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对学生、家长、教师来说, 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学生讨厌上作文课,一张张拉得老长的脸,无奈的神情,都让当老师的觉得让学生写作文是件苦差事,慢慢地也厌烦上作文课,讨厌批改作文。
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是学生对写作文缺乏兴趣。每堂作文课老师都有提出若干要求,诸如字数、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等。这作文难写啊!于是乎,七拼八凑者有之,生编硬造者有之,能符合老师要求的佳作如凤毛麟角。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感悟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之根本。
一、 观察自然,产生兴趣
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常带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生活,了解社会。一次他把学生带到古墓边,让学生观察四周,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然后当场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并与眼前实物作比较进行修改。这样的观察、思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便不再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条件,让学生真正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获取对生活的真体验,真感受。
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個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从儿童的思维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语言的特点来看,观察自然,会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因为儿童是以想象思维为主要特点,他们对大自然中鲜艳的、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此外,儿童的阅历浅,他们经历的事情不多,所看到的天地不大,世界对他们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新奇的。作为老师,带领学生去贴近自然观察世界,他们必然会满腔热情地去认识世界,这就为儿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参观敬老院,参观前先给学生讲清除这次观察的重点,如:敬老院有哪些建筑设施?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待老人如何?参观时你听到了什么?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任务,他们像小记者一样边走边看,便问边记,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在观察敬老院后,有学生写到:“走进敬老院,一座高楼映入我的眼帘,墙上贴着白瓷砖,显得庄重大方。再看院内专为老人娱乐的乒乓球台、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由于这次活动同学们明确了观察目的和任务,有重点的进行观察,学生觉得有内容写,文章也写得有声有色。
二、 深入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写作文,并不像写日记那样随意,他们的内容一般是设定好的,不能让学生任意发挥。在作文指导课上,学生常常为找不到感觉而无法下笔,甚至无话可写。因此,对初学写作的儿童来说,尤其要诱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鸣发他们内心的感兴,使儿童从生活中,周围世界中获得真切的感受,产生一种兴奋的情绪。在感兴之余,老师因势利导,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表达出来,其“内心感兴”就产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写作氛围。对学生来说,班级文化环境是学生热爱习作的最为重要的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我对班级板报、学习园地都做了精心的布置,让学生的佳作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随到随读。这样,既能提升作者的写作积极性,也能让其他学生受益。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向学生渗透作者的写作思路及要表达的情感,我将重点放在启发思维、开拓思路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作文有真情、有个性、有文采。罗丹说:“生活中不少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学生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人物没啥写。去年冬天的雾天特别多,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一个雾色朦胧的早上,我向同学们提问议: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转转,看看雾中那独特的美,好不好?同学们在我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在校园里漫步,认真的观察着,伸出手想去抓住身边飘过的雾,还不时地发出赞叹声:“太美了!像小精灵调皮地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像妈妈的手在抚摸我。”“像走进仙境一般。”…….我也被雾中的美景陶醉了。在看看同学们好像已经忘记自己身在何方,张大嘴巴。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眼前的景物多么喜欢,对熟悉的事物有了新的视觉。
三、 乐于表达感受兴趣
作文是生活的反应和写照,但小学生不懂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以为写作是脱离生活的一种存在,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写作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于是,他们常常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架设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作文的主动性,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接近生活,充满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趣味因素,使作文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启迪学生的创作火花,使习作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让学生乐在其中,充分感受写作的兴趣。因写作而快乐,因写作而满足,更能因写作而幸福。
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学生写得轻松,写得兴趣盎然;教师教的轻松,教的卓有成效。写作者,写出真言,道出真情,育人者,激发了童趣,激活了童心。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说是作文教学的双赢。
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是学生对写作文缺乏兴趣。每堂作文课老师都有提出若干要求,诸如字数、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等。这作文难写啊!于是乎,七拼八凑者有之,生编硬造者有之,能符合老师要求的佳作如凤毛麟角。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感悟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之根本。
一、 观察自然,产生兴趣
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钱穆先生常带学生走出校门,去观察生活,了解社会。一次他把学生带到古墓边,让学生观察四周,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然后当场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并与眼前实物作比较进行修改。这样的观察、思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便不再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条件,让学生真正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获取对生活的真体验,真感受。
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個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从儿童的思维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语言的特点来看,观察自然,会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因为儿童是以想象思维为主要特点,他们对大自然中鲜艳的、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此外,儿童的阅历浅,他们经历的事情不多,所看到的天地不大,世界对他们来说既是陌生的又是新奇的。作为老师,带领学生去贴近自然观察世界,他们必然会满腔热情地去认识世界,这就为儿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参观敬老院,参观前先给学生讲清除这次观察的重点,如:敬老院有哪些建筑设施?敬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待老人如何?参观时你听到了什么?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任务,他们像小记者一样边走边看,便问边记,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在观察敬老院后,有学生写到:“走进敬老院,一座高楼映入我的眼帘,墙上贴着白瓷砖,显得庄重大方。再看院内专为老人娱乐的乒乓球台、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由于这次活动同学们明确了观察目的和任务,有重点的进行观察,学生觉得有内容写,文章也写得有声有色。
二、 深入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写作文,并不像写日记那样随意,他们的内容一般是设定好的,不能让学生任意发挥。在作文指导课上,学生常常为找不到感觉而无法下笔,甚至无话可写。因此,对初学写作的儿童来说,尤其要诱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鸣发他们内心的感兴,使儿童从生活中,周围世界中获得真切的感受,产生一种兴奋的情绪。在感兴之余,老师因势利导,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表达出来,其“内心感兴”就产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要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写作氛围。对学生来说,班级文化环境是学生热爱习作的最为重要的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我对班级板报、学习园地都做了精心的布置,让学生的佳作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随到随读。这样,既能提升作者的写作积极性,也能让其他学生受益。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向学生渗透作者的写作思路及要表达的情感,我将重点放在启发思维、开拓思路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作文有真情、有个性、有文采。罗丹说:“生活中不少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许多学生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熟悉的人物没啥写。去年冬天的雾天特别多,为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一个雾色朦胧的早上,我向同学们提问议: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转转,看看雾中那独特的美,好不好?同学们在我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在校园里漫步,认真的观察着,伸出手想去抓住身边飘过的雾,还不时地发出赞叹声:“太美了!像小精灵调皮地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像妈妈的手在抚摸我。”“像走进仙境一般。”…….我也被雾中的美景陶醉了。在看看同学们好像已经忘记自己身在何方,张大嘴巴。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眼前的景物多么喜欢,对熟悉的事物有了新的视觉。
三、 乐于表达感受兴趣
作文是生活的反应和写照,但小学生不懂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以为写作是脱离生活的一种存在,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写作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于是,他们常常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架设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作文的主动性,使学生写出的文章接近生活,充满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趣味因素,使作文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启迪学生的创作火花,使习作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让学生乐在其中,充分感受写作的兴趣。因写作而快乐,因写作而满足,更能因写作而幸福。
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学生写得轻松,写得兴趣盎然;教师教的轻松,教的卓有成效。写作者,写出真言,道出真情,育人者,激发了童趣,激活了童心。这样的师生互动,可以说是作文教学的双赢。