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名著风采,绽放阅读激情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拓展人的知识面,提高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青少年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时期,一个人如果在这段时间荒废阅读,那么今后很容易变得庸俗。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是人生的必修课。
  那么该阅读什么书呢?经典名著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经典名著是“过去文明汇聚和交流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记忆和希望的表现,更是反映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是学生了解过去、正视现在、把握未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反复阅读、传唱着经典名著,如果学生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学生通过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开拓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然而,目前学生的阅读面极其狭隘,能认认真真涉足经典名著的屈指可数,阅读积极性也不高,却沉迷于游戏、网络而无法自拔;有些家长更是把名著当成闲书、杂书,千方百计横加阻拦,剥夺了学生的阅读名著的权利,所以整个社会呈现出图书阅览率逐年下滑的态势。新课程改革正是认清了这一严重的社会现实,将名著作为一个重要板块列入中学语文课本中,我省更是把名著作为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校园里掀起了一股追逐名著的热潮,学生购买名著、阅读名著的热情高涨,这是身为语文教师值得欣慰的一点。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缺乏自觉性,依赖性太强,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督促他们阅读,基本上被学生冷落一旁。由此,我深刻感受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名著阅读成为新课程改革后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教学过程中,我们再一次与名著进行亲密接触,不再只是单纯的读者,而是不断研究探索,摸索着如何将如此丰富生动的故事形象地教授给学生,使他们自觉提高阅读名著的兴致,以期在今后的考试和沟通中能有所突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师生乐意接受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讲解评析相结合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一篇较为通俗的名著的阅读和欣赏,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放任其自流。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不同,对名著的理解也不一样,而且有些名著年代久远,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新时代的学生不一定能完全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这时,如果没有教师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没有合作与交流,就会使学生失去发展的平台,影响阅读的兴趣和质量;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名著阅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比如文化经典《论语》《孟子》等,文言文的写作模式,深奥的文化内涵,教师理解起来都不轻松,让学生深入掌握确实有点儿强人所难,学生只能望而却步。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经常给学生以有意义有目的的帮助和指导。比如:对于《论语》《孟子》这样费解的文化经典,教师可以先将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各大家的思想主张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心中有个基本的知识概念,然后可以将原文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类,并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讲解评析,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这样就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而学生的畏惧心理也得以克服。当然,也可以借助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播放《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利用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经典,从而从感性上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
  二、原著阅读与影视欣赏相结合
  经典名著是经过岁月洗礼、积淀很深的传世之作,一般成书较早。中国古典名著大部分用的是浅近的文言文,学生在阅读上有障碍;而外国名著又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导致阅读困难。另一方面,这些名著大多是长篇著作,全部阅读需要很长时间。而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很多学生只能大致翻一翻,了解些故事梗概,这与改革的初衷是相背离的。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创造条件,除了给他们开设阅读课、讲析课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播放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像,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作品的情节内容,跟作品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这样不仅缩短了阅读时间,而且可以将名著变深奥为通俗、化深刻为简明。
  然而,影视作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上跟原著会有所出入,但以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深奥的名著,既可以愉悦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原著阅读中,在比较中加深了对原著的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知识竞赛与引导探究相结合
  2007年以来,我省高考将名著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这样名著就和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不能不引起学生的重视,他们很自觉地将名著捧起,认真阅读、研究,而不是单纯地作为平时放松的一种消遣方式。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活动。学生掌握的知识在竞赛中得到尽情展现,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学习名著的成就感,而且能在对比中发现自己阅读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弥补。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导自演,投身于作品中,重现名著中的一些重要情节,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己,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致,更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印象和认识。当然,这些只能让学生掌握名著的基本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高中生处在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中,他们有一种想要深入挖掘的冲动,那么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倡导,对有价值的焦点问题,组织讨论、辩论。讨论时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在矛盾中展开积极思维。也可以给他们播放名家的研究成果,如刘心武的《解密<红楼梦>》、易中天的《品三国》,在学习领会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探究能力。
  经典名著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奇葩,应在校园里尽情展现它迷人的风采。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名著这个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尽情绽放阅读名著的激情,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呵护、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做到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提高教学实效,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文化课程(特别是英语课程)基础参差不齐已经成为高职院校
全国“两会”期间,许多主流媒体的官方微信、微博刷屏频率明显增加。“有权不可任性”“创客”“互联网+”“书香社会”……这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语句,已成为观察我国改
期刊
摘 要: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性差异;多层次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实施,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由若干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政策性银行一起组成的银行体系。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国有商业
公务员薪酬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务员福利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对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一
在2014和2015年,我国相继提出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新判断和新举措,双创作为具体途径,试图通过自下而上的力量,实现中国经济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双创绝非权宜之
期刊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并扩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扩展和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时过多地对阅读文章进行扩展,反而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过多补充其他内容,结果学生连课文内容都没有理解。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启发思
在我国逐步建立并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信贷融资的束缚下,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发
A  夏末秋初的阳光温度并不高,但还是挺扎眼的。我第一次推开宿舍的门时,就被这阳光刺得转过身去。我一眼看中了一张床,13号,离门口不远。当时的我既不懂选个“风水宝地”,也不知道“13”这个数字的含义。我对妈妈说:“我就睡这儿吧。”  “可是已经有人了……要么,睡旁边的12号吧。”妈妈和我商量。  我有点不满地点了点头。这时,你从卫生间走出来,坐在已经铺好的13号床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