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创新评价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让“书法教育”重回课堂,再次使“写字教学”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写字是一门艺术课程,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往往以“优秀”“良好”“中等”“合格”等简单片面的评价语或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字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整洁,学生的写字姿势是否正确;评价方法也很简单,基本上采用观察法。作为一门课程,应该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吸收新课程的评价策略,构建了“写字课堂”“日常书写”和“等级评定”三位一体的写字教学考评体系。
  一、写字课堂——标准细分,星级亮化
  对学生写字考评标准的建立是写字教育质量管理的关键,写字评价标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写字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如书写等级的划分,可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和一星五级。在各类笔型中须对笔画、结构、章法规定其评价细则,对书写的字数、速度、是否有错别字等要全面衡量(具体评价标准见表一),要把平时书写与期末考查相结合。这样全方位的量化评估,有了一个清晰的考评标准之后,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本学科的考核,通过考核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由只重结果评价向既重结果又重过程评价转变,是一项简单、实用、有效、持久的举措。
  三、等级评定——证书激励,动态跟踪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写字教学中,尤其是在写字教学的评价阶段更要十分重视兴趣的激发。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胜心理,他们都希望写一手漂亮的字,受到老师、同学的夸奖。但因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时显得缓慢而艰难。这种“双重性”,要求评价必须顺应上述特点,突出激励性。校内《学生写字等级证书》的制订,很好地激励了学生学习书写的兴趣。书写等级分为1~10级,最高级为10级(见表三)。学生可以根据写字教师的建议,参加学校每学期初举行的“写字等级考试”。测试由写字教师统一组织并评定结果,最终颁发《学生写字等级证书》。学生只有持有低一级的等级证书,才能向校内写字考核小组申请高一级的等级考核评定。这样的《学生写字等级证书》学生人手一份,就像学生的“素质报告书”一样,跟踪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完整地记录了一个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过程。
  如果说学生写字等级考试是一个静态的测试过程,那么《学生写字等级证书》记录的则是学生动态的提高记录。这种评价方式的采用一方面做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可谓“一石二鸟”。
  小学写字教学“三位一体”考评体系的构建,改变了传统写字教学只教不评,或者单纯评价写字技能的做法,重视评价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着眼于书写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对写字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习惯等进行评价,做到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重,重视成绩的横向比较和纵向发展的评价,有效提高了小学写字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统编本教材在不同学段都选编了一些长课文,这给学生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给学生素养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长课文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教好长课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在长课文教学中加快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  思维敏捷性是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一,具体指思维主体在思维过程中对客观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除了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应当发展学生的思维。最新发布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也指出,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见,学生思维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现状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语文课堂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认为教师的职责只
不同的文体,表达方式不同,其关键语句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诗歌可能是一个字或一个词,散文可能是一句含义深刻的话,说明文可能是一个观点,小说可能是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中的精彩语句。每篇文章关键语句出现的位置也不一样,有的在文章开头,有的在行文当中,有的在文章末尾等。要找到这样的语句,我们可以从文眼——题目、事件发展的高潮、作者情感的沸点、文章的矛盾点以及含义深刻富于哲理的语句入手,引导学生在阅读过
一、单元整体解读及教学思路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是“舐犊情深,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是关于父母之爱。“语文要素”中,阅读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习作要素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是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称之为“大”。  统整教学的前提,是单篇文本的自足理解。只有对单篇文本进行透彻的理解,组群、建立单元整合行为才更有意义。各单篇文本的个性特点
摘 要从装备更新的目的即提高效益出发,阐述了教育装备的三种寿命,给出了更新决策的流程,提出了教育装备的经济寿命基本模型,以期对教育装备的更新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教育装备;更新;经济寿命  中图分类号:G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043 (2007) 04-0003-02  Analysis on Educational Equipment Renewal Decisio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会写“同、学”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猜题激发童趣激趣提问:有个小朋友因为明天要远足,晚上都睡不着了。猜猜她的表情如何?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随文识字,初感稚趣童韻  1.师范读,生听准字音,初步感受童诗的节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梳理巴迪的成长经历,把握故事大意。  2.了解巴迪父母对同一首诗做出不同评价的原因,感受两种不同的爱的方式。  3.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识对比,梳理课文大意  1.关注课题,发现关键信息。  人生有很多个“第一次”,有时候,一个“第一次”就影响了人的一生。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写作的道路上就曾经历这样的“第一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与相关资料,探究详写腊八这一天的习俗的原因,体会作者详略安排的用意。  2.感受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联系作者生平及作品,体会其文字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之前的预习,我们知道了北京的春节持续时间很长,从腊月初一直到正月十九,下面请两位同学来交流一下,在这些主要时间节点里,人们都有哪些习俗活动?  根据汇报,师相机指导纠正。(腊八、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统编本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导语明确指出了语文要素:“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概括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金色的鱼钩》这篇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时,一位炊事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的真实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深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人文主题为“有趣的故事”,彰显了单元导语中所说“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一、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四篇课文均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民间故事。从内容上看,趣味性强,情节引人入胜;从语言表达上看,生动风趣;从教学角度看,是指导学生复述的好材料,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