡丹,夸耀其国色
期刊
少年郎,帅学长  2006年,简宁不到十七岁,带着一身中考后的志得意满走进重点高中的校园。那天是开学的第一天,附中独有的红色校服裤子让在阳光下走来走去的学生显得特别耀眼,青春的荷尔蒙气息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哎,你们看呀,那个学长好帅啊!”脆生生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来,引线似的,引得方圆两公里的女生都顺着声音抬头看。教学楼前摆着一排桌子,有几个老师和学生在给新生发放校园守则,其中有一个学长大概就
期刊
就像谷米和井水喂养了我的身体,家乡戏喂养了我的灵魂。  童年在贫瘠的乡村生活,耳边的风传送的是鸡啼狗犬、鸟鸣蛙鼓与虫唱蝉吟。这些天籁日久单调,渴求的耳朵总是在捕捉一丝陌生的悠扬。偶尔的,不知道从哪个村庄的广播喇叭里传来委婉的茂腔,婉转的唱腔飘曳在风里,隐隐约约,如仙乐一般。一帮剜菜、割草、放牛的孩子坐在田埂上,似懂非懂地聆听着。  我的家乡在胶东半岛,胶州的肥沃土地上茂腔戏是土生土长的花,老百姓叫
期刊
小时候,姥姥经常来我们家小住。一是因为姥爷去世早,妈妈怕姥姥孤独寂寞,二是我父亲在外地工作,妈妈有很多事要做,姥姥帮着照看我们几个孩子。  我的童年,家里虽不富有,但也算得上殷实,所以家里吃的饭菜,会时常有鱼有肉。我那时可真馋,只吃素菜就像咽药那么难,有荤菜就能吃很多饭。  记得那时,妈妈总是摆好饭菜让姥姥和我们吃,她出去忙活一会儿,喂狗喂猫,等她回来时,我就差不多吃饱了,好吃的东西也所剩无几了。
期刊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朝代,茶这一饮品便是在那时开始风靡的,无论是茶的产量和贸易量,还是茶艺和茶道的形成与发展,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饮茶是唐朝最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也诞生于这一时期。  唐朝时,中国南方广植茶树,各地所产名茶不下50种,其中浙江湖州的“顾渚紫笋茶”、安徽霍山的“寿州黄芽”、四川雅安的“蒙顶茶”、云南东川的“神泉小团”等被奉为
期刊
·1·  妈妈要来北京看我,这是计划了近两年的事情,终于成行。    来之前,我苦口婆心劝她说,你就带上身份证,别的都不用,这儿啥都有。  她点头如捣蒜,好的,好的。  妈妈从小不听话,姥爷说的果然没错。去车站接她,我左等右等,几乎所有的乘客都出来了,才看到她慢吞吞地移动过来,背着锅碗瓢盆,提着大包小裹,像一座山丘那样移动过来。  那一刻,我真想“翻脸不认妈”,扭头就走。  有这么坑儿子的吗?你说
期刊
17岁,我从云南某地区一所高中毕了业。那个学校不大,但一年四季都有花,樱花、桃花、梨花、梅花、菊花、桂花、杜鹃花、山茶花,群芳竞艳,妖娆得很。    高考结束后,我觉得自己考砸了,出了考场就大哭了一场,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了很远,路上还花了两块钱买了我人生中第一张福利彩票。  我在学校逗留了几天,等着估分填报志愿。等待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百无聊赖,在宿舍打牌、听广播、看金庸小说。那会儿,我已经拿到了
期刊
·1·  我记得开始的夏天还没有那么漫长,父亲也还没那么肥胖。他更没有那么粗暴,他还是个壮年的父亲。  我记得我的老鹅还没被父亲宰杀。我的老鹅还在和小鹅独自觅食。小鹅还小,但它们成为我们家宝贝的时间仅仅半个月。半个月后,它们就被赶到“广阔天地”里独立觅食去了。  它们身上那动人的鹅黄慢慢被白羽毛替代。至于这样的替代是哪一天,哪个时刻完成的,谁也说不清。就像我,实在回忆不出父亲什么时候打我我决定不求
期刊
一次生病,医生让拍一张头颅的CT片子。于是我得到了一张清晰准确的自己头骨的照片。我注视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细腻的灰黑色胶片颗粒中注视着我,很严峻的样子。  头颅有令我陌生的轮廓。卸去了头发,撕脱了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软之物,颅骨干净得像刚从海中捞出来的贝壳。突然感觉很熟识,仿佛见过……不久以前——我记起了博物馆,那里有新出土的类人猿头骨化石。夹进了几十万年进化的果子酱,颅骨还是像两块饼干。造化可真是
期刊
弟弟去一趟老家,带回来一块砖头一样厚实的萝卜糕,教女佣切成一寸宽的长条,起热油锅,炸成金黄色,趁烫嘴时吃两三块,真是把乡愁都吃出来了。  女佣感叹说︰什么料都没有,只是萝卜,怎么可以这么好吃?  是的,这几乎是我们老家的一个神话,千百年来,安海人世世代代吃它,也曾经有很多人尝试自己去做,但都没怎么成功过。  萝卜糕炸出来,通体金黄,外面脆得嘎嘣响,里面却是软烂的清一色萝卜泥。一种清甜、原始、简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