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具散墨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浩,江苏邳州人,现居南京。作品见《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延河》《雨花》《牡丹》《读者》等海内外数百家报刊。著有文集《指间的沙》《给窗口加块玻璃》《万物有灵》《都将诗情付酩酊》等。
  镇尺
  镇尺,又称镇纸。大凡沾染点文气的东西往往会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镇尺却是另类,镇尺的本质是镇压,有用武的意思,用时髦的话说,是“文汉子”。
  书房中,有时我会对着镇尺发呆,纷杂的有趣的想法就在这呆想中生发开去,随着思绪的天马行空,常會不自觉地发笑,幸好是独自在书房中,否则人们还以为是神经病,亦未可知。
  刘向的《战国策魏策》中,有一则唐雎出使秦国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期,有个安陵的小诸侯国与大秦国为邻,秦王想找借口吞了它,就派使者去跟安陵的国君说,我们秦王想用五百里的地方来换你们的安陵,你不会不答应吧。安陵君觉得事态不容乐观,这明摆着是强拆嘛,赶紧把涉外谈判专家唐雎找来,紧急公关。
  秦王明摆着是讹人,世人皆知,不过,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你自身没有那个实力,只能小心行事,唐雎与秦王会晤,便把安陵之地的历史渊源都跟秦王谈了,历史,现实,法理都讲得很明澈,其实,秦王心里何尝不明白呢,听得不耐烦了,便对唐雎说,你知道吗?我要是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唐雎也不甘示弱,唐雎的原话很震撼,引用于此,唐雎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话音未落,便从腰中拔出宝剑。
  唐雎拔剑而起,实乃小说家言,我觉得唐雎从怀中拽出一方镇尺更符合人物的身份,酱色的尺余长的方条镇尺,沉香木的,对准着秦王的脑门,更具有戏剧性,唐雎就更可爱了,想此,我就会暗自地发笑。
  曾读知堂写废名的文章,废名与熊十力是湖北老乡,对佛学都很有研究,熊十力住北平的二道桥时,废名常去熊十力的居所论佛,一日,大约是观点迥异,各执一词,“大声争论,忽而静止,接着二人就扭打在一处,旋见废名气哄哄而出,但至次日,乃见废名又来……”
  我读书有个癖好,往往脱离文本,别开生面,读此处时,我的思想便旁逸斜出了,我就想象他俩扭打的场面。假定二人坐在书案边玄谈,得意处击掌相庆,不合时,怒目相向,继而升级到擦枪走火,总觉得每人手里都会握着一条镇尺,想让对方开窍,想象着二人的额头顶着大包,相视抚掌大笑,着实是很好玩的。
  关于镇尺,我有如此荒谬的想法,似乎是有渊源的,我最初的镇尺是两条角栗木,为了让木头雅点,或者说怕被当成废物给扔了,外边裹上一层报纸,女儿小的时候,常拿着玩,有时,女儿会用镇尺敲我,不分地方,我作痛苦状时,她乐得咯咯笑,天真的样子超级可爱,有时,姊妹俩以镇尺互殴为趣,那是我第一次发现,镇尺还有如此的用途。
  镇尺,一个镇字,似乎道出它的本源,镇尺的发明,我曾有过这样的猜想,一些东西被发明出来,我以为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生活需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若走累了,就会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来休息,我想当初古先民用毛笔写字时,案几上的纸会乱动,影响书写,于是,自然就会找个东西把纸张压住,这就是最早的镇尺,至于是什么东西,那就悉听尊便了。
  兴趣使然,我到网上搜索一下镇尺条目,“镇尺,又称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镇纸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信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镇纸”。果然与我想的差不多,只不过我又发现了它的别样用途——可当作一种攻防兼备的武器。
  文武之道,大约说的就是镇尺吧。
  信笺
  闲时,我常以理书为趣,一日,在书堆中发现一封信,抽出信笺,喜不自胜,信是庆龙兄写给我的,信笺在今天看来,古雅别致,十六开,竖行,红线格,信是毛笔书写的,略去内容,单看这信笺,便如对着一樽玉液琼浆,氤氲着的酒香,足以醉人了。
  一般说来,内容决定形式,我觉得信笺是个例外,信笺本身就是内容,可以是形式与内容不可剥离的完美的统一。
  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一个小故事,过去,有一人外出谋生,妻儿老小在家留守,彼此沟通就要靠书信,妻子又不识字,何况收到信要付钱的,于是,他们想到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在信封上画个记号以报平安,如此一来,就不用付钱,也能互通消息。
  过去,是收信人付邮资的,那些信封就是一张张传递思念的信笺,说到对方付邮资的事让我想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给杂志社投稿,一度就是杂志社付邮资。
  信笺追溯起来,我觉得恐怕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有匹龙马从黄河里出来,背着一张图,被伏羲氏获得了,于是,他便照着图描绘了八卦这就是所谓的“河图”,龙马是天使,也可以说最最早的邮递员了。
  《史记·陈涉世家》讲述了陈胜吴广无奈反暴秦的故事,在起义前做了精心的策划,他们从鱼市上买来大鱼,在丝绢上用朱砂写着“陈胜王”,塞在鱼腹中,让戍卒们买着吃,以制造舆论。塞进鱼腹中的“帛书”,其实,也就是信笺。
  说到帛书,不由地让我想到《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改,几经周折,后来得以归汉,鸿雁传书之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匈奴单于迫于无奈,不得不放回苏武,这就是“鸿雁传书”典故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鱼雁可谓书信的代称。“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等等,这些优美的诗句,无不给书信披上一层唯美而神圣的纱衣。   说到信笺的唯美,不能不提到红叶,艺术的魅力真是无穷的,有关《题诗红叶》的典故就有诸多版本,不妨在此,挑一个说说。
  据《流红记》载:唐僖宗时,有个叫于佑的书生在御河边洗手,见一片红叶飘浮在水面,他顺手就将这片红叶捞了上来,见叶面上有一首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于佑很惊奇,便把这枚红叶珍藏在书箱之中,不时拿出来看看,对着那枚红叶,想入非非,于是,他也在一枚红叶上题了一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放到了御河中飘流进宫城。
  故事到此还没有完结,后来,于祐与一姓韩的女子成了婚配,韩氏在于佑书箱中发现了一枚红叶,惊叹道:“这红叶题诗乃我所书,不知夫君又是如何得到?”于佑便如此这般讲给了她。韩氏听罢,说道:“我也在御河里捡到了一片题句的红叶,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为。”她急忙打开自己的衣箱寻出了那片红叶,于祐接过来一看,惊愕万分。
  估计漂流瓶就是受此启发,亦未可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曾一度时兴笔友,我也没能免俗,就像而今的人会申请个QQ号,书来信往,信笺都是十六开的,绿格或是红格横行的那种普通纸张,我所收到的信笺,有的是普通的便笺,有的是单位的笺纸,抬头都是单位的名称,用今天的话说,也算是给单位打广告了,不觉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而今想来,梦幻般不真实,时光给它染上了传奇的色彩。
  怀念那些书来信往的日子,怀念那些信笺。
  毛笔
  笔,简体字,却简化得传神,竹子的笔管,羊毫的笔头,捏管走笔,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可见汉字的繁简之争论,实在是意义不大。
  笔,在国人的思维里,指的就是毛笔,可谓国粹。造纸术都名列四大发明了,我实在为笔抱不平,或许造纸术与笔是同一个系统吧,笔便被造纸术代表了。不知我们的中华笔翻译成英文是哪个单词,倒是舶来的“pen”被翻译成了汉语的“钢笔”,中华民族热情好客,客人往往都待为座上宾,家里来了客人,都要好酒好菜地招待,唯恐招待不周,慢待了客人,哪怕是平日里节俭惯了的人家,也不得不奢侈一把,pen到了中华大地变成钢笔时,笔以礼相示,大约从此始自称“毛笔”了。
  文化是有基因的,这恐怕不由人,我最初听神笔马良的故事时,在我的想象里,马良手中的笔就是一支毛笔,有一天,我莫名地想到这个故事,便暗自问自己,你凭什么无端地把马良的神笔想象成是毛笔呢?这么一问,真把自己问愣了,思来想去,勉强给自己一个文化基因说。
  后来,我辅导几个初中学生写作文,一天,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心血来潮,我就问他们,神笔马良绘画使用的是什么笔?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钢笔,莫名的失落,我很后悔问他们这个荒唐的问题,同时,也让我去反思。
  过去,字代表着自己的脸面。入塾启蒙,都使用毛笔,毛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潜隐着儒家的气息,写毛笔字,需沉心静气,写字也是一种修身,所以古人说,字如其人。学人一生都不离毛笔,字自然不会写的太次,估计古人没有书法家一说,不过,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人似乎个个都是书法家,再回头看看今天的书法家的字,这不能不说是“pen”,甚而“pc”的功劳,此一时,彼一时也,还好,毛笔字虽然基本上淡出了实用性,在汉语的国度里,依旧不可或缺,至少在小学阶段还开设着大字课。
  传说毛笔是秦代蒙恬所造,其选用兔毫、竹管制笔,制笔方法是将笔杆一头镂空成毛腔,笔头毛塞在腔内,毛笔还外加保护性大竹套,竹套中部两侧镂空,以便于取笔。毛笔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制作毛笔笔头的原料通常以羊毛、黄鼠狼尾毛(即狼毫)、山兔毛、香狸毛为多,猪棕、马尾、牛尾、鸡毛、鼠须、胎发等也广为使用。毛笔杆多用竹管,如青竹、紫竹、湘妃竹、罗汉竹……
  我有一友就用小儿的胎毛制作一笔,以留作纪念,我觉得很有意义,我曾问过他,用过否?可以蘸着清水试一试的,到底还是没有舍得用。汪曾祺有一文《晚翠园曲会》,文中有段文字谈及鼠须制笔的事,“胡小石当时在重庆中央大學教书。云大校长熊庆来和他是至交,把他请到昆明来,在云大住了一些时。胡小石在云大、昆明写了不少字。当时正值昆明开展捕鼠运动,胡小石请人给他拔了很多老鼠胡子,做了一束鼠须笔,准备带到重庆去,自用、送人。”一般文具店里所卖的毛笔,通常多是羊毫、狼毫笔。
  毛笔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毛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写字本是寻常的事,而今,毛笔字称之为书法,汉字通过毛笔的书写,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莫名地想到妙笔生花一词,我想那只生花的妙笔一定是毛笔,都说当代文坛没有出现大家,估计与荒疏毛笔不无关系。
  笔筒
  夏日,在河岸边看水,是件极有意思的事情,说这话,时光已退后三十多年之前,那时,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少年,暑期没事,最喜欢跑到河边的大柳树下看河水,河水暴涨时,平日里温顺的河水,此时变得暴躁异常,浑黄的水流,一股一股的,交织,冲撞,似乎在河道里拧麻花;大团大团的水沫,碰碰车般,相互撞击着,急促前行,那是河水的中流。那时,我还没有学到中流砥柱这个成语,河边的水流,应该叫末流,或称之为非主流,在河边回旋着,大大小小的泉眼生生灭灭,无穷尽,搅动着人们的目光……
  主流,浩浩荡荡,次流,跌荡回环,形成一派夏日河流的峥嵘气象。有时,我就想生活也像这条夏日小河一样,无论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存在即合理。这是某日我对着书桌上笔筒时的遐思。
  笔筒,在生活中,确乎是不堪大用,不过,若有一天书桌上少了它的存在,肯定有不方便处,这是不言而喻的,也就说看上去无用的笔筒,书桌上少了它,首先毛笔会表示不满,那是它的安身的家园。
  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过去,肠胃没有食物消化时,水果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连生活的点缀都算不上;而今,水果是生活的必需品,不可或缺,我就想若有一天,笔筒也能像水果一样,那就好了。有时,我也会纳闷,在生活清苦的年代,人们滋滋地追求精神生活,青灯黄卷,渔歌樵吟,而今,文学都边缘化了。文学边缘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灵魂别被物质赶到边缘去,别把科技人为地拔高,一只简易笔筒比MP3更有内涵,更有沧桑,更有故事。   我书桌上的那只笔筒,竹质的,说白了,就是一节毛竹筒子。每每用手去触及它,我都会想起儿时的筷子笼,想到曾经的锅屋(厨房)行条棒,它们与我的笔筒一脉相连。
  有关我的笔筒来历,纯属无中生有,此中故事,说来话长。过去,农村是大集体制度,除了少量的私留田,其余的东西都是集体的,当然也包括树木。当时,锅屋是简易草棚,不避风雨,父亲想盖间锅屋,苦于没有木棒,有族人如此这般密语父亲,于是,家里就多了几根六七米长的毛竹,后来,我才知道有亲戚在水利局当仓库保管员。
  把毛竹截成一截截,当木棒用,剩下的竹筒,被父亲收拾起来,其中一只被制成了筷笼,洗刷干净的筷子,往筷笼里一放,用起来卫生、方便,没有想到的事,若干年后,我喜欢了书法,一门心思想要只笔筒,那些被遗忘的竹筒终于被父亲想起来了,父亲把那些竹筒找出来,让我挑一只做笔筒。
  海选,精选,锁定。我心爱的笔筒就这么诞生了,它伴随着我一路成长。开始,它作为笔筒,放在我家土坯墙的墙槛上,朴素,本色。因为一只毛笔的驻扎,它就成笔筒了,君子不器,竹筒原也是不器的,今天它成了我的器皿,是幸,还是不幸?它不言,我就更无法言说了。不过对我来说,我是幸运的,拥有了它,满足了我的快乐。后来,我看着它光洁的表面,便在它的表面上打起了主意,镌刻了一株兰花草,调和了草绿色的颜料,兰花草便栩栩如生了起来,而后,一友来玩,我让他在兰花草边,题上“兰草”并落款,此时,笔筒里毛笔已成家族,蔚为大观了。
  后来,有朋友赠我过笔筒,木制品,陶制品,根雕制品,五花八门,都无缘我的书桌。书桌上,依旧摆放着我的毛竹的笔筒,那只笔筒,对我来说已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同水果,不可或缺了。
  也许笔筒向来都是生活中的非主流,这点,它有些像文学作品,文学有什么用呢?饿时,不能充饥;冷了,无法挡寒,可它的用处或许是无用吧,就像空气与阳光一样,平时,没有人去留意它,忽略它们的存在,一旦缺失却是致命的。
  笔筒,养着生花的笔,描绘纷杂的生活。
  砚台
  从前,一位番邦使者来到中国,朝堂之上递呈国书,皇上一看,满纸的鬼画符,愣是不识一字。传阅文武百官,也都面面相觑,一个劲地摇头。面对夷使的一脸傲慢,皇上的脸面有些挂不住,此时,有一大臣进言皇上,说有一人保准能看懂,那还不赶紧地去叫,磨叽个毛线啊!皇上是真急了,此人就是李白,正在御花园里喝酒呢,于是,一路踩着云朵就來到了朝堂,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个趔趄险些把夷使撞趴下,李白接过“蛮书”,眯着醉眼一扫,乜斜着夷使言道,就这小儿科,也敢拿到中土大唐来忽悠人,说罢,回头跟皇上说,让俺立马回书一封,不过有个条件,得让高力士为俺脱靴,杨国忠给俺磨墨。
  这是儿时,我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听时,便很好奇地问父亲,什么是磨墨?我这么一问,又让我增了不少知识,知道了文房四宝,知道了砚台。勤学多问自有学问,父亲为了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砚台,他神秘兮兮地从老屋的土墙洞里掏出一个纸包,打开层层油纸,我看到一方浑身黑乎乎的黑陶砚台,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砚台,父亲说,这玩意儿属于“四旧”,外人见了会被没收的。
  我记事时起,从来就没有见到父亲用过砚台,估计答案也就在这儿了,父亲说这是爷爷用过的遗物。我没有见过爷爷,我出生时爷爷早已作古,自然无法见他老人家用砚台磨墨写字。爷爷是位郎中,在我们那一带还有点名气,估计爷爷用这块黑陶砚台抄写过不少汤头歌诀。到了我学写大字时,就更没有见过谁人使用过砚台了。
  读书时,三年级抑或四年级,记不清楚了,每周开设一节大字课,那时也没有什么描红本子,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大字薄,十六开,左翻页,大方格,米字虚线,一页可书写十个大字,上下各五个。本子发下来了,笔墨自备,毛笔,墨水都是在大队商店里买的,依稀记得墨水瓶乃扁四方的厚厚的玻璃瓶,纸标签贴在瓶面上,上有“墨汁”二字,行楷,色红,字迹醒目而好看。
  每到上大字课的时候,头都大了,怕写。我们那时叫写大字为抹大字,一个“抹”字,太妙了,很形象地体现了当时写大字的状态。后来读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明子的舅给明子相了面,又让他站起来走两步,喊上几嗓子,便断言明子将是好和尚,让他启蒙识字。“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读此,不觉会心一笑。
  平日走在上学路上,没有个正行,有大字课这天,都会不自觉地老实了起来,因为手里端着个墨汁瓶子,不敢造次。老师几乎每堂课都要反复地讲执笔要领,可是握惯了铅笔、钢笔的手,就是不听使唤,怎么也握不好毛笔。过去,写大字之前,都要描红的,鲁迅先生有一文《孔乙己》,孔乙己的名字的出处就是来自描红本,现在的小学生又恢复了描红。我们读书那会适逢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学制要缩短,这一缩短就把描红给缩水掉了。老师的示范字,也不用毛笔写,是书写在黑板上的,粗体的粉笔字,写着“科学不怕艰,攻书不怕难”之类的字样,让学生照着葫芦画瓢。
  可以想见,上大字课,不过是应付差事而已,毛笔在手里有千斤之重,只有胡乱地涂抹。不过,见到老师在黑黑的大字上画上红圈,心里还是很得意的。我的毛笔字是钢笔体,自认为钢笔字不错,所以对毛笔字倒是有点自信,当然,这自信都来自老师的红圈圈,鼓励是好事,有时却会适得其反,看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很重要。
  多年后,因我的文章屡见报刊,被一单位聘去做文书,上班伊始,领导让我写几幅宣传标语贴在会议室里。因为自信有钢笔字的底子,没认为毛笔字有什么了不起的,也见过一些书法家写的毛笔字,总觉得不以为然,总觉得让自己写,不一定比他们差。及至让我来写,方知字不是乱写的,自视甚高,实乃眼高手低,孤陋得可笑。回头再看书家的字,乍看不咋地,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有味,看自己的字,猛一看似那么一回事,仔细看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我的首次书法秀,领导看了看,笑了笑,说,先这样吧。
  这之后,我便到街头的旧书摊上陶一本柳公权的《玄碑塔》,每天抽空临摹练字,废旧报纸就有了用武之地。不临帖不知道,临帖练字要沉心静气,书法可以修身,字如其人,古人不与欺也。笔墨需功夫,需历练,可惜我临写一段时日,字好像写出点意思了,俗事缠身,也就荒疏了,现在都没有勇气拿笔了。   我临写玄碑塔时,用废旧报纸,买一瓶500克装的墨汁,用时往小白瓷碗里倒一些,小白瓷碗就起到了砚台的作用了。我这是写着玩的,像我这么个写法,估计难有修身之效,凡事都有学问,都有考究,有时,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书法要有书法的环境,书房,书桌,纸笔砚瓦,镇纸,最好能焚香沐浴……
  曾读知堂的《买墨小记》,方晓墨中原来也有大学问,墨也远非而今的墨汁,“我的买墨是压根儿不足道的。不但不曾见过邵格之,连吴天章也都没有,怎么够得上说墨,我只是买一点儿来用用罢了。我写字多用毛笔,这也是我落伍之一,但是习惯了不能改,只好就用下去,而毛笔非墨不可,又只得买墨。本来墨汁是最便也最经济的,可是胶太重,不知道用的什么烟,难保没有‘化学’的东西,写在纸上常要发青,写稿不打紧,想要稍保存的就很不合适了。”佳墨可以作为古董,“从前有人说买不起古董,得货布及龟鹤齐寿钱,制作精好,可以当作小铜器看,我也曾这样做,又搜集过三五古砖,算是小石刻。这些墨原非佳品,总也可以当墨玩了,何况多是先哲乡贤的手泽,岂非很好的小古董乎。”
  墨品的高下,讲究胶轻、烟细、杆熟……一磨便可知晓,磨墨就需用砚台,墨与砚如同形影,就像秤与砣,彼此无法失去依靠,否则确会失去其存在的实用意义。
  董桥喜欢把玩石砚,他有一文《砚边笺注》,文章写到两方砚台,一方石榴百子砚,“大不盈掌,水坑子石,色青灰而带紫蓝,镌大小石榴六枚。大石榴化成砚堂,抚不留手,还长出绿豆小的一颗石眼,比砚侧那潭累累石榴浆果还要小;砚底正中隐然一钟宿存花萼。砚头深刻老枝蔓叶,绕向砚背;大的那枚石榴拨开对生叶片,绽为墨池,池内又是一簇浆果。另一枚则款款相依,果皮上分明一轮昏黄的石眼,牵连一片嫩叶,呵护叶下的小石榴。一幅砚面辄成宋人工笔花卉团扇……”
  另一块端溪太璞砚,“似方似圆,就天然形琢砻,周侧与砚堂磨治得活润素雅,再以虫蛀为池,错错落落得砂小数潭。整块砚石不见秋雨之痕却自呈新霁之气,古朴浑厚,凝重流畅,从中想见当年石工裸体铺伏爬入砚坑取石的雄毅精神。”
  看似写他的两段砚缘,实乃抒发其一生为文的慨叹,用他自己的话说,“世事迁流,风气蜕变,灯下摩挲这块凝英紫石,虽然深为其纤巧灵秀之姿色所动,却也联想到年来自己对文学艺术求精求细,避俗避滥,未免背晦。可惜习性难改,早岁追求空灵的笔性确是戒除了,竟一心想在自然平实处经营恬静闲澹的风人之致。于是,有缘玩赏榴开百子砚,诚然重温几许少年听雨的凄美旧梦;品鉴案头另一块张廷济铭殷去楼所藏端溪太璞砚,不免有微醉之乐,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了!”
  而今,有这份闲情的人恐怕不多了,快节奏的生活,谁还会有闲心去细细赏玩一块石砚,即便是有空闲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像董桥先生这般深刻的感悟。想来多是为了装点自己,以示有雅好,少俗气,其结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作为文房之寶的砚台,据说始于战国时期,有关砚台的专著,诸如欧阳修的《砚谱》、米芾的《砚史》、唐洵的《砚录》等等诸如此类,成为小众又小众的文字了。
  当年我练字时,心血来潮,曾问父亲找那方黑陶砚台,因家中老屋几经翻盖,竟然寻它不着了,看来我是与其有缘无分了。当下,都是用电脑敲字,纸笔基本都要闲置了,省略了,钢笔大有遭淘汰的可能,毛笔更成了务虚之品,砚台怕是走得更远,远到人们的怀旧里了。
  我一友,是位书法家,在他的案头见一方砚台,却从未用过,用他的话说,就是一种摆设。砚台,已经失去其实用的意义,脱实入虚,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有时,我就想人们因何如此急匆匆地追赶着人生,乃至灵魂追赶不上肉身,形同行尸走肉,何妨于书房之中,拿起一块墨,在砚台上慢慢地研,慢慢地磨,然后想想如何去书写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人”字,这一撇一捺,孰长孰短呢。
  责任编辑 杨 枥
其他文献
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14—2017)获奖名单正式公布,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小说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翻译文学奖等7个奖项共产生34部(篇)获奖作品。许昌女诗人杜涯的诗集《落日与朝霞》获得诗歌奖,这也是我省本届鲁迅文學奖唯一获奖作品。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首次评奖从1997年开始,是中国作协主办的综合类文学奖项,第六届(含)以前每三年评
期刊
8月24日,印度国家文学院气氛热烈,来自中印两国知名作家汇聚一堂,出席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印度国家文学院合办的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预热活动-——“中印作家交流论坛”。  论坛以“多语种的挑戰”为主题,通过相互介绍两国文学在各自多语言环境下取得的成就、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趋势以及遇到的挑战,中印作家对中印文学发展情况以及彼此文化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会者表示,文学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社会
期刊
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于8月26日閉幕。在为期五天的图书博览会上,中外版权交易活跃,持续引进优秀国外作品的同时,也将中国故事讲到海外。  记者了解到,本届图博会,有93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参展,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4个;1520家海外参展商参展;与此同时,还有1000多位中外出版人、作家参加书展。中方组委会此次主动向全球对购买中国图书版权感兴趣的的编辑发出邀请,来自法国、英国、印尼等国家的1
期刊
衣水,出生于1980年1月。曾在《湖南文学》《福建文学》《草原》《安徽文学》《新疆文学》《西部》《中华文学》《创作与评论》《阳光》《山东文学》《当代小说》《延安文学》《小说月刊》《躬耕》《牡丹》《黄金时代》等国内外大型文学报刊发表小说若干。著有小说、传记、影视剧本多部。现居郑州,《三悦文摘》主编。  1  就是这个地儿,麻天宝跺着脚大声说,有几百只喜鹊,还有几百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追着我撵着我
期刊
阿妮雅,生于内蒙古。热爱生活,热爱写小说,有作品发表于《牡丹》《湛江文学》等。  我也不知道我和雷红珊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多数的时候,雷红珊从一墙之隔村委会过来,径自走到书柜面前,取出二胡。她拉二胡的姿势很野,完全没有女孩子该有的内敛。她先往马尾弓上抹好松香,擦擦手,左腿搭到右腿上,在衣服下摆铺一块手帕,左胳膊端平,左手指按在琴弦上,然后,把卷发往旁边一甩,右手臂大开大合,就自顾自拉起来。  雷
期刊
为落实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的要求, 8月24日,洛阳文学院、洛阳《牡丹》文学杂志社,组织签约作家,洛阳高校教授、学者和文艺评论家共计15人,到洛宁县罗岭乡讲理村、三彩陶艺村,开展深入基层的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不但加强了双方的文学互动和交流,而且为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走进基层、深入生活提供了实践平台。大家表示,一路所见所闻,对于文学创作、讴歌时代精神大有裨益,争取创作出优秀的文学
期刊
衣水,出生于1980年1月。曾在《湖南文学》《福建文学》《草原》《安徽文学》《新疆文学》《西部》《中华文学》《创作与评论》《阳光》《山东文学》《当代小说》《延安文学》《小说月刊》《躬耕》《牡丹》《黄金时代》等国内外大型文学报刊发表小说若干。著有小说、传记、影视剧本多部。现居郑州,《三悦文摘》主编。  一  王祥河属于典型的季节河,这种河流在北方屡见不鲜。  冬春季节,站在西马岭仅剩半拉的拱型寨门下
期刊
刘同俊,男,80后,河南新县人,作品刊于《金田》《安徽文学》。  01  一觉醒来之后,我坐在北方一个古城南湖的游舫船舷上,疾风暴雨正按照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的方式来袭,此刻,我的身边是一群老乡,他们吹笙奏乐,倾注着青年时代相逢的一腔好感。在这里,我是一个陌生的行者,没有人懂我,没有人陪我,我独自看着年轻的恋人卿卿我我,看着广袤的湖堤升腾起一挂龙翔的迹象,听着同样惆怅的白鹭鸶引颈而歌。  我到北方,
期刊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包含了对礼教、启蒙的多重反思,本文从《狂人日记》出发,梳理相关作品,探寻鲁迅从宗法伦理批判到对启蒙理性批判的转变。笔者把《呐喊》《彷徨》的多个文本统一纳入到研究视野中,对其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切入点来把握鲁迅的内部世界,分析从宗法伦理批判到对启蒙理性批判的转变之路。  一、“黑暗世界”的形成、独立和进入  在阐释鲁迅思想如何从宗法伦理批判转入对启蒙理性批判时,人
期刊
《白鹿原》被称为记录中国人心灵和传统分化变迁的一部史诗,聚焦关中平原白、鹿两个家族跨越几代的各种社会政治环境中的恩怨纠葛,其人物丰满、线索复杂,曾经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西安市第一秦腔剧团曾在2001年将小说《白鹿原》改编成同名现代秦腔戏。2002年,由石良改编、李志武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本《白鹿原》发行。2005年,经过总政话剧团著名编剧孟冰的改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林兆华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