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众文化下女性文学的发展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ang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众文化潮流下,女性主义文学不知不觉在商品市场中迷失, “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成为诟病。因此女性文学新发展需要理性,需要女性文学作家个人思想和艺术的“洁净”,寻求与大众文化的双赢互惠,这才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真正出路。
  关键词:大众文化;商品;女性文学;净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时代来临,任何文学都无法回避大众文化,也无法脱离其影响,在此情境下,女性文学应如何回应大众文化潮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确实值得深思。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按商业规律去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其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①因此大众文化不仅是通俗文化、传播文化的体现,也是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体现。不可否认,随着大众文化的不断发展,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女性可以在杂志、网络等大众文化载体中展现自己的个性,抒写自己的话语。正如伍尔芙所说:“一旦妇女获得了她们许久以来一直剥夺了的东西——闲暇、金钱以及一间属于她自己的房间的时候,她们将会涉猎更广泛的文学体裁,不仅写小说,还要写诗歌,文学批评和历史。写出质量更佳、数量更多的小说。”可以说女性文学写作因为大众文化而变得活跃。但在浮躁的大众文化下,很多作家包括女性文学作家创作开始与商业市场相伴而行。
  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消费性质,“艺术已经失去了自由和超越的品格,不再是独立的、自主的和自律的东西,沦落为商品和消费品。这就是大众文化给艺术带来的异化。” ②因此,在大众文化潮流中,女性文学是处于引导地位还是被大众文化所引导,这其中的界限难以明确述说。女性作家很容易在商品市场中迷失方向,不知不觉成为商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其作品被大众的消费需求和欲望挟持,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便是其中的典型。
  80年代中后期,王安忆、铁凝等女作家通过描写身体,暴露内心欲望等来强化性别意识,挑战男权叙事的修辞方式,用“身体写作”与“私人化写作”带来了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女性经验和表达方式。但到了世纪之交,在大众文化的浪潮中,表达身体经验的女性文学作品趋向肆意放纵,将肉体和性作为作品的看点和噱头。女性身体、性、欲望等被商业包装和改写,甚至很多年轻的女性作家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关注度,而去自觉迎合这种商业的炒作和利用。女性文学“从建设性转向消费性,从抗俗转向媚俗”,“不再有理性的闪光,而仅仅是感官欲望的‘尖叫’和‘疯狂’”,“完全放弃了历史的牵连与道、灵魂的责任,也没有情感的羁绊与文化批判的使命,从而成为消费主义欲望的一个载体,时尚化的一种奇观。” ③
  “私人化写作”初衷是借写“私生活”来对抗伦理化、道德化的公共话语对女性话语权的屏蔽。“私人化写作”的作品中出现的私人经验和私人意识一般存在于女性的内心深处,但是对其详尽地描述却在无意之中成为男性偷窥女性内心隐私的一个绝佳方式。很多女性作家为了一己之私,一次次在作品中展示女性内心隐秘的欲望和经验,挑起大众对于女性内心欲望的猎奇心理。因此,当代的女性私人化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让女性话语在男权主流文化中取得令人尊重的一席之地。
  当代的女性文学写作到底应该怎样突围出这种奇怪的圈子?怎样才能真正改变男权社会专制的现象,做到为女性赢取真正和男性平等的地位?笔者认为应该将眼光投女性作家本身。
  杰姆逊在《文化转向》一文中指出:“的确,大众文化产品和消费本身——与全球化和新的信息技术同步——像晚清资本主义的其他生产领域一样具有深刻的经济意义并且完全与当今普遍的商品体系连成一体。” ④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在市场经济中重视其商业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艺术,包括女性文学作品的商品价值“正是由其艺术价值所承担,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消费不是别的,也是其艺术价值。” ⑤因此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紧密相连的。大众文化时代,文学作品具有商品属性是正常的,所以商品性不是造成当今文学作品日益走向堕落的必然和唯一因素。
  但是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决定着它不可能从女性角度来真正审视女性,而是从商业和市场的角度来关注女性的。追根究底,身处大众文化潮流中女性作家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代女性文学作家应该追求女性文学的“洁净”即女性文学作家个人思想和作品艺术要纯净无杂。
  首先,女性文学作家应该有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积极让女性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和关怀,努力寻求关于女性价值的积极意义。女性文学作家还应积极在文学与市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不管是影响与反影响,还是渗透与反渗透,都不仅仅是女性主义文学写作的过程,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女性文学作家不能毫无节制地展示女性身体、私人经验欲望,或是在金钱、市场和名誉的诱惑下迷失方向,背离写作初衷。另外,女性文学作家不能固执地把自己的写作疆域框定在女性的身体、女性的私人化生活上,在狭隘空间中闭门造车是不能真正抒写出复杂的女性问题的。只有走出自我的狭小空间,走向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等与男性话语密切相关的领域,才能使写作不断充满激情与活力,才能将笔触触及传统文化深处和社会各个阶层的深处,以及人类灵魂的深处,从而将形形色色的女性问题和思考容纳到文本当中,让女性的呐喊意义更加深重,更加深入骨髓,更加震撼人心。
  其次,女性文学最终的价值诉求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当代女性文学作家深思的问题,这关系到女性文学最终的发展方向和态势。当代很多女性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女——男二元对立结构以解构代替男——女这种传统性别结构,形成剑拔弩张的两性对立的紧张态势。有些作品以夸大女性的优越感来打压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和轻视,或者在作品中将男性逐出文本,即使男性在场也是将其塑造成丑恶、虚伪等否定的反面形象。虽然这极大宣泄了女性对于男权世界的不满,高呼了女性的声音,但是这些现象在颠覆男权专制的同时也暴露出取代男权的话语霸权倾向。女性文学最终的价值诉求需要理性的思考,一味地解构拆解,或者颠覆性大于建设性,女性文学会沦为一场歇斯底里地痛斥男权文化的批判大会,女性的写作的客观性必然会被其偏激、愤怒的心态所扭曲,使得女性主义写作路子越走越歪斜,最终走向不归路。
  女性文学作家应“超越单纯的女性主义的性别立场和视角,进一步引入双性别文化立场和批评视角,走出女性主义的狭小疆域,确立更宽容、更博大的批评心态。” ⑥伍尔芙的“双性同体”观点亦是希望女性文学写作中对男性文化的态度应采取对话式,树立超越性别的写作姿态,而不是分裂对抗。
  无论在任何领域,女性主义文学的最终目的既不是要证明女性一定优于男性,也不是矫枉过正地报复和泄愤,用女权代替男权统治这个社会,而是用客观写实的叙述方式告诉世界,女性同样是坚强伟大的,她们有着男性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女性应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敬,男性和女性应该各自站在自己的价值高地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平等友爱,和睦共处。女性不再因为她的社会性别而被轻视和蔑视,她应该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在二十一世纪大众文化潮流中,机遇与挑战并重,浮躁与喧嚣并行,女性文学需要沿着理性的路子谨慎走下去,追求女性文学作家个人思想和艺术的“净炼”,让具有商品属性的大众文学成为宣扬女性主体意识,促进男女真正平等的有力载体,实现女性文学与大众文化双赢互惠。这才是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真正出路。
  注释:
  ①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②⑤贾明.现代性语境中的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③乔以钢,林丹娅主编.女性文学教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④[美]詹姆逊著,胡亚敏译.文化转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⑥ 王春荣.反思、调整与超越:21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2008(6).
  (作者简介:刘煜超(1988.8-),女,山东省日照市人,硕士,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是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但高明的作者使用某一手法时,往往不是静态的,单一的,而是同时穿插运用其它方法。对比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所谓对比手法,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方法。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达到突出人物形象,
期刊
摘要:模因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模因论角度,阐述了“屌丝”这一网络流行语得以广泛传播的过程和原因。  关键词:模因论;屌丝  一、引言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反映并体现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总会衍生出特定的流行语,折射出各种社会现象。从文革时期的“贫下中农”到改革初期的“万元户”再到时下最流行的“高富帅”“白富美”“屌丝”,这些语言的更替变迁勾勒出了社会发展的轨迹。2012
期刊
摘要:通过因果范畴作为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和因果原理作为经验对象的先天构成法则来解读康德的因果观。其因果律是从纯粹知性范畴的先验观念性到经验对象因果律的经验实在性的统一。  关键词:因果律;因果范畴;时间图型;泛在性;齐一性  康德认为因果关系是一种先天的认识形式,我们必然以这种认识形式去认知客观对象。并且因果原理作为一种先天的法则参与到经验的构成中去,使经验成为可能。这就是因果规律普遍存在的根据。
期刊
摘要:民初时期描绘女子形象的木刻版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呈现出柔弱、顾影自怜的艺术风格,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人文因素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那一时期针对女性的贞静娴雅、神韵婉媚、弱柳扶风、风露清愁的审美标准,让笔者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创作兴趣,我汲取了中国传统女性形象艺术的表现方式,在人物的整体造型上运用了雕塑的语言来表现,并在其中加入自己对形体的认识,以一种意象的形式进行
期刊
摘要:丁玲笔下的莎菲是一位具有高度自我觉醒意识的知识女性,在历经了生命理想和爱情的艰辛与痛苦摸索之后,莎菲坚守自我进行无言的反抗,失声的呐喊,甚至最后一搏,这是新时代女性蜕变的力量。  关键词:莎菲;理想;爱情;觉醒  莎菲——丁玲在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莎菲女士日记》中具有高度自我觉醒意识的女性形象,是丁玲以日记体的形式对时代特征知识女性进行的心里独白。莎菲形象丰富的内涵在于:不仅代表“五四”新文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体现专业教学理念及成果的最终环节,同时也是学校学科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以我院学生的毕业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中窥探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关键词:毕业设计;作品;设计走向  作为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每年的毕业设计展示是对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同时,毕业展览对于学校来说也是检验教学成果以及查找问题和不
期刊
摘要:抗战开始后,中国的女性文学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革命、战争对于她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女性书写开始关注政治话语,接受政治规范,政治开始改写女性形象,重构女性话语。具体看来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母亲形象的塑造上,女性爱情的塑造上,女性身体的塑造上。但是在高压的环境之下,也诞生了一批具有相当力度的作品。  关键词:革命;女性;政治;抗战  自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华民族抗战开
期刊
摘要:论述农家书屋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农家书屋如何在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为构建和谐作出贡献。  关键词:农家书屋;和谐社会;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充分认识农家书屋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弘扬文明道德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是目前农
期刊
戏曲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表演体系,因为各个剧种的表演风格、表演科介、程式和表演传统不尽相同,在舞台上所展现的艺术形式也就千差万别。众所周知,作为戏曲演员,必须对本剧种的传统剧目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完全掌握本剧种、本行当的各种表演科介、程式。掌握这些科介、程式,对戏曲演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实践中,这些科介、程式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戏曲表演的历史悠久,剧种众多,每个剧种
期刊
摘要:十七世纪油画艺术大师伦勃朗是值得我们认真地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他对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尤其值得我们不断解读和重新发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研究伦勃朗的油画语言体系和绘画思想更具有非常及时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伦勃朗;油画语言;绘画思想;写实油画  伦勃朗(1606一1669)是十七世纪荷兰绘画黄金时代最具象征性的艺术大师。伦勃朗一生辛勤创作,留下约六百幅油画,三百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